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羊绒针织物的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山羊绒针织物的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记录萃取液的温度。测试前样品密封保存。从样品上取两块试样剪碎,称取1g,精确至10mg。用校正后的吸光度数值,通过校正曲线查出甲醛含量,用μg/m L来表示。取两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整数位。应有2人独立检测,并以2人一致的结果为样品检测结果。
山羊绒针织物的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_山羊绒及其制品质量检验

一、纤维含量试验(仅针对于含有山羊绒纤维的针织物)

山羊绒针织物的纤维含量试验参照试验部分第五章第二节第七条。

二、pH值

山羊绒制品的pH值的测定一般采用标准GB/T7573进行。

(一)试样制备

将样品剪成约5mm×5mm的碎片,以便样品能够迅速润湿。剪样时要手戴实验室专用手套,避免污染和用手直接接触样品。每个测试样品准备3个平行样,每个称取(2.00± 0.05)g。

(二)水萃取液的制备

在室温下制备三个平行样的水萃取液:在具塞烧瓶中加入一份试样和100m L水或氯化钾溶液,盖紧瓶塞。充分摇动片刻,使样品完全润湿。将烧瓶置于机械振荡器上振荡2h± 5min。记录萃取液的温度(室温一般控制在10℃~30℃,如果实验室能够确认振荡2h与振荡1h的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可采用振荡1h进行测定)。

(三)水萃取液pH值的测量

(1)在萃取液温度下用两种或三种缓冲溶液校准pH计。

(2)把玻璃电极浸没到同一种萃取用的试剂(水或氯化钾溶液)中数次,直到pH示值稳定。

(3)先将第一份萃取液倒入烧杯,迅速把电极浸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用玻璃棒轻轻地搅拌溶液直到pH示值稳定(本次测定值不记录);然后,将第二份萃取液倒入另一个烧杯,迅速把电极(不清洗)浸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静置直到pH示值稳定并记录;再取第三份萃取液,迅速把电极(不清洗)浸没到液面下至少10mm的深度,静置直到pH示值稳定并记录。记录的第二份萃取液和第三份萃取液的pH值作为测量值。

(四)计算

如果两个p H测量值之间差异(精确到0.1)大于0.2,则另取其他试样重新测试,直到得到两个有效的测量值,计算其平均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甲醛含量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一般有三种方法:水萃取法、蒸汽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此处主要对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水萃取法进行详细说明,即标准GB/T2912.1所说的试验方法。

(一)原理

试样在40℃的水浴中萃取一定时间,萃取液用乙酰丙酮显色后,在412nm波长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液中甲醛的吸光度,对照标准甲醛工作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

(二)校准曲线的绘制

采用下列所示溶液中的至少五种浓度来绘制标准曲线:

含0.15μg甲醛/m L=15mg甲醛/kg织物;

含0.30μg甲醛/m L=30mg甲醛/kg织物;

含0.75μg甲醛/m L=75mg甲醛/kg织物;

含1.50μg甲醛/m L=150mg甲醛/kg织物;

含2.25μg甲醛/m L=225mg甲醛/kg织物;

含3.00μg甲醛/m L=300mg甲醛/kg织物;

含4.50μg甲醛/m L=450mg甲醛/kg织物;

含6.00μg甲醛/m L=600mg甲醛/kg织物;

计算工作曲线y=a+bx,此曲线用于所有测量数值,如果试样中甲醛含量高于500mg/kg,稀释样品溶液。

(三)试样制备

样品不进行调湿,预调湿可能影响样品中的甲醛含量。测试前样品密封保存。从样品上取两块试样剪碎,称取1g,精确至10mg。如果甲醛含量过低,则可增加试样量至2.5g,以获得满意的精度。将每个试样放入250m L的碘量瓶或具塞三角烧瓶中,加100m L水,盖紧盖子,放入(40±2)℃水浴中的振荡(60±5)min,用过滤器过滤至另一碘量瓶或三角烧瓶中,供分析用。

(四)试验步骤

(1)用单标移液管或移液枪吸取5m L过滤后的样品溶液放入一试管,及各吸取5m L标准甲醛溶液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加5m L乙酰丙酮溶液,摇动。

(2)首先把试管放在(40±2)℃水浴中显色(30±5)min,然后取出,常温下避光冷却(30±5)min,用5m L蒸馏水加等体积的乙酰丙酮作空白对照,用10mm的吸收池在分光光度计41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3)若预期从织物上萃取的甲醛含量超过500mg/kg,或试验采用5∶5比例,计算结果超过500mg/kg时,稀释萃取液使之吸光度在工作曲线的范围内(在计算结果时,要考虑稀释因素)。

(4)如果样品的溶液颜色偏深,则取5m L样品溶液放入另一试管,加5m L水,按上述操作。用水作空白对照。

(5)做两个平行试验。

注:将已显现出的黄色暴露于阳光下一定的时间会造成褪色,因此在测定过程中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操作。

(6)如果怀疑吸光值不是来自甲醛而是由样品溶液的颜色产生的,用双甲酮进行一次确认试验(双甲酮与甲醛产生反应,使因甲醛反应产生的颜色消失)。

(7)双甲酮确认试验:取5m L样品溶液放入一试管(必要时稀释),加入1m L双甲酮乙醇溶液并摇动,把溶液放入(40±2)℃水浴中显色(10±l)min,加入5m L乙酞丙酮试剂摇动,继续按步骤(2)操作。对照溶液用水而不是样品萃取液。来自样品中的甲醛在412nm的吸光度将消失。

(五)计算结果和表示

用式(7-1)来校正样品吸光度:

式中:

A ——校正吸光度;

As——试样样品中测得的吸光度;

Ab——空白试剂中测得的吸光度;

Ad——空白样品中测得的吸光度(仅用于变色或沾污的情况下)。

用校正后的吸光度数值,通过校正曲线查出甲醛含量,用μg/m L来表示。

用式(7-2)计算从每一样品中萃取的甲醛量:

式中:

F ——从织物样品中萃取的甲醛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 ——读自工作曲线上的萃取液中的甲醛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 L);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结果修约至整数位。

如果结果小于20mg/kg,实验结果报出“未检出”。

四、异味

异味的检测采用嗅觉法,操作者应是经过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

样品开封后,立即进行该项目的检测。检测应在洁净的无异常气味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者洗净双手后戴手套,双手拿起样品靠近鼻孔,仔细嗅闻样品所带有的气味,如检测出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判为“有异味”,并记录异味类别。否则判为“无异味”。

应有2人独立检测,并以2人一致的结果为样品检测结果。如2人检测结果不一致,则增加1人检测,最终以2人一致的结果为样品检测结果。

五、可分解芳香胺

(一)检测依据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23344《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二)检测原理

1.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原理

纺织样品在柠檬酸缓冲液介质中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分解以产生可能存在的禁用芳香胺,用适当的液-液分配柱提取溶液中的芳香胺,浓缩后用合适的有机溶剂定容,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进行测定。必要时,选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RLC/DAD)进行异构体确认。用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或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

2.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原理

样品在碱性介质中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用适当的液-液分配方法提取分解出的4-氨基偶氮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进行定性测定。必要时,选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RLC/DAD)进行异构体确认。用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或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

(三)设备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仪(RRLC),配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3)可控温超声波发生器。

(4)真空旋转蒸发器。

(5)具塞反应器:约65m L,由硬质玻璃制成管状。

(6)恒温水浴振荡器:能够控制温度(70±2)℃。

(7)提取柱:20cm×2.5cm(内径)玻璃柱或聚丙烯柱,能控制流速,填装时,先在底部垫少许玻璃棉,然后加入20g硅藻土,轻击提取柱,使填装结实;或其他经验证明符合要求的提取柱。

(8)氮吹仪:利用缓氮气将溶液中的大部分溶剂驱除,将待测溶液浓缩。

(9)离心机: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液-液分离和液-固分离。

(四)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分析过程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为三级水。

(1)乙醚:如有需要,使用前取500m L乙醚,用100m L硫酸亚铁溶液(5%水溶液)剧烈振摇,弃去水层,置于全玻璃装置中蒸馏,收集33.5℃~34.5℃馏分。

(2)甲醇:(HPLC级)。

(3)柠檬酸盐缓冲液(0.06mol/L,p H值=6.0):取12.526g柠檬酸和6.32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定容至1000m L。

(4)连二亚硫酸钠水溶液:200mg/m L水溶液。临用时取固体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含量≥85%),新鲜制备。

(5)叔丁基甲醚(HPLC级)。

(6)混合标准溶液:可以选用迪马科技开发的Custom Mixed AZO(26Analytes),浓度为100ug/ml,体积为1m L。

(7)芳香胺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用甲醇或其他合适的溶剂将各类芳香胺标准物质分别配置成浓度为1000mg/L的储备溶液。

(8)芳香胺标准工作溶液(20mg/L):从芳香胺标准储备溶液中取0.2m L,置于容量瓶中用甲醇或其他合适溶剂定容至10m L;标准工作溶液现配现用,根据需要可以配制成其他合适的浓度。

(9)混合内标溶液(10μg/m L):用合适溶剂将下列内标化合物配制成浓度为10μg/m L的单内标溶液和混合内标溶液,若有需要也可配制其他浓度的内标溶液。

萘-d8 CASNO.1146-65-2

2,4,5-三氯苯胺 CASNO.636-30-6

蒽-d10 CASNO.1719-06-8

(10)磷酸二氢铵。

(11)磷酸氢二钠。

(12)氢氧化钠溶液:20g/L。

(13)氯化钠。

(14)4-氨基偶氮苯(CASNO.60-09-3)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用叔丁基甲醚或其他合适的溶剂配制。

