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与展望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与展望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从央视《看见》栏目看公共新闻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创新“公共新闻”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这样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可以大致展现出“公共新闻”的含义。在现有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让具有理性和思辨能力的公民成为公众主体,保证公共新闻议题的高度代表性和及时性,节省媒介资源,又从根源上解决了公共问题。

第二节 从央视《看见》栏目看公共新闻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创新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这样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可以大致展现出“公共新闻”的含义。“公共新闻,在美国又称为‘公民新闻’,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5]我国学者孙旭培教授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6]虽然公共新闻的概念在西方和中国都没有确定,但对于该理论的讨论过程却为新闻报道实践总结出了新视角和新技巧。从大众传媒传播者的角度看,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其职能已经不仅仅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公共事件,引导受众进入公共领域。在传播的内容上,不再取决于事件,而是新闻中的人,把重点从表层的叙述事件双方的冲突上升到客观呈现双方观点,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梳理形成原因,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传播方式上,强调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意识,重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让受众来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从受众角度看,公共新闻理论不再将受众仅仅看成是购买媒介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而是将受众看成是享有权利并拥有自我管理责任的公民,他们可以在公共讨论中发表意见,而这种意见将对社会公共事件产生影响。

一、公共新闻理论在我国践行的现实条件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但目前我国的公民意识水平还不高。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进步与完善,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公民意识的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1954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为我国从根本上确立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最广泛的民主权利奠定了基础。1954年宪法规定了各项具有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确保人民当家做主和公民的平等地位与权利不受侵犯准备了条件。法律的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逐渐强化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身份即公民的角色。市场经济要求资源的最有效配置,按价值规律办事,必须建立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这是对传统体制下那种政治终身制、世袭制等不平等生产关系的彻底否定,这也是我国公民意识赖以生存发展的摇篮。

“公共新闻”正是在这种以公民意识为代表的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的大背景下对党和政府执政理念新的阐释和传播。新闻媒体在我国开始对公共生活领域进行导向与介入,通过搭建起公共平台,塑造人民的公民意识,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公共新闻以倡导“公共利益”为最高原则,这正契合了新时代党和政府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工作宗旨。[7]应该承认,现实已经为“公共新闻”在我国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基础。

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是由学者汉娜·阿伦特率先提出,后经过尤根·哈贝马斯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对此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后,使其不断成熟。哈贝马斯指出公共领域也称公共性,它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8]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哈氏进一步阐释公共领域的内涵为: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的基础上,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是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威之间的中间地带。在这个领域内,作为私人的个体以独立的身份进行自由表达,本着理性的原则就公共事物进行批判、达成共识,以与公共权利相抗衡的民意来监督和影响公共权力机关。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就是“公众”“公共意见”和“公众媒介”。

我国的新闻体制也为“公共新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着政治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功能,这与“公共新闻”中所要求的媒体角色是契合的,“公共新闻”并不排斥舆论导向,其引导能力具体表现在对选题的议程设置能力、评论说服效果等方面。新闻媒体在保证其“喉舌”性质的同时,还具有传播信息、反映舆情、引导舆论、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共利益、甚至有限度地批评政府政策、制约公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犯等功能,越来越多地具备了“公共领域”特性。我国公共新闻的特性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公共领域”, 从单纯的“宣传工具”到中介角色,从仅仅是“喉舌”到自觉地充当协调者、调停人,我国新闻传媒行使监督、制约功能,其自身也是国家政治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仍隶属于国家的政治权力。

二、央视《看见》栏目对电视公共新闻的应用与创新

对公共新闻的现实条件进行深入反思,趋利避害,勇于创新,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传媒环境、适应我国新闻改革的公共新闻实践道路。2010年12月6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全新午间专题栏目《看见》(见图4-2)。

图4-2 《看见》

《看见》栏目的创新探索正是我国主流媒体对公共新闻理论深入反思的回应。一方面,作为媒介产品,《看见》自觉搭建公共话语表达平台,在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和舆论监督平台的搭建中,除了报道事件本身以外,还为公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其媒介身份从单纯的“喉舌”向更主动意义的协调者发生转变。《看见》从话题选择、策划谋篇到详细报道,协调参与公共事件的公众比例和观点,考虑好传播的时机,同时保持着警惕的政治敏锐性。另一方面,《看见》注重加强公民媒介素养培养,旨在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件的参与意识。在现有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让具有理性和思辨能力的公民成为公众主体,保证公共新闻议题的高度代表性和及时性,节省媒介资源,又从根源上解决了公共问题。

