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趋势

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江苏城市化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设思路,在继续强化中心城市集聚作用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城镇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步伐。
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趋势_小城镇发展研究

5.3.3 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趋势

据联合国人类聚落研究的有关报告表明,21世纪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将加快,发达国家和地区将趋于稳步上升状态,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将处于快速上升趋势,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江苏一直作为经济强省引领着全国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水平以年均13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未来几年,江苏仍将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城市化也会因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继续深入推进,城镇结构体系在空间发展上也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1)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流方向

城乡差异与社会矛盾是当前江苏经济社会与城市化发展面对的主要现实问题之一。近年来,江苏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社会矛盾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2003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0∶1,低于3.21∶1的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缓解,2003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为79亿元,仅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4.2%,远低于城市建设投资水平,城市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未来,江苏城市化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设思路,在继续强化中心城市集聚作用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城镇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步伐。

2)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成为城市化的战略重点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发展正成为世界城市化的标志。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商业、服务业的需求和巨大的消费数量,使集聚效应造成了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荣,而经济繁荣和人口密集又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与分散的城市化模式相比,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可以获得较高的规模效益和较好的集聚效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能源,而且也能较好地控制环境污染,发挥中小城市难以起到的区域增长中心的作用,从而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繁荣。为此,江苏新一轮城市化战略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近几年的发展实践也表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经在江苏城市化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3)都市区化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

都市圈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江苏三个都市圈经济的快速攀升,形成了全省城市化强大的拉动力,扩展了城市集聚发展空间,使城镇规模构成不断优化,人口集聚速度逐步提高。

从空间类型上看,都市圈包括一个大的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城市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和圈层式结构形态的城市与区域。在该区域内一体化的带动下,各中心城市与其近郊、周边城镇的经济社会联系也会愈加紧密,构成了大小不等的都市区,这些都市区成为都市圈的构成单元。苏锡常、南京、徐州三个都市圈的构建,催生了江苏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新的城市化形式——都市区化。

与传统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模式比较,都市区的组织模式既强调都市区整体在功能上对大区域的集聚和辐射,也重视其中心市区在空间上对小区域(外围地区)的直接扩散与带动(王兴平,2002)。在特定区域内,不同的都市区之间以及都市区内部不同的城市之间,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的条件下,在功能和空间上形成了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扁平的网络化的区域空间。在这个区域空间内,城镇之间将完全摆脱传统体制下的等级化互补性发展模式,走上平等的竞争之路。

都市区化的出现,标志着江苏农村推动城市型经济发展阶段的终结和在一定范围内以若干城市为组团的辐射型、联动型区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开始。它同时也展示出江苏省城镇发展从本地化到区域化再到全球化的基本走向,而作为其中的“催化剂”或动力源,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城镇间的横向联合(图5-1、图5-2)。

img56

图5-1 南京都市圈空间组织资料来源:江苏省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

img57

图5-2 徐州都市圈空间结构与发展进程资料来源:江苏省徐州都市圈规划,2002—2020

表5-6中的江苏省市(镇)人口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表明,江苏已从重视小城镇主导的城市化,已经逐步转到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大城市的主导功能将在城市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聚集功能也将日益强化,多种地域空间尺度的都市区(圈)都将进一步发育。

表5-6 2000—2003年江苏省各级城镇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及增长

img58

资料来源: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2003

4)城镇密集带状发展趋向进一步显现

2003年,江苏从统筹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提出统领全省发展的“三沿战略”,即以沿沪宁线、沿长江、沿东陇海线“三沿”为轴线,构建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东陇海线加工工业带(图5-3、表5-7),将这三条产业带发展成为江苏制造业的主体力量。2003年“三沿”产业带的国土面积为41008 km2,约占江苏国土总面积的40.65%,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占江苏公路客运和货运总量的74.19%和69.80%,在江苏区域空间结构中起着“主轴”的重大作用。

img59

图5-3 “三沿”地区在江苏省域的分布

表5-7 “三沿”沿线地区的市县分布

img60

在“三沿”地区中,沿江基础产业带已初具规模(图5-4)。2003年,该地区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5%,集中了全省64.44%的城镇人口,集聚了全省87%的城镇暂住人口。沿江地区城市化水平为62.7%,比2002年增长了近1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城市化平均水平14.84个百分点。沿江地区GDP占全省比重达到49.40%,人均GDP为25433元,比全省人均GDP高出43%,超出全省平均增长幅度。在三大产业结构中,沿江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达到了56.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

img61

图5-4 沿江基础产业带中城镇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江苏省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2

进入21世纪,“三沿”地区产业带经济发展迅猛,其沿线辐射区域(腹地)在整个省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分别成为各自辐射区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轴线。在2000—2003年间,“三沿”地区产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13.21%),明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2.77%),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全省范围来看,2003年“三沿”地区产业带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非农业人口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占全省的比重均高于其总人口所占的比重(表5-8),表明了“三沿”地区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样,沿江和沿沪宁线地区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和各自沿线辐射影响区域的平均水平,已成为加快苏中地区崛起和全面提升苏南地区发展的重要“发展轴”。沿东陇海线地区的上述各项指标虽然大部分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仍高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是苏北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已成为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增长轴”(欧向军,2005)。集聚的规模经济由内外协同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形成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三条产业带的强力集聚必将促使江苏省城镇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最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城镇集群。从表面上看,城镇群体区域与一般区域的景观特征是城镇分布的相对密集;从本质上看,城镇群体区域区别于一般的多城镇分布的区域形态,是其内部空间要素(最重要的是城镇之间)相对较为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又直接导致了城乡混合区、城镇密集区、城镇连绵带等各类城镇群体空间亚形态的出现(张京祥,2000)。

表5-8 “三沿”地区经济在江苏省的比重(2003年) (单位/%)

img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