(15)4-氨基偶氮苯标准工作溶液(2mg/L):用叔丁基甲醚或其他合适的溶剂配制。

(16)混合标准工作溶液(1000mg/L):用叔丁基甲醚配制,内含4-氨基偶氮苯和蒽-d10各2mg/L,此溶液现配现用。

(五)样品前处理

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1)试样的制备和处理。取有代表性试样,剪成约5mm×5mm的小片并混合。从混合样中称取l.0g,精确至0.01g,置于反应器中,加入17m L预热到(70±2)℃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中,将反应器密闭,用力振摇,使所有试样浸于液体中,置于已恒温至(70±2)℃的水浴中保温30min,使所有的试样充分润湿。然后,打开反应器,加入3.0m L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并立即密闭振摇,将反应器再于(70±2)℃水浴中保温30min,取出后2min内冷却到室温。

(2)液-液萃取。用玻璃棒挤压反应器中试样,将反应液全部倒入提取柱内,任其吸附15min,用4×20m L乙醚分四次洗提反应器中的试样,每次需混合乙醚和试样,然后将乙醚洗液灌入提取柱中,控制流速,收集乙醚提取液于圆底烧瓶中。

(3)旋转浓缩。将上述收集的盛有乙醚提取液的圆底烧瓶置于真空旋转蒸发器上,于35℃左右的温度低真空下浓缩至近1m L,再用缓氮气流驱除乙醚溶液,使其浓缩至近干。

准确移取1.0m L甲醇或其他合适的溶剂加入浓缩至近干的圆底烧瓶中,混匀,静置。然后分别取1μL标准工作溶液与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利用已经设定好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4)标准曲线的绘制。首先分别准确移取5种浓度(例如5μg/m L,15μg/m L,30μg/m L, 80μg/m L,100μg/m L)的标准工作溶液1.0m L至5个试样瓶中,然后分别取1μL注入色谱仪中,利用已经设定好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再进行定性分析和曲线绘制。

2.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1)还原裂解。取有代表性试样,剪成约5mm×5mm的小片并混合。从混合样中称取1.0g,精确至0.01g,置于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加入9.0m L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器密闭,用力振摇,使所有的试样浸于溶液中。打开瓶塞,再加入1.0m L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将反应器密闭,轻微振摇,使溶液混合均匀。置于恒温水浴(40±2)℃中保温30min,取出后1min内冷却到室温。

(2)萃取。向反应器中加入10m L蒽-d10内标工作液,再加入7g氯化钠,将反应器密闭,用力振摇混匀后于机械振荡器中振摇45min,静置,待两相分层后,取上层清液过0.45μm有机滤膜后进行仪器分析。若两相分层不好,可以进行离心处理。

(六)仪器分析

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来进行,通过比较试样与标样的保留时间及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必要时选用另一种或多种方法对异构体进行确认。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谱分析的普遍参数。采用下列操作条件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毛细管色谱柱:DB-5MS30m×0.25mm×0.25μm,或相当者;

b)进样口温度:250℃;

c)柱温:

d)质谱接口温度:270℃;

e)质量扫描范围:35~350amu;

f)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g)载气:氦气(≥99.999%),流量为1.0m L/mim;

h)进样量:1μL;

i)离化方式:EI;

j)离化电压:70e V;

k)溶剂延迟:3.0min。

(2)定量分析。

①GC/MS分析方法。定容阶段用内标溶液代替叔丁基甲醚或者其他溶剂,然后分别取含有相同浓度内标溶液的标准工作溶液与试样溶液,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采用定性分析中所说的分析条件进行分析,可选用选择离子(sim)方式进行定量。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名称、化学文献号、特征离子及内标定量分组参见GB/T17592的相关附录。

②HPLC/DAD分析方法。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采用下列操作条件被证明是合适的:

a)色谱柱:ODSC18(250mm×4.6mm×5μm),或相当者;

b)流量:0.8m L/min~1.0m L/min;

c)柱温:40℃;

d)进样量:10μL;

e)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f)检测波长:240nm,280nm,305nm;

g)流动相A:甲醇;

h)流动相B:0.575g磷酸二氢氨+0.7g磷酸氢二钠,溶于1000m L二级水中,pH=6.9;

i)梯度;起始时用15%流动相A和85%流动相B,然后在45min内成线性地转变为80%流动相A和20%流动相B,保持5min。

分别取标准工作溶液与试样溶液按照以上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试样与标样的保留时间及特征波长进行定性确认,外标法定量。致癌芳香胺标准物HPLC色谱图参见标准GB/T17592的附录。

2.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来进行,将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和样品测试溶液等体积穿插进样,按照上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条件测试并分析,通过比较试样与标样的保留时间及组分的质谱图进行定性,必要时选用液相色谱法对异构体进行确认。

a)毛细管色谱柱:DB-5MS30m×0.25mm×0.25μm,或相当者;

b)进样口温度:250℃;

c)柱温:50℃(0.5min)260℃(5min)

d)质谱接口温度:280℃;

e)质量扫描方式:定性分析使用全扫描(scan)方式;定量分析使用选择离子(sim)方式,监测离子为:4-氨基偶氮苯197u,蒽-d10内标188u;质量扫描范围为50amu~250amu;

f)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g)载气:氦气(≥99.999%),流量为1.0m L/min;

h)进样量:1μL;

i)离化方式:EI,70e V;

(2)定量分析。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采用下列操作条件被证明是合适的:

a)色谱柱:TC-C18(250mm×4.6mm×5μm),或相当者;

b)流量:1.0m L/min;

c)柱温:40℃;

d)进样量:20μL;

e)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f)检测波长:240nm,380nm;

g)流动相A:乙腈;

h)流动相B:0.1%(体积分数)磷酸,1m L磷酸溶于1000m L二级水中;

i)梯度:0~3min,流动相B为90%;3~30min,流动相B转变为10%并保持5min;35~40min,流动相B又转变为90%并保持10min。

分别取标准工作溶液与试样溶液按照以上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试样与标样的保留时间及特征波长进行定性确认,外标法定量。必要时可采集试样与标样的光谱图进行进一步分析。

(七)结果计算和表示

1.内标法

试样中分解出芳香胺i的含量按式(7-3)计算:

式中:

Xi——试样中分解出芳香胺i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Ai——样液中芳香胺i的峰面积(或峰高);

ci——标准工作溶液中芳香胺i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 ——样液最终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Aisc——标准溶液中内标的峰面积;

Ais——标准工作溶液中芳香胺i的峰面积(或峰高);

m ——试样量,单位为克(g);

Aiss——样液中内标的峰面积(或峰高)。

2.外标法

试样中分解出芳香胺i的含量按式(7-4)计算:

式中:

Xi——试样中分解出芳香胺i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Ai——样液中芳香胺i的峰面积(或峰高);

Ais——标准工作溶液中芳香胺i的峰面积(或峰高);

ci ——标准工作溶液中芳香胺i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 ——样液最终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m ——试样量,单位为克(g)。

六、标识

(一)相关术语说明

服装: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

耐久性标签:永久附着在产品上,并能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晰易读的标签。

使用说明:向使用者传达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功能、基本性能、特性的信息。它通常以使用说明书、标签、铭牌等形式表达。它可以用文件、词语、标志、符号、图表、图示以及听觉或视觉信息,采取单独或组合的方法表示。它们可以用于产品上[包括设备操作器(键、钮)上的说明、设备操作中的电子显示说明]、包装上,也可作为随同文件或资料(如活页资料、手册、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交付。

(二)使用说明缺陷的判定准则

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则作为严重缺陷,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1)使用说明的内容中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即为1个严重缺陷。使用说明的内容: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的产品标准;安全类别。

(2)没有耐久性标签,但是下列两种情况除外:①如果采用耐久性标签对产品的使用有影响,例如:布匹、绒线、袜子、手套等产品,可不采用耐久性标签;②如果是团体定制且为非个人维护的产品,可不采用耐久性标签。

(3)耐久性标签上缺少“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或“维护方法”。

(4)同件产品上不同形式使用说明的同一项目标注内容不一致。

(三)使用说明的内容

1.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

(1)纺织品和服装应标明承担法律责任的制造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2)进口纺织品和服装应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国家或地区),以及代理商或进口商或销售商在中国大陆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2.产品名称

(1)产品应标明名称,且表明产品的真实属性。

(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有术语及定义的,宜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

(3)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没有术语及定义的,应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名称。

