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于技艺精神

精于技艺精神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红帮裁剪方法又是红帮裁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潜心研究的核心,红帮裁剪方法的演变历程,尤其不同时期西式服装款式相关部位结构方法的传承演变,无不显示他们精于技艺的精神。一次出海,渔船遭遇风暴翻沉,张尚义抱着一块木板逃生,漂泊到横滨海域被水兵救起。
精于技艺精神_红帮文化通论

(一)红帮工艺技术的特点

红帮裁缝在17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西式服装制作的“四功”、“九势”和“十六字标准”,这成为中国西式服装工艺的经典。

1.“四功”:即刀功,手功、车功、烫功

所谓“四功”,是指红帮裁缝制作西服流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四种功夫。

“刀功”是指以裁剪技术方法为主的造诣,它包括以下技能:观察人的体形、测量人体基础尺寸、制定成衣规格、选择面辅料、画裁剪图、裁剪。

“手功”是指运用手针缝纫的功夫,主要有扳、串、甩、锁、钉、撬、扎、打、包、拱、勾、撩、碰、搀等14种手法。

“车功”是指操作缝纫机的水平,要求熟练、快速、准确,并需达到服装造型所需的平直、圆顺、里外匀的效果。

“烫功”是指运用熨斗熨烫服装的技能,其手法有推、归、拨、压、吹等,使服装更适合造型美。

2.“九势”:即胁势、胖势、窝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戤势

所谓“九势”,是指红帮裁缝对成衣的塑“型”与造“势”,多指“刀工”中的裁剪方法技巧。

胁势是指西服袖窿以下部位的造型与人体肋部走势一致,避免前后衣片拼合的分割线出现斜向的皱纹弊病。

胖势是指西服对应人体腹、臀部位,应做出与人体相吻合的“饱满凸势”,避免服装的相应部位死板,没有“胖度”,致使人体腹、臀部位产生指向“凸面中心”的皱纹。

窝势是指服装领子、驳头、袋盖、衣襟角等部位的成型之势,避免这些部位向外翻翘。

凹势是指服装围绕腰位的(相对于上方的胸凸,下方的臀凸)收腰造型,也称“吸势”,特别要求成衣的后腰部位呈现明显的收腰造型之势,避免衣片面料余量堆积。

翘势是指西服肩部、后腰下臀部的凸翘之势,避免肩部的衣片“压肩”,后腰下臀部衣片“紧裹臀部”的现象。

剩势是指服装侧摆部位的奓出造型,或腋下侧后的活动余量,前者满足吸腰放摆的造型效果,后者满足手臂活动的功能性要求。

圆势是指服装成型的“圆润饱满”之势,常指男女服装的袖山头和女子服装的胸部造型,避免塌陷不圆的现象。

弯势是指服装上衣的袖管,下装的裤管顺手臂和下肢的弯曲造型,避免成型的袖管和裤管反拐或扭曲。

戤势:“戤”同“”,本意是“斜靠、依仗”之意,在西服的塑形上,是指相依合的两面或多个层面的“相融洽依靠”,如:“上衣下摆戤合(依靠)裤子臀部”、“翻领戤合(依靠)肩背部”、“袋盖或明袋戤合(依靠)大身”、“左右衣襟相互戤合(依靠)”、“面子戤合(依靠)里子”等诸多部位的造型要求。避免相关部位不依不随的脱离形态。

3.“十六字”标准:即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窝、戤 所谓“十六字”标准,是指红帮裁缝对每件成衣的工艺技术标准,多指“四功”中的质量要求。

