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典阅读与网络阅读消长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

经典阅读与网络阅读消长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杨广锋 严潮斌 在阅读者和阅读推广者之间,经典阅读和网络阅读呈现出明显的分化。阅读推广者呼吁着经典阅读的回归,而网络阅读却正在成为阅读主流。 经典阅读;网络阅读;阅读推广;图书馆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经历着深刻的改变。

杨广锋 严潮斌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876)

【摘 要】 在阅读者和阅读推广者之间,经典阅读和网络阅读呈现出明显的分化。阅读推广者呼吁着经典阅读的回归,而网络阅读却正在成为阅读主流。实际上,网络之于阅读具有载体、内容和平台的多重意义,是经典阅读推广的有益途径。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实现阅读推广的服务化转型。

【关键词】 经典阅读;网络阅读;阅读推广;图书馆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经历着深刻的改变。悄然之间,通俗流行读物取代传统经典、网络化数字化阅读取代传统纸质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作为阅读推广,尤其是经典阅读倡导者的图书馆,应当正确把握这场变革中的变与不变,从阅读文化、阅读习惯和阅读者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和服务。

1 经典阅读的现状分析

1.1 经典阅读的“喊”与“寒”

经典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朱自清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常谈》序言),梁启超更直接指出“若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附言)。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甚至列出了具体的14个理由。

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下,呼吁重视经典阅读的声音越来越多。2000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中华文明火炬传递仪式”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齐诵古典诗词;哥伦比亚大学还为本科生设立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必修课,旨在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名著选目。

然而,经典阅读“喊”的另一面则是“寒”:复旦大学的一个调查显示,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也只有22.8%[1]。大学图书馆借阅情况也显示,现代大学生阅读以流行小说、励志小说、人物传记为主,只愿读“有用”的英语、计算机及专业书,传统经典名著少有触及[2]。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调查也显示出美国人阅读文学作品的数量在减少,阅读能力也在下降。

1.2 经典阅读的价值论分析及其迷失

为什么要倡导经典阅读?在这个问题上,很多研究者采取的是一种“价值论”的思维模式。典型的论述是:“经典阅读具有获取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训练母语表达能力的价值;经典阅读具有引领成长,陶冶心灵,培养审美鉴赏力的价值;经典阅读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价值。”[3]尽管说法不尽相同,但都是具体阐释经典阅读具有的“好处”。

倡导经典阅读还落到各种名著推荐书目上,如北京大学的《学生应读选读书目》、武汉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清华大学的《学生应读书目》等。这些学校对学生阅读这些经典还有相应的规定,甚至作为本科生培养要求的一部分。

但这些学者们的良苦用心似乎并不为普通读者所领情,其原因源于这种价值论的迷失。

首先,几乎没有读者会质疑经典阅读的价值,但现实却是“经典固然有益,但要么没空,要么难懂”,即缺失经典阅读的个体心境和集体氛围,使得这种基于价值论的倡导缺乏针对性。

其次,经典作为天才大师的人生智慧,本就是用来敬仰与膜拜的,而不是用来阅读的。经典并不是用来启迪大众认知常识的。把经典当学问与知识来阅读,以“武装”自己的阅读者不可能读懂经典;想把经典转化为自己的“资本”,以此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者也未必都能如愿。

最后,阅读领域存在“禁忌即诱惑”的现象,越是禁止某样东西,它的诱惑就越大;反之,越是官方倡导的东西,民众越不感冒,甚至会出现越强制越逆反的矛盾现象。

1.3 经典阅读的实在论分析及其启示

与“价值论”相对的,是“实在论”的分析模式,即回到“经典和经典阅读是什么”而非“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和经典阅读”。

经典是什么?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不妨也跳出概念性的定义从现实进行考虑。为此,王余光教授在600位专家学者的推荐书目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中国的经典著作包括四书五经、前四史和《资治通鉴》、先秦诸子、子部、唐诗宋词、古典小说等,排在前10名的是:诗经、史记、庄子、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楚辞、左传、荀子[4]

传统著作之所以成为经典并历久弥新,其经济学基础是“廉价必然导致低俗流行”的Alchian-Allen定理。即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是昂贵而费力的信息载体,所以从事写作的都是真正的思想家,能够留下的都是关于人类基本问题探究的经典之作。

