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至2012年,两年中两次走基层,记者全面落实“走转改”精神,用手中的笔记录陕西省十年来各行各业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用镜头一一展现城乡面貌的巨大变迁。此次大型采访活动,是三秦都市报落实中宣部走转改精神的重要步骤,也是喜迎党的十八大重要采访活动之一。

2011年至2012年,两年中两次走基层,记者全面落实“走转改”精神,用手中的笔记录陕西省十年来各行各业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用镜头一一展现城乡面貌的巨大变迁。

■策划时间

1、“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执行时段2011年9月16日——23日,稿件首发于2011年9月17日。

2、“深入走转改 喜迎党的十八大”执行时段2012年9月11日——18日,稿件首发于2012年9月12日。

■策划简介

201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三秦都市报社在陕西日报社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迅速作出安排,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多次对开展好这项活动动员部署,在全省农村、企业、社区、医疗单位、学校确定了20多个基层联系点,与中央新闻媒体同步开设了栏目,社领导及部门主任带领编辑记者先后下到所选基层联系点,体验生活、报道基层生产生活状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线编辑记者充分意识到这是我们提升和改进业务的现实需要。通过在基层的深入走访,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人民群众,什么是社会实践,什么是劳动,认识了劳动人民、认识了劳动人民的力量。

2012年9月,在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前,三秦都市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薛晓燕带队的关中报道组、副总编辑韩秀峰带队的陕南报道组、编委刘根社带队的陕北报道组,分赴我省各地展开采访活动。记者全面落实“走转改”精神,用手中的笔记录陕西省十年来各行各业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用镜头一一展现城乡面貌的巨大变迁。

此次大型采访活动,是三秦都市报落实中宣部走转改精神的重要步骤,也是喜迎党的十八大重要采访活动之一。按照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本报9月10日晚成立了以陕西日报社副社长、三秦都市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薛晓燕任组长,三秦都市报副总编辑赵良、韩秀峰为副组长的喜迎党的十八大主题报道小组,8名骨干记者为报道组核心成员,于9月11日下午奔赴全省各地市基层。

本报还从9月12日起开辟《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喜迎党的十八大主题报道》专版,每天以不少于一个整版的规模推出。与此同时,本报在官方网站三秦网上开辟专题,实现报网互动,形成规模和报道声势。

【报道精选】

羊圈村里老人与水塔的故事

9月16日下午的蒙蒙秋雨中,我们来到武功县武功镇羊圈村,得知村里74岁的义务“守井人”崔建武老人的故事后,迅速放下行李,在驻村干部杨普社的带领下,探访这位鹤发红颜的古稀老人。

带着我们走进井房,崔老开始向我们介绍起水塔的用途与工作原理:“水塔一共能存30吨水,如果正常用的话,可以供全村人用3个小时。如果没水了,我就把深水泵的电源打开,把水蓄满,让大家接着用。”

“村里480户人口的饮水安全都靠着崔叔呢,不但如此,村里不管谁家办红白喜事或者盖房用水量大的时候,只要给崔叔说一声,他就会更操心,隔一两个小时看下水塔里有水没,绝对不会让大家断水的。崔叔是老党员,老村主任,他有责任心。”杨普社言语中流露出几分赞许。崔老却表示:“这也没啥看的,就是操个心,不能让大伙断水,也不能叫人搞破坏,影响大家吃水安全。”而崔老的这份心,一操就是1000多个日日夜夜。

对于崔建武义务为村民们看守水塔这件事,村里不少村民也很感谢他,挤在防雨棚下打扑克牌的一位老大爷说:“老崔这人好得很,他一个人这几年为大家办好事,我们心里都很感激他,也很佩服他工作这么认真,有他在,大家就不会愁用水的问题。”

本报记者 张亮

刊于2011年9月17日

驻村干部“杨铁腿”的周末

9月17日,周六,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秋雨毫无停歇的意思。清早不到7点,羊圈村除了雨水淅淅沥沥的声音,安静得没有一点其它声音。大部分村民还慵懒地躺在自家热炕上。这时,在村委会办公室居住的驻村干部“杨铁腿”杨普社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把地拖干净,群众来了也方便,只是这几天下雨太麻烦了,到处都脏。”老杨边拖着水泥地面边说。

2007年武功县开展“驻基层,强组织,促发展”活动,原本是武功县武功镇党委负责党建工作的杨普社主动请缨,与全县380名干部一起来到农村,做了一名普通的驻村干部,当起羊圈村党支部副书记。与其他驻村干部最多在农村工作不超过一届(两年)相比,杨普社在这一干就是三届,今年已经是他驻羊圈村的第五个年头。

