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石油新闻这片沃土上

在石油新闻这片沃土上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方佳殿岳双才同志从中国石油报创刊时就在华北油田记者站工作。岳双才在20多年里,年年在中国石油报见报数名列前茅,并连续17年被评为中国石油报模范记者,还曾获“中国石油首届百优新闻工作者”的殊荣。今天由华北石油新闻中心经过精心筹备,召开岳双才个人新闻作品研讨会,就是一个明证。衷心祝愿岳双才在石油新闻这块沃土上根深叶茂,再攀新高!

方佳殿

岳双才同志从中国石油报创刊时就在华北油田记者站工作。20多年来,我读过他不少新闻作品,也编发过他不少很有见地的新闻业务论文。今天参加由华北油田新闻中心主办的岳双才新闻作品研讨会,我感到很荣幸。

在20多年的交往中,岳双才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一直努力向他学习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石油新闻工作的无限热爱。据我所知,中国石油报创刊时的第一批驻站记者,目前仍在记者站工作,并常年坚持在基层写稿的老记者已屈指可数。他们有的转岗,有的改行,有的担任了领导工作。岳双才在20多年里,年年在中国石油报见报数名列前茅,并连续17年被评为中国石油报模范记者,还曾获“中国石油首届百优新闻工作者”的殊荣。而他这个“首届百优”,是由中国石油报社推荐的所有记者站中唯一一个来自油气田系统的记者。记者工作是一个充满艰辛、汗水的职业,没有执着的追求和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是不可能将它当作终身职业的。岳双才以新闻写作为载体,奉献他对华北油田的无限热爱;用一篇篇新闻作品,实现记者人生价值的追求。这种脚踏实地,个人理想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成才之路,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

二是团结同志,爱护团队,与集体共存共荣。记者的作品见报了,署的是个人的名字,但背后是一个为他提供服务的、帮助的强大团队。这里面包括领导、同事和他的上级领导机关。岳双才在华北油田,在中国石油,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颇有名气的记者。广大受众从他的新闻作品了解了华北油田、了解了中国石油。尽管他写了很多很有影响的作品,但他从不自傲。领导、同事说起他,评价甚高。他在新闻写作上曾帮过的年轻人,现在有的成了他的同事,甚至领导,但说起他,都很恭敬地称他“老师”。因工作需要,在他这一批老驻站记者中,不少人早已是处级站长了,但他似乎并不在意,更不见他气馁。他争写稿、争第一、争工作,坦诚待人,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和他合作共事。今天由华北石油新闻中心经过精心筹备,召开岳双才个人新闻作品研讨会,就是一个明证。我参加石油企业报个人的新闻作品研讨会还是第一次,这是对记者新闻作品的成果交流,也是对记者新闻工作的肯定和鞭策。

三是努力争作一个好记者、名记者。当一个好记者是媒体提升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媒体的品牌、竞争力体现在记者、编辑身上。没有名记者、名编辑的媒体是一个平庸的媒体,也是一个无法生存的媒体。岳双才《赵州桥畔抱出“油娃娃”》《廊坊成为全国首座公交车“气化”城市》等新闻佳作,影响广泛。我曾问华北油田的一位领导:作为一个处于低产期的老油田,假设岳双才在中国石油报上一个月或半年,甚至一年不见稿子,华北油田在中国石油的企业形象将是怎样?会不会减分?他沉吟半晌:“不可估量。”岳双才在近4年间,连续获得省部级好新闻5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这成果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对外宣传窗口的一张名片。外界通过新闻作品了解了记者所服务的企业,新闻给企业插上了翅膀。

衷心祝愿岳双才在石油新闻这块沃土上根深叶茂,再攀新高!

(作者时任中国石油记协副秘书长、《新闻之友》主编,这是作者2009年7月12日在岳双才新闻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