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典型样本的解读

典型样本的解读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当前常态科学传播结构,接下来笔者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在本节中分析主流媒体在灾害发生期间的科学传播结构。由于灾害性质不尽相同,因此本节将中日两国灾害事件期间科学传播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美英两国灾害事件发生期间的科学传播结构。

在上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当前常态科学传播结构,接下来笔者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在本节中分析主流媒体在灾害发生期间的科学传播结构。

在此,本小节分别选择了中、日、美、英四个国家近年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四大灾害事件。分别是我国的5·12汶川大地震、日本3·11东日本大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英国2007年特大洪水。并有针对性地研究每个国家一个主流媒体在该灾害事件发生期间的科学传播状况。

由于每个国家的媒体报道方式不同,我国及日本普遍选择专题报道的方式,而美国与英国则是通过媒体新闻连载的方式进行灾害报道。由于灾害性质不尽相同,因此本节将中日两国灾害事件期间科学传播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美英两国灾害事件发生期间的科学传播结构。

一、5·12汶川大地震与4·20雅安芦山大地震期间科学传播比较分析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位于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南端的雅安芦山县龙门乡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距离汶川大地震震中约50公里。

为保持样本的一致性,研究继续选择人民网上的5·12汶川大地震专题与4·20雅安芦山大地震专题作为样本,在专题版面结构,科学传播部分的陈述内容、表现方式三方面进一步比较。

从表3-2-1可见,面对5年后四川的又一次大地震,中国的应急救援体系趋于完善,在应对突发重大灾害方面更加成熟和有效率,这在表中的 “救灾对比”和 “信息支持”两点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日常信息的畅通为灾区救援和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

表3-2-1 5·12汶川大地震与4·20雅安大地震专题报道比较

在科学传播方面,人民网雅安大地震专题网页省略了以往地震部分的呈现,辅之以文字、图像和微博板块的全方位立体展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长短互补,更直观地展现出不同受众的状态。特别是微博的加入,丰富了传播渠道,凸显出此次地震信息传播中网络媒体的重要性。

二、5.12汶川大地震与3·11东日本大地震期间科学传播比较分析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已经具有了相当丰富的抗震防震经验,因此,将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与3·11东日本大地震期间的科学传播进行对比分析,能更清晰地获知我国媒体在灾害发生期间科学传播的不足。且两个事件性质相同,主流媒体报道方式相似,均采用专题报道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为保证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分别选择了灾害发生期间人民网—5·12汶川大地震专题与朝日新闻网—3·11东日本大地震专题作为样本,并从专题版面结构、科学传播部分的陈述内容、表现方式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且经过总结,将专题版面分为要闻、灾情、救援捐助、互动、图像视频、记者亲历、各方关注、地震科普、评论、其他,另外日本部分增加 “与核有关”与“信息支持”。

表3-2-2 5·12汶川大地震与3·11东日本大地震专题报道比较

从表3-2-2可见,两个事件的专题报道在版面结构上比较接近,不同的是东日本大地震增加了 “与核有关”和 “信息支持”两部分,首先这与东日本大地震的特殊性有关,该次地震引发了核泄漏,因此增加了与核相关的信息,而与地震相关的科学信息则较少。

正如日本首相菅直人所说,东日本大地震是日本 “战后最大的危机”,其情况极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发布“戒严令”或 “紧急事态宣言”,政府统一指挥下制定对策也不足为奇,其中包括媒体报道在内。可是近年来,日本才开始讨论针对国外军队入侵而发布的紧急事态宣言的有关法律,然而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紧急事态相关问题上没有发布任何的法律条款。这是因为该国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国主义的检讨、反省,这也是在是否赋予政府机构统揽一切权力的问题上,日本社会和民众很难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这次东日本大地震紧急事件中,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统揽一切权力来下绝对的命令指挥,还因为政府和首相对灾害的应对不利,不断遭受电视和报纸的批评。

如果在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前往灾区视察会成为头条重大的新闻,但是在日本,《朝日新闻》在地震后刊登了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首席秘书饭岛勋关于 《首相官邸要着眼大局,对于现场视察应该慎行》的文章,对菅直人首相计划视察灾区的情况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此外,没有受灾地区的网民对于政府应对灾情不利的批评意见,网民们对传统媒体报道的不满以及对信息公开不充分的问题反应十分的强烈。