为防汛近一月未回家

“下面利用这段时间,再把防汛工作说一说,根据天气预报,最近三天都是中到大雨,甚至有暴雨,各家各户一定要注意房屋安全,如果有漏水现象一定要及时通知。另外家里有危房、危墙的,千万不要住人,如果实在没有地方去,可以搬到村委会来住。”早上8点整,羊圈村的“大喇叭”就传出了大伙熟悉的、快速的温馨提醒。

近来降雨较多,防汛工作成了武功镇乃至武功县的头等大事,杨普社为防止村民人身财产受到损失,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回过几十里外位于长宁镇的家了。

为村民办材料淋了一身湿

杨普社广播播出后不到10分钟,一位身披雨衣头发花白的老农便来到村委会。村民张文波前来询问自己退役士兵补贴的事。羊圈村60岁以上的退伍军人有7人,杨普社已经分别帮助他们仔细填写表格。而张文波因为在外打工,趁这两天下雨能回来,赶紧把事一办。

尽管是周六,但是杨普社却毫无休息时间。10点03分,送完了接二连三来访的村民,看着外面渐下渐大的雨,老杨又有点坐不住了,他担心村里为数不多的危房危墙的情况。把门虚掩上,杨普社拿起门口一把用了多年的雨伞,走进了村子里查看房屋漏水的情况。

午饭时间,杨普社没有吃饭,他带着需要为村民办理的材料前往镇里。再次见到他,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普社,你咋能半个身子都湿着呢?”一位等待他的村民关切地问。杨普社笑着说:“雨天等不到蹦蹦车,我就走回来了。”从镇上到羊圈村5公里路程,他竟然在大雨中走了回来。

就在我们劝他赶紧换身干衣服时,一位老大爷走进来说:“普社,给你说件事,我那老房子裂了一条这么宽的缝,地基好像这几天下雨下得有点下沉了。”一听到这话,杨普社顾不上身上的雨水说:“房子没人住吧?千万不敢住人。咱赶紧看一下去。”

原为村文书因业绩好转干

杨普社原是另一个村子一名普通村文书,因工作业绩突出,几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那一年,他还不到30岁。一个深夜,熟睡的杨普社被乡长秘书敲开门,告诉他一个“天大”的喜讯:武功县组织部红头文件写道,30岁以下,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过的村干部,将破格提拔,直接录用公务员。就这样,杨普社被调到武功镇,成了一名负责党建工作的干事。当驻村干部5年间,杨普社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服务于民的工作,获奖无数。近来,他又收获一个喜讯,因工作表现突出,县里破格提拔他为副主任科员,享受副科级待遇。

父亲叮嘱先忙好国家的事

谈到家里人对他这么多年驻在外村的看法,老杨说:“我父亲是教书的,他总说把国家的事先忙好。就是媳妇辛苦些,她身体不太好,但家里啥活都是她做,一到夏忙的时候,也是我最忙的时候,常常顾不上回去,就让她雇人把地种了。”

老杨一直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干好群众的事,必须要和群众融为一体,要不然即便是党的好政策,群众也没法感受到啊。”

本报记者 张亮

刊于2011年9月21日

铜川老矿工和榆林老支书的幸福生活

告别昏暗土窑洞住进敞亮两居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矿上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后来,经过很多年变成了边生产边生活,现在啊,矿上讲究的是快乐工作,体面生活。67岁的老矿工刘顺,说起刚参加工作,到退休十多年来的矿上生活,显得幸福感十足。

1962年1月,当年18岁的刘顺初中还没有读完,就听家人说,铜川王石凹煤矿招工,一心想着吃饱饭的他,毅然决然撂下书本,花了八块九毛钱,用时17个小时,从河南洛阳赶到铜川,应招成为一名煤矿工人,这一干,就是40年。

砖窑一住就是40年

刘顺老人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刚到王石凹煤矿,矿上给他安排的宿舍是一孔砖窑,和当时所有的矿工住的一样。一孔砖窑就十来个平米,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盖间厨房做饭。1967年,23岁的刘顺迎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经别人介绍,他要与来自四川的魏德芳结婚啦。不过让他喜中有忧的是,住哪?万般无奈之下,刘顺在王石凹煤矿北山,向同事借了一孔土窑结婚,魏德芳老人现在回忆这孔窑,依然泪水涟涟。“结婚的时候,借的窑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电灯,其他什么都没有,连吃饭的桌子都没有。虽然曾经换过几次地方,但依然在砖窑里住了40年。

原来吃水得用明矾搅一搅

“以前矿上吃水特别难,不是每天供水,我们自己挑的水都是混浊的,水里啥都有,回来还得用明矾或者包谷面搅一搅,再沉淀上半天,才能吃。矿里的澡堂子有时候两天不换水,简直又黑又臭……”说起建矿初期的“先生产后生活”,和后来的“边生产边生活”,刘顺老人的表情显得有些不堪回首。

