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引导政策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引导政策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3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引导政策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工厂”,但成为“世界工厂”应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在新的环境下,要加快发展中国制造业,顺利实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目标,运用产业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制造业是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物质基础。

8.3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引导政策

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工厂”,但成为“世界工厂”应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中国需要成为“世界工厂”,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大量农业劳动力还有待于转移到非农产业,而且还在于中国需要在为世界市场生产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战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在新的环境下,要加快发展中国制造业,顺利实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目标,运用产业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8.3.1 运用产业政策的重点:振兴装备制造业

(1)振兴装备制造业

发展制造业的产业政策要以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并以促进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核心。

①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技术基础。现代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科学技术的创新速度加快并不断地被运用到生产和服务领域之中。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实际应用的桥梁和载体是技术装备。自产业革命以来,许许多多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几乎都是需要新的技术装备融入生产过程中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轻工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实现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于当时发展较为超前的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但是,在以后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新兴消费品工业及一些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主要是靠进口零部件及生产线设备支撑的。它们虽然使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增长,但并没有使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得以相应的发展。大量进口技术装备和生产线主要是为了实行消费品替代而不是资本品或者说技术装备的替代,在长达十几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环境下,装备制造业与消费品工业、基础工业之间的技术关联逐渐弱化,技术进步的速度放慢,从而造成在持续了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之后又面临着技术“瓶颈”的约束。

装备制造业是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物质基础。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从工业化国家的情况看,尽管各国的产业结构互有差异,但无不拥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即使在工业化完成以后,也没有任何一个工业发达国家放松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是更加强调发展先进技术装备,以确保这一产业的领先地位。可以认为,没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就不可能有世界水平的制造业,从而也难以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同时,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才能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更多更先进的技术装备,才能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大国,中国毫无疑问需要把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加快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1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处于工业的中心地位,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制造业提供的技术装备的性能和水平。没有自己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不用先进的装备武装、改造各个产业,提升它们的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力不可能发展,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2)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对策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之中。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使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空间得到扩张的同时,也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从国内环境看,随着供求格局的变化,装备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迫切要求加快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了应对这一新的发展环境,并立足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今后我们应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主导产业,加快制定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振兴。

①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成套能力。依托国家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为各行各业提供先进重大技术装备,对整体上带动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大技术装备技术含量高、成套性强,将会有力地拉动电器工业、重型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工程机械、基础件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共同发展,从而有利于装备制造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振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质量及可靠性较差,许多领域还缺乏提供先进成套技术装备的能力。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重大工程项目设备投资的一半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60%,轿车工业设备、纺织机械、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挤占(18)。同时,这也说明我们的发展空间非常之大,我们的任务非常之重。我们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实施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要求,不断提升重大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成套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真正成为装备制造业的强国。

②建设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进入新世纪,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经济结构和国际产业分工正在加速调整与重组,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化正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在工业化时代,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争夺工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工业产品及工业资本输出市场,那么在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则是科技与人才。装备制造业及其产品,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高新技术的重要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各种高新技术不仅拓展和丰富了装备制造业的内涵,而且为我们解决了推进工业化同保护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尖锐矛盾,可有效地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当前,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产品结构、制造方式,改变着企业与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我们要用信息技术和各种高新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水平,要以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来促进信息化快速发展。

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必须使广大装备制造业企业成为技术研发与创新的主体;必须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必须与国际科技界、产业界接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全球眼光看技术创新,以国际竞争力看技术创新。这样,振兴装备制造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定能够实现。

③建设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装备制造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均用电量的增长,需要发电能力和输变电能力的增长;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直接拉动着建筑机械的需求增长,等等。以汽车工业发展为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结构在近1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轿车和客车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在中国,汽车已逐步由生产资料变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消费品。有专家预测,中国汽车的产量2010年将达到600万辆,2020年将达到1000万辆,占世界汽车市场的20%。汽车在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拉动着汽车生产所需的现代化制造设备的增长,拉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④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各有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首先,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的体制,推进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在现已形成雏形的若干地区,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促其发展成为在国际上知名、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其次,充分利用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机遇,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外商来这些城市投资办厂,或承接外商转包加工任务,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出口加工基地。最后,大力推进地区之间的优势重组联合。例如,辽宁与黑龙江应加强电力设备、冶金设备、石化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的联合,建议在大连共建重型设备的出海口和加工基地。

