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形象的含义

国家形象的含义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形象包含“国家”和“形象”两个要素。沈宗骞明确指出“形象”源自“万物之形”,事物的形状和样貌谓之“画源”。大众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与书画作品呈现事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相同。④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国家形象包含“国家”和“形象”两个要素。广义的“国家”指一切治权独立政治共同体,它可以笼统地包括希腊“城邦”、罗马“帝国”、近代“民族国家”、东方的“专制王朝”以及非洲的“部落”等等。每一个统治权大致完整,对内足以号令成员、对外足以抵御侵犯的政治实体,即为国家。[6]这个定义中的国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近代开始兴起的“民族国家”,也包括近代之前出现的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帝国”以及其他氏族组织。对此,许多学者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欧洲古典时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古希腊“城邦”、故罗马“帝国”等只能是某种政治共同体的形式,不能算作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近代开始出现的“民族国家”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经典定义是,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这一定义揭示了国家的本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有两点根本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而不是按“血缘关系”来划分,第二点就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取代“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的职业化“军队”,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等附属物。[7]马克斯·韦伯基本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他认为,“国家是要求在一定领土内独占、合法地使用暴力的人类群体。”[8]民族国家就是以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为基础的主权国家。[9]温特将国家的一些附带成分剥离出来,从而发现国家有着某种“共核”(commoncore),他认为国家有着五个基本特征:“制度—法律秩序;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有组织暴力的组织;具有主权的组织;社会;领土”。[10]笔者倾向于将国家界定为近代以来兴起的民族国家,国家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的要素:独立的主权、唯一的政府、有组织的暴力组织(军队、警察等)、既定的国界、固定的人口。

“形象”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周易》,《周易本义·系辞上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象者,日月星辰之属。形者,山川动植之属。变化者,易中蓍策卦爻阴变为阳、阳化为阴者也。”[11]《周易》所言的“形象”指的是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动植客观存在的形状和样貌,天地万物及其形象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古代书画界多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形状和样貌是形象的本源,而形象则是指在本源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选择和加工之后创作出来作品。如清代书画家沈宗骞认为:“六书之有形象,即画之源也。且画之为言画也,以笔直取万物之形,洒然脱于腕而落于素,不假扭捏,无事修饰,自然形神俱得,意致流动,是谓得画源。”沈宗骞明确指出“形象”源自“万物之形”,事物的形状和样貌谓之“画源”。清代画家布颜图认为:“峰峦林麓,必当熟读于胸中。盖山川之存于外者形也,熟于心者神也。神熟于心,此心练之也。”布颜图强调画者将事物的形状和样貌“熟读于胸中”,于是“形”转化为“神”,即事物的形状和样貌映入意念之中。[12]书画家创作出来的“形象”,其实是“形象”的符号化,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思考、选择和艺术加工,通过作品将形象记录下来,这个过程经过了作者“意念”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大众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与书画作品呈现事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相同。不论是书画家,还是媒体的记者编辑,都通过各自的表现方式,塑造着事物的形象,然后经过媒介(书画作品、大众传媒等)传达给受众,受众选择性地接受和理解,在头脑中生成形象。

“形象”的本源是客观存在的、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的运动也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形象”,都不可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客观事物本身的优劣美丑,对于形象的建构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所谓的美丑又取决于建构者审美的价值判断。这个问题属于美学领域,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在此不再延展。本书所讨论的“形象”概念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指的是事物及事物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一定的形状样貌,即“源像”,“源像”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可观性;第二个层面的形象,指的是经过文字和图片等符号表述出来形象,大众传播媒介所呈现或表述的正是这一形象。媒介不会将形象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而是经过了媒体人的主观思考、选择和加工,所以,媒介呈现的形象具有主观性;第三个层面,指的是公众头脑中的事物形象,形象被媒介符号化之后进入信息流通环节,投影到受众的头脑,受众对进行选择性接受和理解,在头脑中生成事物的形象。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表1.1中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表1.1 国家形象的定义

①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② 汤光鸿:《论国家形象》,《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4期。

③ 孙有中:《国际政治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

④ 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续 表

① 李寿源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第305页。

② 张昆:《国家形象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③ 李智:《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④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⑤ 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载于刘继南主编:《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⑥ 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⑦ 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⑧ 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现代传播》,2002年第2期。

⑨ 李彦冰:《政治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第22页。

续 表

① 转引自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 转引自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从表1.1可以发现,现有国家形象的定义大同小异,在表述上各有侧重,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关于“国家形象”的几个基本要素。

其一,国家形象的主体。国家形象建立在国家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国家形象的主体是“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或者具体来说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以及所作所为”,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争议。只不过有些学者在定义中明确地指出了国家形象的主体,有些则忽略了主体或者表述得比较隐晦。

其二,国家形象的受众,有的学者认为国家形象的受众是国外公众,有的学者认为应包括国内公众和国外公众。

其三,国家形象的中介是大众媒介,且媒介是国家形象生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由是观之,媒介在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中极为重要,它选择性地呈现国家的状况样貌,将其塑造的国家形象传递给受众,从而左右着受众头脑中的国家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