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刊登在《盐阜报》上的《敌人口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

刊登在《盐阜报》上的《敌人口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盐阜报》是中共江苏省盐阜区委办的机关报。《敌人口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这篇重要文章,是根据新华社延安1944年7月9日至17日的连续电文汇总而成的,刊登在1944年7月21日的《盐阜报》第253号。图7-13 《盐阜报》1944年7月21日头版图7-14 《盐阜报》1944年7月21日第四版该版刊发《敌人口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

《盐阜报》是中共江苏省盐阜区委办的机关报。

该报1942年1月1日在盐阜陈集正式创刊,先是中共盐阜地委机关报,后改为中共盐阜区委机关报。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阑西兼任社长,总编辑为艾寒松。报纸初为5日刊,1月15日改为间日刊,5月4日又改为3日刊;铅印四开四版,主要读者对象为区以上干部。根据区党委要求《盐阜报》实现地方化的指示,报纸的版面分政府版、军事版、党群版、副刊版,大量发表地方新闻。国内外新闻由当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出版的《无线电讯》报发表,《盐阜报》只发表摘要或综合性的时事述评。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盐阜区委宣传部和报社的人员学习后,就报纸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认为,《盐阜报》的读者群以区以上干部为主,区以下干部和广大工农兵大众也需要一张供他们阅读的报纸。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开始酝酿办一张“泥腿子报”,给识字不多的工农兵大众阅读。1943年初,日寇对盐阜区实施第二次大“扫荡”,盐阜报社转移到黄海边上的阜东县施头庄(今属滨海县振东乡),宣传部即向区党委提出创办一张通俗化、大众化报纸的报告,定名为《盐阜大众报》。这个报告很快被批准。1943年4月25日,铅印的八开四版《盐阜大众报》正式创刊,由王阑西兼任社长。《盐阜报》于1945年8月停刊后,《盐阜大众报》成为盐阜地委唯一的机关报,全面承担起传达党的声音,发动和组织军民对敌斗争的任务。

《盐阜报》在创办期间,努力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区党委反复强调,各个党政军机关、团体和每个党员都必须爱护党报、帮助党报、运用党报。1945年春,整个抗战形势好转,《盐阜报》版面进行了调整,内容上实行国内外新闻和地方新闻并重,编辑部增加了特派记者,设立通讯科,大力开展通讯员运动,于是盐阜区掀起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新高潮,通讯小组由100多个发展到518个,通讯员由400多人增加到2558人,开创了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新局面,报纸进入了鼎盛时期。1945年7月,盐阜、淮海两行政区合并成立苏北行政区,中共苏北区委决定创办《苏北报》,历时3年2个月的《盐阜报》于当年8月24日改名为《苏北报》。《盐阜报》作为中共盐阜区委的机关报,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为中心任务,团结和号召各阶层人士共同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成为鼓舞盐阜区人民抗日斗志的号角。

《敌人口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这篇重要文章,是根据新华社延安1944年7月9日至17日的连续电文汇总而成的,刊登在1944年7月21日的《盐阜报》第253号(图7-13)。因文章较长,这期报纸增出两版,文章刊发在第四至第六版上。

当时,中共中央针对国内出现的“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共产党实行‘封建割据’”等流言蜚语,从缴获的日伪报纸杂志和文件中,把对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摘录出来向全国发布,用反证的方法来回击这些流言蜚语和不实之词(图7-14)。

通过敌人之口,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全民族利益的坚定的维护者,它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要求,坚持并实行了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通过坚苦卓绝的敌后斗争,抗击了日寇75%以上的兵力和伪军95%以上的兵力,牵制和消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给正面战场以极大的支持,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些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给予了诬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图7-13 《盐阜报》1944年7月21日头版

图7-14 《盐阜报》1944年7月21日第四版

该版刊发《敌人口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