另外,没有受灾地也经常发生疯狂储存食品和疯狂抢购汽油的情况。特别是因为核电站的损坏和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所以更容易产生谣言,从而带来对社会安定的危害。于是这方面相关的报道,其专业性知识和报道者的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道的效果。如何使受灾地区和没有受灾地区团结到一起,建立起一个全民都参与的救灾支援体系,对于日本社会和国民来说,完全是一个新课题和一种考验。

(一)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

要了解中国媒体对地震的报道理念,就必须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灾难报道理念的改变谈起,因为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许多对于灾难性报道的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前,当发生一些重大灾难时,所有的媒体必须先等有关部门做出对灾难的定性结论后才能决定其采用何种方式报道或是报不报道。并且,在报道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方式多是以受灾民众是如何战胜天灾的报道角度进行的,但是对灾难本身的相关情况的报道不是很多。这一段时期的传播观念是以人为本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媒体传播观念与之前相比开始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从人本位的角度转向了以事本身为主。媒体开始加强对事件本身信息的挖掘和报道,在时效性增强的同时,也能够基本客观反映灾情,如新华网在地震发生后就第一时间发出了消息,随后国内各大媒体,各种类型的媒体都以各自最擅长的方式快速地发出了相关的灾害信息。

(二)日本媒体对东日本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报道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地震、海啸等,所以在对于灾害信息的及时发布方面,日本政府通过与媒体合作,建立起危机预警报道机制,把突发灾害报道的方式从关注 “结果型”转变成注重“预报型”,同时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以保证如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消息能够得以 “第一时间”“快速”地传播。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加强灾害应急工作的一项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发展地震灾害信息系统,NHK在这次东日本大地震中能够做到及时“预警”,所靠的就是这套 “地震早期预警信息系统” (EEW,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这个系统能够在侦测到烈度大于或等于4级的地震时自动开启,利用在震中附近探测到纵震波 (P-wave,速度很快但破坏力相对较之小的地震波)到强烈震动 (S-wave,速度慢但破坏力较之大的地震波)从地震开始时的几秒或几十秒时间,系统会自动公布取得的信息,如震源、震级以及地震烈度等;如果地震早期预警信息显示5级及其以上的地震强度,那么它将在强烈震动(地震烈度4级以上)到来之前向民众显示出可能涉及的地区的名字。所在区域的预警机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立即使用电视、广播和专用的防灾行政无线设备等方式来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从而使所在地区民众得以在S波来临之前得到几秒到几十秒不等的宝贵逃生时间。不仅如此,这套系统还可以在地震发生后的30分钟内对所涉及地区的地震烈度的分布情况以及所造成的对人员损伤和对建筑物损毁的规模大小进行评估。

为了更好地对地震进行报道和预警,NHK还开发了和地震相关的地震仪、照相机和记忆装置联动的设备,该系统设备可以对地震时发生摇晃的场景进行再现,并且它就安装在各地的电视台设备内。为了更好地取得地震时的录像资料,NHK还把自动摄像机设置在了全国各地,如在商业大楼、机场、地铁车站和繁华街道的建筑物和高山上。另外,在容易受到海啸影响的临近的海岸也被安置上了自动摄像机。在重大突发灾害事件来临的时候,人们可以只要收看电视台录制的实时画面,就能对受灾情况了然于胸。NHK另外还研发出了一种灾害预警技术,就是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电视机可自动启动开机,播放政府部门的警报,并且把警报传到各家各户。接着通过详细的实施细则,制定完整的危机报道机制,保证在第一时间里,媒体可以发出灾害信息。

1.以NHK为例,日本媒体在地震中传播的信息表现出的特点

(1)及时性

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十几分钟内,在以报纸、书刊为视觉代表的印刷媒体兼有以视听、音像为代表的媒体——电视,以及以听觉为主的广播媒体,这些传统的媒体都集体销声匿迹,甚至包括谷歌在内的其他网络媒体也处于集体失声状态。

