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执业一年知多少

执业一年知多少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5-02-28 彭贤静2012年7月我大学毕业即进入君跃律所工作,距2014年1月13号拿到律师执业资格证,也一年有余。而微信也让写文章变得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就律师职业而言,只要愿意去分享,写执业感悟、写某一个专业问题或者某一个技术问题,都会有愿意阅读的人。因为互联网、因为微信,让世界的距离缩短。微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2015-02-28 彭贤静

2012年7月我大学毕业即进入君跃律所工作,距2014年1月13号拿到律师执业资格证,也一年有余。作为一名初执业的年轻律师,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从毕业进入律所工作开始就不断体会到互联网对每一个人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明白,无论技术如何革新,生活的本质并不会改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听到的最流行的词语就是互联网思维,律师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代表着分享、交流、创新,而离我们最近也最触手可及的互联网思维的体现我认为是微信。因为微信,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的主角,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认真,足够坚持,总会拥有自己的粉丝。微信上的订阅号、公众号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有美容的、有算命的、有讲外资并购的、有讲律师发展的,只要你愿意去了解和学习,总有一款微信公众号适合你。而微信也让写文章变得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就律师职业而言,只要愿意去分享,写执业感悟、写某一个专业问题或者某一个技术问题,都会有愿意阅读的人。对于律所的微信公众号,微信还可以成为专业与娱乐共存的良好平台,可以写单位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可以写专业主题文章,彼此之间还毫无违和感,却可以让一个看似遥远的职业触手可及。

因为互联网、因为微信,让世界的距离缩短。曾经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我们与别人的差距在逐渐缩短,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拥有的优势也在逐渐被改变,就要求我们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有分享的精神,许多信息与经验如果不去分享,仍会有其他行业中的人来分享,别人还通过分享赢得自己的粉丝。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宣传的方式,品质高、内容新颖、具有实用性的信息可以给别人以帮助,同时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也给别人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兴许某个时候还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并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正如史铁生先生在一篇随笔中写过的一句话:“人可能舍弃很多,却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微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事务所有关于工作全过程记录的制度,要求所开展的项目确保每一次会议或者沟通交流都有相应的记录,一方面让工作过程有案可查,另一方面培养做记录的人通过整理记录学习思考的能力。自己从进入事务所的第一天开始就学习做记录,顾问的、专项的、诉讼的、集体学习的、外出交流培训的、客人来访的等各式各样的记录。最开始做记录时觉得打字速度不够快记不下来别人所说的内容,而记录完了却发现记录的口水话太多,想要精简却无从下手也不敢下手,生怕漏掉发言者的重要信息。做得多了以后逐渐发现记录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录不仅仅是要把别人说的话记录下来,因为如果仅仅只是记录别人说的话是任何一个会打字的人都可以做的工作,但既然作为专业人士做出的记录应该更多的是记录发言者发言背后所展现的思想,与专业、与项目相关的认识,把说话者口语化的表达变成书面化的语言,把重复多余的内容删除,整理成符合逻辑、言简意赅,对一个问题各方观点专业的归纳总结。

一篇好的记录整理出来不仅仅是知道谁说了什么,可能还是一篇工作成果,展示出来的是一篇案件分析意见或者工作开展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从仅仅只是记录说话者的发言,到整理说话者的观点,也是一个记录者本身成长的过程,一篇看似简单的记录同样是带有记录者个人思想印记的成果。做了近三年的记录才逐渐领悟到会议记录的所谓的记录速度只是锦上添花的事,一篇记录的好坏取决于记录者个人的思考和积累。

对于律师而言,无论是整理会议记录这样一种工作形式和要求,还是像做PPT来展示自己的观点,用Visio画图来理清法律关系,或者是Mindjet来梳理各方观点和自己的思路都是一样的道理,技术永远只是载体,运用好了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决定一篇记录、一幅图、一个演讲是否精彩的还是记录者、画图者、演讲者的专业功底、思想高度。因此,作为想要以专业为生存之道的律师而言,不仅需要学习技术,更多的是不断提升技术背后的专业能力以及思想的高度。

