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应以建设特色数字资源、编制各种特色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络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重要发展方向,注意保持重要网络地方文献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合理的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如表6-4首都图书馆自建网络资源,表6-5天津图书馆自建网络信息资源。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种媒体介质不断演变、发展融合,丰富的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为大众阅读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是由馆藏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组成,以构建结构科学、内容特色、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的思路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只有形成开放与共享,才能保障各种阅读人群的需求,更好地为大众阅读服务。

从表6-1可以看出,2002年到2011年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逐年递增,国家图书馆的数字推广工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已达561.3TB,主要来源为外购数据库71TB、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466.8TB、网络导航和网络资源采集19.2TB五个部分(不含接受缴送的光盘)。其内容单元主要包含:电子图书142.7万种/185.3万册;电子期刊约5.3万种;电子报纸约0.37万种;学位论文约353.7万篇;会议论文约308.1万篇;音频资料约101.6万首;视频资料约8.9万小时(讲座按每场1小时计)。但正如前文所述,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资源量严重不足。为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阅读需求,缓解馆舍不足、藏书不丰的困难,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发挥各图书馆自身的优势,在保证传统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强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完善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建数字资源

自建数字资源主要是指图书馆根据自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具有自主版权的数据库,自建数字资源往往表现为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在继续加快和完善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进程的同时,公共图书馆应立足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大众阅读需求,进行收集、组织、筛选、加工相关的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出内容强大、特色鲜明的数据库。在自建数据库时,必须要考虑到大众的需求,优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开发出一些大众需要的、感兴趣的资源,从而吸引大众主动利用图书馆,提高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为大众阅读提供服务。

(二)外购数字资源

由于公共图书馆经费、技术上的局限性,加之版权问题,图书馆很难自己建设大量的数字资源,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均购买了成熟的数字资源产品,引进的各种国内外拥有使用权限的联机数据库或者安装在馆内的镜像站点,类型包括题录、文摘和全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超星、龙源电子期刊、方正数字报纸等。图书馆引进的各种国内外拥有使用权限或者安装在馆内的电子图书。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图书馆购买这些数字资源时,应在充分调研现有馆藏的基础上,立足本馆实际,统筹规划,加大数字资源的采购力度,保证数字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整合网络资源

新媒体时代,网络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已成为社会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虚拟馆藏”体系是图书馆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图书馆是整个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属资源子网范畴,公共图书馆既是网上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又是信息资源建设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虚拟馆藏整体功能的手段,注重网上资源建设。

1.特色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是存在于图书馆网络中的、各种经过图书馆处理存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总和,是为了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提供网络检索服务的各种信息。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应以建设特色数字资源、编制各种特色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络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重要发展方向,注意保持重要网络地方文献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合理的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如表6-4首都图书馆自建网络资源,表6-5天津图书馆自建网络信息资源。

表6-4 首都图书馆自建网络资源

资料来源:首都图书馆。

表6-5 天津图书馆自建网络资源

续表

资料来源:天津图书馆。

加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建立全国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保障。避免政府重复建设,重复投资,造成人员、资金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就是:逐步在全国形成分级分布的,与各级公共图书馆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涵盖纸本文献、缩微文献、数字资源等各种资源类型的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重点开展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实现对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

有数据显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截至2011年底,经费投入总额达66.87亿元。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覆盖率达100%),2840个县级支中心(覆盖率达99%),2859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83%),60.2万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99%),部分省(区、市)村级覆盖范围已经延伸到自然村。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36.4TB,累计服务群众已达11.2亿人次。[8]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要根据图书馆自身条件和基础与信息源状况和大众阅读的现实需求来制定、实施,最终目的就是向大众提供便捷、及时、准确的信息,以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

2.网络导航建设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为了满足这种大众化的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要整合网上的资源,通过建立链接起到电子资源导航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整合网络资源要以大众需求为前提,围绕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着终身教育和获取信息这两个原则进行。如天津图书馆整合了图书馆网站、读书网站、教育资源、文化信息、网络百科咨询、专业检索、开放获取资源、学术信息门户等。

上海图书馆的虚拟电子资源整合了经济、法律、咨询、房地产、教育、城市6个方面的网上资源,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深圳图书馆的网络导航整合了参考资料:公共图书馆、搜索引擎、网上参考工具书;文化教育:组织机构、留学资讯、各类考试、就业信息;电子文献:图书、报纸、期刊、免费数据库;语言学习:学英语、学普通话、其他语言等十多个方面的网上资源。

广州图书馆网海导航涉及图书馆和档案馆、电子文献和数据库检索、网上虚拟咨询、学科导航、中国国情报告、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广州便民查询(电子地图、公交查询、航班查询、列车查询、气象查询)的内容。

浙江图书馆的网海导航包括:国内外图书馆、数据库、新闻媒体、政府机构、学科导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