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谋定而后动

谋定而后动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策划”与电视的结缘起于何时,这很难考证。策划得到了新闻行业的承认和广泛使用。在本书中,我们对电视新闻策划的讨论不从这样宏观和整体的层面来进行,而主要以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报道实施为对象。电视新闻策划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视新闻生产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的社会活动。电视新闻的生产需要各个工种分工协作,互相配合。

“策划”与电视的结缘起于何时,这很难考证。据程鹤麟、张绍刚在《电视策划新论》一书中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中还没有制片人体制,于是大家以“策划”的头衔相称。这个时候的“策划”与后来的广泛流行的策划,内涵是有明显差别的。策划最早进入中国,应该是始自以广告界为代表的工商企业界。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策划之风也就愈刮愈盛,并进而席卷许多行业领域,包括我们的新闻媒体行业。因此有人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策划”的时代。这表明,策划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电视新闻策划的内涵

从词源意义上来考察,策划一词很早就在汉语中出现了。在《后汉书·隗器传》中有“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之句。其中“画”与“划”通假,可以相通互代,“策画”即“策划”,意思是计划、打算、谋划。中国古代的策划主要用在军事政治领域,以谋略的形式加以体现,我们所熟悉的“草船借箭”“田忌赛马”等故事,以及三十六计都是策划的典型体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策划更是无处不见,“企业策划”“公关策划”“活动策划”“新闻策划”等时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而“策划”这一职衔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电视新闻和其他电视节目的职员表中。策划得到了新闻行业的承认和广泛使用。

那么,策划的含义究竟为何? 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我们先从权威词典的解释来看一下。

《词源》把策划解释为筹划,计划。《辞海》将其解释为计划,打算。而《汉语大词典》中,“策”的解释有19种之多,含有策划含义的解释从词性上来讲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作为名词使用,意为计谋,策略。如郑玄所言:策,谋也。其一是作为动词使用,意为谋划,测度。如孙子所言,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它是一种思维活动的实践结果。由此可见,策划与创意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一种智慧性的思维活动,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当前决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活动呢? 因为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在行为活动过程中,如果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为了达成活动的目的,就必然会发生选择,并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进行组合。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策划的思维过程。

就电视新闻策划而言,其概念内涵又是怎样的呢? 在欧美电视媒体组织架构中,有一个Assignment Desk的部门,就是负责统领电视新闻制作的策划部。新闻策划部的设置是所有欧美大型电视台的惯例,它是新闻制作的龙头和大脑。没有新闻策划,就没有新闻报道的有效运作和管理。NBC对新闻策划编辑的职责有非常具体的规定:策划并实施新闻报道计划,逐条地作出新闻编辑方针和决定;协助新闻采集过程并确保新闻采集实现编辑思想;派遣新闻摄制组,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就报道进度和新闻的最新情况与报道团队保持沟通;开发和培养与所负责报道区域的各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良好关系;与NBC的各新闻频道密切合作并提供支持[1]。从这些有关策划编辑职责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策划部的功能包括搜集新闻线索、制订报道计划、实施报道任务、为所有节目部门提供完整的报道,并服务于重要客户、建立关系网络等。这种部门职能已经接近中国电视媒体中的总编室了。在本书中,我们对电视新闻策划的讨论不从这样宏观和整体的层面来进行,而主要以微观层面的电视新闻报道实施为对象。因此,本书认为,电视新闻策划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新闻规律为规范,发挥电视媒体特性以取得最佳采访报道效果为目标进行的制订相关报道策略、规划,确定报道选题,设计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运筹与谋划活动。

二、电视新闻策划的功能

近些年来,随着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使生产出来的新闻有新意,吸引观众,使所传递的信息获得一个最好的传播效果,一个好的前期策划必不可少。特别是那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大报道,更要策划到位、采访到位、编辑到位、点题到位,经得起推敲。”[2]好的电视新闻策划往往能够使电视新闻作品更加出色。电视新闻策划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报道思想,确定采访目的。报道思想主要是根据当前的党政方针政策和实际情况,全面、综合地考虑之后确定形成的。我们说,记者在进行新闻生产活动之前,往往要根据所选择的题材确定报道主题。明确报道主题能够使采访环节更具方向性、范围更为具体,可行性更高。在明确报道主题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判断选题的新闻价值和报道角度。从而确定此次报道的相关内容,具体侧重点是什么,也就是确定采访目的。一般来说,“采访目的越明确,采访越容易成功。”[3]