平,指成衣的面、里、衬平坦、不倾斜,门襟、背衩不搅不豁,无起伏。

服,指成衣不但要符合人体的尺寸大小,而各部位凹凸曲线与人体凹凸线相一致,俗称“服帖”。

顺,指成衣缝子,各部位的线条均与人的体形线条相吻合。

直,指成衣的各种直线应挺直,无弯曲。

圆,指成衣的各部位连接线条都构成平滑圆弧。

登,指成衣穿在身上后,各部位的横线条(如胸围线,腰围线)均与地面平行。

挺,指成衣的各部位要挺括。

满,指成衣的前胸部要丰满。

薄,指成衣的止口、卜头等部位要做得薄,能给人以飘逸、舒适的感觉。

松,指成衣宽松度,不拉紧、不呆板、能给人一种活泼感。

匀,指成衣面、里、衬要统一均匀。

软,指成衣的衬头挺而不硬,有柔软之感。

活,指成衣形成的各方面线条和曲线灵活、活络,不给人呆滞的感觉。

轻,指成衣的重量轻,穿着感到轻松。

窝,指成衣各部位,如止口、领头、袋盖、背衩等,都要有窝势。

戤,指成衣相叠合的两面或多个层面的“相互融洽依靠”,避免相关部位不依不随的脱离形态。

4.传统工艺流程

红帮裁缝度身订制西服,先量体,选择面料,然后划样制图、裁剪、缝纫、扎壳。先出毛壳,请顾客试穿,成为光壳后,再次试穿。有的需试样3~4次,试一次,修改一次,边试边改,直到满意为止。最后进入整烫、锁眼、钉扣。西服从衣片上打线钉标志算起,到成衣,整个工序多达130余道。这些工序中的缝纫,除直向缝合用缝纫机外,其余都得用手工缝制。红帮裁缝还善于对身体有缺陷的顾客,如斜肩、驼背、将军肚、体瘦,等等,采取各种缝纫方法,使之穿上西服后,能掩盖缺陷。红帮裁缝在缝制时善用针箍是技术上的又一个成功之处。他们把针箍套在中指的中间一节,运用时腕指用力,肩膀不动,经过长期锻炼,拉起线来平直、均匀,显示了极为高超的手工技艺。

(二)红帮裁剪技术的突破

红帮工艺技术的传承主要落实在“裁缝”(裁剪方法和缝纫技巧)上。而红帮裁剪方法又是红帮裁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潜心研究的核心,红帮裁剪方法的演变历程,尤其不同时期西式服装款式相关部位结构方法的传承演变,无不显示他们精于技艺的精神。

1.模仿制作西服时期

19世纪初,宁波市鄞县的孙张漕村中装青年裁缝张尚义,由于裁缝活计不能维持基本生活,就在渔船上帮厨烧火。一次出海,渔船遭遇风暴翻沉,张尚义抱着一块木板逃生,漂泊到横滨海域被水兵救起。流落他乡身无分文的张尚义寄居码头,当初凭借原有的一手针线活,帮水手修补旧衣过活。一段时期后,张尚义发现横滨屈指可数的西装制作店生意繁忙,便滋生了模仿制作西装的念头。于是,张尚义就利用修补西装的机会,拆开衣服,将西式服装各个部位式样拓印在纸上,剪下纸样试缝。他经过无数次反复模仿试制,最终实现了西装的裁剪制作。之后,张尚义也就从一个寄居在码头的难民慢慢变成了自我创业的裁缝老板。

2.西式裁法的借鉴引用时期

自张尚义在横滨创业之后,西服制作规模渐大,后来移师上海,以上海为发祥地的红帮裁法向国内外传播。祖籍宁波鄞县下应姜村的顾天云,幼年去上海拜师学裁缝,并逐渐掌握了红帮裁法。满师后,顾天云认为所学西服裁法过于死板,不易变通,便东渡扶桑学习西服工艺,在开店经营的同时,又屡次赴欧美10多个国家,遍搜服装图册、列访裁缝名师,1933年10月,顾天云最终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西服专著《西服裁剪指南》。

书中顾天云记述:“予在国外廿年,默察外人之业此者,莫不悉心研究,从事裁剪,得心应手,回国后经营此业,至今已十年……”“全本予平生之经验,附图详细说明,用角尺分数西法裁,尺寸用西法量……”

在20世纪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这个时期,是西装裁剪方法的主要引进运用时期。《西服裁剪指南》中记述:“峨冠博带,巨袖长袍,已不适于现代之潮流,日处于淘汰之列,于是西服尚矣。”这反映了该时期国人对西服的崇尚。对从事裁缝行业者来说,他们也以掌握裁剪西服方法为耀,技术上学习、引用,并实现着与中式裁法的初步结合,是这个时期我国服装裁剪方法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随后涉及西服裁法的著作还有两册,一是1940年8月蒋乃镛编著的《男女洋服裁剪法》,二是1947年卜珍编著的《裁剪大全》。

3.中西裁法的融合创新时期

随着以顾天云为代表的“西服裁法”的相继出版发行,同时以我国上海为中心的西式服装学校的创办,加快了服装中西裁法的融合,20世纪50年代初,中西裁法在我国的融合进入了崭新时期。