3.产品号型或规格

(1)纱线应至少标明产品的一种主要规格,例如:线密度、长度或重量等。

(2)织物应至少标明产品的一种主要规格,例如:单位面积质量、密度或幅宽等。

(3)床上用品、围巾、毛巾、窗帘等制品应标明产品的主要规格,例如:长度、宽度、重量等。

(4)服装类产品宜按GB/T1335或GB/T6411表示服装号型的方式标明产品的适穿范围,针织类服装也可标明产品长度或产品围度等。

(5)袜子应标明袜号或适穿范围,连裤袜应标明所适穿的人体身高和臀围的范围。

(6)帽类产品应标明帽口的围度尺寸或尺寸范围。

(7)手套应标明适用的手掌长度和宽度。

(8)其他纺织品应根据产品的特征标明其号型或规格。

4.纤维成分及含量

(1)产品应按GB/T29862和FZ/T01053的规定标明其纤维的成分及含量。

(2)皮革服装应按QB/T2262标明皮革的种类名称。

5.维护方法

产品应按GB/T8685规定的图形符号表述维护方法,可增加对图形符号相对应的说明性文字。当图形符号满足不了需要时,可用文字予以说明。

6.执行的产品标准

产品应标明所执行的国家、行业、地方或企业的产品标准编号。

7.安全类别

应根据GB18401标明产品的安全类别。

表7-5 纺织产品安全类别及举例

(四)使用说明的形式

1.一般要求

使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①直接印刷或织造在产品上;②固定在产品上的耐久性标签;③悬挂在产品上的标签;④悬挂、粘贴或固定在产品包装上的标签;⑤直接印刷在产品包装上;⑥随同产品提供的资料等。使用说明可采用一种或多种形式,当采用多种形式时,应保证其内容的一致性。

2.耐久性标签

(1)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和维护方法三项内容应采用耐久性标签,其余的内容宜采用耐久性标签以外的形式。

(2)如果采用耐久性标签对产品的使用有影响,例如:布匹、绒线、袜子、手套等产品,可不采用耐久性标签。

(3)如果是团体定制且为非个人维护的产品,可不采用耐久性标签。

(4)如果产品被包装、陈列或卷折,消费者不易发现产品耐久性标签上的信息,则还应采取其他形式标注该信息。

(五)使用说明的位置

1.一般要求

(1)使用说明应附着在产品上或包装上的明显部位或适当部位。

(2)使用说明应按单件产品或销售单元为单位提供。

2.耐久性标签

(1)耐久性标签应在产品的使用寿命内永久性地附在产品上,且位置要适宜。

(2)服装的纤维成分及含量和维护方法耐久性标签,上装一般可缝在左摆缝中下部,下装可缝在腰头里子下沿或左边裙侧缝、裤侧缝上。

(3)床上用品、毛巾、围巾等制品的耐久性标签可缝在产品的边角处。

(4)特殊工艺的产品上耐久性标签的安放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

(六)其他要求

(1)使用说明上的文字应清晰、醒目,图形符号应直观、规范。

(2)使用说明所用文字应为国家规定的规范汉字。可同时使用相应的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汉语拼音和外文的字体大小应不大于相应的汉字。

(3)耐久性标签应由适宜材料制作,在产品使用寿命期内保持清晰易读。

七、顶破强度试验

山羊绒针织物的顶破强度试验按照标准GB/T7742.1执行。

(一)术语及其解释

试验面积:试样在圆环夹持器内的面积。

胀破压力:施加于与下垫膜片夹持在一起的试样上,直至试样破裂的最大压力。

胀破强力:从平均胀破压力减去膜片压力得到的压力。

膜片压力:在无试样的情况下,施加于膜片上使其达到试样平均胀破扩张度所需的压力。

胀破扩张度:试样在胀破压力下的膨胀程度,以胀破高度或胀破体积表示。

胀破高度:膨胀前试样的上表面与在胀破压力下试样的顶部之间的距离。

胀破体积:达到胀破压力时所需的液体体积。

胀破时间:膨胀到试样破裂时所需的时间。

(二)测试原理

将试样夹持在可延伸的膜片上,在膜片下面施加液体压力,使膜片和试样膨胀。以恒定速度增加液体体积,直到试样破裂,测得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

(三)试样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或根据有关各方协议取样。如果产品标准中没有规定,图7-5给出了一个合适的选取试验面积的方法以供参考。试验面积应避免折叠、折皱、布边或不能代表织物的面积。使用的夹持系统一般不需要裁剪试样即可进行试验。

(四)试验仪器

胀破仪的计量确认应根据GB/T19022进行。胀破仪应符合以下要求:

(1)仪器应具有在100cm3/min~500cm3/min范围内的恒定体积增长速率,精度为±10%。如果仪器没有配备调节液体体积的装置,可采用胀破时间(20±5)s,这种情况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图7-5 试验面积的建议部位

(2)胀破压力大于满量程的20%时,其精度为满量程的±2%。

(3)胀破高度小于70mm时,其精度为±1mm。试验开始时,测量隔距的零点应可调节,以适应试样厚度。

(4)如果可显示胀破体积,精度应不超过示值的±2%。

(5)试验面积应使用50cm2(直径79.8mm)。

如果优先的试验面积在现有设备上不适用,或由于织物具有较大或较小的延伸性能,或有多方协议的其他要求,也可使用100cm2(直径112.8mm)、10cm2(直径35.7mm)、7.3cm2(直径30.5mm)等其他试验面积。

(6)夹持装置应当提供可靠的试样夹持,使试验过程中没有试样的损伤、变形和滑移。夹持环应使高延伸织物(其胀破高度大于试样直径的一半)的圆拱不受阻碍。试样夹持环的内径精确至±0.2mm,为避免试样损坏,建议夹持环与试样接触的内径边缘呈圆角。

(7)在试验过程中,安全罩应能包围夹持装置,并能清楚地观察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延伸情况。

(8)膜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厚度小于2mm;

——具有高延伸性;

——膜片使用数次后,在胀破高度范围内应具有弹性(在试验过程中观察);

——抵抗加压液体的性能。

(五)调湿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大气应按GB6529规定进行,采用(20±2)℃和(65±2)%的温湿度。湿态试验不要求预调湿和调湿。

(六)试验步骤

(1)样品在试验前,应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在试验过程中,保持试样在规定的调湿和试验用大气中。

(2)试验面积为50cm2,当该条件不能满足或者不适合的情况下,可使用其他试验面积[参见3试验仪器(5)]。要求在相同试验面积和相同的体积增长速率下进行比较试验。

(3)设定恒定的体积增长速率在100cm3/min~500cm3/min之间。或进行预试验,调整试验的胀破时间为(20±5)s。

(4)将试样放置在膜片上,使其处于平整无张力状态,避免在其平面内的变形。用夹持环夹紧试样,避免损伤,防止在试验中滑移。将扩张度记录装置调整至零位,根据仪器的要求拧紧安全盖。对试样施加压力,直到其破坏。

试样破坏后,立即将仪器复位,记录胀破压力、胀破高度或胀破体积。如果试样的破坏接近夹持环的边缘,报告该事实。

在织物的不同部位重复试验,达到至少5个试验数量。

(5)膜片压力的测定。采用与上述试验相同的试验面积、体积增长速率或胀破时间,在没有试样的条件下,膨胀膜片,直至达到有试样时的平均胀破高度或平均胀破体积。以此胀破压力作为“膜片压力”。

(6)湿润试验。湿润试验的试样放在温度(20±2)℃、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中浸溃1h,热带地区可使用GB6529中规定的温度。也可用每升不超过1g的非离子湿润剂的水溶液代替三级水。

将试样从液体中取出,放在吸水纸上吸去多余的水后,立即按步骤1~5进行试验。

(七)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1)计算胀破压力的平均值,以千帕(k Pa)为单位。从该值中减去膜片压力,得到胀破强力,结果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

(2)计算胀破高度的平均值,以毫米(mm)为单位,结果修约至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需要,计算胀破体积的平均值,以立方厘米(cm3)为单位,结果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需要,计算胀破压力和胀破高度的变异系数CV值和95%的置信区间。修约变异系数CV值至最接近的0.1%,置信区间与平均值的有效数字相同。

八、起球试验

山羊绒针织物起球的测定按照标准GB/T4802.3中规定方法执行,精梳产品翻动10800r,粗梳产品翻动7200r,详细内容参见第五章第二节第五条。

九、外观质量检验

(一)检验条件

(1)一般采用灯光检验,用40W日光灯两支,上面加灯罩,灯管与检验台面中心距离(80±5)cm。如利用自然光源,应以天然北光为准。

(2)检验时应将成品平摊在台面上,检验人员正视成品,目光与产品中心距离约为45cm。

(3)检验规格尺寸使用钢卷尺度量。

(二)规格尺寸检验方法

1.上衣类

(1)衣长:领肩缝交接处量至下摆底边(连肩的由肩宽中间量到底边)。

(2)胸阔:挂肩下1.5cm处横量。

(3)袖长:平肩式由挂肩缝外端量至袖口边,插肩式由后领中间量至袖口边。

2.裤类

(1)裤长:后腰宽的1/4处向下直量至裤口边。

(2)直裆:裤身相对折,从裤边口向下斜量到裆角处。

(3)横裆:裤身相对折,从裆角处横量。

3.裙类

(1)裙长:后腰宽的1/4处向下直量至裙底边。

(2)臀围:裙腰下20cm处横量。

4.围巾类

(1)围巾1/2长:围巾长度方向对折取中直量(不包括穗长)。

(2)围巾宽:围巾取中横量。

(三)缝迹伸长率检验及计算方法

将产品摊平,在大身摆缝(或袖缝)中段量取10cm,作好标记,用力拉足并量取缝迹伸长尺寸,按式(7-5)计算缝迹伸长率:

(四)领圈拉开尺寸检验方法

领内口撑直拉足,测量两端距离,即为领圈拉开尺寸。

(五)扭斜角检验方法

扭斜角是指平纹针织成衣由于衫身上线圈纵行歪斜而与底边垂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其中,底边是指在针织成衣下摆部位由若干横行与衫身针织组织不同的针织组织而形成的一段针织花纹,一般为罗纹组织。羊绒针织品的扭斜角按照标准FZ/T20011执行。