其次,找寻新闻线索,收集相关信息。电视新闻生产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的社会活动。所以说,作为记者在采访前期要做好充分的信息收集、整理,包括相关人、事、物的背景资料,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知识等。一般来说,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大致有:国家和政府的文件,领导人讲话;各种会议记录、简报;报纸、杂志、通讯社等其他媒体;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互联网等。只有掌握了更加全面的信息,采访活动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再次,选择报道角度,提炼报道主题。在电视新闻生产活动中,我们所说的角度就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发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角度[4]。由于电视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活动具有同时性,所以,在采访前期进行策划的时候就要求我们考虑报道角度的问题。选取一个好的报道角度,能够将电视观众的注意力聚集到新闻最有价值的地方。而电视新闻质量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记者对于主题的提炼。记者只有把握好新闻事实真正的价值所在,才能提炼出明确的、有价值的中心思想。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避免主题先行的问题出现。

最后,团队分工协作,增强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的生产需要各个工种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电视记者不是单兵作战的个体,而是由编辑部统一指挥调度的采制新闻的系统和集体。文字记者对于新闻事件的采访和典型人物、事件细节的挖掘,摄像记者对典型画面的抓取拍摄等等。由于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转瞬即逝。我们只有在事前做好策划,这样各个工种才能在复杂的新闻现场,互相配合,顺利完成现场信息的采摄工作。唯有精心地采访前策划,才能使各个工种目标明确,各司其职,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新闻现场信息,增强传播效果。

三、电视新闻策划的方向和基本要求

电视新闻策划简而言之就是要采访报道观众所欲知、需知而未知的事件。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往往是受众的关注点。因此,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新闻策划是其基本的方向。从受众的角度而言,这些关注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视新闻的关注点

1)新闻热点

这里所说的新闻热点是指社会热点、热门题材等。这类新闻就是短时间内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争论、议论和欢迎的,可以是新闻、话题、信息、事件等。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热门新闻事件源起网络,或因网络传播的裂变效应而轰动。该类事件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的娱乐色彩。这些热点事件往往先经过网络“发酵”,而后受到电视媒体的关注,进而成为电视新闻的选题。例如:2016年4月12号霍金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第一条消息,向中国朋友们问好,引发受众广泛关注,粉丝数量一天之内增长到191万,随后第二天多家电视媒体纷纷关注此新闻事件,展开报道。

2)新闻冰点

施拉姆在提到媒体的功能中说,媒体有教育受众功能。而新闻冰点事件则是更强调媒体应关注到受众应知而未知的事件。在日常的新闻报道的选题中,也许有的选题并不是当下的热点事件,但却是在时下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抑或是在热点事件中并不被人所聚焦但却有重大意义的新闻点。当然还可以是透视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不为人知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生百态等内容。总而言之,就是见人所未见。

3)新闻焦点

顾名思义,焦点或是人们的关注的集中点,或是争论的集中点,或是事情的关键所在。在新闻报道中主要体现为重大事件、国家政策等。例如众所周知的《焦点访谈》,这个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其选题很大部分围绕“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进行的。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这更加体现了新闻传播工作的传播引导,建言献策的作用。

4)新闻盲点

生理学上的盲点,是指视神经穿过的地方,这个地方人眼没有视觉细胞,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个地方也引不起视觉。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帮助观众看到不轻易看到的地方。同时,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视而不见或考虑不周,我们将之称为新闻选题上的盲点,而新闻策划的目的就是使这些盲点成为热点。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在2015年7月4号播出《出租车垄断破局》。此期节目以义乌市出台的“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为背景,记者深入现场,进行深入、系统、翔实的报道,为当地市民以及出租出工作人员详细阐述了这一改革方案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而在以往,这样的新闻很容易处理成一则简单的消息。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层层剥茧获得了最基层,第一手的情况,使出租车的改革方案由盲点成为热点。

