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速公路风险管理

高速公路风险管理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风险管理”这一术语源于美国,由学者格拉尔在调查报告“费用监控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提出。总体上看,高速公路风险管理分企业风险管理与项目风险管理两个层面。对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主要将风险管理概念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实现对人才的动态监控。
高速公路风险管理_高速公路项目运营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性经济风险发生之后,风险管理问题成为美国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对象。“风险管理”这一术语源于美国,由学者格拉尔在调查报告“费用监控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提出。1948年美国钢铁业大罢工与1953年通用汽车火灾事件,使得企业主们开始逐渐接受风险管理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受到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其研究内容逐步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逐步成为管理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高速公路管理。

总体上看,高速公路风险管理分企业风险管理与项目风险管理两个层面。

1.企业层面的高速公路风险管理

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源于一般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风险管理更多的集中于生产风险管理、企业运作风险管理。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由于一些重大生产事故的出现,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风险管理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尤其是石油、化工、采矿等工业企业生产风险的研究,从生产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角度研究风险控制的方法。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生产经营风险管理以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专业技术知识去分析风险。它能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全面、系统地识别系统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而不是传统的、仅凭经验和直觉去分析风险,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均使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全介(1998)从分析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出发,提出风险管理; 王学军(2001)针对不同项目特点提出资源贮量风险、能源与材料风险以及经营管理风险的风险防范措施等。

(2)企业运作风险管理

企业运作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三个方面。

企业战略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仍属于概念阶段,方法亦主要为定性分析方法。关于战略风险的定量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且多采用资产定价法(CAPM)或CAPM的演变模型。此外,也有学者将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用于企业战略风险评价。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相对成熟,研究成果丰富。目前较为成功的应用包括爱德华·阿尔曼Z值计分法。该方法选用多个财务指标,运用多变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用加权汇总后的值表征财务风险,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与预测; 另一种是运用单变模式思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走势来评价与预测财务风险。

对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主要将风险管理概念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实现对人才的动态监控。比克尔豪普特将人的风险定义为人的死亡或身体伤残的风险,还有疾病、高龄等不能工作的风险。普莱斯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人力资源流失风险的主要原因。国内学者中,牟永红、吕叔春、廖泉文从不同角度划分人力资源风险。杨乃定、赵曙明等分析了人力资源风险产生原因,等等。

(3)工程保险

国外高速公路风险管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工程保险业的发展上,虽然工程保险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程保险才取得较快的发展。这主要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欧洲不少国家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不但各种工厂和机器受到严重破坏,无数的建筑物也遭到了相当大的毁损,战后满目疮痍,各国自然要大兴土木和恢复工业,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这为工程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战后大规模的重建过程中,业主、承包商等建设市场主体面临着难以承受的巨大风险,为转嫁工程期间的各种风险,需要设立建筑和安装工程保险来提供保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程保险业务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

在国际组织出资援助发展中国家兴建水利、公路、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工程保险提供风险保障,工程保险制度在这些国家中逐步发展并推广开来。从国际趋势来看,工程保险将成为保险市场上的支柱性险种。被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作为施工合同条件重要内容之后,工程保险制度进一步走向成熟。

1880年,英国颁布《雇主责任法令》。如果雇主的过失是导致雇员遭受伤害的原因,雇主必须为此承担赔偿责任。雇主具有下列应尽义务: 提供适当安全的工作场所,提供适当安全的工具,提供智力相对健全、身体健康的同事,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并加以实施,告诫雇员工作中本身固有的和难以预见的任何危险因素等。雇主责任保险公司同时成立。

1885年,第一张职业责任保险单——药剂师过失责任保险单在英国问世,随后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在欧美开始兴起。20世纪初叶,又出现了独立的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真正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职业责任保险拓展深入到工程建设领域。

为了推进工程保险行业的发展,1968年,在慕尼黑建立了国际工程保险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Insurance),这是一个非营利、关于工程保险方面的国际组织。

2.项目层面的高速公路风险管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研究的主流一直集中在企业风险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才得到了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重视。

(1)总体发展情况

项目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一次性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唯一性、临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也正因如此,项目管理区别于一般性事务管理,面临较高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是伴随着国际工程建筑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西方社会战后重建,特别是西欧经济的复苏,在欧洲兴建了一大批宇航、水电、能源、交通项目,巨大的投资使项目管理者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而复杂的工程项目环境又使项目本身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何定量地实现预期不确定性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成为管理者的一大难题。由此,产生了对风险管理理论方法研究的需求。1984 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制定的PMB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00年进行了修正,这表明PMI对项目风险管理高度重视。英国的项目风险管理也有自己的特色。C.B. Chapman教授在1987年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把风险工程作为各种分析技术及管理方法的集成。

