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千万投资工程竟成“豆腐渣”

国家千万投资工程竟成“豆腐渣”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千万投资工程竟成“豆腐渣”编辑 赵丽艳[主持人]“国家投资近千万的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还没投入使用,灌渠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看着真让人心疼。”对此,海林市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士给出的解释是用做了“前期费用”。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在这里都变成了“一纸空文”。

国家千万投资工程竟成“豆腐渣”

编辑 赵丽艳

[主持人]“国家投资近千万的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还没投入使用,灌渠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看着真让人心疼。”近日,海林市山市镇胜利村的村民们向本台反映了这一情况。

[解说]3月20号下午,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这条灌渠。根据国家质量要求,新修建的土渠寿命不能少于五年。而这条混凝土灌溉渠建成还不到一年,表面就已经严重酥化,用手轻轻一抠,就能抠下大块的水泥和石头。而用来加固水渠的花岗岩下面,只是一些松软湿润的泥土。靠近胜利村的一段数百米的灌渠更是高低错落、七扭八歪。

[同期声]胜利村村民:“现在底下没有水泥,都是土,就顶上抹了一层水泥。”

[解说]村民们介绍说,这条灌渠长约两公里。除了小部分靠近道路,常有行人经过的地方修得比较“整齐”外,其他部分大都是这样的质量。

[同期声]胜利村村民:“这也纯粹祸害老百姓,地不能种,工程不能使,既浪费国家材料又毁坏老百姓的地。”

[解说]一项惠民增收工程修成了这样的质量,当地农民颇有怨言。

23号下午,胜利村的村民再次向本台反映,记者20号拍下的那条存在质量问题的灌渠被人拆了一段,可能工程要返工。他们担心,这会影响到春耕生产。

24号上午,记者来到了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在这里记者了解到,村民反映的工程是国家投资的海林市山市镇、长汀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总面积1200公顷,主要是整修桥涵、道路、水渠,以提高排灌抗旱涝能力,改善种植条件,增加耕地面积。项目投资预算1128万元,2007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2008年5月竣工验收。

该工程三家中标单位分别是哈尔滨世纪风道桥工程有限公司、农垦鑫源水利工程公司和黑龙江省寒区土木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单位为海林监理公司。其中,工程量最大的是世纪风道桥公司,也就是这家公司负责施工的“胜利村大荒沟土地整理项目”中的一段水渠出现了村民反映的质量问题。

根据《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土地整理项目必须执行“五制”,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制和工程公告制度。然而,虽然“世纪风”施工的工程预算高达597万元,却未进行工程公告。

[同期声]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德文:“好像这个项目用不着(公告),不用那样,它不是建设项目,不是像咱有些个建设项目,征完地以后需要公告,这个好像在土地上、用地上没有这个说法。”

[解说]据了解,“世纪风”在胜利村附近修建的叫“胜利支渠”,全长2.146公里,出现质量问题的一段是由胜利村组织施工的。至于工程为何要让村里“插一手”。张德文说,是施工队为了干活方便,让村里也挣点钱,但这绝不是转包,具体是谁干的活,他也说不清楚。

[同期声]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德文:“(村里干)270米。”

记者:“270米?”

张德文:“对。”

记者:“大概是多少钱?”

张德文:“3万多块钱吧,100多块钱一米。”

[解说]那么,是只有这一段灌渠存在质量问题么?24号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胜利支渠,并溯渠而上,所见所闻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记者出镜]在水泥面的渠沿上,记者每走一步都留下了一个脚印。

[解说]记者随手拾起灌渠上的一块混凝土,轻轻一捻,就成了粉末。而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就已经发现“世纪风”施工的工程多处存在质量问题。

[同期声]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德文:“一个是路,路的垫层不够,路型不好,修得不太好。第二是树,植树太细,保护得也不好,栽的数量也不够。另外一个就是在水利工程这一块修了个水渠,个别地方水泥标号不够,有的地方都粉了,或者底下打的垫层不够。”

[解说]记者在海林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一份相关材料上,还发现了这样一组有意思的数字,颇耐人寻味。

海林市山市镇、长汀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128万元:

三个标段:(1)“世纪风”597万元;(2)“寒区土木”218万元;(3)“农垦鑫源”180万元。

三个标段总造价为995万元,而国家投资1128万元,130多万元在这里就没了踪影。对此,海林市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士给出的解释是用做了“前期费用”。虽然工程质量令人堪忧,而海林市国土资源部门在划拨工程款中却颇为积极,截至2007年9月,三个标段的工程款已经给付830万元,占总标的额的83.4%。

[同期声]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德文:“一共拨付了两次,一次拨了250万(元),还有一次拨了580万(元),两次拨了830万(元)。”

记者:“830万(元),那就等于三分之二多。”

张德文:“咱总的工程量现在已经超过70%,将近80%现在。”

[解说]根据《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而这项制度在这个项目中却完全流于形式了。付涛是当时海林市国土资源局派驻项目的现场员。

[同期声]记者:“你当时始终在工地吗?”

海林市国土资源局派驻项目的现场员付涛:“不在,就开工前去一段,后期我们这边搞项目就不以它为主。”

记者:“土地局派驻你为现场员,这现场员是什么概念?”

付涛:“你要问我这概念,我……”

记者:“现场员他的职责都是哪些?”

付涛:“我不太清楚这个,现场员他不管质量,因为有管质量的。”

[配音]据了解,海林土地整理中心委托海林市林海监理公司为工程监理,然而,记者在费尽周折找到这家公司时,公司却是大门紧闭。

采访中,记者发现,距离胜利支渠不远处的另一条渠也出现了严重质量问题,渠内多处水泥板脱落、断裂。

显然,记者看到、发现的只是海林市山市镇、长汀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问题的冰山一角。

那么,这个项目中还有多少问题呢?谁来为国家的资金负责呢?

[主持人]一个利国利民的项目,工程质量低劣到如此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在这里都变成了“一纸空文”。

1000多万元的惠农资金就在施工单位如此拙劣的“糊弄”中,在监管部门如此粗放的“管理”中,打了水漂,浪费了国家的钱,寒了农民的心,问题症结所在,恐怕不是工作“疏忽”所能够解释得了的。

——牡丹江电视台2008年3月26日

◎阅读提示:如何做好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如何使电视媒体在净化经济生活中发挥其特殊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国家千万投资工程竟成“豆腐渣”》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使这种监督有力有利,要使这种作用积极健康,最好的办法是紧紧抓住问题的核心,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求证,不断地查找源头。一个国家投资近千万的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还没投入使用,就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灌渠表面严重酥化、塌陷,所用的水泥混凝土用手轻轻一捻,就成了粉末,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假如电视作品仅仅是把这个问题揭露出来,而不是深入探讨其成因,追查其责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本文作者百折不回,顽强求索,先后多次深入海林市山市镇胜利村,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走遍了整个灌渠工程,拍摄了大量工程质量低劣,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这些使记者在海林市土地局的采访中,准确抓住问题实质,并顶住了威胁、说情等种种压力,拍摄完成了一档内容详实、事实准确的专题节目。

作品播出后,引起当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部门立即介入调查。据悉,海林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的多名人员受到查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