1.原理

在山羊绒针织成衣的底边上横向施加一定的张力,使其底边上沿成一直线(对无底边的山羊绒针织成衣,则使其下端边成一直线),找出山羊绒针织成衣衫身线圈的纵行线,然后测量该线与底边上沿(或下端边)的垂线之间的角度。

2.设备与材料

(1)金属直尺,长度不小于20cm。

(2)透明塑料量角器。

(3)两个张力锤,每个质量为(1±0.01)kg,张力锤底部面积约为20cm2

(4)旋转式脱水机。

3.试样

山羊绒针织成衣衫身2个。

4.试验步骤

(1)将试样完全浸湿松弛,然后用脱水机离心脱水;或按照GB/T8629-2001中的1×7A洗涤程序洗涤。

(2)将脱水后的试样铺在平整光滑的表面上,抚平所有较大的皱折。

(3)将一个张力锤压于底边的一端,拉伸底边的另一端,使底边上沿(或下端边)成一直线,这时底边上的线圈纵行与该直线成直角,将另一个张力锤压于该端,使底边保持平直。

图7-6 扭斜角量取方法

(4)在试样中部三分之一宽度范围内,选择一排衫身上的线圈纵行,将金属直尺沿该线圈纵行方向放置,并在衫身与底边上沿(或下端边)的交点处使直尺边线与线圈纵行成一直线。固定此交点。

(5)将量角器放置在金属直尺上,使量角器底边中点与上述交点重叠、量角器底边与毛针织成衣底边上沿(或下端边)重叠,量取直尺边线与底边上沿(或下端边)垂线之间的角度。如图7-6所示。

(6)在成衣试样的前幅和后幅各测3次。注意各测量位置,尽量在(4)规定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1)分别计算成衣试样前幅和后幅3个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并修约至整数。

(2)两个成衣试样分别独立计算。

十、纤维平均细度试验

纤维平均细度的测定按照GB/T10685中的方法执行(参照试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条)。

十一、编织密度系数试验

编织密度系数是反映针织物编织紧密程度的参数,与针织物纱线线密度、线圈长度相关。山羊绒针织物的编织密度系数按照标准FZ/T70008执行。

(一)检测原理

从山羊绒针织物上拆下已知线圈数的纱线,施加适当张力以去除卷曲,量取纱线长度并称量,计算纱线的线密度。再由纱线线密度和线圈长度计算出编织密度系数。

(二)仪器和工具

1.纱长测试仪

(1)该仪器能以适当的张力消除纱线由于编织过程形成的卷曲,又不产生额外的伸长,而测出一段纱线的长度。

(2)根据纱线线密度,选取试验用预加张力,见表7-6。

表7-6 预加张力的选取

2.分析天平

精度为0.1mg。

3.剪刀、镊子

(三)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采用标准大气。

(四)试样

测定编织密度系数的试样横向应不少于100个线圈,纵向应不少于10个线圈。如果试样宽度不足,横向应不少于50个线圈,纵向应不少于20个线圈。当纱线线密度未知时,纵向还应有5个线圈行用于先初步测定纱线线密度以选取试验用预加张力。

(五)试验步骤

1.试样调湿

将试样平放,置于标准大气下调湿24h。

2.试样剪取

沿着一纵向线圈,将试样的一边剪齐。由剪齐之边的上端,横向剪到100个线圈,然后由该处向下剪,纵向不少于10个线圈;如果试样宽度不足,横向剪到50个线圈,纵向不少于20个线圈。当纱线线密度未知时,纵向还应多剪取5个线圈行,得到一矩形试样。如果试样为平纹织物,所有线圈显现于试样表面;如果试样为罗纹或双罗纹织物,一些线圈显现于试样表面,另一些线圈显现于试样背面,此时应将表面和背面的线圈全部计数到。例如1×1罗纹织物,在试样表面计数50个横向线圈相当于计数100个横向线圈。

3.选取试验用预加张力

(1)当纱线线密度未知时,可先初步测定纱线线密度以选取试验用预加张力。

(2)从矩形试样上拆解5根横向纱线,拆解时应使用最小的拉力,用镊子将线圈逐个抽解。

(3)在纱长测试仪上,施加预加张力18g,测量每段纱线的长度并计算总长度。

(4)称取纱线的总质量。

(5)按式(7-7)计算纱线线密度。

(6)根据纱线线密度按表7-6规定选取试验用预加张力。

4.测定编织密度系数

(1)从矩形试样上拆解10根横向纱线、宽度不足的试样拆解20根横向纱线,拆解时应使用最小的拉力,用镊子将线圈逐个抽解。

(2)在纱长测试仪上,应用表7-6中规定的预加张力,测量每段纱线的长度并计算总长度。

(3)称取纱线的总质量。

(4)按式(7-6)、式(7-7)、式(7-8)计算线圈长度、纱线线密度和编织密度系数。

5.计算

(1)线圈长度按式(7-6)计算。

式中:

l ——单个线圈的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T——线圈的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m);

C ——试样中横向线圈数;

W ——试样中纵向线圈数。

(2)纱线线密度按式(7-7)计算。

式中:

Tt——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m T——纱线的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

(3)编织密度系数按式(7-8)计算:

式中:

CF ——编织密度系数。

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

十二、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试验

羊绒制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含量采用标准FZ/T20018进行测定。

(一)测试原理

试样在索式萃取器内用二氯甲烷萃取,蒸发溶剂,称量残留物质量,从而求出二氯甲烷可溶物含量,即残留物质量占萃取后试样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二)仪器和试剂

(1)索式萃取器:萃取器容量不小于150m L,烧瓶容量不少于250m L。

(2)恒温水浴锅。

(3)电热鼓风烘箱:能保持温度(105±3)℃。

(4)分析天平:精度为0.2mg。

(5)天平:精度为50mg。

(6)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

(7)称量瓶、不含脂的滤纸。

(8)二氯甲烷:沸点39℃~41℃,分析纯或化学纯。此种溶剂100m L蒸发后的残留物不得超过1mg(此试剂有毒并刺激眼睛,使用时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操作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9)丙酮:分析纯。

(三)试样制备

(1)抽样:不少于20g的代表性试样。

(2)称取样品5~10g,至少两份,用不含脂的滤纸包好(不宜过紧)。

(四)试验步骤

(1)将每一个用滤纸包好的试样放入索式萃取器中,使试样低于虹吸管(弯曲处)最高点以下。

(2)把烧瓶和索式萃取器组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上,然后在萃取器中倒入足够的二氯甲烷直到产生首次虹吸现象为止。

(3)再倒入足够的二氯甲烷到萃取器筒半满为止。

(4)调整水浴温度使其每小时至少发生6次虹吸作用,共萃取4h。如有需要可在操作进行中再加入二氯甲烷(不可采用虹吸作用不正确的试验)。

(5)从萃取器中取出试样,蒸馏去除烧瓶中的二氯甲烷(如烧瓶中有水滴,加入2~5m L丙酮,再进行蒸馏直至无水滴止)。

(6)待二氯甲烷基本挥发尽后,再将萃取后的试样放入已经恒重的称量瓶中,与烧瓶一起放入(105±3)℃的烘箱中烘4h,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

(五)计算

试样的二氯甲烷萃取物含量用二氯甲烷萃取物的质量对萃取后试样干燥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参照式(7-9)计算。

式中:

C ——试样的二氯甲烷萃取物含量,%;

m1——二氯甲烷萃取物质量,单位为克(g);

m2——萃取后试样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次平行测试的相对差异大于20%时,应进行第三个试样的试验,试验结果以三个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试验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十三、松弛尺寸变化率试验

松弛尺寸变化率的测定按照FZ/T70009中的方法执行,洗涤程序采用1×7A。(参照试验部分第五章第二节第十条)

十四、单件重量偏差率试验

将抽取的若干件样品平铺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4)%条件下吸湿平衡24h后,逐件称重,精确至0.5g,并计算其平均值,得到单件成品初重量(m1)。

从其中一件试样上裁取回潮率试样两份,每份重量不少于10g,按GB/T9995测得试样的实际回潮率。

按式(7-10)计算单件成品公定重量,精确至0.1g(公定回潮率按GB9994执行)。

式中:

m0——单件成品公定重量,单位为克(g);

m1——单件成品初重量,单位为克(g);

R0——公定回潮率,%;

R1——实际回潮率,%。

按式(7-11)计算单件成品重量偏差率,精确至0.1%。

式中:

DG——单件成品公定重量,单位为克(g);

m0——单件成品公定重量,单位为克(g);

m ——单件成品规定重量,单位为克(g);

十五、耐光色牢度试验

山羊绒针织物的耐光色牢度试验按照GB/T8427-2008中方法3执行。

(一)测试原理

纺织品试样与一组蓝色羊毛标样一起在人造光源下按照规定条件曝晒,然后将试样与蓝色羊毛标样进行变色对比,评定色牢度。

对于白色(漂白或荧光增白)纺织品,是将试样的白度变化与蓝色羊毛标样对比,评定色牢度。

(二)标准材料

两组蓝色羊毛标样均可使用。蓝色羊毛标样1~8和L2~L9是类似的,将使用不同蓝色羊毛标样获得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时,要注意到两组蓝色羊毛标样的褪色性能可能不同,因此,两组标样所得结果不可互换。