努力工作绝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工作若仅仅只有努力可能会很累,还可能会事倍功半;而努力若加上了用心,工作兴许会变成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中间的差距就是用心和投入的程度,有形的时间有限,但花在思考的时间却可能无以计数。我想或许有时候我们误解了努力的含义,以为在一件事上花的时间越多就越努力,就越应该得到好的结果。但是实践中却可能更多的是努力了最后却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心里会觉得有些愤愤不平,自己已经那么努力了,却没有收获预期的效果。努力不是做了多少事情或花了多少时间在某一件事上,而是应该问问内心,是否用心地投入了?自己用心去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了吗?自己在开始一项工作之前去思考各个步骤和可能遇到的情况或者基本的工作方式了解了吗?自己只是想要完成这件工作任务,还是想要真正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些看似工作轻松活得简单容易的人,他们背后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的努力自己看到了吗?

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项工作是就某问题向客户出具法律咨询意见。从接到客户的咨询就开始绞尽脑汁去想这个工作该怎么完成,抓破脑袋都在想什么时候能写完。别人也看到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查找资料,找问题,想方法,应该可以算通常意义上的努力工作,因为自己一直在为完成这件事做准备,但是否用心去为客户着想解决问题却是未必。也许自己一直都在想着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却没有想过客户想要的结果是什么,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自己向别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希望得到的回答是什么?唯有真正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思考和审视这个所咨询的问题,花一点时间想想客户想要实现的目的和关注的内容,完成工作的思路才可能会清晰和明朗很多,完成工作的过程才不会那般痛苦。

这一句英语是耐克广告宣传语,可以直白地翻译为想做就做。还记得在2014年事务所的拓展活动中,教练说的一句话,二流的战略加一流的执行为一流企业,一流的战略加二流的执行为三流企业,说的是行动力。我们时常想得多做得少,总认为自己的想法不成熟,时机不合适,等一切都具备了再去做。可是后来发现似乎不是这样,有很多的改变和收获是在自己去做的过程中就得到了的,不一定要像一开始想象那般非得达到十全十美才可以开始,我们有时厌恶功利,而在一开始做一件事时就想要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才是最大的功利。如果专注于做事本身,投入地去把事情做好,反而把结果作为一个专注过后得到的惊喜,哪怕追逐功利的路上都可以收获路上的风景。

想象自己遇到的大多数事情并非一开始就是天衣无缝或者就能十全十美,事物总是在变化发展,只有在开始去做以后,不断改进,不断充实、升级、完善,才能做得越来越好。就律师职业而言,写文章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时常以所有的想法未考虑成熟为由懒于动笔,因此,从来都没有真正写过文章。而待真正去做后,伴随着用心去对待和思考如何做得更好,总可以梳理出一段关于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而且在这个用心去做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关于一个问题的思路会变得清晰,况且迫使自己用心去思考和做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成长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工程,任何人都无法去代替你个人的经历和成长的轨迹,只有自己真正去经历的,真真切切地感受过了辛苦与喜悦的生活,最终的体会才能真正属于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仅仅从完成工作任务的角度来说,完成工作的方式有多种,我们可以上网查,问高年级律师,熬夜去做,工作总有完成的时候,同时一件工作完成后总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感悟,甚至是工作能力的提升,律师的一些工作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加强练习来变得熟练的。一个日常的工作完成后也会有这样的效果,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因为有第一次的经历就知道如何去做。但是对于专业能力,如果不去学习,不去研究国家政策、法律规定、案例、专业书籍和各种观点,不去思考,不去拓展自己的思维,仅仅依靠熬夜把某一件工作任务完成了,很难成为有自己专业见解的专业人士。

专业能力就像一个企业的营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还不能仅仅用资产量或财富来评价,因为增加一个企业资产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资产注入、增资扩股、财政补贴等等,可以让一个企业拥有很多资产。专业能力如果仅仅用挣了多少钱来评价的话,那得到钱的方式有多种,运气、中彩票、赠予、专业能力获得等方式。但是企业拥有多少资产量和一个人可以挣多少钱一样,财富的增加可以一夜之间,但是一个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制,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一个律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持续不断的进步和提升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财富可以成为暴发户,但是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却永远成不了暴发户。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一个好的体制中,用心投入,不断去努力、思考和学习。当面对一件工作时不是去完成任务,而是本着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心去做,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