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整体利益的基本特征

整体利益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整体利益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整体利益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把整体利益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性。整体利益作为国家的整体利益,首先具有整体性。因此,整体利益是各种客体利益的综合,也是各客体利益的整体代表。一致性是构成整体利益的基础。

3.整体利益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整体利益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把整体利益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整体性。整体利益作为国家的整体利益,首先具有整体性。这里的整体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体利益具有虚幻的形式;二是,整体利益又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人们一说起整体利益,第一感觉就是觉得这个词仅仅是泛泛而谈,很空洞,无边无际,这实际上是由整体利益的虚幻性所致。整体利益是由其利益主体国家这个集合的子集——群体以及最基本的元素——个体所创造的,其整体性一方面表现为整体利益为这些群体利益或所有个体利益的累加,当然这个累加不是一般的或简单的累加;另一方面,整体性又表现为与整体利益相关的三个主体(国家、群体、个体)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而这种表现主体之间关系的共同利益,不一定体现为物质形态的利益,常常采取虚幻的形式。例如,在私有制社会中,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整体性表现为巩固私有财产制度;在公有制社会中,整体利益的整体性表现为巩固公有财产制度,整体利益整体性的虚幻感觉,被人视为不易捉摸,似乎只是一种观念和道德。其实,这种虚幻性恰恰表明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表现,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从主体方面体现的脱离了物化形态的生产关系。整体利益整体性的虚幻形式,增加了人们对它认识的困难。为此,也常常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他们把自己或群体的利益当作国家的利益,以国家利益的整体性为假设,说明自己的利益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以此达到剥削劳动人民利益的目的。有别于整体利益整体性的虚幻形式,整体利益整体性还指集合主体内部的共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这种共同性是构成整体利益并使整体利益保持整体性的基础,在共同利益的条件下,整体利益的整体性体现为:整体利益可分解为其相应子集的利益;反之,作为国家子集的局部或个体利益都是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它们的组合恰好构成一个整体。对同一个国家主体来说,整体利益的整体性还表现为该主体所实现和满足各种利益对象即各种利益客体的综合上。如前所述,整体利益的客体形式至少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实物利益和价值利益等等,缺少利益客体的任何一种形式,都是不完整的。因此,整体利益是各种客体利益的综合,也是各客体利益的整体代表。

(2)一致性和非一致性。一致性是构成整体利益的基础。所谓一致性,不是指同一性。由于主体不同,显然作为个体的利益、局部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是不同的,但这并不能否定各集合利益之间存在着一致性。那么什么叫一致性,利益一致性到底是指什么?这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但真正要解释清楚确实有点难度。笼统的解释是:利益一致性是指个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非矛盾性。显然这样的解释还是不够的,从字面上看一致和非矛盾仅是同义反复而已。再进一步的解释能不能把一致性定义为:个体利益的增加会导致局部利益的增加最终会导致整体利益的增加,反之,国家整体利益的增加,会导致所属局部利益的增加并最终导致所属个体利益的增加。另外,还可以用福利经济学作一解释,在福利经济学中经济利益就是福利。20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帕累托,提出了一个将个人福利综合为社会福利的衡量方法,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它是指当某种分配标准为既定时,我们可以按这种标准研究何种状态会使集体中的各个个人达到最大可能的福利。如果整体作出的对现状的改变使每一个个体的福利都增加了,这种改变对每一个个体都有利;反之,如果这种改变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对于整体来说就不能认为是有利的,因此,可以把帕累托最优作为利益一致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当然,这个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是大量的非帕累托最优。卡尔多认为,当一种经济政策改变使一些人得利益,另一些人受损失,只要利益大于损失,就表明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希克斯对卡尔多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希克斯认为要使社会福利真正增加,必须对受损的那部分人作出补偿,但这种补偿不需要受益者支付,因为一种经济的变动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会在短时间内使全体社会成员福利水平提高,但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后,所有的个体的境况都会自然而然变好。在此,卡尔多和希克斯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非一致性的存在,希克斯还提出了解决非一致性的办法。应该说,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在本质上是有一致性的,个体、局部、整体利益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私有制的出现,整体利益才与局部利益、个体利益相分离,并以相对独立的形式而存在。从博弈论分析来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说明:若干个体最终实现的利益之和往往小于整体预期利益,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存在差异和非一致性,并且个体预期利益与个体真正实现的利益也存在差异,存在非一致性。再从动态博弈来看,由于博弈方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行动的先后导致个体间利益的非一致性。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个体相互之间不可能完全了解对方得益的信息;另外,在博弈的过程中,相对于整体来说,个体也难以了解和把握博弈进程,信息不完美也是经常发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体利益的预期与实现、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差异性和非一致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3)内生性和外生性。整体利益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主要是指整体利益是通过内生性变量和外生性变量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整体利益是指满足国家这个主体的经济需要,也反映了这个国家全体国民及各种利益群体的需求,这也是由整体利益的整体性所决定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和变化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国家主体偏好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积极的互动关系。例如,在一个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分层过程会加快,各种利益群体不断重组,新的利益和需求不断形成并相互作用,也不断地给国家利益赋予新的内涵。在一个比较规范和有序的国家集合内,国家利益还受到广大民众的强有力的制约。因此,整体利益,从国家内部来说,表现为一种“平行四边形合力”,即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影响整体利益形成的内生性变量。具体的内生性变量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生产率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国民的生活水平、对外开放贸易及投资的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等物化的因素,还包括各群体、个体在国家这一整体中的经济利益分配方式和水平,各群体经济地位的变动、社会的评价、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程度等软指标等。内生性因素是整体利益的第一要素。外生性是指国家主体的外部因素,即影响整体利益的外部环境。如国际和平与冲突的现状、国际组织内的合作氛围、邻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基础及其景气程度、世界经济的总体状况、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及传送速度、各种非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影响程度等等,它包括了国家在决定其主要利益时所要考虑的一切外部因素。显然,外生性变量的弹性和变动性更大。在不同的时期,即使在同一时期对不同的国家,它们可能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导致一个国家重新定义其整体利益。除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高度封闭的原始部落社会外,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国际体系中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不关心外部环境对本国国家利益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外部环境与整体利益的互动性更有了以往所不具备的特征。外生性因素有时使得一个国家整体利益的确立有点不由自主。因此,整体利益与国家内在生产关系和国际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方面着手,才能探索整体利益确定和实现的最佳途径。

