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彰显栏目特色

彰显栏目特色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余朝晖摘 要:向阳湖在1969—1974年间,曾是6000余名文化人汇聚之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咸宁学院学报》于2002年2月开辟“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迄今已达10年。现在,“向阳湖文化”已被列入国家档案局抢救项目。

朝晖

(咸宁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向阳湖在1969—1974年间,曾是6000余名文化人汇聚之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为此,《咸宁学院学报》于2002年初创办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专栏创设后,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2002年初—2011年底10年来专栏刊文情况,以求探讨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基本内涵和深层次意义,开拓其研究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推动“专栏”的创新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特色栏目是高校学报的窗口和生命,特色栏目的建设历来是学报建设的重中之重。一家学报能否在期刊界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栏目是否很有特色。因此,如何发掘并利用好“特色资源”,不仅能大大地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报在“科教兴区”中的特殊作用,而且能开拓自己别具一格的学术研究领域,从而提高刊物的品牌地位。

《咸宁学院学报》于2002年2月开辟“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迄今已达10年。《专栏》创办以来,致力于地域文化的发掘整理与弘扬,及时准确地反映“向阳湖文化研究”动态与学术成果,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2006年5月,“向阳湖文化研究”栏目已被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同年,《咸宁学院学报》荣获全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颁发的“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现在,“向阳湖文化”已被列入国家档案局抢救项目。近年来,来此追寻文人足迹的国际友人、专家学者、各类媒体记者每年不少于2000人次,其中省、部级领导、老文化人回访每年达30余人次。如今,向阳湖已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及海外,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一、“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刊文的基本情况

1.校内、外专家、教授积极为“专栏”撰稿

《人民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崔道怡,《求实》杂志社编审牧惠,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辽,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陈漱渝,国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尧,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虹,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单长江,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城外,咸宁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陈国和等专家、教授热心为专栏撰稿。其中,刊出的《钩沉“干校”乃是一门“学问”——读李城外编著的两本奇书》(崔道怡)、《“文革博物馆”从这里开始》(牧惠)、《关于向阳湖文化研究及向阳湖资源开发的思考》(李成果,饶自斌)、《论“干校文化”》(陈辽)、《铭心泣血向阳湖——评向阳湖文化人采风兼及向阳情结》(单长江)、《1968年:中国“五七”干校之滥觞》(李城外)、《向阳湖文化的形成、内涵及研究的可能性》(陈国和)、《向阳无湖干校无文——兼议“干校文化”》(陈漱渝)、《向阳湖畔的一座丰碑——纪念冯雪峰同志诞辰100周年》(田木)、《城外的向阳湖与向阳湖的城外》(王尧)、《由“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想到的》(罗哲文)、《昨天并未远去——向阳湖“五七”干校回眸与反思》(曾纪鑫)、《中国作家与“干校文化”》(陈虹)、《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探讨》(张霞,于青)等文颇具影响力,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2.“专栏”研究范围较广,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1)回忆性文章

牧惠《“文革博物馆”从这里开始》(2002,4)以亲身经历回顾向阳湖的干校生活,他认为,咸宁“五七”干校拥有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干校都没法具备的特色。[1]曾纪鑫《昨天并未远去——向阳湖“五七”干校回眸与反思》(2008,5)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当时的文化名人在向阳湖的生活状况,对文人思想、心态的分析描写力透纸背、入木三分。[2]陈漱渝《向阳无湖干校无文——兼议“干校文化”》(2004,4)一方面介绍了李城外研究向阳湖文化的成就,另一方面以冯雪峰为个案论述了文化名人在向阳湖的生存状况。[3]

(2)对文化名人在向阳湖的心态研究

陈辽《论“干校文化”》(2004,2)从到干校就是为改造思想、干校是避风港、平静对待干校生活、“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和习惯干校生活五个方面论述文化名人在向阳湖的心态变化。[4]田木《悲剧中的喜剧大师——陈白尘在向阳湖》(2005,2)对陈白尘在向阳湖时的“经历”进行深刻剖析,揭示了喜剧大师在悲剧境遇中的乐观心态。[5]