1.蓝色羊毛标样1~8

欧洲研制和生产的蓝色羊毛标样编号为1~8,这些标样是用表7-7中的染料染成的蓝色羊毛织物,它的范围从1(很低色牢度)到8(很高色牢度),使每一较高编号蓝色羊毛标样的耐光色牢度比前一编号约高一倍。

表7-7 用于蓝色羊毛标样1~8的染料

注:染料索引(第三版)由英国化学家和染色师协会(SDC),P.O.Box244,Perkin House, 82Grattan Road,Brad-ford BDl2JB,West York,UK,以及美国化学家和染色师协会(AATCC),P.O.Box12215,Research Triangle Park,NC27709-2215,USA,共同发布。

2.蓝色羊毛标样L2~L9

美国研制和生产的蓝色羊毛标样编号为2~9,数字前均注有字母L。这八个蓝色羊毛标样是用CIMordant Bule 1(染料索引,第三版,43830)染色的羊毛和用CI Solubilized Vat Blue 8(染料索引,第三版,73801)染色的羊毛以不同混合比特制而成的,使每一较高编号蓝色羊毛标样的耐光色牢度比前一编号约高一倍。表7-8中给出的数据说明了每一蓝色羊毛标样和固定辐照总量之间的关系。

表7-8 蓝色羊毛标样L2到L9所对应的辐照量

注:1.色差达到灰色样卡4级。2.该值由实验证明;其余值则通过计算得出。

3.湿度控制标样

(1)有效湿度定义是结合了空气温度、试样表面温度和决定曝晒过程中试样表面湿气含量的空气相对湿度来定义的。有效湿度只能通过评定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色牢度来测量。

(2)本标准中的湿度控制标样是用红色偶氮染料染色的棉织物。

(3)该标样的校准是将其于一年中的不同时间置于一些特定的场所,面朝南方曝晒,同时,将标准标样置于一些恒定空气湿度从0~100%的密封容器中。所得结果的种类不多,主要结果见图7-7。

图7-7 湿度控制标样曝晒的平均结果

(4)当处于GB/T8426指定的区域中曝晒时,温度控制标样的耐光色牢度为5级。

(三)试验设备

1.氙弧灯设备

空冷式或水冷式(氙弧灯的使用条件和说明参见GB/T8427的附录A、B、C)。

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可同时在下述任一种设备(见(1)和(2))中曝晒,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受光面上光强度的差异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辐照量(单位面积辐照能)用辐照度计测得,建议为42W/m2(波长在300~400nm),或1.1W/m2(波长在420nm)。

氙弧灯与试样表面和蓝色羊毛标样表面应保持相等距离。

(1)空冷式氙弧灯设备,由下列部件组成。

①光源:安装在通风良好的曝晒仓内。光源为氙弧灯,相关色温为5500~6500K,尺寸由设备型号而定。

②滤光片:置于光源和试样及蓝色羊毛标样之间,使紫外光谱稳定衰减。所用滤光玻璃的透光率在380~750nm之间至少为90%,而在310~320nm之间则降为0。

③滤热片:置于光源和试样及蓝色羊毛标样之间,可使氙弧光谱中所含红外辐照量稳定地衰减。使用玻璃过滤器以消除多余的红外辐照,达到曝晒条件中所规定的温度条件,应经常进行清洁,防止由灰尘造成不必要的滤光。

(2)水冷式氙弧灯设备,由下列部件组成。

①光源:安装在通风良好的曝晒箱内。光源为氙弧灯,相关色温为5500~6500K,尺寸由设备型号而定。

②滤光片:包括内层和外层滤光玻璃容纳和引导冷却水流动。滤光器置于光源和试样及蓝色羊毛标样之间,使紫外光谱和部分红外光谱可稳定衰减。

欧洲的曝晒条件:由内外红外玻璃滤光片和窗玻璃外罩组成的滤光系统,其透射率在380~750nm之间至少为90%,而在310nm左右则降为0。

美国的曝晒条件:内层为硼硅玻璃,外层为透明钠钙玻璃。这样可阻断较低波长的光谱辐照,使到达试样上的光谱辐照与经过一般窗玻璃后的大致相等。

③冷却系统:3级水循环通过氛灯的内外滤光玻璃之间,并经热交换装置冷却。

2.遮盖物

为不透光材料,如薄铝片或用铝箔覆盖的硬卡纸,用于遮盖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的一部分。

3.温度传感器

黑板温度计(BPT)或黑标温度计(BST)。

(1)黑板温度计(BPT):包括一块尺寸至少为45mm×100mm的金属板,其温度用温度计或热电偶测量,热敏部分位于金属板中心并与板接触良好。

金属板向着光源的一面为黑色,使到达试样的光谱在黑板上的反射率小于5%,背向光的一面是不绝热的。

(2)黑标温度计(BST):包括一块尺寸约为70mm×30mm不锈钢板,厚度约为0.5mm,用固定于背面具有优良导热性的热电阻测量温度。金属板用一块塑料板固定以隔热,并涂以黑色涂层,因此即使在红外光谱范围也能获得至少95%的吸收率。

4.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应符合GB/T250。

5.评级灯

应符合FZ/T01047,用以评定白度变色。

6.辐照度计

用以测量300~400nm或某个规定波长(如420nm)的曝晒辐照。

由于试样表面的辐照度与灯光强度和灯至试样距离呈函数关系,可用辐照度计控制曝晒均匀度,辐照度计可测量在试样架平面上某一点上的辐照量(单位面积辐照能)。

(四)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尺寸可以变动,按试样数量和设备试样夹的形状和尺寸而定。

(1)在空冷式设备中,如在同一块试样上进行逐段分期曝晒,通常使用的试样面积不小于45mm×10mm。如试样是织物,应紧附于硬卡上;如试样是纱线,则紧密卷绕于硬卡上,或平行排列固定于硬卡上;如试样是散纤维,则梳压整理成均匀薄层固定于硬卡上。每一曝晒和未曝晒面积不应小于10mm×8mm。

(2)为了便于操作,可将一块或几块试样和相同尺寸的蓝色羊毛标样按图7-8或图7-9方式置于一块或多块硬卡上。

图7-8 方法1装样图

(3)在水冷式设备中,试样夹宜放置约70mm×120mm的试样。需要时可选用与试样夹相匹配的不同尺寸的试样。蓝色羊毛标样应放在白纸卡背衬上进行曝晒,如需要试样也可安放在白纸卡上。

(4)遮盖物应与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的未曝晒面紧密接触,使曝晒和未暴晒部分之间界限分明,但不可过分紧压。

(5)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与蓝色羊毛标样相同,以免对曝晒与未曝晒部分目测评级时,面积较大的试样对照面积较小的蓝色羊毛标样会出现评定偏高的误差。

图7-9 方法2装样图

(6)试验绒头织物时,应在蓝色羊毛标样下垫衬硬卡,以使光源至蓝色羊毛标样的距离与光源至绒头织物表面的距离相同,但应避免遮盖物将试样未曝晒部分的表面压平。

绒头织物如毯子,具有绒面纤维或结构,小面积不易评定,则需不小于50mm×40mm或更大的曝晒面积。

(五)曝晒条件

1.欧洲的曝晒条件

用黑板温度计(BPT)测量温度要比黑标温度计(BST)低5℃:本条件使用蓝色羊毛标样1~8。

(1)通常条件(温带):中等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5级,最高黑标温度50℃。

(2)极限条件:为了检验试样在曝晒期间对不同湿度的敏感性,可使用以下极限条件:

①低有效湿度:

——湿度控制标样6~7级;

——最高黑标温度65℃。

②高有效湿度:

——湿度控制标样3级;

——最高黑标温度45℃。

2.美国的曝晒条件

本条件使用蓝色羊毛标样L2~L9。

黑板温度(63±1)℃。仪器试验箱内相对湿度(30±5)%,低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的色牢度为6~7级。

(六)操作程序

1.湿度的调节

(1)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氙灯是否洁净。

(2)将一块不小于45mm×10mm的湿度控制标样与蓝色羊毛标样一起装在硬卡上,并尽可能使之置于试样夹的中部。

(3)将装妥的试样夹安放于设备的试样架上。试样架上所有的空档,都要用没有试样而装着硬卡的试样夹全部填满。

(4)开启氙灯后,设备需连续运转到试验完成,除非需要清洗氙灯或因灯管、滤光片已到规定使用期限需进行调换。

(5)将部分遮盖的湿度控制标样与蓝色羊毛标样同时进行曝晒,直至湿度控制标样上曝晒和未曝晒部分间的色差达到灰色样卡4级。

(6)在此阶段评定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色牢度,必要时可调节设备上的控制器,以获得选定的曝晒条件。每天检查,必要时重新调节控制器,以保持规定的黑板温度(黑标温度)和湿度。

2.曝晒方法

(1)在预定的条件下,对试样(或一组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同时进行曝晒。其方法和时间要以能否对照蓝色羊毛标样完全评出每块试样的色牢度为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要逐次遮盖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方法1或方法2)。也可使用其他的遮盖顺序,例如遮盖试样及蓝色羊毛标样的两侧,曝晒中间的1/3或1/2。

