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在国际劳工权益保护法律与政策制定方面的应有作用
贸易与劳工权益保护的关系问题愈来愈引起多边贸易体制中许多国家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形成国际共同规则。然而,在区域贸易或者双边贸易中,(30)把劳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纳入到贸易规则当中已经不乏其例,如前文提到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欧洲联盟的相关贸易政策等。实践证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因而,对中国来说,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参与多边贸易自由化中相关规则和政策的制定,才能更好地分享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好处。
目前,中国由于自身劳动力的优势以及劳工权益保护中存在的敏感性问题,在多边自由贸易中经常受到其他国家的嫉妒和指责。发达国家所谓的“社会倾销或劳动力倾销”(31)的论调常常影响中国贸易顺利和有效地进行,一些国家由于在WTO范围内找不到“反劳动力倾销”的规定,转而求助于WTO现有的其他规定,从而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32)在多边贸易自由化中,中国要充分利用自身劳动力的优势,但也不要“讳疾忌医”,而且在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范化条件下也不可能“讳疾忌医”。
中国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参照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参考其他国家保护劳工权益的法律和政策以及有效经验,完善本国劳工权益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为参与多边贸易自由化中国际劳工权益保护法律与政策的制定做好全面而充分的准备。
在多边贸易自由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正视现行多边贸易体制中存在的明显缺陷,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所有成员平等参与、相互协商,共同制定多边贸易自由化中保护劳工权益的法律和政策:一方面有利于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并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切实分享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机会和利益,避免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劳工的权益,使他们在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在全球经济的增长中,能依法享有其应得的权益保护和财富份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