(3)对李城外及其著作的研究

崔道怡《钩沉“干校”乃是一门“学问”——读李城外编著的两本奇书》(2002,4)称“它们是两部奇异的书,是特殊时空的编年史、地方志,是具有文物价值、可供传之后世的纪念文字。”而且“开展了当年文化名人纵然有心却也无力去操作的事,抢救了很可能会由于年深日久、故人离世而湮没的独特史实。”[6]牧惠《“文革博物馆”从这里开始》(2002,4)指出李城外的《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向阳湖文化人采风》等书是很有价值的“文革”史料。[7]

(4)向阳湖文化专题研究

陈虹《中国作家与干校文化》(2006,2)在寻找父亲当年足迹的过程中,以现实观照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反思“文革”,以向阳湖文人在“五七”干校的生存状况,在劳动中净化心灵、在苦难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蛮荒中展现美好的人性,在混沌中坚守文化的阵地来解读干校文化的精髓所在,并由此言及向阳湖对那批文人的精神磨练作用。[8]陈国和《向阳湖文化的形成、内涵及研究的可能性》(2009,1)认为向阳湖文化的内涵在于发掘其史鉴作用、探求文人特殊的心路历程及通过干校文人的作品洞悉“中国文学精魂的踪迹”[9]青年学者张霞,于青《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探讨》(2010,10)回顾和反思了近十多年有关向阳湖文化研究状况,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向阳湖文化研究及其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0]

(5)对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研究

李成果,饶自斌《关于向阳湖文化研究及向阳湖资源开发的思考》(2002,4)中谈及向阳湖文化的由来,并指出研究向阳湖文化的意义在于“整理史料,并从理论的角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告诫后人;同时保护和挖掘地方文化遗产,建设一定规模的人文景观和硬件设施,吸引海内外关注,以提高地方知名度,招商引资,促进咸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1]王尧《城外的向阳湖与向阳湖的城外》(2005,2)中认为“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上,向阳湖不单纯是个地名,它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符号,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化石。”[12]

二.“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的运行与拓展

1.重视文化资源,为研究者提供固定的学术交流平台

向阳湖(古称云梦泽),是我国最大的“五七”干校,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西郊。1969年中秋节,湖北省咸宁市向阳湖上空,发生了一起特殊的“天文现象”——6000余颗“文曲星”从天而降,洒落在向阳湖畔。这一历史奇观的出现,让原本平静的向阳湖变得不再平静,让原本无湖的向阳湖卷起滔滔的历史巨浪。那一天,文化部机关、电影局、艺术局、出版局、文物局、中国作协、文联、人民文学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连同家属,全被下放到咸宁“向阳湖”围湖造田、垦荒建房、养猪放鸭、挖煤烧窑,边从事农业生产,边接受“思想改造”。这里面包括沈从文、冰心、冯雪峰、周巍峙、张光年、楼适夷、陈白尘、严文井、韦君宜、萧乾、减克家、郭小川、李季、冯牧、邵宇、范曾、徐邦达、王世襄、罗哲文、周汝昌、崔道怡等一批文化大家。在这里,6000文化人以犁为笔,以湖为纸,围湖造田,战天斗地,在劳动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在苦难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蛮荒中展现美好的人性,在混沌中坚守文化的阵地,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文和画作。

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历史渊源,向阳湖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中央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2月,《咸宁学院学报》创办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专栏。《专栏》依托地方优势,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术交流、学术争鸣的场所,使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大幅提高,有效地增进了咸宁市与学术界的交流,促使“向阳湖文化研究”栏目在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大大地增强了区域文化的影响力。

2.形成科研团队,打造一支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颇具实力的学术队伍

“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实践与探索,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调动了一切有利于栏目建设的力量。从选题、约稿、组稿等各个环节都得到各位专家的有力指导和支撑,形成一支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颇具实力的学术队伍。

2004年秋季,咸宁学院成立向阳湖文化研究所,并拥有一大批学人从事相关研究。如李城外、柯于明、单长江、陈国和、金戈、罗勇、王亲贤、田木、张磊、朱志先、张霞、李明、郭彧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城外,现任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咸宁学院兼职教授。李城外同志长期钟情于向阳湖文化研究,他最早发现向阳湖这艘“历史沉船”,而且长期不辞辛劳地“深水打捞”。在向阳湖文化研究领域,劳苦功高、硕果累累。由他主持编写的、长达300万字的《向阳湖文化丛书》,已于2010年10月武汉出版社出版。由张磊博士等高校青年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以独具特色的的成果,树起了我校向阳湖文化研究的标杆,其“向阳湖文化学术研究”现已开发出若干选题,正积极申报国家级课题。