红帮裁缝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后,戴永甫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出了“D式裁剪”。从这个时期开始,可谓是中西裁法经过融合后进入了创新的时期。书中结构与顾天云《西服裁剪指南》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在袖系方面,以净体测量胸围数据为基数,发现了“袖系体表展开的结构关系”,实现了D值在袖窿与袖子变化中的关联一致性。

从红帮裁缝顾天云对西式裁法的借鉴引用,到戴永甫先生对中西裁法的融合创新,为了使我国服装裁剪技术向着方法科学通用简便、体系完善的方向发展,红帮人经历了近百年的传承与探索。我们没有理由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应发扬红帮先辈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先进的“式公型定”(公式通用、基型稳定)理念和科学的“袖系体表展开结构关系”理论为基础,根据服装结构职能因素,深入研究,实现服装结构体系的全面创新。

4.缝纫方法的与时俱进

红帮裁缝是从本帮裁缝转变而来,工艺缝纫方法也与时俱进。

本帮裁缝主要是以手缝针为主,由于缝纫效率低、牢固度差等原因,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缝纫机的出现,红帮裁缝逐渐使用了脚踏缝纫机进行缝纫。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缝纫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制定了缝纫机通用化的标准,高效率、多用途的缝纫设备以及包括熨烫等其他设备相继问世,于此,服装缝纫方法的复杂程度与难度相应增加,加之新型面料辅料的丰富多样性,红帮裁缝在时代变革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地设计新工艺技术方法,使红帮技艺闻名天下。

顾天云的裁剪方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国外引进而来,与同时代英国西服的裁缝方法相似,裁剪图的原理是根据人体纵横比例关系,以人体净胸围量的一半为参照系数,确定其他部位的距离。以净胸围量为参照的数据既可运用计算公式,还可通过绘图工具比例尺所得,在比例三角尺上可以直接找出半胸围量的各种比例对应数字。虽然顾天云裁剪法在绘图方法上完全为西方人的绘图习惯,而且在领子的绘制和腰省、肩线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但它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从国外引进的西服先进裁剪技术,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第一代顾天云的裁剪图相比,“D式裁剪法”从整体绘图思路到细节结构处理方法都已完全中国化,并且其结构造型也为中国人的体形特点、审美观念而设计,体现了红帮裁缝对人的外在形体、内在观念与服装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由以上一系列以人体测量数据为依据得出的袖窿计算公式可知,“D式裁剪法”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性,被媒体誉为“目前唯一有理论根据的科学裁剪新方法”,这说明红帮裁缝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研究西服裁剪方法已经进入一个较为深入的层次。

江继明以“D式裁剪法”的服装板型为基础,把服装胸围宽、腰围宽、摆围宽、肩宽、胸背宽、袖隆深、领口等常量尺寸,归纳处理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的工具模板上,用“衣片工具模板”基本满足款式相对单一的日常服装裁剪所需的不同大小规格的裁剪,较好地实现了零裁单做时代的快速要求。当时此项“快速服装放样板”新型专利,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运用。江继明2005年的“折纸裁剪法”也是他在“D式裁剪法”的基础上借助王益正的衣型格度关系的一种创新探索,他利用线段或直角对折出等份格度的手法,将半胸围量三次对折,以折出的7条折痕作为绘图参照线,再对折痕线进行适量移位调节而满足服装所需规格要求。以上各种努力及成果,体现了红帮裁缝力求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对裁剪方法的趣味性、便捷性、简易直观的大胆探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科学态度和技术发展历程。红帮前辈们的科学研究精神及技术成果还培育了许多服装技术新人,他们从红帮的科学方法中汲取营养,发展创新,为服装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衣型”发明人王益正的“衣型柱面造型体系”特征明显,自成一家,他在研究红帮名师戴永甫“D式裁剪法”10多年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文化原型的优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阴阳辩证的统一思维模式,受中国象棋棋盘单位格度启发,于1991年整理出“格度衣型”,将服装造型的不同风格用“拟设标准”相概括,将扑朔迷离的纸样造型的关系用坐标格度的一体柱面加以量化,集合人体成衣衣片共性为“衣型”。“衣型柱面造型体系”不但解决了一度困扰服装结构中配袖、配领及制板放码的难题,而且在服装立体向平面转换的过程中,易于达到整体到局部的结构平衡。在教学与应用中,摆脱了繁复的“经验公式”计算,符合大脑记忆规律,其较强的理论性与可操作性有效地将服装的样板结构、设计造型、工艺制作三个层面融为一体,为学生深刻理解、实现服装立体塑型与平面结构的相互转化提供了教学捷径。随着开发推广的深入,“衣型柱面造型体系”裁剪技术将可在服装教育、生产运用及科学研究应用等领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可见,红帮先辈的研究成果是当代服装技术新人获得新成果的宝贵营养来源,其孜孜不倦的科学探求精神对技术新人的成长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三)红帮工艺技术的传承

