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调节教育利益关系

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调节教育利益关系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调节教育利益关系目前,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地介入教育领域,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了新的内涵,学校成为具有自主权的独立的办学主体,受教育者成为自主选择的教育消费者。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的教育利益分配的作用是在教育政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的。

三、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调节教育利益关系

目前,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地介入教育领域,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了新的内涵,学校成为具有自主权的独立的办学主体,受教育者成为自主选择的教育消费者。无论是从教育资源配置,还是学校、社会团体以及受教育者个人之间的关系来说,他们都成为了独立的、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的竞争者。所以,政府的教育政策要针对新的政府、社会团体、学校与受教育者关系提供新的游戏规则,对教育资源短缺、选择教育、学校竞争、弱势群体和基本的教育质量标准等问题做出公平制度安排,并在其有效地运行当中,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使教育政策能够体现最大多数人的要求和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追求教育利益分配的社会公平。

如果我们把各种具体的教育政策加以归纳和概括,就会发现这些教育政策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有一个一致性的目的性特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分配教育利益、权力、权利、机会、经费、条件等。教育利益和教育利益关系是教育政策的基础与核心,国家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正如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创始人戴维·伊斯顿所说:“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于是,我们可以说,教育政策就是通过政府的活动合法地借助权力在社会上进行教育利益分配的过程。而对教育利益进行分配,则要求政府通过一定的教育政策的运行,对一国已有的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教育政策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投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在改革的过程中,这种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因此,制定、实施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乃至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政策,并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给予额外的经费援助,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是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有效的选择。

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的教育利益分配的作用是在教育政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的。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以国家为主体的教育政策是在现代社会教育权国家化和社会化的进程中,在国家由间接影响教育到直接控制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国家并不直接地管理教育,教育的权力主要存在于民间(家庭、私人、教会)手中,因此也就谈不上国家运用教育政策分配教育利益的问题。伴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控制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于是国家就一步一步地把过去一直属于私人、地方或教会管辖范围的教育集中到国家手中,以不同的方式处于国家的管辖之下。西方社会教育权国家化和社会化进程的本质就是教育权从家庭、教育组织和地方团体或教会向国家转移的过程,是一个教育权重新分配的过程。现代国家在取得教育权以后,通过规定全面的教育政策和目标、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筹措教育经费和分配教育资源、编写和审定教科书、审批和设置教育教学机构等途径来控制教育活动,以满足自身的教育利益。同时,家庭、教育组织和地方团体在失去了部分或全部教育权以后,其作为教育利益主体的角色并没有改变,于是国家也必须利用教育政策来调控其自身与家庭、教育组织、地方团体等主体之间以教育权的分配为核心的教育利益关系,以稳固自身统治的基础。在我国情况则比较复杂,长期以来,在古代社会,官学教育和私学教育并存发展,但国家主要是通过选士制度间接地控制教育。以国家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政策实践是从20世纪初期“癸卯学制”的颁布开始的,而1905年晚清政府学部的成立,则是在我国教育史上国家真正全面直接控制教育的开端,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权则逐渐地完全集中在国家手中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从国际范围来看,由于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社会化的趋势强劲,在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国家或政府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成为国家公共政策的重点领域,教育政策也因此在其运行过程当中,调节教育利益关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突出。[13]

【本章小结】

教育政策运行是教育政策存在的基础。教育政策运行又叫教育政策运动或教育政策循环,是指包括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政策实施、教育政策管理、教育政策评估等在内的政策活动过程。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管理和评估,就构成了教育政策运行过程的四个环节。教育政策的运行跟其他国家公共政策的运行一样,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具有动态性、连续性,组织性、利益协调性等。教育政策的运行过程的内容主要有教育政策的完善、教育政策的发展、教育政策的新陈代谢。教育政策在运行时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作支撑,这就是教育政策运行环境,它对教育政策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政策环境主要由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体制环境、国际环境等构成,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对教育政策的运行产生影响。教育政策要得到有效运行,必须要坚持严肃性与变通性相结合、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目标统一性与途径多样性相结合、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结合、迅速果断与注重效益相结合、强制执行与说服宣传相结合的原则。教育政策要得到有效运行,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如教育政策要合法,教育政策目标要明确,教育政策运行的机制要健全,要有合理的资源投入,等等。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指它在有效的运行过程中,能不断推动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推动教育政策不断得到创新和推动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思考题】

1.教育政策运行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的环节?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2.教育政策运行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3.教育政策运行时的环境有哪些,它们对教育政策运行产生什么影响?

4.教育政策要得到有效运行,必须要坚持哪些原则?

5.教育政策要得到有效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有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理解的?

7.结合目前我国实际,谈一谈你对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庞学光:《加强教育政策执行初探系列》,中国校园网,2001-08-17。

2.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络教育课件:《公共政策学》,http://course.cug.edu.cn,2005-12-06.

4.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英]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治社会学探索》,王玉秋、孙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李汪洋:《论政策运行机制》,《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7.王玉秋:《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http://wangyuqiu.blogchina.com,2005-08-23.

8.张晓峰:《体制转轨阶段政策运行的几个关键问题》,《理论探讨》,1996年第1期。

9.王金霞,智学:《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10.郑敬高:《政策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21页。

11.沈承刚:《政策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251页。

【注释】

[1]庞学光:《加强教育政策执行初探系列》,中国校园网,2001-08-17。

[2]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2页。

[3]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2页。

[4]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第13页。
【注】所谓预期分析(anticipatory analysis)能力是指在危机事件或事态发生之前就能预感到,并能采取相应的适当步骤和程序加以有效对付的能力。这种预期分析能力是政策能得到有效运行的关键。组织理论学派认为,预期分析能力主要包括三个依次相进的阶段:能够估计政策活动后在制度文化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特征;能够预备和管理诸多方案的论证;能够准确和有效地提出自己有关最终方案与替代方案的正式分析。预期分析能力是建立在组织行为理论、规范理论基础之上的创新能力。

[5]关于“教育政策运行”的内容主要参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络教育课件《公共政策学》,http://course.cug.edu.cn,2005-12-6.

[6]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7][英]斯蒂芬·鲍尔著:《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治社会学探索》,王玉秋,孙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郑敬高:《政策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9]郑敬高:《政策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10]李汪洋:《论政策运行机制》,《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6页。

[11]关于“教育政策的协同性”的内容主要参照李汪洋:《论政策运行机制》,《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王玉秋:《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http://wangyuqiu.blogchina.com,2005-08-23.

[12]张晓峰:《体制转轨阶段政策运行的几个关键问题》,《理论探讨》,1996年第1期,第21页。

[13]本节主要参照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