三、“向阳湖文化”专栏研究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扩大优质稿源,拓宽研究视野

从近几年刊文情况来看,专栏介绍干校事迹的文章多,而作深层次研究的文章少。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的深度不够,“记录”的多,“记愧”的少。二是优质稿源不多,研究的视野存在局限性。从地域上看,表现为省内作者多,省外作者少;从刊文情况看,年轻作者多,名家稿件少。三是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缺乏全景式、立体型的历史研究。因此,《专栏》应加大对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增加作者对《学报》的认同感,使优质稿件比例有所提高,投稿作者的地域范围得到扩大,从而使稿件质量有着稳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进行立体型的历史研究,在学术上提炼向阳湖文化的价值

如何站在哲学、历史、政治、社会的高度,来审视这一特定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如何进行全景式、立体型的历史研究,在学术上提炼向阳湖文化的价值?中年学者陈国和认为,关于向阳湖文化研究模式问题,应包含:(1)向阳湖文化名人的口述实录;(2)向阳湖的潜在写作;(3)向阳湖文化名人的心态研究;(4)向阳湖文化的谱系研究。[13]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运全讲得好:今后研究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即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主体研究与客体研究、纪实研究与学术研究、制度研究与集团研究、独立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他认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尽相同的,正如文化名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生活的经历不尽相同一样,要把握主流,体现本质。在研究主体的同时,要注重客体资料的搜集与佐证,譬如文化名人与当地百姓的关系等;此外,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有比较的眼光,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资源,加强理论的综合与概括,以提升文化自身的品位与层次。[14]青年学者张霞、于青提出,今后专栏需要探讨的内容应包含五个方面:第一,应该关注五七干校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第二,应在已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史的解读;第三,应该客观认识当时文人对向阳湖干校生活的回忆;第四,应重视当地百姓对文化名人的感受;第五,应加大对有关反映向阳湖干校生活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15]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颇有价值,为专栏的继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思路。

3.提升论文转载率和索引率,进一步提高期刊影响因子

在新闻出版业中,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因子远远落后于国际平均值。要想彻底摆脱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低速徘徊的状况,唯有广辟优质稿源、增强栏目特色。与此同时,还要向有关代表着期刊评价水准的相关性二次文摘类期刊进行及时的推荐和宣传,并通过它们对有关文章的摘编和评价来扩大学术影响力,提高栏目的知名度。在提高文稿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在国际、国内各类学术数据库和权威学术文摘刊物,尤其是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刊物上有更多的稿件被转载、摘录,提高影响因子,从而扩大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

总之,作为地方高校学报,理应注重当地人文地理、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整体观照,强调时空要素,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办刊思路,拓宽研究领域,为繁荣地方学术空气,为当地政府科学决策,为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起到“铺路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牧惠.“文革博物馆”从这里开始[J].成宁师专学报,2002,(4).

[2]曾纪鑫.昨天并未远去——向阳湖“五七”干校回眸与反思[J].咸宁学院学报,2008,(5).

[3]陈漱渝.向阳无湖干校无文——兼议“干校文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4,(4).

[4]陈辽.论“干校文化”[J].成宁学院学报,2004,(2).

[5]田木.悲剧中的喜剧大师——陈白尘在向阳湖[J].咸宁学院学报2005,(2).

[6]崔道怡.钩沉“干校”乃是一门“学问”——读李城外编著的两本奇书[J].咸宁师专学报,2002,(4).

[7]牧惠.“文革博物馆”从这里开始[J].成宁师专学报,2002,(4).

[8]陈虹.中国作家与干校文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6,(2).

[9]陈国和.向阳湖文化的形成、内涵及研究的可能性[J].咸宁学院学报,2009,(1).

[10]张霞,于青.向阳湖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0,(10).

(原载《科技与出版》2011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