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娱乐节目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在西方,各电视大国长期把娱乐节目作为主打节目之一,成为其重要娱乐产品。《幸运52》与《开心辞典》成功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国外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一条成功途径。

电视娱乐节目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狭义的电视娱乐节目是指有意识地为满足观众娱乐需求去策划和制作的电视节目;广义的电视娱乐节目是指把娱乐元素作为节目重要成分参与到节目策划、节目设置、节目制作的各环节中。

第二节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各电视大国长期把娱乐节目作为主打节目之一,成为其重要娱乐产品。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综艺大观》,至今只有短短二十几年时间。但这二十几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增长,世态变迁,娱乐节目得以迅速蓬勃的发展。

一、晚会阶段:综艺表演类一枝独秀

1990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了一档叫作《文艺天地》的栏目,之后改名为《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其娱乐模式是“明星+表演”,将歌舞、音乐、戏剧小品、杂技、相声、魔术等各种文艺手段融为一体,基本上拥有了一般晚会所具有的节目类型,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成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综艺节目就是“综合艺术节目”,是一种汇集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充分发挥电视声画优势的节目形态。

《综艺大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收视率长期稳居全国综艺节目第一,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紧接着,《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生栏目相继出现,并且均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类节目以主持人和明星表演为中心,以明星的“光圈效应”来显示电视传播者的中心地位,先后捧红了倪萍、周涛、杨澜、程前、王雪纯等人,而这些明星又带来了这类节目的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这类节目强调审美欣赏和知识传输,娱乐风格大多高雅庄重,“文艺在前,娱乐在后”,娱乐的目的是强调审美教育,把提高观众审美情趣和审美修养融于娱乐之中,娱乐较少考虑商业利益。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融合了高雅品位和大众口味,曾一度让人兴奋不已,大饱眼福。

《春节联欢晚会》和《综艺大观》这样的晚会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视媒体与文艺演出的结合。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事业发展尚显欠缺,虽然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相对较高,但是普通民众进剧场观看文艺演出的机会很少,所以广大电视观众处于一种文化饥渴的状态。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将最优秀的文艺演出集中在荧屏中,利用最少的演出资源,覆盖了最广泛的观众群体,让观众足不出户却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二、游艺阶段:游戏娱乐类百花齐放、益智竞猜类纷至沓来

这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1996年,湖南电视台开播了一档名为《快乐大本营》的栏目,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快乐大本营》的成功,使湖南卫视脱颖而出,成为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引领者。1999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欢乐总动员》成为娱乐游艺节目的巅峰之作,这档节目被全国40家电视台引进播出,创造出收视的神话。其娱乐模式为“明星+游戏+观众参与”,其特点是台上台下互动游戏和美丑表演同台竞技,风格更加通俗轻松,集游戏、表演、竞技、参与和搞笑于一体。一改往日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新高潮。“娱乐在前,文艺在后”,以台上游戏逗乐、表演者闹腾,台下观众互动参与、游戏竞争为中心,明星和主持人的“光圈效应”减弱,观众更多的是在欣赏明星的“出丑表演”,“审美”逐渐过渡到“审丑”。 这类节目常重金邀请明星,在节目中穿插与观众的互动,打破了你演我看的传统单一的娱乐传播方式,观众也参与节目,商业因素逐渐增加,明星、平民的表演与商业广告、消费刺激“争奇斗艳”。

随着《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风靡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游艺类节目,江苏卫视的《非常周末》、安徽卫视的《超级大赢家》、福建东南台的《开心100》创造出各地的收视新高。根据1996年的统计,举办游艺类娱乐节目的省级卫视多达33家,而地方台更是达到了42家。这样多的重复制作,使得游艺类节目从2000年开始进入审美疲劳期,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显示,2000—2002年,“两年期间,游艺类节目收视率由20多点下降到2点”,游艺类节目风光不再。

图5-1 《幸运52》

图5-2 《开心辞典》

1998年,益智节目走上了娱乐节目的前台,以央视《幸运52》(见图5-1)和《开心辞典》(见图5-2)为代表,成为当时最热门的娱乐节目。这类节目也可以称为“智力竞赛游戏节目”,以欧美的同类节目为学习榜样,其娱乐模式为“智力竞赛+博彩游戏+巨奖”,这类节目多少恢复了第一个阶段综艺节目把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融于娱乐表演的形式之中,而且十分重视明星和主持人的“光圈效应”。《幸运52》与《开心辞典》同时进入了2000年《新周刊》评选的中国电视节目榜,《幸运52》更是一举获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幸运52》与《开心辞典》的节目设置强调观众和商家的参与,因奖品而多了竞争性和诱惑性。正如节目《开心辞典》口号“用知识换取家庭梦想”一样,节目内容涉猎政治、历史、经济、天文、地理、军事等,大多数为教育性和知识性的问题。主持人李咏正是节目《幸运52》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人甚至说李咏才是《幸运52》节目的特色符号,同时节目也捧红了李咏。《幸运52》与《开心辞典》成功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国外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一条成功途径。

三、“真人秀”阶段:“井喷”式发展

这一阶段出现在21世纪初,2005—2006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将之推向高潮,至今热潮也未见消退。“真人秀”娱乐节目又被称为“真实秀”或 “真实电视”,这类节目源自于欧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娱乐节目的新潮流。“真人秀”应该是从“Reality show”一词翻译过来的,在国外对这类节目也有不同的称谓,如“游戏秀”“真实娱乐”“真实电视节目”等。真人秀节目顾名思义包括两种属性:真实记录和虚拟秀,这说明真人秀是一种融合了虚构与真实的节目形态。

真人秀节目引入中国只有十多年的时间,节目形态也进行了单纯模仿、引进模式和自主设计的多种尝试。以2003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论坛为标志,前期电视真人秀节目除《完美假期》外,其他节目几乎千篇一律是“野外生存挑战”类的野外真人秀,而后期节目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室内真人秀”。真人秀节目以人为核心,以真为特色,以秀为手段,使平民参与过程公开化,加强平民意识使该节目受到更多人的参与和关注。平民走到观众面前,而且成了明星,被称为平民造星运动。

英国 BBC 纪录片导演艾里克斯·霍尔姆斯曾将“真人秀”归为建构式纪录片,他认为“它向观众证明了真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像肥皂剧和电视侦探片里的角色一样神奇”。关于真人秀节目,国内电视理论界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明确的定义,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