《看见》栏目一经问世,便表现出了在探索“中国式公共新闻”的与众不同,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成为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拓宽了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践行了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其以“人”为中心视角的思路打破了“选题基本上无所不包,几乎涵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所有的生活空间”的泛而无章的藩篱,重塑社会共识的价值诉求为冲突的利益双方找到了对话的平台,这些元素合力共同构建了一档高品质的栏目,堪称是社会转型期探索“中国式公共新闻”的典型案例。

选题以“人”为本呈现社会多元。2010年12月6日《看见》首播,2011年8月7日起,节目扩军为日播版和周末版,节目在不断地改进中,逐渐取消日播版保留周末版,周末版原则上每期两个选题,各个选题20分钟左右,每期共40分钟。笔者对《看见》改版以来的样本——从2011年8月7日至2012年12月30日期间共92期节目,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以下五大类别:第一类,公共关注、政府关心、有条件解决的或可望解决的社会问题;第二类,被遗忘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儿童教育、家庭、城市边缘人员等社会“冰点”;第三类,道德文明建设、公民素质建设等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的事件、人物;第四类,转型期涌现出的优秀人士;第五类,其他人文题材。由于社会转型利益冲突复杂,《看见》选题力求多元,管窥时代风云。

《看见》尊重新闻中的“人”,深入新闻中的“人”,这条主线从未改变。为什么把“人”作为关注的中心?主持人柴静说,一方面我们对热点事件中的人物很容易臧否,另一方面对于底层的小人物要么过高颂扬、符号化,要么不屑一顾。我们要真正进入他的生活,甚至不去强调“平视”这种概念,而是浸泡进他的生活,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反映。[9]如在《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那期节目中,两个本应该彼此仇深似海的家庭,在悲痛中为彼此的悲痛而心存怜悯,化解了冲突。当媒界普遍对药家鑫进行“媒介审判”时,柴静努力走进双方的世界,还原真实两个家庭,摘下了药家鑫网络传言的“富二代”标签,并在节目中呈现出原本应该相互仇视的两个家庭,流露出对彼此的关切和体恤一面。受害者张妙的父亲“我还有一个儿子,而药家无后了”。药家鑫的父亲“愿意承担张妙弟弟以后读书的所有费用”。柴静在节目最后说,我们感谢两个家庭在创伤中向我们袒露内心,让我们看到张家在无辜的女儿逝去后仍能持有宽谅与善良,看到药家鑫父母在儿子伏法后继续救赎与反思。柴静用她的特有方式宣讲常识,传达对人的权利的尊重。观众在“看见”的同时,也看见了“柴静”作为新闻人的良知和使命。

《看见》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注意将尊重受众的自主表达和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结合。要尊重受众意见,所以就难以避免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其中包括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观点冲突,也包括媒体所代表观点和成员个体之间的观点冲突。在《柴静专访李永波》一期节目中,柴静采访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一事时,就扭转了李永波非理性的观点,引导了舆论。柴静问了李永波一个关于当年林丹和李宗伟两个人在上海比赛,主场球迷倒加油,导致林丹输球的问题。李永波一开始是很强硬,他说:“你怎么可以‘给外国人加油’”,大概有三个回合,他一直很强硬。随后柴静把问题稍微作了一下变化,他忽然就改变态度说,喊“加油”也挺好的,这样对队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锻炼。

《看见》的受众定位面向以公众身份出现的市民,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成为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公众作为群体,与个体、私人相对,这就意味着《看见》要将老百姓的身边事、眼前事、困难事上升到公众的长远利益、公共权益的高度来予以关注。《看见》不只为报道而报道,而是会选择一个恰当的新闻由头切入,通过节目的全方位解读和公众的探讨,引发公共思考和树立公共意识。《少女抗暴杀人事件辨析》,原告律师对少女行为的不解得到释疑,公众对于法院的判罚有了法理上的认识,揭示了人性,反哺了公民法律意识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逐渐进入深水区,对于公共新闻探索的节目越来越多,《看见》作为一档颇有影响力的栏目,其一直围绕媒体“喉舌”功能来扮演,如何将“党的声音”“政府的声音”和“民众的声音”有机地整合为“公共的声音”,视为重要的价值追求

