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态科学传播中媒介的发展和不足

常态科学传播中媒介的发展和不足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表现强势(一)微博的科学传播微博的出现打破了科学传播许多原有的条条框框,使得很多隐藏的力量开始呈现,这些正在凸显的力量和主体形成更大的科学传播群,科学传播的主体正由单一走向多元。

一、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表现强势

(一)微博的科学传播

微博的出现打破了科学传播许多原有的条条框框,使得很多隐藏的力量开始呈现,这些正在凸显的力量和主体形成更大的科学传播群,科学传播的主体正由单一走向多元。目前,在新浪微博中进行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有三类用户:一是专门从事科学传播活动的网站所设立的官方微博,例如 “科学松鼠会”“果壳网”“谣言粉碎机”等。二是专职科学家、科普作者的个人微博,他们的微博也常记录自己的个人生活,并非专门的科学传播微博,但在遇到相关问题或是有网友提问时也会进行科学传播,例如姬十三、方舟子等。第三类是普通用户,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发布科学类信息不频繁且往往只针对突发热点议题。从参与用户的数量规模来看,普通用户原创、转发、评论的信息量是最多的。这些群体构成了科学传播的多元化主体。[1]

微博科学传播内容:科学传播的内容由单调走向活泼。微博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形态于一身,并集中整合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同时能够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信息,这些使得科学知识更加丰富、形象、直观。

微博传播模式:科学传播模式由 “自上而下”到 “自下而上”。关于科学传播模式,法国科学传播学者Piere Fayard描绘了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两种模式:计划科普和自由科普[2]。如3-5-1所示。

表3-5-1 计划科普模式和自由科普模式的对比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分析:

1.修正机制

专业媒体的信息出版流程是先过滤后出版,以此保障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微博则是通过彼此的信息碰撞来实现。2011年日本福岛核辐射引发的抢盐事件正是通过各方当事人发布的微博在短时间内校正了事实。3月16日9时18分一名网友与浙江省领导的对话,成为当天一段 “抢盐”佳话。无须专业媒体的 “转述”,微博事实修正打破了专业媒体修正信息的束缚,多信息的碰撞来实现了宏观真实。通过自发的互相回复、沟通使得事件不断得到纠正、更新,事实最终会浮出水面。

2.传递机制

微博科学传播的传递可以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基础层,通过相互转发来传播信息,在基础层中,局域性的谣言或是伪科学消息会在短时间内散播至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意见领袖在基础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得微博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科学松鼠会的辟谣微博成了2011年3月17日当天转发量和评论量最大的微博,在抢盐事件的平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②中间层是通过微博服务网站提供的信息集纳服务,达到信息交流传递的目的。这些服务有:微博转发量、评论量的排名,热点事件的推荐,微博专题等。新浪微博设立的虚假不实信息曝光专区,就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集纳服务;③最高层,通过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报道的交织,使得微博信息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在三个层次中,基础层体现了一种横向的互动,而中间层是纵向的引导,最高层是交织的传播,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相互配合。[3]

综合分析发现,微博这类型社交网站科学信息传播呈现以下特点与优势:零时差信息发布;会形成信息 “圈效应”“场效应”;能够直播事件;用户多元,发挥的功能也多元,能够建立起多元、立体的科学传播信息环境,从而让科学传播不仅在速度上能够迅速传播,在规模与效果上也达到传统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无法相媲美的传播效果 (见图3-5-1、3-5-2、3-5-3)。

图3-5-1 微博类社交网站科学信息传播特点与优势1

图3-5-2 微博类社交网站科学信息传播特点与优势2

图3-5-3 微博类社交网站科学信息传播特点与优势3

然而,微博在地震科学传播中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和信息碎片化。

要改善微博在地震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应针对微博地震传播的特性和弊端,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下手来改善微博地震科学传播的作用:首先应加强微博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加强微博运营商对信息的提炼整合运用;另外,加强媒体在微博使用中的引导作用;再次,加强相关法律的规范和完善。

(二)微信的科学传播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了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信服务应用软件。微信以文字、图片、视频及语音短信等为传播语言的手机通信软件,支持多人群聊,支持二维码扫描等方式添加好友,也支持腾讯微博和QQ邮箱等插件功能,还可以使用LBS功能查看自己的地理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4]

作为时下新型媒体,微信有着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①微信能够发送语音、文字、图片、视频、表情,这一系列的信息传播符号一应俱全,特别是语音通信功能,改变了互联网一度以来只能单纯依靠文字与图片进行社交的信息交流状况;②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工具,最初的被群体是以手机通讯录这样的熟人强关系为代表的社交圈,将这样的强关系通信工具运用到科学传播中,则会大大增强科学传播在公众中的传播可信性与传播效果;③微信传播内容可以达到即时性,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接受和反馈,并且微信支持QQ离线消息接受,在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中,这样的信息传播最具实用价值;④微信点对点的传播机制,在像科学传播这样需要深度沟通的信息传播中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人人网的科学传播