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同于技术发展的轨迹。技术发展呈现的是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的更迭;人类文明的发展更像枝繁叶茂的大树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这种多元可能共同发源于人类最初的思考和探究。因此,传统经典便是这种学术之源,经典阅读就成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必需。

同时,经典与功利性阅读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并不是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这种矛盾中给人以启迪并带来巨大的解放作用。因此,经典阅读并不是轻松的,阅读者甚至不可能对其中的任何东西都表示相信,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从这个角度上看,经典阅读是最切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5]

“实在论”的分析,还原了“经典”和“经典阅读”的本来面目。经典是永恒的、辉煌的,但也是孤单的、寂寞的。“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的灵魂需求,而不是一个集体或团队的思想渴望。”[6]因此,经典阅读不能通过倡导和活动予以推广,而应当从阅读文化和氛围的营造上进行引导。

2 网络阅读的现状分析

2.1 网络阅读的“惑”与“火”

“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2011年发出的第一声呼喊,立即在美国和全家引发了一场热议。面对网络阅读,人们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担忧:网络阅读由于信息海量、缺乏筛选,常常带来选择上的困难;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超文本链接、多媒体内容、时不时蹦出来的聊天信息和新邮件通知,还严重干扰记忆力、弱化了阅读效果;网络上的消息多于文化,容易呈现出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等“浅阅读”的特征,而不像传统出版物那样可以更有利于思考和素养的提高……[7,8]

尽管如此,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跟踪显示,相对于传统纸本阅读,数字化阅读发展迅猛,增势强劲[9]。从认知上看,人们对于互联网信息越来越信任,不仅大众用户获取时政、娱乐、生活信息倾向使用网络信息,而且正式的科学活动也开始直接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参考。同时,对于“网络阅读等于浅阅读”“网络阅读削弱思维能力”等观点,学界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10]

2.2 网络阅读的变与不变

2.2.1 网络阅读的内容

网络阅读是专指利用网络技术及其相关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网络电视等对网络新闻和网络电子文献进行的阅读活动。可见,网络阅读是一种由阅读内容的载体变化带来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网络阅读将传统以文字和图画为主的单一阅读拓展为图文、影像、声音结合的多媒体阅读。但从文本的角度看,网络阅读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种类型:①传统纸本内容数字化后放到网上,供网上阅读和传播;②采用传统的创作方法,仅限于在网络空间写作和发表的作品,但也可以印刷出版;③利用网络多媒体在互联网里存在的作品形式。其中,前两种类型的内容与传统阅读并没有本质区分,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差异。

网络阅读变化最大的是第三种类型,而这也恰是人们聚焦的重点。由于创作成本的下降,以及对于网络点击率追求,这些文章在文本上往往短小精悍并配有精彩插图,其内容不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在关注社会历史、关注人的心灵与情感上,其与传统文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2.2.2 网络阅读的形式

有人将阅读形式用象形的方法分为三种:I型(站着)、L型(坐着)、反L型(躺着)。I型和反L型的特点是迅速补充又迅速完毕;L型则属于传统的阅读姿势,这种姿势理想的状态是慢,最好还配有香茗、青灯,缓慢地培养出阅读的愉悦感觉。从这个角度看,除了手机阅读、电纸书阅读外,网络阅读较多的也属于L型阅读。

人们也常将网络阅读分类为F型阅读,即快速读一下文章的前面两三行,然后把网页下拉,跳到文章中间再扫几眼,然后就立即跑到结尾把目光停留在屏幕的左下角。大多数网页被读的时间不超过十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网页被读超过两分钟。

F型阅读表示网络阅读更容易导向浏览型阅读。不过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网络信息量数量巨大,可供读者选择的余地较大。读者必须首先通过快速的浏览型阅读确定进一步阅读的内容。而L型阅读也说明网络阅读并不完全就是浅阅读,读者可以利用网络的各种资源进行更多背景和相关资料的拓展阅读,甚至是下载后离线慢慢品味。因此,通过网络阅读,读者有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2.2.3 网络阅读的主体

相对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是没有进化和发展的。渡边淳一说,“人还是人,我们的心灵和一千年前的人类心灵,是有同质性的。”[11]我们心灵所具有的本质如果不发生变化的话,那我们对阅读的需求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阅读并没有改变阅读本身。

同时,网络阅读不是某个年龄段的选择,它可能会是一种长期的趋势。但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绝不是一种替代关系,阅读主体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多样的阅读方式。

