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确定合适的生产样品

如何确定合适的生产样品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如何确定合适的生产样品“又要返工,有没有搞错?”如果员工的判断标准高于样品的标准,一些合格品就会被当做不合格品被处理掉,为企业带来损失;如果员工的判断标准低于样品的标准,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就会混入合格品中,为产品质量带来隐患。

六、如何确定合适的生产样品

“又要返工,有没有搞错?”一位员工一头雾水地问道,“我们不是完全按照样品做的吗,怎么还有问题呢?”

很多时候,如果只提供给员工一个样品,而不告诉员工样品本身的等级,那么员工只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样品进行判断,并依据自己的并不一定准确的判断而对产品进行加工。

由于每一个人的爱好、习性不同,对同一件事物的判断标准也会不一样,而且随着每一个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同一件事物的判断标准也是不同的。

当我们只提供一个样品时,每个员工就会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为标准。如果员工的判断标准高于样品的标准,一些合格品就会被当做不合格品被处理掉,为企业带来损失;如果员工的判断标准低于样品的标准,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就会混入合格品中,为产品质量带来隐患。

图5-3 只为员工提供一个样品

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投宿旅馆时,假设你听到有人高喊失火,就拿灭火器灭火,按警铃通知消防队,让所有人都安全逃出——看来你似乎做对了。但扑灭火焰这件事本身并未改善旅馆的消防系统。”

戴明也曾提出:“质量不是来源于发现问题而后改进,而是来源于改进生产的过程,必须将传统的把次品挑出来改为不生产次品,即从秋后算账变为事前预防。”

发现并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恢复,并没有改善原来的状态。对于企业而言,提供一个样品只是一次“质量事件”,但如果不重新审视流程的合理性的话,那么终有一天会失去其继续成长的可能性。从长远看,这甚至是一种慢性自杀的举动。

如何保证不生产次品呢?这就需要系统的持续改善,在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不断改进,由只提供一个样品改为提供两个样品,即上限样品和下限样品,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使生产系统恒久处于高质量状态。

img23

图5-4 为员工提供两个样品

案例:

骑车实验

曾有人做了一个试验,他让三个人分别骑着自行车沿着三条不同的路向50公里以外的目的地进发。

第一个人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他只被告诉沿着路走就可以了。刚走了不远第一个人就开始叫苦;走了全程的一半时,他又开始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再往下走,就不愿走了,越往后,这个人的情绪越低迷,笼罩在失落悲观之中。

第二个人知道目的地的名字,但并不知道路程有多远,他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刚走全程的1/3时,这个人就凭自己的经验告诉自己:“我大概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了。”于是又充满信心地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时,这个人开始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因为他觉得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应该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而路程似乎还很长,放弃的念头不由在心中生起。

第三个人不仅知道目的地的名字、路程,而且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他边走边看里程碑,距离每缩短一公里便会感到一点快乐。行程中他不断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轻松地到达了目的地。

其实,试验中目的地的名字、路程和路上的里程碑正是我们向员工提供的“样品”。但是,此外,我们还需要在“中途”时不断进行确认,如果我们只在生产开始时确认了合格,而后就置之不理,那么在全程中可能还会出现错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样品也会发生变化。

样品和所有产品一样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样品的功能、形状或色泽发生了变化,产品的质量也就失去了保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样品实施严格的保管制度。

思考题:

1.我们要为员工提供一个样品还是两个样品?

2.案例中的三个人为什么只有第三个人到达了目的地?

3.样品需要保管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