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及其性质

企业及其性质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1 企业及其性质企业是什么?作为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必须对这个最本源的问题做出回答。企业的边界取决于,由企业的存在而节约的交易费用与引起的组织和管理费用的比较。

3.1 企业及其性质

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作为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必须对这个最本源的问题做出回答。因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到站在什么角度上来认识和研究企业竞争力。关于企业的性质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产生许多有关企业性质的理论。

3.1.1 企业性质的生产论

在理性经济人、信息充分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下,新古典理论把厂商的行为简单地抽象成在技术、市场和经济条件约束下,做出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生产决策,以达到最佳产量水平、最佳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因此,在他们看来,企业就是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进行产品产量和价格决策的生产性组织。至于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以及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等问题,新古典理论并没有进行解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引入“分工协作”概念来阐释企业的起源及形态演进问题。[1]他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企业出现的先决条件,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企业出现的社会经济条件。“数量较多”的工人结合起来进行简单协作,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起点。分工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集体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在原来单独劳动的基础上有了量的改变和质的飞跃。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一连串相应的经济后果,企业的制度形态也随着发生变化。竞争和信用在企业规模的扩张,股份公司的出现上起着强有力的杠杆作用。剩余价值的秘密在于,资本家可以不费分文地获得分工协作带来的诸多好处,即可以无偿地利用“社会生产力”。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企业无非是人类利用社会生产力的一种载体,其性质如何,则要看剩余价值归谁所有。

3.1.2 企业性质的契约论

契约理论由科斯首创,他率先引入“交易费用”概念来阐释企业的性质和边界问题。[2]他认为,市场交易中存在着高昂的交易费用。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因为在企业内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被取消,要素的配置由企业内部的权威决定,从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企业的边界取决于,由企业的存在而节约的交易费用与引起的组织和管理费用的比较。因此,在科斯看来,企业不过是以一个市场契约替代了一系列市场契约而已。但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有何不同呢?科斯没有明确地回答。张五常(1983年)对此问题的解释是,企业“这个契约”发生在要素市场上,而价格机制的“那一系列契约”则发生在产品市场上。[3]因此,企业是以要素市场的交易契约替代了产品市场的交易契约。

然而,这种要素市场的契约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张五常无力回答,他最终感叹:由于企业的契约本质,使我们“不知企业为何物!”格罗斯曼和哈特(1983年)在坚持契约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完全契约”概念将企业性质理论推进了一步。他们将契约分为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并且认为要素市场的交易契约是一个不完全契约。[4]而正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不能在订约前把要素买卖双方的一切权利义务全部规定清楚,没有详细规定的剩余权力就必须赋予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在履约过程中行使。因此,在他们看来,企业本质上是权利义务条款没有事前完全界定,要素一方有权在履约过程中追加规定的一种特别契约。威廉姆森(1975年、1981年、1985年)将“资产专用性”概念引入企业性质问题的分析中。他认为,任何有关经济组织研究的努力都离不开与资产专用性相联系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这一对混合衍生物。[5]由于现实中存在地理区位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和人力资产专用性,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相关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前的竞争将被事后的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使契约双方相关的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并且使契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更加困难,因而造成市场交易的高成本。而在纵向一体化组织—企业中,权威的监督和长期雇佣关系可以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得以产生。显然,威廉姆森也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节约交易费用,只不过他进一步将资产专用性及相关的机会主义作为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从而对企业产生或存在原因的解释更加透彻。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在坚持契约论的基础上,开始意识到企业的生产性,并将研究重点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分析转向企业内部激励与监督问题的分析。[6]他们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在于企业生产对市场生产的优势,即与市场的单个生产相比,企业的团队生产能够获得一种额外的“合作收益”。由于团队成员的贡献无法精确地分解和度量,就导致出一个偷懒问题。为减少这种规避行为,就必须让部分成员专门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而监督者必须能够占有剩余权益,否则他也缺乏监督的积极性。为了使监督有效率,监督者还必须掌握修改契约条款及指挥其他成员的权力,同时也必须是团队固定投入的所有者。

