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日本确立了战后新的政治体制。改革后的日本确立了政党政治制度,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

一、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日本确立了战后新的政治体制。

1.美国的军事占领与民主改革

日本投降后不久,美国派遣15万军队,以“盟军”的名义占领了整个日本,任命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总司令,全权负责日本战后事宜。盟军占领当局于1945年9月22日发表了《占领初期美国对日本政策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日本实行改革,达到使日本“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目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解除日本745万军队的武装,解散军事机构;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审判战犯,解散一切好战的军国主义团体;修改日本宪法;实行政治民主化,扩大公民的基本人权、政治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推进经济制度民主化改革;等等。

日本的和平宪法

1946年11月,日本内阁遵照盟军总部的原则,公布了新的日本国宪法,1947年1月开始实施。新宪法前言部分确定把保障和平主义、主权在民、基本人权作为日本宪法的三大原则。新宪法规定,将日本天皇专权的君主立宪制改为以世袭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天皇只保留礼仪性、象征性地位,其地位以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新宪法还制定了放弃战争、不保有军备的原则,明确规定:“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因而,这部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

上述改革,一方面使美国能够进一步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加强对日本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完成了明治维新所未能彻底完成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现了日本政治制度的巨大变革。但是,由于这场改革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冷战”的开始,美国妄图把日本变成其在亚洲推行全球扩张战略的基地,改变了限制和打击的政策,代之以在政治上拉拢、经济上扶植日本的政策。1951年,美国片面对日媾和,并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使战后日本的民主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国内军国主义的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清除。

2.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

经过一系列民主改革和新宪法的制定,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内阁制。新体制采取三权分立原则,把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分别交由国会、内阁和法院掌管,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日本国会由参议院、众议院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皆由普选产生,只对选民负责。国会有修宪、制宪、审议预算、任命内阁总理大臣等权力。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向国会负责,拥有掌管国家事务、处理对外关系、任命官吏、制定政令等职权。内阁由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一般由议会中占议席半数以上的政党来组阁。

1955年体制

从1955年开始,自民党所代表的保守政治力量在议会中基本上处于稳定多数,连续执政38年,而社会党、共产党等革新势力和公明党等中间势力长期处于在野地位。这种在法制上虽然容许政权交替但实际上却由一党长期执政的政治结构,被称为“1955年体制”或“一党优位制”。自民党一党长期执政,对于保证战后日本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暴露出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为“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坛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改革后的日本确立了政党政治制度,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主要政党有自由党、民主党、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新自由俱乐部、社会民主联盟和共产党。战后初期,由社会党和共产党及左翼力量构成的革新阵线获得过相当大的发展。1947年曾以社会党为首组成了联合政府。1955年11月,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在众议院占64%的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从而形成了以自民党和社会党“保革对立”为主要特征的“1955年体制”。以自民党所代表的保守政治力量与社会党所代表的革新政治力量之间在社会基础、国内政策、安全战略、对外路线等方面都一直对立。双方斗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日美安保体制、修宪与护宪、自卫队与再军备等问题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