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小城镇集聚人口规模的主要载体,这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资本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不高等优势决定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_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

7.1.5 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1)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其理论研究进展

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阶段性、存在广泛性和行业多样性等4个特点。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其理论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更多的研究是对现实经验的提炼,包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律的总结、成功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战略存在问题的反思等。

对工业化基本完成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史的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首先,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时间最长是工业化基本完成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征。在工业化开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劳动密集型工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指整个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为50%以上,劳动密集型工业比资本密集型工业应高出10个百分点),以土地生产物为加工对象的又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一阶段在工业化较早的国家如美国等达到100年以上。其次,人们通过对韩国、印度2个在工业化初期处于相似经济水平的国家,在分别实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道路20年后极大的反差的对比,以及其他类似的比较中得出结论:在人均资源不足、资本稀缺、农业人口占人口绝大部分的落后国家和地区中,较长时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阶段是难以逾越的。再次,无论是韩国、日本,还是我国台湾、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政策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宽松的市场环境。最后,片面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遭遇比较优势陷阱,具体表现为由于在区际贸易中长期生产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结构不稳定、始终处于不利地位,最终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增长现象。这也是一些学者反对我国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针对有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分布和演化,阿瑟·刘易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二战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将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他得出的结论是,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引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该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但由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的解释较为简单而受到批评。

2)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1)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大多数小城镇的比较优势所在,能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起紧缺的资金

相对于大中城市,除少数沿海地区城镇以外,我国多数小城镇资金、技术十分短缺,更接近农村,也就是接近于农村所拥有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小城镇选择单位资本雇佣劳动(力)较多或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小城镇的比较优势,极大地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根据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原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小城镇集聚,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规避资金、技术匮乏且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的小城镇。对我国大多数小城镇来说,可就近获取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将长期存在,同时城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所留出的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继续扩大、农民收入的提高带来的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也为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因此,大多数小城镇应立足于“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来吸收资本、引进技术、换取其他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其做大做强。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发展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种养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小城镇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扩大出口、增加创汇和积累城镇建设所紧缺的资金的必然选择。

(2)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小城镇集聚人口必不可少的载体

人口迁移的可能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城镇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调查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小城镇集聚人口规模的主要载体,这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资本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不高等优势决定的。农村劳动力技术素质偏低,难以从事繁杂的工业生产,只有在技术条件比较简单的行业里才能找到工作的位置,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领域。只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找到出路,同时为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大量工人。通过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周边地区的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就业。随着这些人的涌入,必然为小城镇增加其流动人口,而且相当一部分人逐步脱离土地进镇落户,成为新的城镇居民。这样,就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正是这种消费需求的动力,推动着小城镇其他各行业的加快发展,进而又促使小城镇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如此循环作用,使小城镇的人口数量伴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小城镇人口的规模集聚效应。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小城镇中,家电、IT产品组装、纺织、服装、玩具、家具、五金等类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镇级经济中的7成以上,一大批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具有了较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在安顿了周边进城农民就业的同时,还吸纳了大量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他们由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这些城镇一般拥有几万到十几万本地人口,但又有一倍甚至数倍于本地人口的外来打工者。中山市古镇镇常住人口6.5万,而外来员工6.5万多人;中山市沙溪镇常住人口6万,外来打工者9万,其中一个村级社区,只有98个本地人口,而外来打工者却有600多人。

小城镇一旦缺失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载体,很可能出现2种不良后果。第一种是小城镇的“产业空心化”或“没有产业化的城镇化”,即集聚的人口失去产业的载体,这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小城镇都存在;第二种出现在我国东部的部分地区,一些小城镇舍弃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导致小城镇只有产业集聚而无人口集聚,小城镇人口规模偏小,“人气不旺、市场萧条”,不利于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最终限制小城镇的发展。

(3)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缓解小城镇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据测算,每一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的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的2.5倍,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大企业的10倍以上。乡镇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值只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4,但却容纳了全国工业就业人数的大部分,其中又有大部分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来的。

目前,我国农村有4.5亿劳动力,据匡算,2001—20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 350万人左右。而全国农村耕地仅有20亿亩,最多容纳2亿多劳动力,还有2亿多的剩余劳动力无事可做。目前,农民进城和流向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2条基本途径,由于城市改革的逐步推进,城市就业难度急剧加大,农民进城受阻,因此,小城镇在未来很长时期内要承担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国外经验表明,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必须与产业间的转移同步推进。小城镇如果没有经济基础和产业依托,缺乏足够合适的就业机会,造成仅有劳动力从农村到城镇、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移,而无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业、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的产业转移,会导致“城市危机”或“超城市化”。而要解决大量涌入小城镇的素质相对不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尽快使之非农化,唯一的选择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由此既能解决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又能促进各产业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加快发展,有利于促进劳动力“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的同步完成。从国家宏观战略上看,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找到足够的合适就业机会,将会极大地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减轻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压力,维持区域间人口平衡,从而改善全社会的治安环境,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

(4)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直面比较优势陷阱和市场问题

由于历史上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政策的实施,都有宽松的市场环境作为保障。而发达国家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后起发展中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较低的需求弹性,以及内部市场的疲软等多重因素,使我国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相对不那么宽松的市场环境。而我国发展密集型产业遭遇到的比较优势陷阱已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出来。今后如何能克服这两个困难,是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