2.3 网络之于阅读的意义

网络之于阅读,具有载体、内容和平台的三重意义。

(1)网络的载体意义。网络作为继第四媒体,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越来越受到用户的信任。不仅大众用户获取时政、娱乐、生活信息倾向使用网络信息,而且正式的科学活动也开始直接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参考。

(2)网络的内容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书店、图书馆、文献传递公司等机构普遍开始借助网络开展服务。用户在网络平台上有了更大的信息服务选择空间。Google代表了网络信息获取的特点:迅速的服务定位,查询、浏览、下载的一站式服务,即时的信息更新。

(3)网络的平台意义。因特网的互动性在Web 2.0时代更为突出,从精英到草根、从大众到个性的转变,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平等地进行信息创造、发布、共享和选择。网络“非正式交流”激发了网民的创造性和互动性。

3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化转型

3.1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困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网络、影视等数字媒体的冲击,人类的读书行为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这一趋势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这就是阅读推广活动的背景。

阅读推广最为通行的做法,便是设立阅读节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2006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1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以来,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其推动者包括出版商、社区、学校和图书馆等。其中也不乏深圳读书月这样的成功范例。

但是整体而言,我国阅读推广虽然声势越来越大、越来越轰轰烈烈,但实际成效并不突出。在一些地方,阅读推广存在形式主义的色彩,口号多、实际行动少,活动多、实质性内容少,领导重视多、群众参与少,不但没有真正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反而引起了人们的某种反感。徐雁教授在中国阅读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上,甚至用“‘公众阅读’遭遇深度冷遇,‘书香社会’建设口号全面破产”进行形容[12]。阅读推广的困境并非源于出发点的错误,而在于“运动式”思维引发的疲惫。阅读推广缺乏对于阅读行为有针对性、持续性的引导,只停留在手段和形式的表面。

3.2 阅读推广的服务化转型

阅读推广困境的突破,需要将阅读推广的思路由“活动”转向“服务”。阅读推广服务不同于阅读推广活动,它是在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具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服务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服务的群众性。作为活动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组织。但对于服务,必须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自下而上”地进行组织。阅读推广要形成服务,就需要对于读者的阅读现状和需求有更为细致深刻的把握,从而制定具体的服务目标和内容。缺乏群众参与,就失去了服务存在的基础。

(2)服务的科学性。服务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不能简单地宣传功利性阅读不好、网络阅读有害,不能强制性地推荐所谓的必读书目;需要在阅读的价值取向(为什么读)、选择策略(读什么)和方法技巧(怎么读)等基本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阅读推广服务提供理论基础。

(3)服务的组织性。深圳读书月采取的是“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的运作模式,这揭示了其组织性的特点。作为一项长期服务而言,其组织性还体现在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体制保障等。

3.3 阅读推广的网络服务平台构建

要实现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式向服务式的转型,网络是最重要的利用平台。这是因为,网络改变只是阅读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其为阅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组织形式的交互平台,并日渐成为阅读方式的主流。

同时,网络推广平台与阅读推广服务的理念具有本质上的契合性。

(1)网络平台的自由性与阅读推广“尊重读者、服务读者”的理念相吻合,且能避免刻意的强制性。从而使得经典阅读、时尚阅读、专业阅读等不同的阅读形式共存共荣,充分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和引导性。

(2)网络平台的互动性便于读者之间阅读经验的分享,通过阅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来更为深刻地领会阅读文本的内涵,激发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出阅读的兴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种源于读者阅读交流需求的真实互动,比“读名著拿学分”的做法更有意义[13]

(3)网络平台的实时性便于随时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导,从而克服读者对于阅读和经典的畏惧情绪。同时,网络可以及时关注最新的出版动向和阅读热点,避免出现“经典书目千篇一律、陈旧过时、脱离现实”的刻板印象。通过实时互动、热点关注保持阅读推广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4)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得馆员的阅读指导、读者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报告更为公开。对于馆员,可以通过教学相长从而提升专业水平。对于读者,可以避免为写读书报告而转抄应付的状况。对于整个阅读推广服务,可以直观感受到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从而避免阅读推广的形式化。

(5)网络平台的积累性有利于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书目推荐、导读服务、阅读指导等资源的积聚和积累,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引导读者确立正确的阅读理念、掌握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6)阅读推广网络平台所积累的阅读资源,是图书馆服务形象的直接体现,可以形成重要的特色资源,其凝结的阅读文化更是整个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网络平台可以使得阅读推广更具个性特色,更具发展潜力。