但是,社交媒体 (SNS)不但在第一时间公布了地震的发生时间,并且通过对大量用户的地震现场场景和所经历情况的描述,立即勾勒出了整个地震的情况,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地播报出来,传至世界各地。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周五大地震发生前大约一分钟,数以百万计的日本人便得知了地震的消息。在地震前一分钟得知要地震,地震后3分钟开始海啸预警恐怕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对于灾害的预警及反应速度能够和日本相比。其原因在于,日本拥有先进的地震预警体系。

(2)准确性

在东日本大地震期间有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场景:当获悉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第1号机有可能爆炸后,NHK马上切断播放对官房长官的现场直播采访的画面,转而重复播放与核辐射相关的避难信息和生存提示,提醒民众注意安全的信息每隔一会儿也会被重复的播放。当NHK获得相关信息时,他们可以做出继续播放采访实况的决定。但是,他们在得知可能面临核爆炸的时候没有选择立即报送,而是教导民众与之有关的防护措施。在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了确认后,才不停地报送信息提醒民众。

另外,NHK在日本是第一家根据 《放送法》而成立的服务于大众的传播机构。他们对地震报道的态度和准备可以说是常备不懈,其中,地震灾害报道的要点就在其电视台的播音员工作手册中,其细致程度甚至到准备好了各类灾难发生后播音员第一时间的稿件。也正是因为NHK的自然灾害报道机制的相对完整性,日本各家电视台也都以其为模板,竞相设立起了自己的紧急特别报道机制。如日本关西电视台编辑部办公室就把地震报道步骤的流程贴在了墙上。不仅如此,有关地震救灾的书籍也是书架上摆放得最多的,播音员把发生地震时必须播报的相关信息都放在了工作台的玻璃板下面,甚至有的播音员还得到了 “防灾士”的专业等级资格证。日本的各大媒体在灾害来临时能够做得如此的专业,完全都得益于以上这些灾害报道制度的建立。

(3)完整性

地震发生后,日本各大媒体把辐射量每小时1015微西韦特的准确数据第一时间播报给全国民众,并告知 “这相当于普通人一年可以承受的辐射量”,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给受众完全不知所云感觉的信息。这样一来,民众免去了不必要的恐慌,心里也有底了。

另外,在地震发生不久,考虑到了受众中可能有非日语观众, NHK轮流使用了英语、汉语、韩语等包括日语在内的五种语言播报各种和灾害相关的信息。日本媒体只报道民众需要的信息,如自救措施,还有实时的情况,政府的政策,相关的救援、赔偿等和地震相关的后续工作。

还有,在地震期间,可以在首相官邸网页上找到 “东北地方太平洋地震应对”的相关专栏,由各地的消防局和消防队收集汇总的灾情被公布在总务省的网站上,交通省在网络上发表的灾情报告多达71页,消防厅甚至开设了专门关于灾情的微博,并且随时更新灾情消息。如此一来,就可以让民众消除部分的猜测、恐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情况。

(4)警惕性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37万多平方千米的四面环海的岛国,全日本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50多座。日本媒体很好地诠释了在这样一个地震多发国作为公众传媒的责任。在可能的突然降临的灾害面前,他们时刻做好硬软件准备,并随时保持警惕。就算是相关的报道设施和人员被突如其来的灾害摧毁,相信在这种成熟的体系下,准确、全面的信息依然会被传播出来。而且,日本媒体将预防和应对危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各地播送相关受灾信息和相关的后续工作。

(5)专业性

播报员没有在地震报道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倾向,没有大喜大悲,就像是一台机器,简单客观地说出了实际的灾情,外界评论日本媒体的表现是哀而不伤。不可想象的是,如果作为传播一手灾害消息的社会大众传媒都慌了,甚至播报员也自乱阵脚,那么人们接收到的信息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恐怖和无尽的黑暗。在大地震发生后的初期,主播和一线记者的声音能够感受到还是略有颤抖,但死亡的无情、哭号的悲痛或泪水的不忍都从未被呈现在电视媒体或是广播媒体。在这种非常的时刻,日本媒体很好地担任了受灾民众的靠山,让他们知道,还有人可以帮助他们,还有人和他们在一起并肩作战。面对横扫一切的这场大灾难,日本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 “淡定”。这虽与日本长期的抗震教育、预警系统、国民综合责任、高度的自治精神以及对民族、国家高度认同等有关,但更与日本媒体在突发灾难前保持尊严、从容理性的传播方式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它作为侧重于公共属性的传媒,始终保持着 “我的方式传播”的媒体第一价值,保持了独立公信力,即使在大灾大难来临时也不曾改变,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新价值。