3.1.3 企业性质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对企业性质理论构成了巨大冲击,它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企业的性质。周其仁(1996年)率先做了尝试性研究。[7]他指出,虽然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特别契约,但并没有说明企业契约的“特别之处”因何而来。因此,他通过引入“人力资本产权”概念对这个特别契约进行了深刻分析。他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其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企业契约中包含着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与非人力资本产权相比,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地属于其载体,这个载体不但必须是人,而且必须是活生生的个人;二是人力资本运用只可“激励”而无法“挤榨”。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使直接利用人力资本时无法采用“事前全部讲清楚”的契约模式,即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决定的。焦斌龙(2001年)也将企业的本质界定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契约”,但与周其仁不同,他通过引入“合作收益”概念来解释企业产生或存在的原因。[8]他认为,在独立的商品形式的人力资本出现之前,社会生产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一方面,物质资本所有者因找不到他需要的人力资本,而只以自身人力资本经营,造成物质资本过剩;另一方面,拥有充足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却因自身物质财富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企业的出现,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市场结合提供了场所,二者的结合可以带来以下合作收益,即规模收益和合作生产力,又包括不同性质的人力资本合作带来的生产力、知识的互补性带来的生产力以及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合作带来的生产力。因此,在他看来,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的加入,合作收益才会产生,企业存在才具有现实的意义。丁栋虹(2000年)试图运用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来分析企业的性质。[9]他认为,人力资本可以区分为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企业本质上是异质型人力资本主导的组织,在异质型人力资本主导下,企业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性质:存在的异质性、企业家主导性、自然人产权界定的前提性、横向不可比性和成长的上限性。首先,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存在,决定了企业存在的基本理由,即企业是一种不同于(同质型人力资本)市场的组织。人们之所以创造企业,并不是由于企业能够节省交易费用,而是能够因此利用异质型人力资本,实现其生产力。其次,企业的异质性实质上是企业家的异质性,企业是由企业家主导设计的,企业家自身形态的历史变迁主导着相应企业组织的变迁。第三,自然人产权界定是法人产权界定的前提,没有自然人产权的先期发展,就没有法人产权的后续建立。第四,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横向不可比性决定了企业的横向不可比性。在同样的经济制度、社区条件、产业领域内,不同的企业之所以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结果,实乃企业拥有的异质型人力资本在本质上的不同性。最后,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变化性决定了特定企业家主导下的企业具有成长的上限性,而企业成长上限的突破主要依靠企业家职业化、企业家更替以及企业家流动来实现。

3.1.4 企业性质的博弈论

陈宗胜和杨晓康(1997年)运用博弈理论来分析企业的性质。[10]

①在市场不能有效运作的情况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之所以愿意组成一个企业而不是各自作为独立的交易者到产品市场上去进行频繁的交易,一定是因为他们都相信:第一,企业能产生合作盈余或组织租金;第二,自己能分得一部分组织租金从而与独立行动时相比,能在企业里获得一份较高的收益。

②组织租金是企业用一个长期的要素市场合约取代一系列的产品市场合约所节省的交易费用,即是说,组织租金是企业内相互依赖的各种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创造的准租金。

③企业合约安排的核心是估计每个成员独立行动时的收益并分割组织租金以决定各成员的应得收入,即要素定价。但由于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要素定价缺乏精确的客观标准,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所得可能与其真实价格不相符合。因此,结果如何全在于要素所有者是否拥有充分的信息、精于计算并善于讨价还价。

④企业合约产生于企业成员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但由于信息不完备,首次博弈产生的初始合约不可能一次性地对要素完全定价,所以企业不是一个一次性合约,而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每一次讨价还价博弈的均衡就产生一个新的(不完全)合约。因此,企业是一系列非合作讨价还价策略的联结,即重复博弈。

⑤在要素定价的非合作讨价还价博弈中,每个成员讨价还价能力取决于要素市场的竞争压力和要素所有者的时间偏好及风险态度。

显然,陈宗胜和杨晓康并没有摆脱契约理论的研究范式,尽管他们从非合作博弈角度对企业性质做出了新的解释。

杨瑞龙和杨其静(2001年)进一步将企业的本质精练为“组织租金的创造和分配”。[11]他们详细分析了“剩余收入”与“组织租金”、“专用性”与“专有性”的区别,并且认为,“剩余收入”与“剩余索取权”并不是探究企业本质的有效工具,“组织租金”如何在企业合约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才是认识企业本质的关键;当事人获得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基础并不是“专用性”而是“专有性”,“专有性”这一变量极大地影响着企业制度的选择和演变。总之,现实中的企业制度安排并非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或交易费用最小化的产物,而是理性的当事人相互博弈的结果。