(7)网络平台的整合性,有利于实现图书馆、门户网站读书频道、微博、社交网站等平台之间的整合交互,通过跨媒体化、社会化、智能化、应用化真正体现网络阅读的优势和价值,使得阅读推广的重心从“文本”回归到“读者”,在读者阅读、分享、交流、互动之中体现并增大“文本”的价值。

3.4 立体化阅读推广模式的构建

新的信息环境下阅读推广服务应具备的核心特征是立体融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提供途径、组织主体、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为读者提供统一的服务平台。这样的平台在服务对象上是具有个性化需求的读者及群体,在服务组织上是图书馆、学生社团、校园/社区、社会组织相协作的共同体,在服务流程上是包括了创意策划、组织实施、宣传推广和效果评估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在服务形式上是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不同活动形式的结合,即一种强调多向互动合作的立体化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图1 阅读推广服务平台构建

立体化阅读推广模式的构建基本上包括资源平台、政策平台、活动平台、技术平台、人员平台等内容。

(1)资源平台:资源平台揭示的阅读推广服务的内容,可以以各高校的选读书目、必读书目为主题,结合每年的获奖图书、畅销书,并结合图书馆OPAC馆藏信息进行推荐揭示。

(2)政策平台:政策平台可以将读者的书评、读书报告等嵌入图书馆OPAC,与读者的信用权限形成互动关系;也可以成为学校的选修课程学分,以此鼓励和引导校园“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氛围。

(3)活动平台:以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推动阅读推广服务品牌化,开展如主题征文、读书沙龙、图书漂流、文化展览等活动,并注意结合新型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同时,在活动中应体现“多方参与、读者中心、充实内涵、持续创新”原则。

(4)技术平台:包括馆舍阵地服务、网络推广服务、移动阅读服务三种形式。馆舍阵地服务以展览、沙龙活动为主,特点是形式便捷、互动效果好,可以作为服务的常规项目;网络推广服务以网站服务为主,特点是信息容量大,便于资料的长期保存;移动阅读服务以微博、微信、移动图书馆等为载体,特点是便于信息及时推送、具有吸引力。

(5)人员平台:人员平台建设是阅读推广服务组织化的关键,要形成阅读推广馆员、学生社团组织、专家指导小组在内的多主体融合队伍,推动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

4 结语

阅读推广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新的增长点,图书馆对于阅读推广,应从根本上转变过去的“只活动,不评价、不分析、不总结”的模式,实现由“活动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突破目前阅读推广以图书馆为主体、以短期活动为形式、以自上而下组织为特征的发展瓶颈,寻求以读者为中心的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的融合,使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现更强的创新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媛,李雪林.复旦大学/世界读书日调研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量不足[N].文汇报,2007-04-25(6).

[2]夏杨,许智莉,戴英.名著被大学生遗忘了吗?[EB/OL].[2013-12-01].http://news.qq.com/a/20100409/001557.htm.

[3]应克荣.经典与经典阅读: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阅读价值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1(2):50-51.

[4]王余光.阅读:与经典同行[EB/OL].[2013-02-01].http://archive.wenming.cn/zt/2009-04/30/content_16401268_2.htm.

[5]张飞.施特劳斯自由教育思想与经典阅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2010(3):75-78.

[6]阮直.经典的阅读[EB/OL].[2013-12-01].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530/16048026005.shtml.

[7]同人于野.上网能避免浅薄么?[EB/OL].[2014-01-11].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553.

[8]青舟.宽泛理解浅阅读着力提倡深阅读[EB/OL].[2014-01-11].http://book.qq.com/a/20080424/000019.htm.

[9]尚烨.“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成果发布[EB/OL].[2014-01-21].http://www.chuban.cc/ztjj/yddc/.

[10]唐静.网络阅读及其误区分析[J].网络传播,2011(1):68-69.

[11]焦扬.城市阅读阅读城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阅读论坛纪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12]梁春芳,赵丹.阅读学研究:新趋势与新进展[C]//郝振省,陈威.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302-309.

[13]杨燕明:读名著拿学分,救赎阅读把对脉开错药[EB/OL].[2014-01-21].http://comment.hebnews.cn/2013-01/08/content_3036169.htm.

【注释】

[1]本文系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