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正义和利益的博弈

正义和利益的博弈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义和利益的博弈——联合国安理会入常之争播出时间:2005年6月13日主 持 人:郭静    责任编辑:罗厚    主持人:近一段时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入常之争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安理会入常之争一时间风雨欲来,牵动世界的目光。在去年年底,联合国小组提出了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报告。

正义和利益的博弈——联合国安理会入常之争

播出时间:2005年6月13日

主 持 人:郭静    

责任编辑:罗厚    

主持人:近一段时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入常之争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6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少数国家推行不成熟联合国改革方案的做法,他说这种做法已使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偏离了正确轨道,严重影响改革整体进展和9月首脑会议的筹备工作。刘建超所说的不成熟方案是指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四国联合向联合国、成员国散发了有关安理会扩大的框架性决议草案,继续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此同时,“团结谋共识”运动的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也明确表示,反对四国联盟的提案,也正在联合提出安理会的方案。安理会入常之争一时间风雨欲来,牵动世界的目光。在这场世界格局的博弈变局中,如何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正义立场的支撑点?今天的《今日论坛》节目请到外交学院的郑启荣教授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郑教授,要讨论这个话题,首先得弄清楚安理会入常之争是怎么回事。你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郑教授:安理会的入常之争,实际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随着新一轮安理会改革的开展,在国际事务中有相当实力的国家,将在联合国改革中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实际上,围绕安理会改革的问题,国际社会有很多的分歧,主要是在扩大安理会的问题上。联合国里面都是会员国,没有太多的分歧,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在冷战后面临着代表性不足的问题,需要扩大新的成员国,但是具体到是否增加常任理事国,分歧就比较大,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结论。在去年年底,联合国小组提出了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报告。3月21日,安南秘书长在这个基础上也提出了联合国改革方案,使得安理会改革问题的争论进一步加剧了,尤其是5月16日,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四国提出单方面地扩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大了目前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

主持人:目前,安理会是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的,我们知道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非常任理事国是由选举产生,任期是两年,实际上在联合国当中,安理会的决议是有法律效力的,可以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的否决权,这样的预期回报是四个国家不惜本钱下赌注的原因。

郑教授:安理会是联合国里面非常特殊的机构,虽然成员不多, 就15个成员国,但是权力最大。

主持人:尤其是常任理事国。目前,中方对德、日、印、巴四国提出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案表示反对,认为少数国家推行不成熟方案的做法已经使安理会改革偏离正确轨道,影响安理会改革的总体进展和9月首脑会议的筹备工作。为什么我们要说他们提出的是不成熟的方案呢?

郑教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他们太急于求成了,从四国集团来看,应该承认这四个国家在他们各个地区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联合国也有贡献,本来在扩大安理会竞争当中是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的,但是他们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且在整个安理会改革过程中,有点不顾其他国家的感受。面临当前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分歧比较大的实际情况,他们希望通过强行推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提出的方案当中,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且划定新增加常任理事国国家的名单,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没有的。因为联合国历史上新增非常任理事国一般按照地区选举的原则,根据地区分配,比如亚洲地区在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里面有三席,三席应该是由亚洲地区选举产生的。

主持人:就是要有一个地区代表性。

郑教授:并不是说由谁来指定的,而四国提案有一点单方面的非我莫属的意思,所以说是不成熟的。

主持人:这次四国提案最终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在15年之内冻结否决权的使用,就是前一段关于否决权的争议问题;第二个就是不把现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格局视为要求改革的对象,可以说和5月份的提案相比是有所让步的,但是现在我国还是立场鲜明地表示反对,为什么?

郑教授:我国关于联合国立场的文件是6月7日发表的,新的方案是6月8日发表的,所以在时间上不同。因为从6月8日四国提出的提案当中,实际上只是在“战术”上做了一些让步,而在“战略”上并没有让步,仍然坚持最终要拥有否决权。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是说在安理会扩大之后的15年,经过审议之后再决定是否有否决权。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放弃这个目标,这个跟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包括五大国的意愿是违背的,因为现在国际社会都不赞成扩大否决权。

主持人:扩大否决权之后是不是就会让整个安理会在决策的效率上受影响?

郑教授:会增加一些分歧,会影响联合国的决策。

主持人:为什么现在他们不把现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格局视为要求改革的对象呢?

郑教授:因为我们知道,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所以五大国的地位是不能挑战的,再加上现在联合国宪章本身也为维护五大国的权利有一系列的规定,如果要修改宪章,首先要通过五大国立法机构的批准,所以要挑战五大国的否决权是非常困难的。

主持人:他们现在的这种让步是为了争取一些国家成为他们的共同提案国,是吗?