⑤加快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大统筹”的思想,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后续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它是一种统筹兼顾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应该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遵循。其中,为了统筹区域发展,解决好东、中、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第三步目标迈进的时期,作为实现东西互动、带动中部战略的一个重要的“轮子”,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这不仅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而且从近年外资大量流入、世界制造业转移加快来看,也是中国重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现在仍具有较强的生产、科研和人才优势;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仪器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具有很大产量和生产能力,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机械工业中居于先进甚至领先地位。重铸东北制造业优势,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8.3.2 积极发展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政策

(1)制造业实施产业组织政策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由于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生产过度分散,企业规模小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规模过小和市场过度竞争,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另外,制造业是技术与资金相对密集的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惟一的市场主体,是否进入某一产业是企业的投资决策。但是,由于地区和部门利益的存在,使中国市场进入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地方政府常常成为推动企业进入某个产业的倡导者。因为除了经济效益目标外,政府还有一些社会目标,如扩大当地就业率,建立门类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等等。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得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失效,一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由于有了地方优惠政策和地方保护而得以上马。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重复建设,产品雷同,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较低,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等一系列问题(19)

当前中国积极发展制造业除了考虑制造业产业组织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过度等问题外,还应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金短缺和技术相对落后是劣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制造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先天不足。这就决定着中国必须在产业组织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扬我所长,避我所短。发展规模经济,可以节约资本,更有效地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同时,可以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

第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国际化使国际竞争演变成为企业之间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技术装备市场的国外企业以大型的跨国公司为主。我国制造业尽管从总量上看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小,与跨国公司相比,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为,市场竞争是企业一对一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力不是企业竞争力的叠加,而是由主导企业决定的。因此,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走规模经济道路,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此时产业结构正处于重化工阶段,单个中小企业的财力和技术承担能力太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企业规模,使人财物相对集中,大中小企业专业分工,市场适度竞争,是技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2)实施抑制过度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为了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在总体上保证整个产业既能实现规模经济,又不失竞争活力,处于有效竞争状态。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因此,往往是认定了产业竞争不充分或存在着过度竞争才运用产业政策对产业现有组织进行调整。针对产业竞争不充分或过度竞争的问题,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抑制垄断以增强竞争活力的产业组织政策;二是抑制过度竞争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当前中国,对制造业需实施以抑制过度竞争,促进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的产业组织政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

①企业兼并。企业兼并是指企业间的吸收合并,其结果是减少产业内企业的数量,扩大现存企业的规模。这是抑制制造业企业间过度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以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为了改变制造业企业规模过小,规模不经济以及由此产生的过度竞争和技术进步缓慢等问题,积极推行制造业企业兼并政策。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日本曾出现两次兼并高潮,每次兼并的数量都近千起。对日本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了重大影响(20)

②企业联合。企业联合可分为建立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和培育、兼并企业集团两类。前者主要是业务的分工协作,后者是除了业务关系外还有财产关系。对制造业实施企业联合,可以减少制造业企业过度竞争所造成的摩擦,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垄断,通过扩大市场范围而实现规模经济,在不追加新投资的条件下,提高原有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1994年,国家计委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集团,国家从税收、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贷款、利用外资方面给予支持。这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其他类制造业的联合,也应给予同样的政策支持。

③经济规模政策。制造业具有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要促进制造业的发展,首先要保证产业核心企业应该在最小经济规模之上,以实现规模经济。经济规模政策的作用是强化进入壁垒,抑制生产最终产品的小规模企业进入产业,而对于产业内原有规模偏小的企业则要求通过企业兼并或企业联合等方式扩大其规模,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水平。推行经济规模政策与政府管制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199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九十年代产业政策纲要》,制定了第一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最小经济规模标准。但是,这仅限于新建项目,对于现有制造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应根据产业的竞争状态制定更为详细的规模规定。

总之,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的目标模式是: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调整制造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围绕着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鼓励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会服务型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重点扶持和有序竞争,发展一批产品开发能力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制造业专业化协作企业。

8.3.3 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政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的实施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兴起,中国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同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相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产业规模尚小,创新能力薄弱,处于起步后的幼稚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对外依附性。据统计,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有关资料显示,对中国各制造产业价值创造活动能力综合评定后发现,各制造产业普遍存在研发和工艺设计能力差的现象。另外,中国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水平也较低,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分很低,大多仅仅限于产品与工艺的开发,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也较差。根据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发展水平,应实施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政策。

(1)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模式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型过渡

①制造业的创新模式必须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型过渡。新中国成立50年来,制造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模仿创新模式。表现在已有产品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通过模仿创新,使制造业无论在制造规模与实力,还是在制造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大的发展。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些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建设密切相关的设备,通过模仿创新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必须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过渡。