《看见》的制片人王开岭在谈及节目创办初衷时说,《看见》强调人物、故事和影像叙事,在新闻中发现日常的力量,定位成一档具有人文品质、理想情怀、社会思考性和生命关怀力的栏目,进而为这个时代提供某种精神主张。它引导舆论,揭示人性、寻求化解,达成共识,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启蒙新人的公共服务特色明显,其价值诉求正好是一种介于政治诉求和经济诉求之间的社会诉求。[10]正如《自贡救狗事件调查》那一期的结尾所说: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候,人群之间不一样的观念和体验,往往是冲突的来源。冲突呼唤着规则,其实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冲突本身也酝酿了规则。当冲突的双方在摩擦中不断地摸索边界,并进入理解对方的体验阶段,才能尽可能地寻找共识。

三、“中国式公共新闻”的发展之路

《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它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当今中国这个转型社会中人们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带领观众一起去了解陌生,认识彼此,以理性、平衡、深入的精神内核诉说着时代的故事,让围观的个体成为宏观大历史背景中最真实的注脚。观众在见证“他者”的同时获取一种精神内省,从而集聚成一股改变社会现实的力量。《看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从选题、叙事技巧、视听元素、记者采访、人文色彩、价值诉求等多方面和角度,都体现了其独特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看见》对公共新闻理论的探索性实践,使我国的新闻媒介能发挥出更大的媒介责任,在社会转型期成为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力量、培养公民意识、搭建国家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对话平台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由于种种因素,《看见》栏目也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节目的播出环境限制节目的深度发挥。要把一个完整新闻事件的调查采访过程搬到演播厅,并且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到“有效传播”,这的确是很难达到的目标。此外,如果该新闻事件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发展动态,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目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将最新最正确的新闻动态传播给大众,无疑会影响节目的真实性。再者,如果最新动态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与已经播出的出现了偏差,那就极有可能误导广大受众对该事件的认识,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二是节目播出后受众的反馈不及时,对观众的引导作用还有待加强。在节目播出之后还应及时了解受众反馈,通过民意调查了解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受大众喜欢的原因和需要改进的环节,只有与受众站在一起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三是受制度影响导致的话语权不足。其播出的周末版的节目中没有直接涉及政府部门及其有关人员的选题。

尽管“中国式公共新闻”还存在显而易见的困扰与问题,但它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滞。特别是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载体和新闻的生产者。如今的信息社会俨然已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为媒介代表,强调分享个体的“微观世界”,以及追逐短小精悍文化的新时代,也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微时代”。自媒体时代公共新闻何去何从?美国学者坦尼·哈斯对公共新闻的未来作了阐释,他认为新型的由公众自主发布的公民新闻,其实质是深化了公共新闻的民主理想,而不是取代它。[11]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所创造的“微时代”并非不利于公共新闻的发展,但是由于公众参加公共新闻的门槛放低了,公共领域容易出现混乱、无序,因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必须规范公共领域的大环境,加大对公共领域的管理,才能给公共新闻一块健康发展的土壤。如果媒体记者能因势利导,信任和调动公众民主决议的能力和意愿,“微时代”中的各种媒介变革因素同样可以成为推进公共新闻事业的积极因素。甚至新媒体将进一步拓展“公共领域”中公共新闻的报道空间。

总之,随着公民意识的崛起、公共领域的扩展、舆论引导功能的强化,公共新闻发展的政治、社会、媒介生态环境得以改变,以及媒介技术的革命,都会带来公众强烈渴望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伴随着我国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对公民权利保护程度逐渐加大,这些都将为中国式公共新闻步入新的阶段创造不可多得的条件。同时中国的国情和媒介生态环境决定了照搬别国模式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欲速则不达,中国式公共新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改革和创新。

第三节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终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元素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的全媒体时代的加速到来,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渠道、受众需求和管理格局都会发生变化,各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无论是在传播理念上还是在内容、形式上,都将进行大的变革(见图4-3和图4-4)。

图4-3 微博

图4-4 微信

一、媒介融合与资源整合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受众的生活方式、艺术体验方式、审美体验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渠道、受众需求和管理格局都将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角色定位和资源整合,以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说过:全媒体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媒体化不仅是一种新闻报道形态,还是媒体在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和策略上的一次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实现融合,构建大传媒的信息传播、互动、服务平台,传统媒体在全媒体化时代应提前布局。[12]多种媒体的融合,是在外力驱动和内在需求的互相促进下生成的动力,这种融合从组织结构的改变开始,进而促进了新闻资源的大融合。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同时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推动新闻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不仅能使新闻资源得到更加深入的开发和利用,而且可以直接带动媒介影响力的增强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我们不难发现,当下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已经或者正在尝试着将自身的节目制作和传播方式与其他媒体相结合,电视新闻节目中,已经开始大量地融合报纸、 广播、互联网、手机、微博等的内容,既有报纸的解读,广播现场连线,又有网络论坛的互动参与,更有手机视频直播、微博播报等内容,打造多向度、多视角的节目内容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都有着切身实际的体会,例如,在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中,都会制作属于自己节目的二维码,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引发关注。另外,电视新闻节目还通过开发各种相关手机App软件进行传播,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讨论,产生良好的互动感,保持观众的参与度和持续关注度。

