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书艺人陈凤芸

评书艺人陈凤芸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兰州新开的飞天书场请来了天津评书表演艺术家陈凤芸女士,日场的《战国春秋》、晚场的《薛家将》讲得有声有色,听了之后,使人不由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欲望。9岁正式拜天津最有名望的说书艺人左田凤女士为师。1958年,年仅22岁的陈凤芸担任了新成立的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西河评书队的队长。“文革”期间,陈凤芸和许多演员一样,也没能逃避这场灾难。此间,她并未放弃对评书艺术的追求。

最近,兰州新开的飞天书场请来了天津评书表演艺术家陈凤芸女士,日场的《战国春秋》、晚场的《薛家将》讲得有声有色,听了之后,使人不由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欲望。

陈凤芸出身曲艺世家,父亲是唱东北大鼓的,哥哥、姐姐亦操此行。受家庭的熏陶,陈凤芸从小就喜欢上了大鼓艺术。9岁正式拜天津最有名望的说书艺人左田凤女士为师。1951年陈凤芸随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去革命老区演出,受到听众欢迎。1958年,年仅22岁的陈凤芸担任了新成立的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西河评书队的队长。此后,除了说传统评书如《三国》《水浒》外,她开始了说新唱新,表演现代评书,如《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苦菜花》等。

文革”期间,陈凤芸和许多演员一样,也没能逃避这场灾难。曲艺团解散了,她被迫离开了所热爱的舞台、书场,走进了工厂,做球衣,糊纸盒,一待就是10年。此间,她并未放弃对评书艺术的追求。工厂的同志都愿意听她讲故事,她借着给别人讲故事的机会练习自己的表演能力。在那样的岁月,有多少人因为荒废艺术的时间太长,不得不离开自己所钟爱的艺术,而陈凤芸不但没有放弃评书,反而越练越精了。从工厂回来后,她背上录音机到处找评书界的老前辈学习,老前辈们看到她这么好学,这么虚心,都被感动了。他们倾其所有,毫不保留地把自己一辈子得来的都传给陈凤芸。

1989年,这位小时候没念过一天书的评书艺人,凭着解放后夜校扫盲的底子,竟然在黄河出版社出版了大部头的长篇评书《薛家将》。

目前,评书这个古老的曲种后继乏人。作为全国曲协会员、天津曲协理事,陈凤芸不无忧虑。她感慨地说:“许多老前辈已经艺随人去了,我们再也不能等闲视之,让这门艺术断送在我们手中,否则,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她放弃天津劝业场长寿园书场老同事、老领导的高薪聘请毅然来兰州献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评书基础较弱的兰州弘扬和发展评书事业。

(原载《兰州晚报》1992年4月22日3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