(2)方法1。

①本方法被认为是最精确的,在评级有争议时应予采用。其基本特点是通过检查试样来控制曝晒周期,故每块试样需配备一套蓝色羊毛标样。

②将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按图7-4所示排列,将遮盖物AB放在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的中段1/3处。按曝晒条件的规定在氙灯下曝晒。不时提起遮盖物AB,检查试样的光照效果,直至试样的曝晒和未曝晒部分间的色差达到灰色样卡4级。用另一个遮盖物(图7-4中的CD)遮盖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的左侧1/3处,在此阶段,注意光致变色的可能性(见GB/T8431)。如试样是白色(漂白或荧光增白)纺织品即可终止曝晒。

③继续曝晒,直至试样的曝晒和未曝晒部分的色差等于灰色样卡3级。

④如果蓝色羊毛标样7或L7的褪色比试样先达到灰色样卡4级,此时曝晒即可终止。这是因为如当试样具有等于或高于7级或L7级耐光色牢度时,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曝晒才能达到灰色样卡3级的色差。再者,当耐光色牢度为8级或L9级时,这样的色差就不可能测得。所以,当蓝色羊毛标样7或L7以上产生的色差等于灰色样卡4级时,即可在蓝色羊毛标样7~8或蓝色羊毛标样L7~L8的范围内进行评级,因为,为达到这个色差所需时间之长,已足以消除由于不适当曝晒可能产生的任何误差。

(3)方法2。

①本方法适用于大量试样同时测试。其基本特点是通过检查蓝色羊毛标样来控制曝晒周期,只需用一套蓝色羊毛标样对一批具有不同耐光色牢度的试样试验,从而节省蓝色羊毛标样的用料。

②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按图7-5所示排列。用遮盖物AB遮盖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总长的1/5到1/4之间。依照曝晒条件的规定进行曝晒。不时提起遮盖物检查蓝色羊毛标样的光照效果。当能观察出蓝色羊毛标样2的变色达到灰色样卡3级或L2的变色等于灰色样卡4级,并对照在蓝色羊毛标样1、2、3或L2上所呈现的变色情况,评定试样的耐光色牢度(这是耐光色牢度的初评)。在此阶段应注意光致变色的可能性(见GB/T8431)。

③将遮盖物AB重新准确地放在原先位置,继续曝晒,直至蓝色羊毛标样4或L3的变色与灰色样卡4级相同。这时再按图7-5所示位置放上另一遮盖物CD,重叠盖在第一个遮盖物AB上。

④继续曝晒,直到蓝色羊毛标样6或L4的变色等于灰色样卡4级。然后,按图7-5所示的位置放上最后一个遮盖物EF,其他遮盖物仍保留原处。

⑤继续曝晒,直到下列任一种情况出现为止(其中后两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在③或④之前):

在蓝色羊毛标样7或L7上产生的色差等于灰色样卡4级;

在最耐光的试样上产生的色差等于灰色样卡3级;

白色纺织品(漂白或荧光增白),在最耐光的试样上产生的色差等于灰色样卡4级。

(4)方法3。本方法适用于核对与某种性能规格是否一致,允许试样只与两块蓝色羊毛标样一起曝晒,一块按规定为最低允许牢度的蓝色羊毛标样和另一块更低的蓝色羊毛标样。连续曝晒,直到在最低允许牢度的蓝色羊毛标样的分段面上等于灰色样卡4级(第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的色差。白色纺织品(漂白或荧光增白)晒至最低允许牢度的蓝色羊毛标样分段面上等于灰色样卡4级。

(5)方法4。本方法适用于检验是否符合某一商定的参比样,允许试样只与这块参比样一起曝晒。连续曝晒,直到参比样上等于灰色样卡4级和(或)3级的色差。白色纺织品(漂白或荧光增白)晒至参比样等于灰色样卡4级。

(6)方法5。本方法适用于核对是否符合认可的辐照能值,可单独将试样曝晒,或与蓝色羊毛标样一起曝晒,直至达到规定辐照量为止,然后和蓝色羊毛标样一同取出,采用GB/T250变色用灰色样卡对比或用蓝色羊毛标样对比进行色牢度评定。

(七)耐光色牢度的评定

(1)在试样的曝晒和未曝晒部分间的色差等于灰色样卡3级的基础上,作出耐光色牢度级数的最后评定。白色纺织品(漂白或荧光增白)在试样的曝晒与未曝晒部分间的色差达到灰色样卡4级的基础上,作出耐光色牢度级数的最后评定。

(2)移开所有遮盖物,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露出实验后的两个或三个分段面,其中有的已曝晒过多次,连同至少一处未受到曝晒的,在合适的照明下(见GB/T6151)比较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的相应变色。

白色纺织品(漂白或荧光增白)的评级应使用人造光源,在有争议时更有必要,除非另有规定。

试样的耐光色牢度即为显示相似变色(试样曝晒和未曝晒部分间的目测色差)的蓝色羊毛标样的号数。如果试样所显示的变色更近于两个相邻蓝色羊毛标样的中间级数,而不是近于两个相邻蓝色羊毛标样中的一个,则应给予一个中间级数。例如3-4级或L2-L3级。

如果不同阶段的色差上得出了不同的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耐光色牢度,以最接近的半级或整级来表示。当级数的算术平均值是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时,则评定应取其邻近的高半级或一级。

为了避免由于光致变色性导致耐光色牢度发生错评,应在评定耐光色牢度前,将试样放在暗处,在室温下保持24h(见GB/T8431)。

(3)如试样颜色比蓝色羊毛标样1或L2更易褪色,则评为1级或L2级。

(4)用一个约为灰色样卡1级和2级之间的中性灰色(约为Munsell N5)的遮框遮住试样,并用同样孔径的遮框依次盖在蓝色羊毛标样周围,这样便于对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的变色进行对比。

(5)如耐光色牢度等于或高于4或L3,初评就显得很重要。如果初评为3级或L2级,则应把它置于括号内。例如评级为6(3)级,表示在试验中蓝色羊毛标样3刚开始褪色时,试样也有很轻微的变色,但再继续曝晒,它的耐光色牢度与蓝色羊毛标样6相同。

(6)如试样具有光致变色性,则耐光色牢度级数后应加一个括号,其内写上一个P字和光致变色试验的级数,例如,6(P3-4)级,见GB/T8431。

(7)“变色”一词包括色相、彩度、亮度的各个变化,或这些颜色特性的任何综合变化(见GB/T250)。

(8)试样与规定的蓝色羊毛标样或一个符合商定的参比样一起曝晒,然后对试样和参比样及蓝色羊毛标样的变色进行比较和评级。如试样的变色不大于规定蓝色羊毛标样或参比样,则耐光色牢度定为“符合”;如果试样的变色大于规定蓝色羊毛标样或参比样,则耐光色牢度定为“不符合”。

(八)试验报告

(1)说明测试样品的检验项目是按照标准GB/T842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进行测定。

(2)说明测试样品的详细信息。

(3)方法1或方法2。报告耐光色牢度级数,按以下方式表示:

①单独级数(用蓝色羊毛标样1~8)。

②级数并冠以字母L(用蓝色羊毛标样L2~L9)。

如级数等于或高于4级或L3级而初评等于或低于3级或L2级,报告后者数字于括号内;如试样具有光致变色性,则色牢度后应加一括号,其内写上一个P字和光致变色试验的级数,例如,6(P3-4)级。

(4)方法3或方法4,报告“符合”或“不符合”,并注明所用蓝色羊毛标样或参比样。

(5)方法5,报告耐光色牢度级数和规定辐照量,用以下表示方式:

①单独级数(用蓝色羊毛标样1~8)。

②级数并冠以字母L(用蓝色羊毛标样L2~L9)。

③如不用蓝色羊毛标样,用GB/T250规定的变色用灰色样卡对比评出级数,或用FZ/T01024规定的仪器测得的级数。

④所用设备、方法、曝晒条件和评级条件。

十六、耐洗色牢度试验

羊绒针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试验采用标准GB/T12490中的A1S条件执行。

(一)测试原理

试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或其他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与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等条件下进行洗涤,通过低浴比和适当数量的不锈钢珠产生摩擦作用,使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标准贴衬织物的沾色。

(二)设备和试剂

(1)试验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50)m L不锈钢容器[其直径为(75±5)mm,高为(125±10)mm],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10)mm。轴及容器的转速为(40±2)r/min。水浴锅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溶液保持在规定温度±2℃内。

(2)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为(6±0.5)mm。

(3)标准贴衬织物(见GB/T6451),可根据以下(1)和(2)选用。

①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见GB/T7568.7)按试验温度选用。含有羊毛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DW),用于40℃、50℃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于60℃的试验,但60℃的过硼酸钠溶液可能会对羊毛纤维有损伤;不含羊毛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TV)用于某些60℃的试验和所有70℃、95℃的试验。

②两块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第一块用与试样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用由表7-9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

表7-9 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

注:1.醋纤贴衬的供应由于其减产可能受到限制。2.根据试样含麻纤维的种类,选用亚麻或苎麻标准贴衬物。

③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需要时使用。

(4)洗涤剂,不含荧光增白剂(WOB)。

①洗涤剂溶液,由于洗涤粉末可能不均匀,至少应当制备1L洗涤剂溶液。在以下②和③中规定的两种洗涤剂可以选用。

②AATCC1993标准洗涤剂WOB。

洗涤剂是低泡沫的,成分中的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型,另有少量非离子型,可生物降解,其组分如表7-10所示。