新闻资源是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

(1)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媒介所拥有的新闻信息渠道及其产品,包括新闻提供者、新闻合作者、新闻线索、新闻稿件、新闻资料等。

(2)新闻媒介资源。新闻媒介自身所拥有的新闻传播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载体、品牌、社会关系等。

(3)新闻环境资源。新闻媒介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为新闻传播活动所提供的资源。

(4)新闻受众资源。新闻媒介的受众对象,主要是事实上已经作为读者、听众、观众存在的社会公众。新闻资源整合,是媒介主体根据多种新闻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统筹利用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使这些资源发挥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媒介的产品竞争力。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从节目生产前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的选择,到前期节目的策划和采访,再到后期节目的编排和制作,都应考虑全媒体化的节目生产,深度整合电视台节目资源以及其他媒体新闻资源,逐步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等其他媒体在节目存储、媒体管理方面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就目前的趋势而言,新媒体的不断兴起和发展能使受众更好地互动交流,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和主动参与能力,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为观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倘若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充分吸收借鉴新媒体等其他媒体的优势资源,其在制作和传播方式上都将会有历史性的飞跃与突破。

二、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存在形式单一呆板、内容性差,传播单向、互动性差,观众无话语权、参与度低,播出时段固化、时效性差等缺点与不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数字技术的发展、受众需求的转变等,正在悄然改变着电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信息从单向流动开始向多向、立体、全方位互动转变, 互动也由“技巧化”向“体验式”转变。电视新闻节目需要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和发展思路,针对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构建面向全媒体的大播出平台,实现跨媒体、跨终端的节目分发和传播。

新媒体的出现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在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以及各种手机App应用等新媒体,建立专门的网络讨论平台,让受众可以使用相关的新媒体工具,直接对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节目本身发表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可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将自我的意见和看法告知节目组,时间上互动更加及时,过程也更具操作性和直观性。这种互动性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具有同步性、同时性的特征,观众的意见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第一时间显示出来,电视节目也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到观众的反馈信息。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被缩短到几乎可以是同步的时间,而且是没有进行加工和处理的原生态。新媒体能使受众更好地互动交流,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和主动参与能力,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为观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单向线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跨越。

凤凰卫视2005年2月开通的《网罗天下》,是国内电视新闻节目中第一次出现以网络资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形式。《网罗天下》全面而彻底地整合网络信息,传递民间声音,例如,中日足球比赛前后中国网民和日本网民的观点,以及其他国家的网民对该事件的看法等。主持人每天从网上搜索全球各地的网站、网页和论坛,包括来自网站的独家信息、BBS论坛上的公众声音、热门的网络话题,用电视平台展现网络世界的动态面,如网上聊天、MP3下载乃至Flash动画分享。传者和受众在这种良好的互动性氛围的推动之下,各取所需,从而达到一个极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内容为王,提高竞争力

“内容为王”是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根基,优质的、稀缺的内容才是电视新闻节目竞争的核心资源,只有不断地在内容上下功夫,新闻报道高举“内容为王”的旗帜,打造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制作精良的精品节目、品牌栏目,才能在全媒体时代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善于将优质的内容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实现跨媒体化,并在其中仍然坚持其优质的内容,观众不会因为一个电视台级别有多高而看节目,而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才关注。

图4-5 移动新闻客户端

2013年央视也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与传统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相比,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央视优质高效的新闻资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不仅根据新闻类型划分了要闻、军事、体育、财经、社会频道,还加入了央视栏目、图解新闻、话题投票和热点纵深等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特色频道。例如在“央视栏目”频道中,央视新闻为用户提供了CCTV各频道特色栏目的订阅,诸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的各期都可以直接订阅通过视频观看。实时性是新闻资讯的最大意义,结合央视强大的新闻资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的实时性也相当高,不仅各分类频道第一时间更新新闻信息,在首页左滑进入的最新资讯界面中,用户也可查看最新新闻资讯,了解最新新闻动态。文字、音频和视频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方式也让央视新闻客户端显得与众不同,结合自身强大的资源,央视新闻在基本所有文章中都添加了央视相关节目视频,在首页中还添加了“听电视”功能,可以实时CCTV-13新闻频道音频,用户可直接进入收听新闻频道的广播(见图4-5)。