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议。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要在“面上”都形成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而应重点在一些“点上”尽快形成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突破国外的封锁。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开发。在国家有关制造业的各类科技计划中,增加创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比重;在原行业技术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建议重组成立国家产业技术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竞争技术的研究开发;增加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专项基金的预算。其次,建立起有利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的新机制。对于制造业的科技计划中项目的确定,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企业的技术需求,瞄准国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忌与实际需求脱节的传统做法;对于项目的实施,应吸纳企业作为项目的牵头单位,保证科研成果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要加强实施的监控和调整工作,对于技术路线不合适或承担单位进展不顺畅的项目,要进行及时调整,甚至取消。最后,切实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工作。在制造行业中选择一些重大装备的技术引进为试点,由制造商、用户共同组成消化吸收和创新小组,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路子。

(2)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

①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制造业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艺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企业管理、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市场营销、咨询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并在此“四化”的基础上实现集成创新,全面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和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它既是时代发展使然,也是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缩短工业化进程及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②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措施。首先,必须围绕“一个目标、三大原则”来进行。所谓“一个目标”,就是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提升制造业管理水平为目标的,而不是简单的“跟风”。“三大原则”就是指“管理升级,技术支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其次,以企业为主导,以体制创新为保障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制造业的“三改一加强”,即与“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再次,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制造企业,应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系统和信息资源,提升企业设计、管理能力,逐步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生产工艺数字化、制造基础装备数字化和在网络环境基础下的企业数字化。最后,加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中心,构筑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市场化,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平衡、协调一致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相关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

(3)建立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

建立促进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是我国技术进步工作的当务之急。从影响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各个因素看,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最主要原因。构造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激励机制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步伐,明晰产权,完善制造企业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产权虚置,制造企业本身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同时经营者和企业员工由于不能对自己的技术成果拥有剩余索取权,从而也就不太关心能使国有资产增值的技术创新。只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到位,制造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为了调动经营者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制造企业应尽快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对制造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手段主要有工资、奖金股权、期权等。对制造企业员工的激励主要根据员工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

②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要加强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制造业技术开发者的正当权益,维护技术市场的正常秩序,使创新成果能顺利市场化,并通过正常渠道进行扩散和转移。

③进一步深化现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制,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科研机构外,其他科研机构应尽快走向市场,转制为企业或加入企业集团,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以加快制造业科研成果市场化的转化速度。

(4)加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

①新时期的制造业对人才队伍的新要求。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全方位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类人才必须具备系统的思维方式,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其含义是要不安于现状,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②解决中国制造业“人才危机”的几点建议。一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在外留学工作的人才回国创业。在发达国家留学或工作的人员中,从事制造业或与此相关的人才占多数。这些人对制造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市场等)比较了解,掌握的知识与技术面广,技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强,有强烈的创业欲望。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创业环境与空间。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制造业技术人才的创造性与积极性。首先,切实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入股、技术参与分配的有关政策,鼓励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才开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传统产品与装备的技术水平。其次,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职称评定办法,强化岗位意识,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等措施,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再次,对于有培养前途的技术骨干,特别是对中青年技术人员要给他们提供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和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技术合作机会,达到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了解国际发展趋势的目的。最后,当务之急是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三是要加强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实现技术更新与提高。一方面是培训的硬件保障。保障师资、教材、设备。中国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了解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多、渠道广,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备,因此他们应承担起制造业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师资培养、教材设备;另一方面是制造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激励。主要从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这一环节入手,要将继续教育的强度和效果同业绩考核、职务晋升、生活待遇等密切结合起来,从物质上和机遇上给予参与继续教育的人才以真正的激励。

【注释】

(1)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2~23页、24页、第268页。

(2)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2~23页、24页、第268页。

(3)金碚等:《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社科院工经研究所报告,2003年。

(4)金碚等:《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社科院工经研究所报告,2003年。

(5)中国社科院工经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6)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

(7)中国社科院工经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8)日本《日经商业》,2000年11月27日。

(9)冯昭奎:《世界工厂的变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

(10)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11)李江、佟国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思考》,《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11期。

(12)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15期。

(13)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14)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15)吕政:《正确把握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2期。

(16)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第3期。

(17)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2~23页、24页、第268页。

(18)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第3期。

(19)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分析,76种机械产品,其生产能力利用率在70%以上的12种,仅占15.8%。

(20)倪义芳、吴晓波:《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http://www.cei.gov.cn,2000-03-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