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策的实质是方法

政策的实质是方法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还注意到,不同政策的调整是有“规矩”的。当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就表示要求银行收紧贷款,尽量减少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同样是为了减少通胀的压力预期。调整政策既是政府行使的权力,更是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
●政策的实质是方法_对错由心

●政策的实质是方法

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说国家的一些政策经常进行调整,让人无所适从,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长期不变。

人们还注意到,不同政策的调整是有“规矩”的。譬如土地、山林承包政策,就规定几十年不变;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家基本国策,也长期不变;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也是一经确定,就多年不变。但是,还有一些政策,譬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用工政策、招生政策、出国政策、房地产政策、储蓄利率政策、奖励政策、商品促销政策等就会经常变化。

政府和部门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某项工作,使之井然有序地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出现混乱。政策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制定的,原则则受制于制度,制度是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而政策则是方法,是应该适时进行调整的。为了更好地坚持原则,维护制度的稳定性,取得好的工作效果,就有必要适时对某些政策作出调整。

人们注意到,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银行贷款准备金率、存款利率、成品油价格、出口退税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商品房买卖政策等是在不断调整的。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是希望储户把钱更多地留在自己的账户上,减少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减少通胀的压力。当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就表示要求银行收紧贷款,尽量减少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同样是为了减少通胀的压力预期。中央要求各地遏制不断攀升的房价,打击非法炒房行为,保护群众的基本权益,满足民众对住房的需求,各地就会调整和房价相关的土地政策、房屋买卖政策,这些调整都是适时的、必要的。

政策的实质是方法,政策的效果是需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的,效果好的政策需要坚持,不理想的政策就需要调整。有些政策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而某些政策则会择时作出调整。政策需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但如果发现政策效果不好,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那就必须果断进行调整。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保证了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的具体政策,维护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本质上是维护了民众的利益。调整政策既是政府行使的权力,更是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政府出台政策要严肃、认真、慎重,要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民众对政策的理解也应该客观、全面、科学,既不要把政策解读成制度,也不要对政策的调整产生误读。

4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