总体来看,以“内容为王”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央视新闻客户端可以称为目前最为强大的一款移动新闻客户端,央视强大的新闻资源不仅覆盖了各类型新闻资讯,还提供了央视特色栏目新闻,实时性的新闻推送可以让用户接收到最新高质量的实时资讯,文字、音频和视频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尽显立体化优势。

四、转变思维,打造创新力

“创新是媒体获取活力的必经之路,创新力决定竞争力,没有创新能力的媒体是不能适应如今这个大环境的。”[13]当今伴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开始转向网络和微博获取即时新闻;另一方面,微博等新媒体成了新闻的策源地,甚至引领着新闻话题和事件的走向,给电视新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在这种新的传播生态下,唯有创新才是电视新闻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有活力;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追求尽可能大的新闻信息量,和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节目遵循传播规律,与新媒体相结合,创新思维,更新其内容和形式,才能得到较为稳定长久的发展。第一,在内容选题、叙事方式、资源开发上开拓创新。鼓励记者进行调查性报道,网络具有快捷迅速、碎片化、零散的特点,而传统媒体可以做到深入调查、深度解析,深入调查是电视新闻确保权威性和专业性的重要前提。第二,强化新闻评论的力量。通过表达意见占据话语制高点,提高电视新闻的敏锐度,是电视新闻彰显权威性的需要。在即时互动和便捷沟通不及新媒体的情况下,电视评论的作用日显重要,独家的意见表达正日益成为传媒新的增长点。凤凰卫视较早启用了阮次山、何亮亮、邱震海等电视评论员,2010年央视在电视新闻深度评论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尝试,涌现出如国内新闻评论员杨禹、国际新闻评论员宋晓军等较有影响的评论员。第三,新闻直播常态化。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个声音是由谁最快发出来的,这是全世界判断媒体的一个重要尺度。我们注意到,现在央视新闻频道已把直播从“周常态”推进到“日常态”,不仅每天都有,而且经常是多个事件多条新闻线同时直播跟进。“新闻零时差”已被作为“追求的更高境界”。 第四,新闻传播立体化。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作为内容提供商介入新媒体,新媒体又变为传播平台介入电视,电视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电视新闻实现影响力的提升,必须主动适应立体化的传播方式。第五,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还要考虑形式的创新。要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就要充分调动各种电视元素,如画面、解说词、字幕等,把图表、漫画、动画等形象性的东西加入其中可以让新闻更加生动形象,使其更易被观众所接受。

全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节目只有“及早谋划,及早转型,及早融入”,才有可能抢占到未来电视新闻发展的制高点。

第1篇 思考题

1.电视新闻如何体现新闻的本质?

2.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有哪些?

3.如何看待电视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

4.从《焦点访谈》看电视新闻节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5.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与内地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有何异同?

6.电视新闻栏目在设计上如何体现新闻要素?

7.分析电视技术手段在电视新闻栏目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8.如何看待新闻“故事化”?

9.举例分析主持人或新闻主播对一档新闻节目的作用和影响。

10.谈谈你对电视公共新闻的认识。

11.简述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注释】

[1]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7.

[2]Werner J.Severin,James 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8.

[3]王志.浅谈对新闻人物访谈栏目《面对面》的把握 [J].电视研究,2003(8):22.

[4]王志.浅谈对新闻人物访谈栏目《面对面》的把握 [J].电视研究,2003(8):22.

[5]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J].新闻战线,2004(4):34.

[6]严英,王琛.公共新闻与受众公民意识的提升[J].井冈山大学学报,2008(1):22.

[7]肖遥遥.公共新闻理论初探及其在大众媒体中的运用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1(3):23.

[8]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2.

[9]耿欣,蒋玉鼎.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主持人柴静[J].中国记者,2012(1):107.

[10]马骏.看见: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J].井冈山大学学报,2009(2):22.

[11]坦尼·哈斯.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 [M].曹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11.

[12]刘长乐.全媒体时代的思维转变与战略实施 [J].中国记者,2011(5).

[13]王求.推进整合 积蓄实力——为建设一流的现代国家传媒机构而奋斗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