郑教授:对。

主持人:有人说德、印、日、巴四个国家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如果不同意他们的方案会影响中国的发展,对这种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郑教授: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得分清一些误解,一个是中国的立场并不是针对某个国家的,应该说中国在改革问题上是一贯的,我们回顾一下,90年代以来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也发表了一系列声明、一系列问题。现在中国提出的要推动多边主义,照顾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要求,要按照公平的原则,广泛协商,要民主,这些都是一贯的,并不是说目前才提出的,也不是针对某个国家入常的。

主持人:对这几个国家的入常要求,我们的态度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不同呢?

郑教授:在一些大的问题上我们是一致的,想在安理会当中成为新常任理事国,首先对国际和平安全必须有贡献,这个贡献包括实际参与联合国工作,另外也包括对国际和平安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在恰恰由于一些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才有人理解为中国好像在支持这些国家中有什么区分,在大的方面中国还是一致的。

主持人:原则立场是不改变的。

郑教授:对。

主持人:很多朋友发来短信,有一位海口的听众说,“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具体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国家要急于进入常任理事国的队伍?”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有法律效力的,常任理事国对时政问题都拥有否决权,只要有一国反对就不能通过,而非常任理事国没有否决权,正是在国际社会当中可能会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大国,一些国家就会不惜本钱地下赌注,希望进入这个常任理事国的行列。郑教授,我们继续讨论。德、日、印、巴的方案要获得通过,必须要有128个国家的支持,目前,有的国家说已经约有120个国家对此表示支持了,那你觉得他们表态的可信度有多少?

郑教授:可能都是造势,因为联合国很多事情不到最后不好区分哪些是真支持,所以现在有些碍于面子,给一些好处,但最终毕竟还要考虑到自身利益以及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影响,所以我想现在没有一个国家敢非常自信地说他一定赢得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主持人:三分之二,很难说。我们知道在四国联盟之外,有很多国家是明确表示反对的,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团结谋共识”运动,韩国、巴基斯坦、意大利一些国家也正在联合提出扩大安理会的方案,他们具体有什么样的想法吗?

郑教授:这个共识运动在5月底提出了一个针对四国联盟的方案,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国,而不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他们有些比较吸引中小国家的条件,比如说,新增加的10个非常任理事国可以连任,满足了符合条件的国家在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增加的非常任理事国的数目比较多,使得更多的国家有机会进入安理会,也照顾到了文化不同的宗教特性。如果从四国联盟的方案来看,只牵动着少数国家和少数地区,就把大部分联合国的会员国排斥在外了。

主持人:一位黄冈听众说,“有哪些国家会反对四国联盟的方案?”其实郑教授刚才已经谈到了,谈到有韩国、巴基斯坦等一些国家,对于“团结谋共识”运动的这些国家来讲,有一个有利的方面,只要他们争取到三分之一的会员国支持,就能达到击败四国联盟的最终目标。因为它们获得通过,必须要有三分之二的会员国同意才可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6月1日就表示,如果四国联盟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要求,提出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来干扰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并强行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郑教授,我们注意到你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么早就亮出底牌表明强硬的立场,是中国外交非常罕见的举动,这不一定是政策的结束,倒可以看成是中国外交日益成熟的表现,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

郑教授: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主要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的环境、争取一个有利的战略,但并不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第二个就是中国为什么在联合国改革上,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的态度,跟这次改革涉及到联合国发展的未来以及联合国的团结作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有责任、有义务以更加建设性的态度来推动联合国改革,使联合国改革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更能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特别是当前改革处在关键时刻,在改革有可能被引向误区,有可能导致联合国分裂的情况下,中国站出来用文件的形式表示自己的立场,是为了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所以这是中国顾全大局、外交成熟的一个表现。

主持人:我们假设一下,即使6月份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四国联盟的提案,9月联合国开会涉及修改联合国宪章的时候还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对此持一致立场,也就是说有一个反对也不行,你能不能给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联合国增加常任理事国,需要走完哪些程序,通过哪些步骤?

郑教授:首先就是在联合国大会里面通过一个框架性的决议,决定要增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第二个要选举候选国家,选举不是由四国联盟单方面确定,而应该是由各个地区来选举各地区的候选国,然后由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通过基本的会员国,然后就是要修改联合国宪章,宪章再经过联合国会员国,包括5个常任在内的会员国的立法机构批准生效。

主持人:这个时候,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就不起作用了。

郑教授:如果常任理事国不同意,立法机构也可以批准。

主持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加入常任理事国的入常之争虽然说是分歧重重,但是通过改革来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使它真正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才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这个论点可以说已有定论。这个改革应该是有力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益,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成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