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一是建设了现代仓储体系。二是完善了粮食物流体系。重点建设了跨省区粮食物流通道,投资建设了粮食专用码头泊位、铁路粮食运输专线等,增加汽车、火车和轮船的散粮运输能力。建立了粮食仓储标准体系,机械通风、计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储粮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粮食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实现了从传统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的转变_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一是建设了现代仓储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国粮食仓容超过3亿吨,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100倍。其中,2.4亿吨是改革开放后建成的。全国拥有各类粮食仓储企业1.9万个。目前,20世纪普遍采用的落后仓型已全部退出历史舞台,高大平房仓、浅园仓、立筒仓等现代化仓型占全部仓房的60%以上。仓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仓储功能显著提升。二是完善了粮食物流体系。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大连北良港、广东新沙港、上海民生港、浙江舟山等粮食物流基地为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食收纳库为基础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点建设了跨省区粮食物流通道,投资建设了粮食专用码头泊位、铁路粮食运输专线等,增加汽车、火车和轮船的散粮运输能力。特别是为推进散粮火车入关运营,打通“北粮南运”的主通道,建立了“吉林白城—安徽蚌埠”和“吉林松原—湖南岳阳”散粮火车运输线路,以及“辽宁开原—四川青白江”铁路集装箱散粮运输试点。三是粮食储运技术不断创新。开发了20多项粮食“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存)储运新技术新设备,大中型粮库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建立了粮食仓储标准体系,机械通风、计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储粮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绿色储藏、智能仓储、电子信息、快速检测、新能源利用和生物杀虫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正在由“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安全储粮阶段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生态储粮阶段转型。四是开展了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国家从“十一五”开始启动了“粮食科技丰产工程”产后减损项目。项目主要推广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农户储粮技术和装备,为农户配置标准化小型粮仓;为规模化生产的大农户和农场建设大容量储粮装具。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户储粮设施,减少了损粮损失,增加了农民收入,减损增收效果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