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郗超举贤不避仇_有关和善宽容的故事

郗超举贤不避仇_有关和善宽容的故事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郗超举贤不避仇_有关和善宽容的故事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人,东晋大臣,是东晋开国功臣郗鉴的孙子,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夫人是他的亲姑姑。郗超不仅与谢玄合不来,对谢玄的叔父谢安也很有成见。郗超因此不服,还经常为此发牢骚。可是郗超没有这样做。郗超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举贤不避私怨,这种精神也被后世传扬。

郗超举贤不避仇_有关和善宽容的故事

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人,东晋大臣,是东晋开国功臣郗鉴的孙子,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夫人是他的亲姑姑。

郗超,东晋人。他年轻时就有不羁之志,超群之才。被当时掌握军政大权的桓温招在征西大将军府作幕僚。

与郗超同时在征西大将军府作幕僚的,还有一个叫谢玄的年轻人,也很有才华。两个年轻人性情不一,并不投合。郗超感到谢玄聪明过人,有经国之才,但过于谨慎,很难与之交往;而谢玄觉得郗超广交博施,善于谈论,但有些盛气凌人,难于接近。两人常常在一些问题上吵得面红耳赤,互不服气。后来,郗超被桓温提升为中书侍郎,谢玄被朝廷迁升为广陵相,两人就分道扬镳了。

郗超不仅与谢玄合不来,对谢玄的叔父谢安也很有成见。为什么呢?郗超觉得,自己父亲郗愔论门第比谢安高,论资历比谢安老,职位理当在谢安之上,可是谢安竟然成为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自己父亲却被排斥得只是个无职无权的散官。郗超因此不服,还经常为此发牢骚。(www.guayunfan.com)当时郗超深得桓温信任和重用,权势很大,就连当朝宰相谢安也要让他几分。谢安曾前往拜访郗超,可是郗超出于成见,竟闭门不见,给了谢安一个难堪。

当时北方前秦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不断蚕食东晋领地,横决于黄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坚亲率六十万步兵、二十万骑兵大举南犯,企图一举吞并东晋。东晋朝廷紧急下诏,选用贤才率兵抵御秦军。宰相谢安在此危难之时,举荐了侄子谢玄出来应诏。

消息传出后,却引来了朝中文武官员的诽议,指责谢安犯了“不得举亲”的忌讳,举荐侄儿是搞任人唯亲,误国误民。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郗超也站出来大加指责,无疑是个很好的发泄私愤的机会。很多官员也预料郗超会这样做,因此都等着好瞧。

可是郗超没有这样做。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郗超挺身而出,为谢安叔侄说话。他说:“谢安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世俗的偏见,举贤不避亲,这是多么明智的义举啊!谢玄决不会辜负叔父的推荐,一定能以事实来证明他的经国之才!”郗超又继续说:“我曾经与谢玄在桓公府共事,对他的才能有深切了解。事无巨细,他都能处理得十分稳妥,而且出色。我相信朝廷用他率兵迎敌,一定能以少胜多,赢得胜利!”因为这话出于他的口,就十分有说服力,众多的猜疑和非难都平息了。

晋孝武帝随即拜谢玄为建武将军、衮州刺史,监领江北诸路军马,迎击秦军。谢玄虽然只有八万兵马,然而由于他精密策划,巧妙部署,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在淝水大败秦军,并收复了徐、衮、青、豫诸州。苻坚逃到北方,全军只剩下十几万人马,再也无力进犯东晋了。

谢玄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淝水之战”这一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并载入史册。郗超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举贤不避私怨,这种精神也被后世传扬。

◆本文主要推崇郗超在关键时刻,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这种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