(4)动态性。整体利益作为利益的一种形式,具有一般利益概念上的动态性。利益是利益主体与主体需要的对象,即利益客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内容、实现方式和手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发展的。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社会产品极为缺乏,利益客体极其不足,利益主体的需要也比较简单,整体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处于一种原始的低水平状态。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剩余产品,利益客体也丰富起来。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无论是利益主体需求的方式,还是能够满足利益主体需要的利益客体,从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械化革命的诞生,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利益客体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一些过去没有出现过的利益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逐渐成了人们利益的内容,以前不曾拥有的利益客体变成了人们需要的主要对象。不同形式的具体利益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人类社会中不显眼的整体利益可能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显露出来,甚至成为当代社会中的根本利益;反之,一些曾经是人类生活中的根本利益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功能和作用逐渐衰退,变得无关紧要。利益的变化与时代同步。就整体利益本身来说,与其相关的利益主体:个体、群体、整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也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在同一生产关系下,利益主体的形式和性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量的变化是时刻在发生着,如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仅以一群体为例,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多变的,在当今就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社会阶层,而且利益客体的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演变。整体利益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反过来又影响着整体利益的变化,两者时常在发生着交互作用。再从整体利益的外生性看,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利益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整体利益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它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动态和开放系统。整体利益也是一种综合经济利益,它具有比较典型的耗散结构,是一个由多种开放的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开放的系统由于与环境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系统活动就处于一定的涨落范围,它若超出一定的界限,就严重突变,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综合性的利益总是存在两种趋势:由增熵走向无序;由减熵走向有序。所以整体利益总是偏离平衡态,达不到绝对平衡,永远是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

【注释】

[1]《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955页。

[2]张玉莹:《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6页。

[4]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捷〕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3页。

[6]《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483页。

[7]《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6页。

[8]余政:《综合经济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9]《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10]张玉莹:《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3版,第229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5页。

[13]洪远朋等:《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0页。

[15]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6]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17]石光荣:《略论“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18]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第6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7—38页。

[20]J·N·罗森奥:《对外政策之科学研究》,纽约:自由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页。

[22]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芝加哥大学出版1958年版,第54页。

[2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92页。

[24]《列宁全集》第27卷,第339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26]同上书,第68页。

[27]同上书,第82页。

[28]同上书,第104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4页。

[31]〔捷〕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7—508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34]同上书,第273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0页。

[37]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5—276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9页。

[40]辛敬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4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