③ECE含磷洗涤剂。在某些情况下,洗涤中会加入过硼酸盐,用于色牢度测试的ECE标准洗涤剂不应含荧光增白剂,ECE含磷洗涤剂的组成如表3所示。

表7-10 AATCC1993标准洗涤剂WOB

注:1.C11.8LAS。2.Si O2/Na2O=1.6。 3.2%通过聚乙二醇固体颗粒加入,0.76%通过泡沫抑制剂混合物加入。

表7-11 ECE含磷洗涤剂

(5)无水碳酸钠(Na CO3),需要时使用。

(6)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锂。

大部分次氯酸钠溶液pH为9.8~12.8,有效氯含量为40g/L~160g/L。实际的有效氯含量应在使用前确定,建议采用下列方法。

将1.00m L次氯酸钠原液,移入三角烧瓶中,用水稀释至100m L,加入3mol/L的硫酸(H2SO4)溶液20m L和120g/L碘化钾(KI)溶液6m L。然后用标准滴定液硫代硫酸钠[c(Na2S2O3·5H2O)=0.1mol/L]滴定。

有效氯(Cl2)含量ω(Cl2)按式(7-12)计算,以质量分数(%)表示:

式中:

V ——耗用的硫代硫酸钠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c ——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0——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ρ0——次氯酸钠溶液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 L)。

(7)过硼酸钠四水合物(Na BO34H2O),需要时使用。

(8)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0。

(9)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1。

(10)评定变色和沾色用分光光度计或色差计,符合FZ/T01023和FZ/T01024。

(11)p H计,读数精度为0.05。

(12)如果需要酸洗处理,采用0.2g/L的乙酸溶液。

(13)三级水。

(三)试样的制备

按照下述方法之一制作试样。

(1)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2)取40mm×100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四)试验步骤

(1)验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50)m L不锈钢容器[其直径为(75±5)mm,高为(125±10)mm],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10)mm。轴及容器的转速为(40±2)r/min。水浴锅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溶液保持在规定温度±2℃内。

(2)每升水中加入(4±0.1)g洗涤剂制备成洗涤溶液,试验编号首字母为C、D、E试验时,每升溶液中加入约1g碳酸钠调节p H值至表4规定的值。溶液温度冷却到20℃后,用已校正的p H计(读数精度为0.05,带有适宜的电极系统)测p H值。用A、B试验方法时不需调节p H值。

(3)在需要使用过硼酸钠的试验中,需要现配过硼酸钠溶液,配置溶液的温度不超过60℃,并且在30min内使用。

(4)根据表7-12在每个不锈钢容器中加入规定量的洗涤溶液,将溶液调节至规定温度的±2℃,然后放入试样和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为(6±0.5mm)],关闭容器,按表7-12的温度和时间运转仪器。

表7-12 试验条件

注:毛、蚕丝及其混纺的高级织物,试验时不用钢珠,并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5)洗涤结束后取出组合试样,分别在100m L的三级水中清洗两次,每次1min。然后在流动水中冲洗至干净。

(6)某些情况下,洗涤后需经酸洗,可进行下列附加操作:在30℃、100m L的浓度为0.2g/L的乙酸溶液中处理1min,然后在30℃、100m L水中冲洗每个组合试样1min。

(7)挤去组合试样上多余水分。

(8)试样与贴衬仅由一条缝线连接(如需要,断开所有缝线),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9)最后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CB/T251;评定变色和沾色用分光光度计或色差计,符合FZ/T01023和FZ/T01024。

十七、耐汗渍色牢度试验

羊绒针织物的耐汗渍色牢度试验采用标准GB/T3922进行测定。

(一)测试原理

将纺织品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合在一起,放在含有组氨酸的两种不同试液中,分别处理后去除试液,放在试验装置内两块具有规定压力的平板之间,然后将试样和贴衬织物分别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二)设备和材料

1.试验装置

每组试验装置由一个不锈钢架和质量约5kg、底部面积为60mm×115mm的重锤配套组成;并附有尺寸约60mm×115mm×l.5mm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当(40±2)mm× (100±2)mm的组合试样夹于板间时,可使组合试样受压强(12.5±0.9)k Pa。试验装置的结构应保证试验中移开重锤后,试样所受压强保持不变。

如果组合试样的尺寸不是(40±2)mm×(100±2)mm,所用重锤对试样施加的名义压强应为(12.5±0.9)k Pa。

可以使用能够获得相同结果的其他装置。

2.恒温箱

保持温度在(37±2)℃。

3.碱性试液

所用试剂为化学纯,用三级水配制,现配现用。

碱性试液每升含:

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 0.5g

氯化钠(Na Cl) 5g

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a2HPO412H2O) 5g或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HPO42H2O) 2.5g

用c(NaOH)=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液pH值至8±0.2。

4.酸性试液

所用试剂为化学纯,用三级水配制,现配现用。

酸性试液每升含:

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 0.5g

氯化钠(NaCl)5g

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HPO42H2O) 2.2g

用c(NaOH)=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液pH值至5.5±0.2。

5.贴衬织物(见GB/T6151),(1)和(2)任选其一

(1)一块多纤维贴衬,符合GB/T7568.7。

(2)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7568.1~7568.6、GB/T13765。

第一块贴衬应由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贴衬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贴衬由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贴衬由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

表7-13 单纤维贴衬织物

(3)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纤维织物),需要时使用。

6.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0)

7.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1)

8.分光光度测色仪或色度计(评定变色和沾色,符合FZ/T01023和FZ/T01024)

9.一套11块的玻璃或丙烯酸树脂板

10.耐腐蚀平底容器

11.天平,精确至0.01g

12.pH计,精确至0.1

13.三级水,符合GB/T6682

(三)试样的制备

1.对于织物,按以下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

(1)取(40±2)mm×(100±2)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2)mm×(100±2)mm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

(2)取(40±2)mm×(100±2)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2)mm×(100±2)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对印花织物试验时,正面与二贴衬织物每块的一半相接触,剪下其余一半,交叉覆于背面,缝合两短边。如一块试样不能包含全部颜色,需取多个组合试样以包含全部颜色。

2.对于纱线或散纤维

取纱线或散纤维的质量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的一半,并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

(1)夹于一块(40±2)mm×(100±2)mm多纤维贴衬织物及一块(40±2)mm×(100±2)mm染不上色的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

(2)夹于两块(40±2)mm×(100±2)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

(四)试验步骤

(1)将一块组合试样平放在耐腐蚀平底容器内,注入碱性试液使之完全润湿,试液pH值为8.0±0.2,浴比约为50∶1。在室温下放置30min,不时揿压和拨动,以保证试液充分且均匀地渗透到试样中。倒去残液,用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过多的试液。

将组合试样放在两块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之间,然后放入已预热到试验温度的试验装置中,使其所受名义压强为(12.5±0.9)k Pa。

采用相同的程序将另一组合试样置于p H值为5.5±0.2的酸性试液中浸湿,然后放入另一个已预热的试验装置中进行试验。

每台试验装置最多可同时放置10块组合试样进行试验,每块试样间用一块板隔开(共11块)。如少于10个试样,仍使用11块板,以保持名义压强不变。

(2)把带有组合试样的试验装置放入恒温箱里,在(37±2)℃的温度下放置4h。根据所用试验装置类型,将组合试样呈水平状态(图7-10)或垂直状体(图7-11)放置。

图7-10 水平状态

图7-11 垂直状态

(3)取出带有组合试样的试验装置,展开每个组合试样,使试样和贴衬间仅由一条缝线连接(需要时,拆去除一短边外的所有缝线),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4)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每块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对许多使用含铜直接染料染色的或经铜盐后处理的纤维素纤维,特定试验和自然出汗会引起铜从染色织物上转移。这可能会引起耐光、耐汗渍或耐洗涤色牢度的显著改变,建议评级时考虑到这种可能性。

十八、耐水色牢度试验

羊绒针织物的耐水色牢度试验按照标准GB/T5713执行。

(一)测试原理

将纺织品试样与两块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或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组合一起,浸入水中,挤去水分,置于试验装置的两块平板中间,承受规定压力。分开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或分光光度仪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二)设备和材料

1.试验装置

每组试验装置由一副不锈钢架(包括底座、弹簧压板)和底部面积为60mm×115mm的重锤配套组成,并附有尺寸约60mm×115mm×l.5mm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弹簧压板和重锤总质量约5kg。当(40±2)mm×(100±2)mm的组合试样夹于板间时,可使组合试样受压强(12.5±0.9)k Pa。试验装置的结构应保证试验中移开重锤后,试样所受压强保持不变。

如果组合试样的尺寸不是(40±2)mm×(100±2)mm,所用重锤对试样施加的名义压强应为(12.5±0.9)k Pa。

可以使用能够获得相同受压效果的其他装置。

2.烘箱

温度保持在(37±2)℃。

3.贴衬织物(见GB/T6151)

按照(1)和(2)任选其一。

(1)一块符合GB/T7568.7的多纤维贴衬织物。

(2)两块符合GB/T7568.1~7568.6、GB/T13765相应章节的单纤维贴衬织物。

第一块贴衬应由与试样相同的纤维制成,第二块贴衬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贴衬由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贴衬由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

(3)准备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纤维织物),在需要时使用。

表7-14 单纤维贴衬织物

4.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0)

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1)

6.评定变色和沾色用分光光度仪,符合FZ/T01023和FZ/T01024

7.一套11块的玻璃或丙烯酸树脂板

8.分析天平,精确至0.01g

9.三级水,符合GB/T6682

(三)试样的制备

(1)对于织物,按以下方法之一制备试样。

①取(40±2)mm×(100±2)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2)mm×(100±2)mm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②取(40±2)mm×(100±2)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2)mm×(100±2)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2)对于纱线或散纤维,取纱线或散纤维的质量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的一半,并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

