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纸媒发展预测

纸媒发展预测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本书试图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之下,预测纸媒的未来发展态势。互联网的发展史是一部免费史,媒体将成为下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产品。编辑部负责做出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帮助企业提升形象。而腾讯新闻在调查报道上面的投入也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媒体产品将通过持续推出令人信服和被公众、行业尊重的新闻报道为内容支撑,演化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更为基础的服务。

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本书试图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之下,预测纸媒的未来发展态势。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有不妥之处,笔者权作是抛砖引玉了。

一、新闻产品的免费化

互联网时代讲究的是,免费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笔者认为新闻产品将会成为移动时代的基础服务。其功能跟即时通讯软件(如QQ)、邮箱的功能类似。目的不是通过新闻产品来盈利,只是借助新闻产品起到积攒用户、引入流量、增加用户黏性的功能。

就在十年前的PC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作为最为重要的入口,其收入非常可观。而这部分收入大多来自广告。十年之后的今天,门户网站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因为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值钱。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13年,搜索、视频及社区类网站获得的广告份额超过了70%,而门户网站只有11.8%。与此同时,中国网络广告整体增速正在下降,PC在商业价值上衰落,同时用户正迅速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移动终端转移,也正加速着这一变化。

新闻产品正在走向免费化。这对于很多媒体工作者可能很难接受。但如果看互联网发展史,它就是一部不断免费的历史:浏览器、操作系统(Mac OS从收费变免费;Windows价格越来越便宜)、邮箱、杀毒、办公软件(诸如Evernote等非微软的免费办公软件越来越好用),无一不经历过从商业产品(期望仅仅靠这个产品便能盈利)到免费产品的过程。互联网的发展史是一部免费史,媒体将成为下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还有另外一句话,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对于媒体经营者来说,新闻产品的免费化势不可阻。新闻产品是吸引用户不断使用你的服务的一个手段,实现商业目标需要将通过新闻吸引的用户引导到其他更有商业价值的服务去,比如游戏,比如电商,比如真人秀场,这些都是更加务实的经营方式。就像巨头们都会开发一个邮箱供用户使用,但并不预期邮箱产品会给他们带来盈利一样。

二、新闻产品的社交化

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极大冲击就是,社区的虚拟化。人们可以在网上满足基本的社交需要。比如,建立QQ群、微信的朋友圈、人人网的同学圈等。社交已经改变了核心受众群的新闻获取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绝大多数用户阅读新闻的方式。根据纽约时报报道,MAU(Month Active User,月活跃用户)达13亿的Facebook已经为新闻网站贡献了大约20%的流量。读者来源增长最快的是移动端,其比例更高,并且仍在持续增长。另外,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美国有大约30%的成年人通过Facebook获取信息。也就是说,一家新闻网站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Facebook News Feed中的表现。

不仅是国外案例,国内媒体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在高峰时期,垂直科技类媒体有超过1/3的流量都来自于新浪微博,成为仅次于搜索引擎的流量来源;进入微信时代,虽然无法获得微信平台的数据,但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微信这种社交平台对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媒体高层在判断某家媒体是否具有影响力时,会更多地依靠自己和同行的朋友圈来判断。

另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参与到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比如,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他们每条新闻的评论数都上万。一条小小的新闻俨然也成了一个虚拟的社区,读者在其中满足其社交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其使用黏性,能够重复不断使用其产品。

三、新闻媒体品牌化

门户时代,新浪最早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角度全面、新闻实时追踪在门户中建立起“最具媒体属性”的品牌,但在原创报道尤其是调查报道上面,相比于中青冰点、南方报系或财新,新浪还无法比拟。但从今年开始,你会发现最好的调查报道中已经出现了腾讯的身影,虽然在采编权上有所限制。

显然腾讯新闻走了一条很巧妙的路径:它从科技和财经切入,做出了《暗访电商假货链条:聚美等平台涉嫌知假售假》与《乐视神秘投资者王诚的财富圈》这样内容扎实的报道,并在行业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类似《今日话题》这种对重大新闻事件即时跟进做科普和分析的栏目,从两三年前开始就有很多资深媒体人在做,甚至腾讯新闻的竞争对手也认可其专业性。像《95后萌妹性游假新闻如何炮制》这样的典型科普文,很好地揭穿了低劣的营销把戏;而在连续发生女大学生失踪受害之后推出的《女大学生更容易被侵害吗?》则帮助公众厘清“女大学生”、“白人女性”占据媒体大版面的原因。总之,腾讯的诸多栏目是将日常媒体选择性报道却又令公众产生误解的深度话题进行简化和普及化,并对其他媒体一笔带过的,却又可挖掘的内容加以深度报道。

在“水门事件”时代,一篇调查报道让报纸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发行量和订阅量大增;而在互联网时代,调查报道却是最不具商业模式的新闻报道形式:报道很好,读者读过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读者对媒体产生好感和尊重,但并不会花钱买报道,也不需要去订阅。

从商业回报来看,调查报道是投入产出比最不划算的媒体产品——如果放在一个消费品企业,比如可口可乐耐克,纯投入而无收益的事情不就是市场与品牌部门干的事吗?砸钱做一个有影响力的活动或广告,提升企业在消费者中的好感与形象,甚至发展忠实粉丝。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产品将成为一个公司的品牌。编辑部负责做出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帮助企业提升形象。但千万不能要求收入上的回报,否则内容会非常受限于媒体经营状况和成本限制,无法将内容做到极致。

目前我们在国内已经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案例和趋势。百度在科技领域组织每月一次的“BIG大会”,通过邀请诸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等国外权威人士,通过自身平台的自媒体力量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力量传播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据我所知,BIG大会每次投入不菲,但完全不对营收有回报要求。而腾讯新闻在调查报道上面的投入也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媒体产品将通过持续推出令人信服和被公众、行业尊重的新闻报道为内容支撑,演化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更为基础的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