红帮工艺技术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师徒相传方式;二是职教办班方式。

20世纪30年代以前,红帮工艺技术的传承主要是以师徒相传方式,分学“店堂”和学“工场”两种。学“店堂”主要在门市接客,学习门市接货、发货、裁剪画样等相关裁剪经营事项;学“工场”主要是在工场学习缝纫、熨烫、整理,学习工场“手功、车功、烫功”等相关缝制事项。

一般情况下,先学“工场”的“手功、车功、烫功”,一至两年以后再学“刀工”。

红帮学徒从十三四岁开始。拜师要有荐头人,荐头人一般是业主或师傅的亲友、同乡,也是徒弟的学徒期担保人。进店之前,要签订拜师协议。进师之日和满师之时,必须宴请送礼。出师后,有的要帮师一年甚至多年。离师以后有的自立门户开店营业,有的由本号师傅引荐,他号就业

开始入门后,师傅安排的学习内容似乎与裁缝行业无关,如扫地、打水、煮饭等打杂事务。三五个月后,在不误“打杂”的前提下,师傅才开始教徒弟做一些简单的手缝活,如锁扣眼、钉扣子、撩衣裤脚边等手工。一段时期以后,再学熨烫零部件,逐渐才学熨烫整件衣服。如果徒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尚好,师傅才会慢慢教徒弟学手缝或上缝纫机学车缝,反之,也许就失去了学艺的机会。红帮学徒“热水里捞针、牛皮上拔针”等学艺手段,为以后红帮裁缝的高超技艺的形成,提供了保证。

两三年后,一般徒弟已掌握“工场”的手功、车功、烫功等缝制基本技术,师傅就会安排徒弟抽出些时间学习“店堂”事项,开始主要是帮师傅记录顾客的尺寸及要求,逐渐学习简单款式如裤头、裤子的裁剪(在面料上直接制图),慢慢地再学上衣的裁剪,这样就逐步掌握了量、算、裁、缝于一身的红帮技艺。

师徒相传方式,是红帮技术传承的本土传统方式,由于技术相对封闭保守,红帮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制约。20世纪40年代以后,红帮裁缝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裁缝业务大增,裁缝人才出现短缺,师徒相传方式已不能满足当时西式服装生产的人才需求。

顾天云在《西服裁剪指南》一书中曾记述道:“予在国外廿年,默察外人之业此者,莫不悉心研究,从事裁剪,得心应手,回国后经营此业,至今已十年。颇以国人之墨守旧法,不肯传授于人,又少匠心独运,精益求精之人,将使我业蒙有退无进之危险。”

从红帮裁缝顾天云的“忧患”中,可以看出,当时红帮技术师徒相传的弊端。

1947年11月上海西服业同业工会第二次会议记录这样写道,“本业早有创办职业工艺学校之动机,原则不外乎近代各业作业人员素无专长学识,工人学识水准极感贫乏,以致时生不合理之纠纷,其症结在于师徒相传……斯遂有设立职业工艺学校之议,为革除学徒制之先声”。可以看出,西服行业对红帮工艺技术传承方式的改革意愿。

从上海档案馆藏《上海市西服商业同业工会裁剪班一般事务性文件——学院简章》中可以看出,当时以“六月一日到十月底”共计5个月为一个学期,每天从“上午7点到8点半”为讲课时间,授课地点在“上海市四川路青年会少年堂”。由于当时的办学条件不能满足众多学员求学的愿望,对入学资格作了限制,“费会员商号之职员或学徒暂不录收”。当时的学费为100元,教师为顾天云,教材采用顾天云编写的《西服裁剪指南》,每本定价120元,“裁剪尺每把240元,自便购买”。

20世纪50年代前期,红帮裁缝在传承红帮工艺技术的方式上,实现了由“师徒相传方式”向“职教办班方式”的转变,并初具规模。

20世纪50年代后期,红帮裁缝在上海以“职教办班方式”传承红帮工艺技术,形成了服装技术业余学校。特别是以戴永甫为代表的红帮人,研究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裁剪书籍,一方面满足学校教学所用,另一方面向国内发行,以更广泛的方式传承红帮工艺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