(6)多元性

在大地震期间,日本媒体使用的除了有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同时也运用了新媒体如微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接收、输送信息的速度比较慢;而可以对预知的自然灾害进行及时直播的广播、电视相对较快,同时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派人员深入第一线进行现场的直播采访。相比较而言,信息传播速较快的微博之类的新兴的传播信息方式则派上了大用场,用户可以将自己在灾害现场经历以及所见所闻发布到网络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类似直播效果的各方面的信息接收,大大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共享性。

地震期间,大部分日本人只要略微地感觉到有震感,便会自然地打开电视机或收听广播,一般时间在30秒之内,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的地震就可以通过地震速报播报出来,从而让民众迅速做出相关反应;在随后的2分钟内,具体震源、震级、离地表距离以及受灾地区被破坏情况等更加详细的报告便会被播送出来。

在日本大地震中,网络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发挥了让人难以想象的作用。谷歌在震后第一时间向民众提供各地区避难所的地图,同时避难所也及时地成了寻找亲人和报平安的站点。自己的家人、朋友可以借助这一工具,很快地联系到自己在地震所在地中的民众,很快地消除担忧。一些有名的艺人,如在日本流行歌坛被誉为天后级人物的滨崎步在震后的14个小时内刷新了143条微博,利用其名人的光环,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性。同时,各受灾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也纷纷在网络上发布各种相关救灾资讯。

(7)人性

在本次日本媒体对地震报道中,没有血腥的现场,没有横尸遍野的废墟,没有灾民们号哭的声音。关于即时地震信息、救援情况和专业解读的报道成了他们的报道侧重点。每天呈现给民众的都是还有多少需要救援的人,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官方给出的最新情况的通报和专家对现状的分析,政府的各项救灾措施被作为报道重点播出,从而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共同社、时事社包括很多其他媒体,都显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都是及时地全方位地保护着生者的安全以及充满了对往者的尊重之情[1]

2.日本媒体在关于东日本大地震信息传播中获得的教训和总结的经验

(1)发布更具实际意义的信息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通过日本媒体发布的信息都是具体可操作的、十分人性化的救助信息、服务信息,具有很强的实际行动价值,对于日本公众的灾后行为选择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有利于帮助受灾民众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如,东日本地震发生时,电视台停止了议会会议报道,在其随后播送的几十秒的地震预警信息中,除了及时提供的灾情报道和受灾范围外,还至少提供给公众两个非常具有操作实效性的、具体的行动信息,如请注意从高处坠落的物品、请不要忘记关闭火源等,这两个看似简单的信息,对急于逃生的民众来说,无疑是最有关怀意义和最有价值的有关生命信息。

东日本地震发生的当天,日本首相菅直人就通过媒体宣布了有关救灾政策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日本政府宣布灾区所有的便利店全部免费,所产生的费用由日本政府买单;为了保证使受灾民众最快联系上自己的亲人,日本所有的街头的公用电话都可以免费拨打;为了保证灾区民众度过安稳的灾后第一夜,地震受灾区域内的所有大型超市、公共场所、学校等都临时开辟为避难场所,并且免费提供食品和毯子。

地震引起的福岛核泄漏消息发出后,日本媒体把所需要的发生核辐射后的生活指导信息及相关避难信息,反复不断地进行播放,指导灾民在突发灾害和紧急危急关头下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如建议处在核电站周边更远处的受灾民众关闭空调,不要外出,切忌饮用自来水;如果不得已要外出时,应尽量避免皮肤被暴露在空气中,用面罩或者打湿的毛巾捂住面部等。除此之外,媒体还每隔一段时间就提醒灾区民众注意安全;还把有很强的专业性的相关核知识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核泄漏非常需要媒体及时对事故进行科学、理性的阐释与分析,因为这种类型的灾害不是普通类型的自然灾难,公众对此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应对的措施,并且由于灾难的快速扩散和不可见性,及时地发布相关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灾难的实质,把握灾难的发展趋势,了解应该采取的与之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以免加大受到伤害的程度。日本媒体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使得核辐射具有多大程度的危害性非常便于受众理解,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人们自然就知道了。