2.电视新闻策划的几点要求

除此之外,新闻策划有以下几点要求:

1)以事实为依据,切忌策划新闻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的是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两个概念之间的重要差异。我们说的电视新闻策划,主要指的是报道策划和传播策划。在电视新闻采访之前做好新闻策划,能够使采访事半功倍。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新闻事实是不能够策划的,我们不能策划新闻。比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策划的“纸陷包子”事件就是如此。这是违背新闻真实性这一原则的。那么。电视新闻记者能不能策划新闻事件呢? 我们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例如一些由媒体出面或者参与、组织实施的一些大型社会活动,而后经由媒体对策划的活动进行报道。

2)增强对于事件现场的预见性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具有同时性。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能是别人指哪打哪,而是要有预见性,把控采访的全局。随着相关技术的更新,SNG报道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生产活动中。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把新闻报道出来,即时传送给千家万户。这考验的不仅是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应变能力,还有对新闻事件现场的预见。

很多时候,新闻事件都是随时随地的发生。例如,新疆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大风刮翻列车,记者亲历抢险》就是这样。2007年2月28号凌晨2点左右,由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列车在途经吐鲁番境内珍珠泉站时遭遇到了13级大风,11节车厢被大风刮翻,4人死亡、30多人受伤。当时新疆台两名记者外出采访也乘坐这趟列车。事故发生后,两名记者在自身受伤、设备受损的情况下,一边组织车厢乘客自救,一边迅速采访拍摄,掌握了事故发生和救援的第一手新闻素材。随着新疆台后续报道组的到达,前后方紧密配合,在第一时间播发了这条消息。记者在黑暗中勇敢地站出来,报警、组织乘客自救、采访报道新闻,履行了一个公民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作品虽然没有解说词,但巧妙地按照时间顺序,运用现场报道加字幕的表现方式,完整地报道了事故发生、乘客团结互助和党委政府组织救援的新闻事实。由于报道是用一段段现场串接的,黑暗中的现场气氛加上几个小故事,使得作品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细节突出、现场感和时效性强、影响力大[5]

3)树立创新意识,寻求突破

我们说策划可以是对即将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内容策划,也可以围绕一个现象、一个话题、一个大家都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策划。那么,有许多话题是每年都有,每次都一样的。例如,学雷锋日,植树节等。就拿植树节来说,每到每年的3月12号这几天,大部分的电视台新闻栏目中,播出的不是在某某领导的带领下,某某部门全体出动,就是到某地进行植树活动。所配的画面也无非就是领导拿着铁锹刨土,栽树、浇水之类的。对于观众来说,如果每年遇到相同的电视新闻话题,报道的角度,内容都一样的话,难免会产生厌烦。这对于电视台,新闻栏目的忠诚度就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编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多多思考,多多积累,在老话题中寻求创新思维,挖掘出有新意,有特色的新闻事件。2005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胜利农场广播电视局记者曾报道过黑龙江边境一位赫哲族人为汉族妻子做鱼皮衣服的题材。鱼皮衣服是赫哲族特有的民族服饰,在现在仅存的赫哲族人口中已很少有人会做。关于赫哲族鱼皮衣服的报道已不计其数,仅记者采访的这户人家就有日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等多家大媒体采访过,有反映民族风情和民俗的,有报道鱼皮制作工艺的。在众多新闻媒介争相报道同一类新闻事件的情况下,记者另辟蹊径,通过以一个多年从事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人的民族情结,能够为自己的妻子做一件自己民族的服装作为珍藏心底的夙愿为题采编了一部电视片《一个赫哲族人的心愿》,在年度电视系统节目评选中获奖,并有多家电视台竞相播出。该片既融合了民族团结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又反映了祖国最小的民族——赫哲族的风土人情和现实人文生活,这就给题材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1] 杨福庆:《浅谈欧美电视新闻策划》,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07月08日。

[2] 任金州:《电视策划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 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4] 赵淑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5]中国记协网: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5/24/content_8423967.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