人人网上主要用户群为大学生,对他们进行科学传播主要应该集中于知识性的传播。以争议性事件为例——由3.11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拒中国援救队》一文引发用户评论形成了 《社交网站中的青年意见表达》一文,其中就谈及人人网上青年对地震相关信息的传播探讨以及青年对地震科学传播方式的研究。

二、以雅安地震期间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分析为例

汶川地震后两年——2010年,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的微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应用,微博创造性地解决了信息传播点对点的问题,微博大潮势不可挡。同年,腾讯也发布了微博内测版本,这一年被当之无愧称为 “微博元年”。

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1年零2个月之后,微信用户突破1万。

雅安大地震发生时的2013年,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两大社交平台的注册用户数量分别突破5亿和3亿。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相比,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已发展得相对成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众的生活面貌,特别是在对突发性 (灾难)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微博震后信息传播分析

震后53秒,新浪微博用户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消息,成为震后第一条相关微博 (见图3-5-4)。并在此后1分钟内,连发7条微博修正震级。

图3-5-4 震后第一条微博

数以万计的地震震感区域以外的网友也许都是通过微博的方式第一时间得知地震消息的,这与2008年大家都在电视机前等待央视发布准确消息的情形大相径庭。微博以其信息传播的迅速、广泛等特点,在这场救援行动中扮演着特殊、备受瞩目的角色。

芦山地震发生后,汶川地震亲历者、网络大V、各媒体官微都在各自微博平台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指导,并一再提醒灾区民众及救援人员小心余震。震后通讯情况不佳,重庆移动官方账号呼吁不要反复拨打四川电话,“请把宝贵的通信资源留给生命救援”。截至4月20日22时,该微博被转发近11万次。《成都晚报》呼吁空出救援通道成雅高速的微博亦被转发11万次以上 (见图3-5-5)。当天下午,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前五位全部被雅安地震占据。与前方快速、有序的救援相呼应的是后方有条不紊、科学理性的指导性信息的普及,在微博上关注雅安、支援雅安成为这次地震的另一条 “生命线”。

图3-5-5 震后微博科学信息传播

与此相对应的负面情况,来自微博自身缺陷所不可避免的——谣言传播。一条内容为 “一位叫徐敬的女孩,21岁,请速回雅安水城县人民医院,妈妈伤得很重,想见她最后一面。爸爸号码:15193383486”的信息广泛传播 (见图3-5-6)。经网友核实,该号码属地甘肃平凉,且雅安没有水城县,属欺诈信息,该号码去年12月就被揭露是高额吸费电话。大灾当前,恐慌心理、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给谣言带来巨大的生长空间。媒介素养及科学传播的必要性也愈加凸显。

图3-5-6 震后微博谣言

但不可否认的是,微博的正能量在大灾前显现出来。武汉大学教授沈阳专门研究了微博在此次地震中的作用,他说:“微博网友传递爱心、转发救援信息、普及应急救援提示、监督地方政府和媒体的作为、组织捐款以及辟谣活动,政务微博、意见领袖、企业微博、商业账号、草根账号以及新浪站方账号群体联动,谱写出多主体、全方位的应急救援正能量乐章。”

(二)微信震后信息传播分析

在通信线路受损,短信、电话无法及时接通的情况下,微信成了重要的通讯通道。微信的畅通性使它成为震后通讯的首选,一句简短的报平安语音、文字信息让亲友放心不少。

图3-5-7 微信 “雅安地震救助”公众账号

4月20日下午14:30,微信开通 “雅安地震救助”公众账号,此账号系地震救助信息集散平台,主要用于发布四川雅安震区最新情况、实用救援信息,收集网友寻人和报平安资讯 (见图3-5-7)。据腾讯官方统计,在24小时内接收信息7.7万条,关注人数超4万个。在震后48小时和72小时,该微信账户收到的信息分别达43万条和54万条,用户积极参与救灾信息传递和网络寻人。

社交媒体的 “微”力量,把震后期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变为即时信息的互动双向传播。作为信息流动最快的平台,“微”舆论表达民间理性关切的同时推动了官方表态,让整个信息流通渠道透明化、力量加倍,这在微博呼吁成雅高速取消收费获官方认可的事例中的得以体现。新闻周刊总编封新城这样写道:“9·11,凤凰;5·12,央视;4·20,微博。”

三、我国常态科学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科学传播是必要的,然而又是滞后的。对自然灾害性质和相关次生灾害信息的准备把握更多的来自常态的科学传播机制。然而当前我国常态科学传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科技假新闻大量存在

假新闻本来是新闻业的敌人,可是全世界新闻界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根除它,科技新闻由于其极强的专业性就更难对付。在我国的媒体上不尊重科学依据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比如被称为 “中国第五大发明”的 《水变油》,北京的 《故宫宫女显影》、光明日报 《永动机》事件、邱氏鼠药的报道、特异功能的报道等,事实证明均只不过是捕风捉影,有些甚至是伪科学。当年沸沸扬扬的 “老中医绝食”事件,尤其 《北京科技报》站在 “科学”的立场上,“揭露”了这一事件的所谓的真相,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是媒体违背了科技新闻的科学性