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通过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已成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制定的PMB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PMBOK不断完善与发展,在2008版中已对项目风险管理内容进行较全面阐述。1986年,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了“欧洲风险研究会”,拓展了风险管理国际交流范围; 日本成立了“日本风险研究会”; 新加坡召开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这些风险管理协会大多是全国或地方性的非政府组织。近30年来,各国风险管理协会积极开展项目风险管理交流与合作,定期召开风险管理学术会议,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在风险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学院与科研机构对风险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功不可没。许多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了专门研究,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主要偏重财务风险管理与教育,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大学等设有行为风险研究中心; 英国亚斯敦大学、格林威治大学、伯尼茅斯大学等主要偏重技术风险,等等。从学术会议方面看,1992年6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召开的第十一届大会( ’92WCPM, Florence,Italy),将项目风险分析(project risk analysis)作为第一个主体(共六个主体)的四个分题之一,论文集Project Management Without Boundaries分两卷出版,其中与项目风险有关的文章占10%。1994年6月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的第十二届大会(’ 92WCPM,Oslo,Norway)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大会的四大主体之一。英国学者J.R.Turner的著作The Handbook of Project-based 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项目风险的管理问题(Chapter11:Management Risk),最具代表性的期刊是由英国Butterworth-Heinemann Ltd主办的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ject Management,其中经常刊登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文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刊载有关风险方面文章的杂志如: 英国的Project Appraisal,美国的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Risk Analysis、The Engineering Economist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和学会,促进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如美国风险与保险协会,公共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风险分析学会; 英国工商业风险经理与保险协会、风险管理学院等,均对各国风险管理事务、学术理论、专业正式考试制度等极具贡献,如美国防务系统管理学院(Defense Systems Management College)编著的Risk Management: Conceptsand Guidance就是美国国防部关于在武器装备研制中如何减少和控制风险的规范化著作。

当今世界上一些大型土木工程项目均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风险管理。从掌握的资料看,美国的华盛顿地铁、英国伦敦地铁、香港地铁、新加坡地铁等大型项目都采用了风险管理技术,从而保证了项目的成功。概括起来,目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项目建设期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控制与管理,并在几方面都开发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方法。而目前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价方法上。不同学者从风险管理的出发点、目标、手段和管理范围等不同的侧重点,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美国学说和英国学说,其他各学说都是它们的分支,或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总体上看,目前国外研究热点为风险评价方法。现有的较为成熟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层次分析法(AHP)、头脑风暴法、蒙特卡罗模拟技术(Monte Carlo Simulation)、敏感性分析法(Sensitive Analysis)、模糊分析方法(Fuzzy Analysis)、统计概率法(Statistics Method)、CIM模型(Controlled Intervaland Memory Models)、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t Tree Analysis)、外推(Extrapolation)、影响图分析法(Influence Diagram)等。这些方法大致反映了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的现有水平,且各有利弊。在交通建设项目实践中,如美国的华盛顿地铁、英国伦敦地铁、英法海底隧道、香港地铁等大型项目采用了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成功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促进了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发展情况

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学术界及企业界才有所接触。但是该时期在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时,只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程序,未能同时引入风险管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著作被介绍到我国,同时也被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尤其是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例如,上海地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成功地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广州地铁拟定了风险管理方案。

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风险研究由翻译引进向自主研究的转变。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的风险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关风险研究及应用的著作不断涌现。该阶段的风险研究集中于经济宏观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投资及金融风险评价等领域。

1990年至1997年,国内风险研究处于稳定发展期。各个相关领域都在积极探索研究,开展风险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与风险有关的研究论文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大量涌现。风险分析和管理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水利工程、化工工程、矿山工程、房地产、证券等领域。如由天津大学进行的《三峡工程经济风险与对策研究》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风险应用研究的逐步成熟。国内大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也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1997年至今,是我国风险研究与应用的蓬勃发展期。有关风险的著作大量涌现,研究和应用领域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风险投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工程等新领域内,研究水平也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仅从2000年到2001年,我国出版的风险著作就达84种之多,而且近两年学术研究论文也急剧增加。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的全面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风险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公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是以国家为主,企业也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一旦出现问题,风险也是由国家承担,对企业影响不大,因而风险意识极为淡薄。改革开放以来,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越来越被有关部门和企业所重视。近几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担保法》、《保险法》、《建筑土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建设市场陆续进行了相关风险管理的试点工作。

(3)交通与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评价与控制

目前,我国针对高速公路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阶段,尤其是施工阶段。学者们以传统风险管理框架为基础,从具体项目风险特点出发,从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等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与分类,进而对风险估计与评价、控制方法等展开研究,而风险评价的核心通常为项目财务状况。此外,不少学者针对公路投资风险进行研究,包括对不同运营模式的高速公路进行某一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与控制方法实证研究。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晓君教授研究BOT-TOT、NC-BOT等模式下公路建设投资风险的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等等。

预警理论在交通领域特别是高速公路运营中的运用也并不多见,主要在于安全技术和灾害的预警,例如刘小明等对道路交通安全与事故成因的分析,王超对交通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罗帆等对民航交通灾害预警模型及运行方式的探讨,杨晓光教授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与救援系统设计等。但已将预警理论初步运用于交通行业,如佘廉教授等著的《中国交通灾害》一书对交通灾害的预警管理进行了原理性的探讨。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市场仍未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理论的防范影响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投资目标的风险要素的管理制度。公路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被统得过死,改革开放以后,公路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仍然由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尚存在缺少风险意识、缺乏监督机制、缺乏先进管理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项目管理程序中没有风险分析这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就是业主不重视,没有意识到通过风险分析这一过程有利于工程项目科学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