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隋唐两代东征辽东之陆路交通道考实

隋唐两代东征辽东之陆路交通道考实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隋唐东征,是隋唐两代历史上具有全局影响的大事。隋唐历次东征,从东北古代交通地理上看,主要分为水、陆两个方向。其征程之远、征发人马数量之巨及交通之艰难,实属空前。唯由唐代“营州”至“安东”的陆路交通,唐代以后有所新拓。考于《隋书》和新、旧两《唐书》及《资治通鉴》等,以隋唐时历次东征的军事交通地理考察,隋唐时由辽西“营州”,渡“辽泽”,东行“辽东城”一线,可分为南、北、中三道。
隋唐两代东征辽东之陆路交通道考实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隋唐东征,是隋唐两代历史上具有全局影响的大事。史载,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直到唐高宗总章元年(668)的70年中,大规模的东征高句丽先后计十余次。隋唐历次东征,从东北古代交通地理上看,主要分为水、陆两个方向。其水路军主要集船只于山东“东莱海口(今山东掖县)”,然后北经“三山浦”,过渤海海峡,至辽东半岛南端海渚,先抵“卑沙城”(今金州大黑山城)或旅顺老铁山等辽东半岛南端津要,而后沿黄海北岸趋鸭绿江口的汉魏晋之“安平口”即今鸭绿江口,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亦可陆行北进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南北,进入咸境南、北道。如欲东过鸭绿江再去大同江口,则沿黄海西岸,舟行进至“安平口”“泊汋口”,然后至“列口”和“平壤城”。以上是为《新唐书》中记载的当时“登州海行入高丽、日本道”的水路前一段。

隋唐东征陆路,则从隋东都洛阳出发,东出潼关经幽州燕、蓟之地,傍海出“临渝关”,然后转北行辽西“营州”,再东渡“辽泽”而至“安东都护府”所在地“辽东城”。如《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记载,贞观十九年(645)九月首次亲征班师,“冬十月丙辰,入临渝关,皇太子自定州迎谒。戊午,次汉武台,刻石以记公德。十月辛未,幸幽州。”唐太宗走的此段,应即当年秦皇、汉武的东巡“碣石台”之道,而且其不忘先帝功德,于进入临渝关前先“次汉武台,刻石以记公德”。其间步秦皇、汉武之后,驰行数千里,从关中腹地通往东北边陲。其征程之远、征发人马数量之巨及交通之艰难,实属空前。如隋大业八年(612),隋炀帝第二次诏二十四军出辽东诸道讨高句丽。当时征发人数达113万,“号二百万,……旌旗亘千里,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10]

隋代虽以倾国之师先后三次东出辽左,但终因国力不达和杨玄感等人的内部变乱,以无功而终。唐朝立国以后,吸取隋征辽东的历史教训,集军队储粮秣于水、陆两道,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继续进行统一辽东的战争。据新、旧两《唐书》中记载,唐代东征的主要战役计有以下9次:

1.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统六军发洛阳。……夏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五月丁丑,车驾渡辽。甲申,上亲率铁骑与李世勣会围辽东城”[11]

以后在两《唐书》记载的主要东征战事有:

2.贞观二十一年(647),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出“新城道”;牛进达出“青丘道”,二路并行进攻辽东高丽。

3.贞观二十二年(648),青丘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以楼船战舰由海路征高丽,兵“次鸭绿水,以奇兵袭大行城”。

4.永徽六年(655),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出“营州”,取北路攻辽东,破高丽于“贵端水”(今浑河)。

5.显庆三年(658),程名振与薛仁贵渡辽河出兵辽东。程名振与高丽战于“赤峰镇”;薛仁贵与高丽大将温沙门会战于“横山”“石城”。

6.显庆五年(660),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和苏定方等分道征辽东,攻下高丽之“新城”“南苏”等名城。

7.龙朔元年(661),唐高宗遣兵,分“扶余、浑弥、辽东、平壤、镂方、沃沮”等六道东征高丽。

8.乾封元年至乾封二年(666—667),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大总管兵以伐高丽”。又有薛仁贵、契芯何力等分道集军东征。

9.总章元年(668),李勣、薛仁贵等统诸路军,终于攻下平壤城,执高丽王高藏,高丽遂平,以其地置为“安东都护府”。

上述隋唐时的历次东征,除水路舟师以外,陆路之师,均由“幽”“平”二州,东北出“渝关”傍海道,然后北指“营州”(今朝阳)而东趋“辽东城”(今辽阳)。其中辽西“营州”以南的“临渝”“平州”之傍海陆路,汉晋以来历世通行,已详见于以上各章,古今经行路线无大异,不详述。唯由唐代“营州”至“安东”的陆路交通,唐代以后有所新拓。唐代著名地理学家贾耽在《皇华四达记》中记载有当时“边州入四夷七道”。其中第一条道即为“营州入安东道”[12],这是横贯辽东腹地的陆路干道。考于《隋书》和新、旧两《唐书》及《资治通鉴》等,以隋唐时历次东征的军事交通地理考察,隋唐时由辽西“营州”,渡“辽泽”,东行“辽东城”一线,可分为南、北、中三道。最先明确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已故著名东北史专家金毓黻先生。他在《东北通史》中说,唐征高丽“其陆路之师,盖分三路:其一为北路,由李勣统之,自通定镇济辽水,通定镇者,盖即今新民县境之辽滨塔……其一为中路,太宗自统之,由怀远镇逾辽泽,以度辽水,经马首山,造辽东城下……其一为南路,由张俭统一,自今海城牛庄,渡辽水之下游,以至趋建安城”[13]。金先生对唐代东征之南、北、中三道的地理考证,多为研究者引据。但对三道中的诸交通城站及其经行走向,古今殊无定论,而又多存悬疑。本章以下诸节在1990年著《东北古代交通》的基础上,再试分别重新考定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