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奖牌榜传播中的国家认同价值发现

奖牌榜传播中的国家认同价值发现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化使人的身体存在与物质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国家边界的判断依据更多的是自我身份的界定与认同,强大的国家需要忠诚的人民,自我对家园的感情、对国家的认知构筑了后现代国家的文化根基。奥运会奖牌榜媒体宣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伦敦奥运会英国代表团开局战绩不佳,BBC干脆在首页撤掉了奖牌榜,来减少比赛成绩对国家形象和国民心理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使人的身体存在与物质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国家边界的判断依据更多的是自我身份的界定与认同,强大的国家需要忠诚的人民,自我对家园的感情、对国家的认知构筑了后现代国家的文化根基。新闻媒体在国家概念认知与自我身份认同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不断反复地进行内容生产和主题报道,建构国家认同的当代神话。这就好比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努力,这种积极努力并不等同于民众的认可,真实发生的事件与民众认知之间存在信息转换区域,新闻工作做得好则如虎添翼,“好事”放大形成广泛共鸣,做不好则适得其反,“好事”反而受到民众普遍质疑。奥运竞技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竞争,区分“我”和“你”,更要分出高下,这为建构国家认同提供了天然素材。每逢全球重大体育赛事,必是诸国媒体挖空心思、大做文章的时候, 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际媒体报道提供了鲜活的分析案例。

奥运会奖牌榜(Medal Count)反映各国代表团的总体实力,表征国家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国际地位,历来受到国际媒体与政治的追捧与关注,奥运竞技是一场竞争白炽化的奖牌榜媒体战争。现代奥运会继承创新了古奥运会的比赛形式和仪式特点,坚持独树一帜的奥林匹克精神价值观,造就了目前奥运会的世界首要赛事地位。为突出奥林匹克价值体系,保持奥运会赖以生存发展(精神纯粹性)的赛事核心竞争力,淡化民族主义和锦标主义色彩,体现重在参与和享受比赛的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委会在名义上不主张任何形式的国家团体总分排名。但是升国旗奏国歌的民族主义仪式已经明确说明奥运会是国家间的竞争,国际奥委会只是在形式上进行“去官方化”的努力,把奖牌榜的评价权力和争论交给“民间”。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让世界诸国媒体找到了奥运会国家排名的“兴奋点”,极力倡导奥运会国家团体总分排名,展现基于自身特点的“国家强大”内容。媒体在事件与民众间扮演的桥梁中介角色,兼具官方诉求和民间属性的双重色彩,既能实现官方对“国家强大”议程设置和主题叙事的要求,又能体现民间的大众狂欢和娱乐至死精神。奥运会奖牌榜媒体宣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伦敦奥运会英国代表团开局战绩不佳,BBC干脆在首页撤掉了奖牌榜,来减少比赛成绩对国家形象和国民心理的负面影响。美国媒体为了“战胜”中国,CNN-体育画报合作网站修改了奖牌榜排名规则,排序方式反复在金牌和奖牌总数间变换,并且发生篡改奖牌榜的行为,以表现美国代表团的实力和“国家强大”的内容[31-32]

从理论上来说,奥运会存在金牌制、奖牌制、计分制、人均奖牌制等国家团体排名方式。金牌制依次以国家金、银、铜数(金牌并列则看银牌数)的多少排列名次,奖牌制以国家金、银、铜牌数的总和排列名次,计分制按照一定的计分规则进行团体总分排名,人均奖牌制以国家奖牌总数与国家人口基数的数值关系进行排名。金牌排名制体现了国家团体的绝对竞技实力,奖牌排名制和计分排名制体现了国家团体的整体竞技实力,人均奖牌制体现了国家人均奖牌效率。从媒体实践上来说,由于计分制的计分规则种类繁多,并未形成共识,而人均奖牌制又不尽合理,国际上形成了以金牌制为主,奖牌制为辅的排名格局。金牌制体现绝对竞技实力,排名规则简单明晰,获得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而奖牌制存在一定争议,因为排名的基本原则是要明辨实力差距,在统计学上淡化金牌的竞技优势,不符合排名的基本原则,并且取前三和取前八均能反映国家整体竞技实力,这就让奖牌制成为一种间接的计分制。事实上,目前实行奖牌制的国家媒体较少,主要动机取决于本国在奖牌数上是否具有排名优势这一因素。例如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数超越美国,美国主要媒体放弃了一以贯之的金牌排名制,《纽约时报》迅速更新了奖牌数据库。再如德国受到中国、美国、俄罗斯的竞争强势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国“金牌拿不到、奖牌一箩筐”的局面,为体现奖牌数对“国家强大”形象的建构作用,德国《明镜周刊》近两届奥运会启用奖牌排名制。诸国媒体普遍选择扬长避短式的奖牌榜报道策略,力求建构一个民族国家想象的话语共谋和文化认同,拥有强势话语权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得以实现跨文化的国际传播[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