(2)具有人文关怀的报道取向

这次东日本大地震的伤亡之惨重非常罕见,但日本媒体的电视画面中并没有让人觉得恐怖的关于死亡的特写,也没有灾民呼天喊地的镜头,更没有前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式的报道。地震发生后,电视台的主播们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镇定的面容,给人以与政府一致坚强的印象。一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地震之后发出感叹:日本各个电视台的新闻播报特别平静,我觉得对他们的职业精神无可挑剔,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信息含量充足,有数据但不煽情,有不同类型的救灾提示但却没有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再者,报道更具人文关怀的取向,在日本地震发生头一周内,媒体只播放关于捐款的消息,并以快讯的形式告知民众如何取得物品,在哪儿取得物品,而绝不针对捐款活动,特别是对捐款方、捐赠企业进行任何报道。恰恰是这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媒体在大地震灾后把更具人文关怀的报道的价值取向提供给民众。

在日本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共同社包括时事社及其他媒体都对生者的安全和对逝者的尊重进行着各个方面的保护,很好地诠释着媒体的社会责任。决策层要经过细致的讨论后,才能够播报可能会引发观众不安的灾害场面;报道遇难者绝对不能直接展现大地震来临后遇害的惨状,而是尽量换作遇难者生前面带微笑的照片,这是对生命的尊重的一种表现。从遇难者角度来看,每个人无论生或是死都有自己需要维护的尊严;换个角度,从受害者家属来看,不加处理地播送遇难场景不仅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生者的伤害;从观众角度来看,因为部分观众在看到他人的受害惨状时,其自身的恐惧感会油然而生,会引发对于灾难恐惧超越客观、冷静与理智的心态,不仅会对心灵造成冲击,更甚者会影响灾害科学客观的传播,让危险来临的人们更加惊慌失措导致采取错误的行为以至于葬送生命。

另外两国主流媒体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均只采用了文字这一传统形式,且国内存在不足的一点是,未能在专题报道中涉及信息支持,例如交通信息、生活信息等。在灾害发生期间,对于受众来说,保证日常生活信息畅通也是同等重要的。

三、2007年英国洪灾期间科学传播分析

2007年6月至7月间,英国发生了自1766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水灾,英格兰、威尔士平均降水量是往年的2倍,造成河水猛涨、堤坝溃溢,排水系统瘫痪,水灾共造成13人死亡,4.8万间房屋倒塌,7000多家公司无法正常运转,能源和自来水中断,铁路、8条高速路和许多公路被迫关闭,5个郡和4座城市瘫痪,上百万人工作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亿英镑。[2]

因此本节选择该事件作为探讨英国灾害期间科学传播的切入点,且以一直被视为英国第一主流大报的 《泰晤士报》在洪水期间的报道为案例进行分析,更能代表英国媒体灾害报道中科学传播的概况。由于报纸具有一定的收集难度,因此本小节从 《泰晤士报》的官方网站中抽取研究样本。

本小节通过关键词 (flood)搜索抽取了 《泰晤士报》官网(www.thetimes.co.uk/)中2007年6、7两月间的所有有关该次洪水的报道,共397条,实际有效样本为350条。笔者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根据样本表述内容,且结合该网站分类方法,将350条报道,归为新闻、经济、体育、科学传播、政法、评论、生活与时尚、文化与艺术及信仰9类。图3-2-1为各类别样本量占比分析。

图3-2-1 《泰晤士报》官网2007年英国洪水期间相关报道各类别占比情况

根据图3-2-1可见,泰晤士报官网关于2007年英国洪水6~7月份的报道中,新闻所占比重最高,为20.9%,其次是经济以及科学传播两大板块,分别为16.6%和16.3%。其中科学传播部分 (共57条报道)主要包括天气、健康和科技三大板块,分别占比87.7%、5.3%、7%,由于本次洪灾为大量降雨所致,因此该媒体科学传播部分主要集中于天气方面的相关报道。其中天气报道 (共50条)主要包括抗灾援助、预警、洪灾故事、生活、灾情、健康、洪灾归因以及其他。图3-2-2为天气报道类别中各项占比情况。

