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传播的主体与技术手段,网络的传播主体与受众

网络传播的主体与技术手段,网络的传播主体与受众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传播主体政府网站所谓的政府网站,是指各级政府在各部门基于信息化建设之上,由政府建立起的跨部门、具有综合性的业务应用系统,它能够使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快速有效地接入各相关部门的政务信息网络之中,使需要获取信息的人能够便捷地得到服务,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和提供网上服务的一个综合性平台。

1.传播主体

(1)政府网站

所谓的政府网站,是指各级政府在各部门基于信息化建设之上,由政府建立起的跨部门、具有综合性的业务应用系统,它能够使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快速有效地接入各相关部门的政务信息网络之中,使需要获取信息的人能够便捷地得到服务,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和提供网上服务的一个综合性平台。

政府网站能够提供电子服务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通过网站进行招标、采购,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把这些信息公布到政府网站上,这种工作方式能够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做到办事公开透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少或避免政府采购、招标中的舞弊行为。二是为公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发布政府新闻,公布政府文件、颁布政策法规、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三是加强了政府和企业、公民之间的互动性,让企业和普通公民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查询自己所需的知识,同时也能够通过网上留言、网上问答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我国最早由政府组建的门户网站是1999年1月21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组建的官方网站,网址是www.chinamarket.com.cn或www.moftec.gov.cn。[24]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www.gov.cn)正式开通,近年来我国这类网站增长迅速,政府网站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显示着无穷的魅力。

(2)企业网站

企业网站是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产品宣传、形象宣传、品牌推广的宣传平台,它不但可以促进企业的形象提升,同时还可以辅助销售,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成本相对较低,企业网站能为供应商、销售商和代理商提供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招聘、吸引潜在的客户、完善客户服务等。

2000年7月,我国启动了企业上网工程,由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指导,中国电信与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共同发起,是政府上网工程之后的我国互联网第二大工程。2014年新浪微博、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使“互联网”成为频频见诸报端的热点词,互联网应用得到广泛宣传。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模式进行着快速创新淘宝、京东等企业网站已经深刻地影响着营销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购物方式,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国际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企业网站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劣势,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利用好企业网站,实现更好的发展。

(3)个人网站

个人网站不同于个人网页,个人网页是指互联网上一块固定的向全世界发布消息的地方,实际上,每一台计算机既是网络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网络接受的主体,这只意味着每一台计算机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但每个“节点”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网站。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个人主页或者个人网页的说法,但是这并不是指某人拥有一个个人网站,它只是表示个人将自己做好的网页挂到某个网站或者说是在服务商的服务器上。个人网页对他人或者是社会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一种自娱自乐方式;而个人网站则不同,它既有点对点的传播,又有点对面的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

真正的个人传播时代是从博客出现开始的,博客是英文Blogger的译音,简称为Blog,即Web和Log两个词的缩写,它的正式名称为网络日志,日志是我们每日或者是经常性的纪实文体,博客上的文章不同于日常日记,它写出来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通过网络给他人看的,是通过互联网公开的。它以倒叙的方式从新到旧地排列,博客从内容到形式具有自由和开放的性质,个人的思想和言论在这里可以得到自由的体现。2005年全球博客的拥有量已经超过五千万人以上,2007年已经突破一亿人,而且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博客的数量也在加速增加。现在,除了博客之外,还有播客、维客等个人网站。

博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博客具有自媒体的特点,在博客中人人可以成为发言人,发表和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思想,而不需要经过审查,传统媒体是先审查后发表,而博客则是先发表后审查。其次,博客的写作方式是开放的,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能够更全面、及时地报道信息,传达自己的心声。最后,博客的互动性比较强,人们在阅读博客信息时可以和博主进行互动、交流,表达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

个人网站的兴起,给传统的传播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传统的传播理论带来了新的课题,人们正在体会着博客带来的成果,同时人们也在改变着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方式。

2.网络受众

受众,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的人。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概念,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纸质传播和电子传播,都需要传播者和被传播者,被传播者也被称为受众或是接受者。受众在传播中可以成为读者、听众、观众等,有的人把网络受众称为网民、用户,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认可受众这个称呼。网络传播者和受众他们之间的联系的桥梁就是网络媒介,网络传播的受众既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受众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组织,甚至大到一个国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对网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获得了很多数据。在我国,比较著名的研究包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每半年就对网络做一次调查,其他还有中国社科院以及高校科研中心等对网民的现状调查。这些调查研究对我们认识网民的现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受众的互动具有多面性,受众可以与传播者之间进行互动,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对于信息获取的渠道、范围和时间的选择自由度较大。传播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得到大量的数据,网络调查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全部,而主要代表的是网民的意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差,其准确性不高。但是由于网络调查具有的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还是得到很多团体或组织的青睐,因为这种方式既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参与,同时也能了解受众的看法、观点和思想。

受众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动,受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空间交流。受众之间可以同样使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进行实时或者是非实时性交流,解决了聊天的非同步性交流。这些交流方式大大加强了受众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受众之间并不熟悉,抑或是匿名的,他们之间的交流顾忌要少得多,因此在很多时候能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现实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说,现实中实现不了的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解决。

从传播理论来看,任何传播行为都应该是双向的,只有及时进行反馈、互动的传播理论获得的效果才是理想的,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由于受到经济技术手段等条件的限制,传播的方式大都是单向的,缺乏互动、交流,受众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的传递方式,再加上反馈信息的及时性,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传播的效率。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15年1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得出结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47.9%,其中,手机网民大约5.57亿。可见,随着移动网络体系的增多,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的网民分布面比较广,分布在各行各业,而且随着手机用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区能够上网。随着网络传播范围的扩大和网络用户的增多,受众也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