①夹于一块(40±2)mm×(100±2)mm多纤维贴衬织物及一块(40±2)mm×(100±2)mm染不上色的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6151),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②夹于两块(40±2)mm×(100±2)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着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四)试验步骤

(1)在室温下,将组合试样平放在平底容器中,注入三级水,使之完全浸湿,将浴比设置为50∶1。在室温下放置30min。不时揿压和拨动,以确保试液能良好而均匀的渗透。取出试样,倒去残液,用合适的方式(如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过多的试液。

将组合试样平置于两块玻璃或丙烯酸树脂板之间,使其受压(12.5±0.9)k Pa,放入已预热到试验温度的试验装置中。每台试验装置最多可同时放置10块组合试样进行试验,每块试样间用一块板隔开(共11块)。如少于10个试样,仍使用11块板,以保持压力不变。

(2)把带有组合试样的试验装置放入恒温箱内,在(37±2)℃下保持4h,根据试验装置的类型使组合试样呈水平(图7-12)或垂直(图7-13)放置。

图7-12 水平状态

图7-13 垂直状态

(3)展开组合试样(如需要,断开缝线,使试样和贴衬仅在一条短边处连接),发现试样有干燥的迹象应弃去并重新测试,将组合试样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试样和贴衬分开,仅在缝纫线处连接。

(4)用灰色样卡或分光光度仪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十九、耐摩擦色牢度试验

羊绒针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试验采用标准GB/T3920进行测定。

(一)原理

将纺织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通过两个可选尺寸的摩擦头提供了两种组合试验条件:一种用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单色织物或大面积印花织物。

(二)试样制备

(1)若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需准备两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的试样,分别用于干摩擦试验和湿摩擦试验。每组各两块试样,其中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或纵向),另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或横向)。若要求更高精度的测试结果,则可额外增加试样数量。

另一种剪取试样的可选方法,是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织物的经向和纬向成一定角度。若地毯试样的绒毛层易于辨别,剪取试样时绒毛的顺向与试样长度方向一致。

(2)若被测产品是纱线,将其编织成织物,试样尺寸不小于50mm×140mm。或沿纸板的长度方向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并使纱线在纸板上均匀地铺成一层。

(3)在试验前,将试样和棉摩擦布放置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的标准大气下调湿至少4h。对于棉或羊毛等织物可能需要更长的调湿时间。

(4)为得到最佳的试验结果,宜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的标准大气下进行试验。

(三)试验步骤

1.通则

用夹紧装置将试样固定在试验仪平台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一致。在试验仪平台和试样之间,放置一块金属网或砂纸,以助于减小试样在摩擦过程中的移动。对制备的试样按照干摩擦和湿摩擦的程序进行试验。

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当注意取样的位置,在使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时,应使所有颜色均被摩擦到。如果颜色的面积足够大,可制备多个试样,对单个颜色分别评定;如果颜色面积小且聚集在一起,可参照本条款规定,也可选用ISO105-X16中旋转式装置的试验仪进行试验。

2.试验前准备

先按照GB/T7568.2的规定,将棉摩擦布剪成(50±2)mm×(50±2)mm的正方形用于直径为(16±0.1)mm的圆柱体摩擦头,然后将试样和摩擦布放置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调湿至少4h。

3.干摩擦

将调湿后的棉摩擦布平放在摩擦头上,使棉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一致。运行速度为每秒1个往复摩擦循环,共摩擦10个循环。在干燥试样上摩擦的直线往复动程为(104±3)mm,施加的向下压力为(9±0.2)N。取下棉摩擦布并对其调湿,去除棉摩擦布上可能影响评级的任何多余纤维。

4.湿摩擦

称量调湿后的棉摩擦布,将其完全浸入蒸馏水中,重新称量摩擦布以确保摩擦布的含水率达到95%~100%。然后按干摩擦程序进行操作。(当摩擦布的含水率可能严重影响评级时,可以采用其他含水率;也可以采用可调节的轧液装置或其他适宜装置调节摩擦布的含水率)

5.将湿摩擦布晾干

(四)评定

评定时,在每个被评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层摩擦布。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1)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见GB/T6151)。

二十、耐干洗色牢度试验

羊绒针织物的耐干洗色牢度试验采用标准GB/T5711进行测定。

(一)原理

纺织品试样和不锈钢片一起放入棉布袋内,置于全氯乙烯内搅动,然后将试样挤压或离心脱液,在热空气中烘燥,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试验结束,用透射光将过滤后的溶剂与空白溶剂对照,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溶剂的着色。

(二)设备和材料

(1)合适的试验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玻璃或不锈钢容器,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10)mm。轴及容器组件的转速为(40±2)r/min。水浴锅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溶剂保持在(30±2)℃。

(2)玻璃或不锈钢容器:直径(75±5)mm,高(125±10)mm,容量(550±50)m L,用耐溶剂的密封圈密封。

(3)耐腐蚀的不锈钢圆片直径:(30±2)mm,厚度:(3±0.5)mm,光洁无毛边,质量为(20±2)g。

(4)未染色的棉斜纹布,单位质量为(270±70)g/m2,不含整理剂,剪成120mm×120mm样布。

(5)全氯乙烯,贮存时应加入无水碳酸钠,以中和任何可能形成的盐酸。

(6)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于GB250;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于GB251。

(7)比色管,直径为25mm。

(三)试样的制备

(1)如样品是织物,取40mm×100mm试样一块。

(2)如样品是纱线,将它编成织物,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或制成平行长度为100mm,直径约为5mm的纱束,扎紧两端。

(3)如样品是散纤维,取足够量,梳压成40mm×100mm的薄层。

(三)操作程序

(1)将两块未染色的正方形棉斜纹布沿三边缝合,制成一个内尺寸为100mm×100mm的布袋,将一块试样和12片不锈钢圆片放入袋内,用任何方便的形式缝合袋口。

(2)把装有试样和钢片的布袋放在容器内,在(30±2)℃,加入200m L全氯乙烯。如用其他溶剂,须在报告中说明。在规定的试验装置中,(30±2)℃处理试样30min。

(3)从溶剂中拿出布袋,取出试样,夹于吸水袋或布之间,挤压或离心去除多余的溶剂,将试样悬挂在温度为(60±5)℃的热空气中烘燥。

(4)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

(5)试验结束后,用滤纸过滤留在玻璃或不锈钢容器中的溶剂。将过滤后的溶剂和空白溶剂倒入置于白纸卡前的比色管,采用透射光,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比较两者的颜色。

二十一、耐唾液色牢度试验

(一)测试原理

将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在一起,于人造唾液中处理后去除试液,放在试验装置内两块平板之间并施加规定压力,然后将试样和贴衬织物分别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二)试剂和材料

(1)氯化钠(NaCl),化学纯。

(2)氯化钾(KCl),化学纯。

(3)硫酸钠(Na2SO4),化学纯。

(4)氯化铵(NH4Cl),化学纯。

(5)乳酸,分析纯。

(6)尿素(H2N·CO·NH2),化学纯。

(7)贴衬织物。每个组合试样需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或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每块尺寸为10cm×4cm。如使用单纤维贴衬,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使用的贴衬织物的规格应符合GB7564~7568和GB11404的规定。

表7-15 贴衬织物的选用

(8)评定变色用及沾色用灰色样卡(见GB250,GB251)。

(三)仪器

1.试验设备

包括一个不锈钢架,一组重约5kg、底部面积约11.5cm×6cm重锤(包括弹簧压板),并附有尺寸约为11.5cm×6cm、厚度为0.15cm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10cm×4cm组合试样夹于板的中间。仪器结构应保证试样受压12.5k Pa(见GB/T3922)。

2.恒温箱

保温(37±2)℃。

(四)试样准备

1.织物

取10cm×4cm试样一块,夹在两块贴衬织物之间,或与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相贴合并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印花织物试验时,正面与二贴衬织物每块的一半相接触,剪下其余一半,交叉覆于背面,缝合二短边。或与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相贴合,缝一短边。如不能包括全部颜色,需用多个组合试样。

2.纱线或散纤维

取质量约为贴衬织物总质量的一半夹于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或夹于一块10cm×4cm多纤维贴衬织物和一块同尺寸但染不上色的织物之间缝四边。

(五)试液

用三级水配制,现配现用。每升溶液中含:

氯化钠(NaCl),4.5g

氯化钾(KCl),0.3g

硫酸钠(Na2SO4),0.3g

氯化铵(NH4Cl),0.4g

乳酸,3.0g

尿素(H2N·CO·NH2),0.2g

(六)操作程序

(1)在浴比50∶1的人造唾液里放入一块组合试样,使其完全润湿,然后在室温下放置30min,必要时可稍加按压和搅动,以保证试液能良好而均匀地渗透。取出试样,倒去残液,用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过多的试液,或把组合试样放在试样板上,用另一块试样板刮去过多的试液,将试样夹在两块试样板中间。然后使试样受压12.5k Pa。

(2)把带有组合试样的仪器放在恒温箱里,在(37±2)℃的温度下放置4h。

(3)拆去组合试样上除一条短边外的所有缝线,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4)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一面的沾色。

(七)试验报告

对试样变色和每一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分别作出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