3.1.5 企业性质的能力论

能力理论由潘罗斯(Penrose,1959)开辟,之后又由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Winter,1982)、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Hamel,1990)、兰格路斯(Langlois,1992)、福斯(Foss,1993)、哈默和贺尼(Hamel,Heene 1994)以及其他学者加以拓展。这一派理论的宗旨是:以“能力”为基本分析工具,试图对企业的本质、边界及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等问题做出全新的解释。[12]其基本观点如下: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从表面看来,企业是由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规则资源构成的,但从深层次上看,物质资源和规则资源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们各自背后的能力,惟有蕴藏在这些要素之后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本质。

②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企业通常具有多种能力,但每种能力的重要性不同。核心能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年)的定义,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13]它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一般具有依赖性、长期累积性、价值优越性、高度整合性、难以仿制性和缄默性等重要特征。

③企业的边界由企业的能力决定,企业的成长由企业能力的提高和扩张引起。在短期,由于信息不完全和机会主义行为,合约当事人无法预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企业边界实际上是由合约当事人的信息成本确定;在长时期内,通过学习,合约当事人的活动变成了惯例化活动,一方面降低了合约当事人的决策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能力逐步积累,产生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多样化的要求,并且通过购并等途径转移其过剩的能力,或者对其原有的惯例进行复制,从而推动了企业的成长。

④企业能力呈现一种动态的不均衡状态,企业的目标就是随着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持续不断地积累、培养、开发和运用核心能力,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及其导致的租金最大化。

3.1.6 企业性质的知识论

在直接承继能力理论的基础上,企业知识理论因阿罗(K.Arrow)、哈耶克(F.A.Hnyek)、波兰伊(M.Polanyi)、马奇(J.March)、德姆塞茨(H.Demsetz)和戈兰特(M.Grant)等人的贡献而得到极大的发展。[14]这一派理论比能力理论更进一步,认为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因而侧重从知识的角度来重新阐释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并试图对主流企业理论没有解释的问题予以说明。其基本观点如下:

①企业的存在代表一种对知识经济学基本非对称的反映,知识获取比使用需要更强的专业化,因此,生产需对许多具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体专家进行协调。但市场不可能确保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既无法面对隐含知识的不可流动性,又无法面对潜在购买者占用显性知识的风险。这样,企业作为整合知识的机构而存在,因为这种机构能够创造使多个个体整合其特有知识的条件。

②企业的垂直和水平边界可由知识利用的相对效率加以说明。首先,在市场能有效地转换产品而转移知识缺乏效率的情况下,如果生产阶段B需要使用阶段A所利用的知识,则阶段A和B的垂直连接将被整合在同一个企业中;反之,如果生产阶段B不需要使用阶段A所利用的知识,则阶段A和B能有效地通过由市场界面相联系的独立企业来进行。其次,有效的知识利用要求多产品企业的知识领域与其产品领域相一致。一般来说,完美的一致性是不存在的,因为企业的知识领域并没有完全被其提供的产品所利用;反过来,产品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也不可能全部从企业中获得。这样,为了实现知识的充分利用,经济中便出现了反映产业特征的产品—知识包,其中小包表示个体企业,不同的产品—知识包决定了企业的水平边界。

③企业的异质性起因于企业知识的差异性。由于各企业人员的知识专业化方向和程度不同,并且各类人员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持续的时间也不同,从而导致各企业最终积聚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差异性。所以当各企业在从事同类生产活动时,也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生产成本和竞争优势。因此,正是企业知识、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此外,知识理论还对企业内协调、企业决策权分配和企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显然,基于能力、知识的企业理论已经走出了理论体系相似的困境,从而将企业理论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看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从这点来看,企业能力理论比其他企业理论更符合实际,企业能力理论使得我们对企业这一“黑箱”更加清楚。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广义资源的集合体,这个广义的资源不仅认为资金、物质、人力、组织、信誉、关系等构成企业的资源,还认为企业内部的契约,实质上是企业多年经济活动的经验积累,是组织的技能,它构成企业资源的一部分,并且企业在其利益的实现过程中,也即是在竞争中,不仅考虑从事的活动的性质和所需能力和资源的类型,还须涉及企业的能力对市场的适应性。

img3

图3-1 企业本质的三个层次

其实,从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并非全新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企业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企业资源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企业传统理论的回归,但资源的含义更加扩展,且企业的目标也不同于古典经济学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资源理论其实也是马歇尔理论的继续(组织是资源,或说第四种要素)。企业能力理论摆脱了传统的以产品和服务来界定企业的观点,从资源和能力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分析企业,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企业的能力是隐藏在产品和服务背后的决定性因素,产品和服务不过是企业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企业之间的能力差异是企业之间效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企业的本质将表现为三个层次(见图3-1),即资源的占有与配置层次、能力层次和产品层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只是企业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