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的钱如何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的钱如何为人民谋利益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的钱如何为人民谋利益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我想讲一个公共财政的问题,这是很少涉及的问题。”因为,依据以往的惯例,中国的公共财政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会成为人头财政,真正落实到项目上的钱往往与预期差别较大。

人民的钱如何为人民谋利益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我想讲一个公共财政的问题,这是很少涉及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温总理大致表达了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我们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二,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第三,在这5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层面较多,关涉利益广泛而复杂。但是,如果从最简单且最容易实现的层面讲,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妨从公开预算开始。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表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改革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既然要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首先应该做的是,要让人民知道“人民的钱”是怎样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的,要让人民知道“人民的钱”都是花到了哪些与人民利益相关的地方。

也许有人会说,财政部提交的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并非没有提到这些内容,比如: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合计5625亿元,增加1307亿元,增长30.3%;教育支出1561.76亿元,增长45.1%;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增长2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2%;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8亿元,增加17亿元……似乎这些数字就可以表明预算已经公开了,但情况显然并非如此。

按照“强化预算监督”的说法,这样以亿元作单位的预算报告,实在让人无法监督,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些钱到底是怎么花的,其中涉及的各种支出比例各占多少。如果从纵向的历史角度讲,这些数字的公开已经进步了,因为原来的预算报告都是要加密级的,从不随便向公众展示,即使是人大代表也不过是在开会的时候让你看看,随后就收回了。但是,我们显然不能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并评价改革结果,假若如此,我们会一直沉浸在所谓进步的喜悦中。因此,必须应该以“人民能不能满意”的标准来评价改革结果,只有大项没有小项的预算报告,只有最终数字公布没有公开辩论过程的预算报告,当然无法“让人民满意”。

实事求是地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政府的财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以上数字的展示,表明中国正从建设型财政转向民生型财政。这是一种极重要的理念转换,与转变政府职能,迈向服务型政府紧密相关。因为,中国原来的公共财政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经济建设,比如为了做大做强国企,就为亏损的国企买单,将它们的呆坏帐一笔勾销。现在看来这种状态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当下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矛盾是公共品短缺。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总量是提升了,公共品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这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提高造成了很大障碍,而且成了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解决的迫切性日渐增强。不是说公共财政不能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而是说公共财政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任务,现在到了必须转身面向公共品建设的时候了,需要用大量的财力补上历史欠帐。而我们的国家现在也并非没有这样的财力:2007年的财政收入超过5万亿元,全国财政比年度预算超收723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超收4168亿元。

公共品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距离甚远,任务艰巨。但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即投入资金进行大规模建设;二是预期层面,即让人民群众知道将要进行的公共品建设将要花多少钱进行,不但如此,还要让人民群众知晓具体的分项投入。因为,依据以往的惯例,中国的公共财政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会成为人头财政,真正落实到项目上的钱往往与预期差别较大。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民间历来都有对截留资金的担忧,因为上级拨付款项最终可能无法落到自己头上或者只有少许落实。

因此,虽然改革公共财政要进行的工作颇多,但不妨从简单的做起,让预算报告尽可能细化,让人民群众更看得明白。况且,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也不妨就挂在政府的网站上,让人民群众随时能够查悉并下载。在政府上网工程成果辉煌的当下,这根本不存在技术性问题,成问题的是有没有报告可挂。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言“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公共财政也理应如此,要让“人民监督”能够有据可查,要让人民能够看得见“干干净净”,民间猜测与猜疑就会自然消失。

(本文发表于2008年3月22日《华夏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