图3-2-2 《泰晤士报》官网2007年英国洪水期间天气报道类别中各项占比情况

通过对样本中天气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其中灾情、抗灾援助、生活等呈现灾害期间现状的报道较多,而真正关于科学传播的内容只有预警、洪灾归因及健康,且分别只占了12%、8%和2%。

四、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期间科学传播分析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横扫加勒比海及美国东南沿海地区,这一五级飓风最大风速达每小时280公里,自1851年有记录以来排名第二,其造成的损失超过960亿美元,也是大西洋飓风有史以来之最。美国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各州受灾面积超过24万平方公里,共有370万人直接受到这次飓风的影响,有170万人申请联邦补助,因灾死亡超过1900人。其中新奥尔良,由于防洪堤决口,市内80%的地区被水淹没,1300多人死亡,这次飓风灾害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3]

因此,本小节以此作为研究美国灾害期间媒体科学传播架构的案例,并通过对美国第一报纸—— 《纽约时报》进行内容分析。由于卡特里娜飓风形成于2005年8月23日,消散于8月31日,因此本小节从《纽约时报》官网 (www.nytimes.com)中2005年8月23日~8月31日的报道中,通过关键词——Hurricane Katrina搜索抽取样本,共抽取23条相关报道。

为进一步了解样本所涉及的领域,本小节对23条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将其分为以下8类:灾情、评论、救灾、交通、经济、健康、预警、新媒体。下表为各类所含报道条数。

表3-2-3 《纽约时报》官网卡特里娜飓风期间相关报道分类

从上表可见,与 《泰晤士报》相似,《纽约时报》针对卡特里娜飓风的报道着重于灾情与救灾等现况的陈述,而针对科学传播的部分很少,只有关乎健康与预警的两条报道。

经过以上比较分析,可见中、日、英、美在灾害发生期间主流媒体科学传播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四国媒体在突发灾害发生时都更加注重对于灾情的报道,在灾害发生时,仍然以媒体的新闻使命为主,在科学传播方面均比较薄弱。在此方面,日本相对其他国家,媒体对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报道较多。

第二,从时间维度上来讲,国内媒体在灾害发生时的报道专题中,科普知识的报道均较滞后,而且更新率很低,虽然大部分媒体均有了科学传播的意识,但是如何保证这些信息更好地到达受众,被受众所接收,为受众提供信息支持与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日本相比,国内灾害发生期间科学传播时效性相对较低。

第三,国内外媒体均未对灾害发生期间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进行科学传播,例如水污染、瘟疫等相关科学报道,而报道更多是面向没有受到灾害影响的人,保证他们对于灾害的整体了解。在此方面,仍然是日本媒体报道得更加全面与完善。

五、国内外灾害发生期间科学传播案例分析局限性

本小节在此研究国内外灾害发生期间科学传播现状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在选择研究样本时,本小节以给该国带来的损失程度作为选择样本的标准,这就导致四个国家所选择的灾害事件类型不同,因此在进行媒体科学传播比较分析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由于每个国家的传播环境不同,媒体面对灾害的报道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只能将报道方式较为相近的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在横向比较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中、日、英、美四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且各国在灾害科学传播方面的广度与持续时间不同,因此在纵向比较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通过对中日两国媒体灾害发生期间科学传播的结构分析,英、美媒体在灾害发生期间科学传播的内容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媒体在灾害发生期间是如何进行科学传播的,其传播方式、传播架构为何,为本章进一步研究国内常态科学传播以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1] 金光华、章丹:《理性报道大灾难体现媒体新价值——日本NHK灾难报道给人们的启示》,载 《试听纵横》,2011第3期,第31~33页。

[2] 《英国治理2007年水灾的经验与启示》,http://qdrf.qingdao.gov.cn/n24298608/n24300238/n24300326/24324541.html。

[3] 杨新红:《美国减灾的应急及社会联动机制研究——以卡特里娜飓风为例》,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第1期,第1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