表3-5-2列举了一些科技假新闻实例。

表3-5-2 假新闻实例

相关事件更多信息详见附件四。

这些实际上并不高明的 “炒作”之所以能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某些大众媒体的不负责任的 “传播”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大众媒体成为科技假新闻的重要载体,这必须引起传媒人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科技报道并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科技报道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媒介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有判断科学和伪科学的知识体系,但是许多媒体工作者的文科背景导致了其科学知识的缺失,同时科学界与媒体界是有着不同的话语体系的,媒体对科学的误读就很容易引起对受众的误导。科技报道具有其复杂性,“永动机”事件和 “水变油”事件都能体现出科技报道需要慎重。媒体对科技报道的正确与否与受众对科技的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媒体要对社会、对受众负责,就要担负社会责任。媒体有关于 “特异功能”“水变油”等闹剧,都体现出了新闻媒体科学素养的欠缺。科学素养欠缺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报道错误增多,然后会引起连锁反应,产生一些负面效果。可以说科学素养就是记者的慧眼,只有媒体的科学素养提高了,科技新闻的质量才会提高,负面影响才会减少。

(二)媒体报道不准确、不真实

新闻媒体在科学报道或其他报道中存在的不合科学事实、违背科学规律的问题,归根结底反映了某些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不足。传播的专业性水准缺失,大量科技术语的堆砌,深奥难懂。对采访所得的材料中涉及的有关科学用语、专业用语、学术用语以及科学事件的背景等,记者常常是没有经过新闻化的处理,在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懂的情况下,就照本宣科,结果是术语一长串,行话一大堆,“放到篮里都是菜”。新闻被 “科学”的光环笼罩,结果晦涩难懂,受众望而生畏。科技记者、编辑基本功不扎实,科技素养不高,碰到问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尤其是对一些新领域、新知识、新科技不求甚解,一味地想当然,不善于虚心向专家请教。某些大众媒介的从业人员作风浮夸,采访不深入,喜欢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片面地追求发稿数量。他们常常急功近利,仅凭电话、网络或部分资料甚至道听途说,便断章取义、信手拈来,敷衍成文。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某些新闻媒体墨守成规,漠视公众知情权,无异是对科学良知的背叛。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于灾害的报道,必须慎之又慎。如果这类报道失真或失去控制,就可能造成社会的震荡、恐慌、无序,危害现实社会的安定团结。

大众传媒在按照传播规律对科学信息进行二度创作,将科学话语转换为适于大众理解的传媒话语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以想象与猜测重构科学内容,传播内容很少涉及科学研究的本质;以夸张和煽情编排科学内容,传播手法一味迎合受众需求而忽视科学传播的规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科学内容,传播模式缺乏交互性与平等性;以大众媒介从业人员为主体采编传播内容,传播主体较少吸纳科学界内部专家及同行;以公众的收视率为主要追求指标,传播效果较少考虑欣赏指数与满意度。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媒体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偏好所做的建构。公众经由媒体了解的科学,往往偏离了科学本身的形象,这不仅危及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科学传播准确、快速、有效地进行。

(三)国内的媒体在科学传播方面投入不足,高素质的科技记者的缺乏直接影响到科学传播的力度和效果

事实上,我们不仅缺乏专业型记者,也缺少制度上的保证。有些国家的 《新闻法》明文规定:从事工业报道的记者,必须是工程师水平;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必须是农艺师水平;体育记者要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卫生记者要达到医师水平。对照我们国内的情况看,显然差距很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新闻传播学同越来越多的学科之间形成日趋紧密的联系。新闻传播工作者更应该扩大知识视野,培养科学素养。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措辞必须准确到位,严谨科学,感情色彩也应无偏差。这既反映了作者、传播者的立场倾向,也反映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问题。

科技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欠缺导致科技报道的质量下降,采编人员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科技新闻的质量。换言之,科技新闻的好坏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采编人员科技素养低,科技报道的质量就相应较差,或者出现明显错误,反之科技报道的质量就会相应较高。作为科技新闻采编人员,应该要保证科技新闻的科学性,也有义务保证科技报道的质量。科技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欠缺不仅关系着科技报道的质量,有时也会危害甚广,比如让公众对媒介的公信力有所怀疑,易引起伪科学扩大化等。

(四)新媒体是把双刃剑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虽然在科学传播中无论从传播速度、传播规模以及传播效果上均表现不俗,然而,其这些优势也给谣言的传播与蔓延带来便利,给社会的安定带来威胁,因此新媒体的活泼迅速的科学传播还需要与传统媒体的严肃准确相结合,共同为科学传播的发展做出贡献。

[1] 杨鹏、史丹梦:《真伪博弈:微博空间的科学传播机制——以 ‘谣言粉碎机’微博为例》,载 《新闻大学》,2011年第4期,第145~150页。

[2] 李大光:《计划向自由:中国科学传播亟待转型》,载 《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中国知网。

[3] 刘艳霞:《微博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和角色浅析》,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

[4] 高寺东:《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基于社交、营销的视角》,载 《青年记者》, 2013第6期,第67~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