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适合定居的宅河

适合定居的宅河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宅河”在这种情况下应需而生。据当地老人讲,此处家家户户有宅河,而且自古如此,据此可初步确认宅河在滨海日常生活中的悠久历史和不可或缺性。在南汇黄家宅村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宅河的人工化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功能。宅河在滨海平原的河道网络中处于最末端,但却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最为相关,同时也塑造着聚落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结构。
适合定居的宅河_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今浦东滨海一带为半咸—咸潜水分布区,化学类型以CJHO-Na.Mg为主[28],地下水含氟量高,口感苦咸,不适合作饮用水。更何况在盐场兴盛的宋元时期,长江主泓比现在偏北,长江口淡水区距离南汇嘴更远,其海水咸度高于现在,当时地下水含盐量应当也比今天要高。因此早期的滨海开拓之民要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获取饮用和烹煮食物所需的淡水成为第一要务。古代文献对海滨地带缺乏淡水的艰难生活多有记述。《熬波图》如是描写:“作劳口舌干,咸水觉有味,早知作农夫,岂不太容易。”表达的是盐民对水质咸苦的抱怨和忍耐。嘉庆《松江府志》“田赋志”录有一则《运司判官戴君章德政记碑》,记的是元至元年间分督嘉禾五场盐运的官员为民开渠的事迹,其中讲到松江华亭一带的盐场沟渠浅狭,运盐不便,又加之“地无淡泉,汲出必二十里外荷”,生活饮水亦不能就近获取,于是戴侯为百姓开渠造福,“渠成,岂徒运盐之费为省哉,舟楫之通,水泉之汲,民皆赖其利”[29]。可见早期官营盐场的盐民由于集中居住,生活饮用的淡水要通过官方力量开凿河道,从远处运来,这是一种代价很高的方式。南宋盐官黄震在其文集《黄氏日抄》中也描绘过自己所亲历的盐民缺少淡水之苦:“某所经历下砂、青村、袁部、浦东等场,三数百里无禾黍、菜蔬、井泉,所食惟卤水煮麦,不知人世生聚之乐,其苦尤甚。” [30]在交通条件不具备的时候,盐场之民也只好饮食卤水,连三餐烹煮食物的淡水都无法解决。

随着滨海农耕业的发展和散居式农业聚落的兴起,人们在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淡水的问题上取得了关键性的进步,此即“宅河”的发明。宅河是一种处于水网最末端、与百姓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人工水体,是滨海人群为解决淡水之需的独特发明,它使得真正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居型聚落在滨海地带得以铺展,也使得滨海平原最终成为宜居之地[31]。借助官开河道从远处运输淡水,对于集中居住的盐民来说基本可满足饮食之需,但并不能适应随农田、引淡河道而随机分布的散居式农业聚落的需要。加之后来盐业衰落,盐民也逐渐分散居住,许多人转而从事农业种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就近获取淡水就显得更为迫切。“宅河”在这种情况下应需而生。

有关宅河发生史的文献十分少见,因此笔者在南汇等地的村庄做了一些田野调查[32],以印证已有的相关推断。浦东南汇勤丰村一带至迟在明万历海塘完全筑成之前已有村落分布,万历之后因受到海塘的庇护得到持续发展。据当地老人讲,此处家家户户有宅河,而且自古如此,据此可初步确认宅河在滨海日常生活中的悠久历史和不可或缺性。在南汇黄家宅村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宅河的人工化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功能。黄家宅老人强调宅河均系人工所开挖,为祖辈定居建宅所必需,并非天然形成。如果是人户很多的村子,也有几户人家合用一个大宅河的:“挖出来的土用来造房子时候垫高地基,挖的时候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今天我请你来帮忙做,就请你吃顿饭,下次你搞的时候我再帮你。”关于宅河的水源:“把下雨的水积起来,要是不下雨的话就干掉了,没有水了。”可见宅河水量主要靠雨水来补给,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淡水蓄水池的作用,炊食饮用和清洁洗涤所需的水均从中获取,正好弥补了滨海地带淡水缺乏的不足。

宅河在滨海平原的河道网络中处于最末端,但却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最为相关,同时也塑造着聚落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结构。滨海村庄的宅河,一端为死胡同状的“死水”,另一端却与外河有狭窄的水口(大约二、三尺口径)相通,这主要是为了防御咸潮上涨时的入侵,同时宅河内储存的淡水也不易外流。有了宅河即可成宅,或者说,造宅即有宅河,所以滨海村落的房屋一般比较分散凌乱,散村形态非常明显。

在距海较远、成陆较早[33]的浦东航头镇富家宅村[34],发现宅河与外河之间的水口增大(似一小型沟渠),宅河与滨海水系整体的联通性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距海较远的地方,咸潮入侵的几率减小,人们获取生活用水的来源也有所扩大。富家宅的宅河可经由外河与黄浦江相通,黄浦江的充足淡水可通过潮汐流动对宅河的水源进行补给,从而不必仅依靠天降雨水。由于水量较为丰沛,富家宅的宅河呈长条形(而不像靠海一带宅河为圆形池塘形状),两边住宅密布,沿河排开,但整体看来,聚落形态仍为散村形式,房屋分别聚集在村中几条宅河的两岸,并不构成明显的几何中心。

淡水和宅河在滨海之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已经上升到精神文化与信仰层面。在整个长三角地域,小河浜经常被赋予吉凶祸福等教条化的内容,构成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心态的一部分。河浜的形态、方位、走向、长度、数量等与村落、住宅的风水形势以及子孙后代的福祉直接联系起来。在浦东滨海一带,海塘(此处以钦公塘为例)以外新开拓区域的人们由于生存条件艰苦,相较于内地人群来说风水意识比较淡薄,但对于宅河所承载的风水意义却有着一致的认同。老人们大都知道宅河不能与住宅“对冲”,即不能正对大门,要造在大门偏左或偏右的位置,否则家里就要出事情或者有病人。他们也记得以前大户人家造房子,都要请风水先生,选在风水好的地方开宅河;穷人家看不起风水,就只好靠目测或者自己所了解的一点风水常识来决定宅基地的风水好坏。因此,没有能力看风水并不表示不讲风水。海塘内的村落由于得到海塘的庇护,生存条件好转,民间对风水的讲求也成为普遍现象,但一般也都是在村内外的小河浜布局和方位上做文章。在富家宅我们了解到该村几处祖墓周围的河浜原来都是通潮的(浦东民间认为涨潮带来吉利与财运,现在搞土地商业开发,河浜都淤塞了),这一风水讲求有着现实环境的基础。海塘内的河浜一般与黄浦江相通,浦江潮汐可达,人们在选择住宅基址时非常看重潮汐是否能通达自家的宅河,自然又将这一标准延伸到坟地的选择。从富家族谱来看,富家宅祖墓的河浜明显是三面环绕、层层环护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