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公报》的读者投书

《大公报》的读者投书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大公报》的读者投书1.读者投书简介1940年,《大公报》开辟“读者投书”,很快引起读者及学界注意。此时《大公报》已得到社会一般人士的信仰,“读者投书”则被誉为“锦上添花”。《大公报》对读者投书的内容或范围,没有限制,凡是社会上一切大事小事都可以抒发自己的意见。《大公报》增设的“读者投书”,在最初创办的一年中就取得良好效果,获得社会的好评。

一、《大公报》的读者投书

1.读者投书简介

1940年,《大公报》开辟“读者投书”,很快引起读者及学界注意。这一新举措被认为在全国的报纸中开了一种新风气,以致有人称赞读者投书是“民众的心肠,表现了真正的民意,反映真正的民情,是民众亲口说出来的话,不加不减,是民众亲手写出来的字,不折不扣”。此时《大公报》已得到社会一般人士的信仰,“读者投书”则被誉为“锦上添花”。(47)

“读者投书”在我国似属创举,但在英美各国早已司空见惯。美国各栏称之为“意见交换栏”(Column of Common Opinion),伦敦泰晤士报即以此栏见胜。国外投书的读者往往是社会上很有地位或声望的人,而中国投函的读者不一定很有名,发表的意见也不一定很有权威,但至少可以说是代表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见解、一部分人的观念。《大公报》的读者投书主体,除有个人外也有团体,如1940年4月13日的“请发学校膳食贷金”,即是以国立西北大学战区学生委员会团体名义写的。

《大公报》对读者投书的内容或范围,没有限制,凡是社会上一切大事小事都可以抒发自己的意见。有人曾针对大公报上的读者投书多为申述个人的苦状,建议刊登些积极的意见,以破除旧习惯、建设新精神。

《大公报》增设的“读者投书”,在最初创办的一年中就取得良好效果,获得社会的好评。该栏目在诸如两江女子体育专门学校风潮、广阳场撞船、民望轮沉没、《木兰充军》影片被毁、学生待遇等问题上,将有关方面的来信登载出来,给各方以发言空间。以广阳场撞船为例,《大公报》将涉及此案各方的信都予以刊登,除刊载中央社的消息外,还有本报特讯,又发表了社评和短评,充分容纳各方声音,留给读者思考。(48)

2.读者投书分析

时人对《大公报》以1941年1月1日至4月30日的读者投书进行研究,分析了该栏目创办初期读者投书的原因及主要目的。这四个月的读者投书总计有30多封,平均每四天有1封,而4月份最多,共有20封,即该月平均每三日有2封。

研究者将读者投书的原因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前者是读者自己身临其境,自动把所见所闻写信给编者,如2月6日的“读者与爱书”是作者参观中央图书馆后写的;4月15日的“小学生尚有体罚”是作者参观一所小学后写的。间接投书则是投书者因为看了一篇社论,或一则新闻、一条点滴或别人的一封投书,而引起他自己的看法,写信给编者,如4月3日“军人竞伐林木”是由于看见3月23日和29日两日的别人投书“关于保护天然林”而写的。

读者投书的目的可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类情况。消极的即通过暴露弱点,以引起社会的注意,如2月24日“银行为何不收小款”,就是暴露银行行员傲慢的态度;积极的则是对于一件事情有积极的建议,如2月6日之“读者与爱书”,建议读者爱惜已有的书、增加新书新杂志、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可以方便日间工作的人员使用。

读者投书发表后收到了一定效果,引起报纸的社论作者、新闻访员、有关政府机关主管官署、社会人士的注意。4月3日读者投书提出的“疏散乘车难”,引起卫戍总部人员的解释,同日的“军人竞伐林木”,则使军令部发出“禁止伐林,违者唯主管长官是问”的命令等。

新闻界则通过读者投书,及时发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去调查实际情况,再进行详细的报道。如4月14日的“米到哪里去了”,读者来信说明人民把米收藏的情形,因此对于米涨价、米缺乏的消息,报纸不能只靠官方报告,必须派出访员采访实际情况。(49)

但新闻界人士指出,真正的读者论坛在中国报纸中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是“庶人不能议政”的时代。报纸中偶尔有读者通讯,以半报告新闻、半叙述己见的书信体吐露些民间疾苦。报社对此通常要郑重说明,读者应具真姓名并文责自负,但仍有些民众不怕事,借此机会说出胸中的苦痛。而大部分报纸并不愿找这类麻烦,所以这种形式的言论被看做只是微弱的幼苗,(50)客观上不能真正发展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