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样形态适应“注意力”信息时代

多样形态适应“注意力”信息时代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成为网络时代生活常态。大众快节奏和短注意力的解码模式,宣告了“注意力”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纪录片不仅要有多样化的选题取材,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应尝试多样化,力求适应快节奏、短注意力的生活方式。口述型纪录片获取“注意力”的落脚点为真实的“在场”体验感。动漫型纪录片吸引“注意力”的出发点是生动形象的“沉浸”体验性。

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成为网络时代生活常态。网络出现后,时间和空间被分割,信息内容被碎片化。大众需在零碎的时间、不定的空间中快速地从信息汪洋中攫取有用的信息碎片。这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变化,从大众自身来说获取意义行为更具能动性。网络虚拟世界中,相较于传统时代的解码过程,大众需要比以往更快和更投入地去解码形成意义。从信息内容角度而言,与传统连贯、完整更具深度的信息内容,网络时代碎片化的信息意味着信息的浅层化和“稍纵即逝”性。碎片化信息不需要花费大众很长的时间,这造成了短注意力现象。大众快节奏和短注意力的解码模式,宣告了“注意力”时代的到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曾经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9]对传播信息内容和意义的电视媒体而言,观众注意力停留的长短成为其意义传播的关键动力。对注意力的争夺和快节奏、碎片化的思维方式逐步浸渍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上。网络时代的纪录片不仅要有多样化的选题取材,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应尝试多样化,力求适应快节奏、短注意力的生活方式。电视纪录片在形式上的尝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精品纪录片、口述动漫型纪录片和微纪录片。

1.“时空穿越”的精品纪录片

精品纪录片指投入大、设备精良且制作精美的纪录片。这些精品大片有共同的特征:所跨越地域很广,拍摄时间很长,内容也极为丰富。大片精品以“丰富性”来吸引大众注意力。虽然网络文化具有碎片化、浅层意义和“稍纵即逝”性,但同时网络文化具有强大的拼贴融合性。将不同信息碎片按照一定序列排列组合成为涉及氛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信息碎片组。大制作纪录片背后显现了这种网络时代打破时空的碎片化拼合思维。拼合思维下,大片精品纪录片强调“空间”感,内容排列上摈弃明确的线性时序方式,追求以碎片化拼合不同空间,以单位时间传递更为丰富信息为主的排列方式。如《第三极》《互联网》《丝路—重新开启的旅程》《颐和园》《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等作品。《第三极》“4个摄制小组总计拍摄500多天,拍摄了60多个独特人物、50多种珍稀动植物和50多个精彩故事,拍摄区域以西藏为主,兼顾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10]该片整合了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动植物资源,打破了地域限制。《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由来自演艺、文化领域的毕淑敏、孟非、谭咏麟等为代表赴全国34个行政区域进行探访,介绍风土人情和物种技艺。此片以不同的人物视角将不同的技艺物种拼合一处形成中国丰富的面貌。在大时空的跨越中进行多线条多时空叙事,空间零碎化和时间跳跃化,纪录片的形态与传统单线条叙事完全不同。

2.口述动漫形式的“在场”体验

口述纪录片即叙事主体为人物所口述的内容。人物口述过程中穿插画面及资料作为补充。现实时空不可逆,资料保存不善或无从保存等情况下,纪录片通过亲历者或者见证者的描述还原信息,更具引导性、生动性和立体性。口述型纪录片获取“注意力”的落脚点为真实的“在场”体验感。网络具有虚拟性,网络通过电光技术将现实物质化信息转化为数字代码形式,经拼合重组后再现信息。实际上,网络虚拟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可解读为“体验”信息的过程。网络虚拟世界提供虚拟的形象诉诸人的视听感官,人并不是实在地获取了物质形态的信息,而是调动感官“体验”了数字代码组合形态的信息。口述纪录片的代表《我的抗战》Ⅰ和Ⅱ,前期筹备策划长达8年,主要通过受访者的口述串联历史,勾画出一个现如今已经看不到的印象中的历史。动漫型纪录片与口述形式纪录片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虚拟的漫画形式来叙事,除了漫画和文字其意义的生成由配音、旁白的串联为主要推动力。动漫型纪录片吸引“注意力”的出发点是生动形象的“沉浸”体验性。网络虚拟世界实质是拟态现实,动漫形态与网络性质相同,是对现实的模拟和艺术加工。与实体相比更生动,能够激发想象力,造成一种“沉浸”体验感。与口述形式纪录片相比,更生动却缺少真实“在场”感。2011年9月《民的1911》为我国第一部历史动画纪实电影。在同一年,2011年《我的抗战》Ⅱ同步推出的同名动画版纪录片则是动画形式电视纪录片的代表,采取版画形式。口述形式和动漫形式的纪录片并未形成系列化现象,只是电视纪录片为获取观众注意力而作的一种新形态尝试。

当下已形成系列化现象的纪录片种类是微纪录片,也是互联网时代典型的纪录片种类。

3.迅捷有重点的“微”形式

微纪录片,顾名思义即除了具备传统的纪录片特点外,节目时长一般在25分钟内的短小精悍而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样式。微纪录片的特点从形态上来看,时长极短,甚至出现每集70秒时长的超级微纪录片《我的中国梦》系列纪录片。从内容看,富有聚焦性。短时间内,突出主要情节,无过多铺垫。微纪录片是网络光电数字时代信息高速传播、人们热衷于互动分享,大众注意力碎片化等多因素共同催生的时代产物。微纪录片成为真正全民影片样式,众多草根纷纷在视频网站上传自己制作的纪实作品,同时一些专业的制作团队、视频网站尝试自己拍摄纪录片。这种形式更好地适应了网络碎片化、及时性、迅速性特点下所形成的人们移动式、便捷式的生活方式。代表作品有:《故宫100》《留住手艺》《极致玩家》《新青年》《资本的故事》《粤商》《江南味道》《豆腐味道》《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扬帆走海丝》等。其中《故宫100》《留住手艺》每集时长仅在10分钟以内。2012年央视推出的《故宫100》,单集每集时长6分钟,一共一百集。每一集都有只讲故宫的一个小主题,将故宫的悠长历史化为一颗颗动人的珠玉串联起来,小而精致。《留住手艺》从2011年首播至2015年已经125集,每集时长10分钟以内。10分钟以将所要呈现主题说清楚,足以说明微纪录片的概括力之强,凸显了微纪录片具有突出核心内容的聚焦能力。在这种强聚焦性的影响下,更多纪录片逐步缩短每集时长。如江苏卫视《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二季由原来每集时长60分钟以上变为每集时长30分钟内。

电视纪录片在表现形态上的变化符合当下网络时代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导致短注意力现象,同时也催生了纪录片时效性上精简以求效率。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形成短小、精悍、快捷的形式,传播的特点最终影响了纪录片的形式与内容。这是互联网文化基因移植进入纪录片领域从而导致纪录片的网络化嬗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