现在,他的住宿条件大不一样,还是在王石凹煤矿西区那个地方,矿上沉陷治理工作,原址的窑洞全部被拆完,11栋多层住宅拔地而起,“王石凹矿溪苑小区”2010年冬天交付使用。

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刘顺老人招呼我们坐下后说:“你们看,我家的房子现在73平米,家里自来水、暖气、天然气、电视、洗衣机、冰箱什么的,甚至连自动麻将桌都有,该有的都有了,我住了40年窑洞,做梦都想不到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他喝了口水接着说:“现在井下的工人们也很幸福,那天我下去看了一下,说句不好听的,井下环境比我家都好,都干净。过去的通风巷道,有时候一个人都爬不过去,现在我直着腰随便走。过去洗澡水又黑又臭,现在的澡堂子高档得很。过去,矿长家里都没有电话,现在每人都有手机,真方便。”说起这些,刘顺老人很是自豪。

刘顺老人一家的生活,是半个世纪以来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工人生活的一个缩影,每天都在享受“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幸福……

大米白面不离口日子越来越美好

榆林市神木县神木镇沙渠村,是整个神木县最为幸福的城中村,全村人在12年前,就集体住上了令人羡慕的别墅,之所以能这么幸福,村民们说,完全离不开当了42年老支书的王恩则的带领。

虽然王恩则已卸任村支书,但他却没有闲下来,在沙渠村不远处的山坡上,村里正在给村民建设住宅小区,他又义务当起了工地监工,为全村人的幸福,继续发挥着余热……

老支书回忆缝缝补补的岁月

9月14日一早,68岁的王恩则起床,在自家小院里稍微活动活动了筋骨,便拿着水壶和剪刀,打理满院子的花花草草和他种植的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今年1月卸任村支书后,他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饭后,王恩则坐在儿子买的按摩椅上,边按摩边向记者讲述他全家及全村人的幸福生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二十多岁的王恩则当上了沙渠村党支书,不过,日子和全村人一样贫苦。“那个年代,家家户户住的烂窑窑烂房房,缺吃少穿,我们家也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出生,情况更困难。娃们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缝缝补补给老三。”现在大米白面不离口,日子越来越美好。

沙渠村村民生活让整个神木县人羡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王恩则全家陆陆续续告别烂窑窑烂房房,住进了自建的二层平房,全村很多人也是如此。后来沙渠村村民的生活,让整个神木县的人都为之羡慕。

耗时两年多建造,总投资1900多万元,按照当时神木第一流的设计,王恩则找到神木设计院统一规划设计,建造了神木县第一个别墅小区,63套别墅的主人正是村里的村民,2000年正式入住。

正说着,王恩则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大儿媳叫公公婆婆中午去家里吃饭。王恩则把电话递给正在摘辣椒的老伴,转身拿了根竹竿,他要“敲”自家树上结的枣给孙女吃。随后,他又搬来梯子,剪下几串紫红诱人的葡萄,和枣装在了一起。

惠民政策可多可多了

记者看到,王恩则大儿子家的别墅共计三层,每层两间卧室一间客厅一个卫生间,另外还有一个厨房和一个地下车库,共计280平米。十几年前每栋投资才30多万元的别墅,如今的价值已经高达四五百万元。

午饭后,老人说起之所以全村人的生活能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完全是党的政策好,并且越来越好。“去年我脑溢血,在神木县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一共花了一万五,我自己才掏了一千多,全是政府出钱。现在神木不仅是全民免费医疗,还有15年免费教育、合作医疗什么的,可多可多惠民政策呢。”王恩则说。

【实话实说】

体面生活就是老百姓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生活?用老百姓的话说很简单,就是“快乐工作、体面生活”。

在铜川,当了40年矿工的刘顺,矿上“先生产后生活”时他不幸福,后来“边生产边生活”时他也不幸福,如今他却显得幸福感十足。原因是他家住了40年的土砖窑换成了73平米的两居室。在榆林,当了42年村支书的王恩则,刚当支书时自家的日子和全村人一样苦一样穷,住的是破房子烂窑洞。改革开放后,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人大米白面不离口,63户住上别墅。

上述两例前者是城市矿工,后者是农村支书,共同点是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要说原因,无外乎两条,一是靠改革开放政策提供的优越环境,二是靠基层百姓辛勤劳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实,老百姓的吃穿住行解决了,就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政府主管部门尊重百姓、关注民生的工作做到位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本报记者 张宝勤

刊发于2012年9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