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乡如何协调发展

城乡如何协调发展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发生了许多变化,无论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还是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
城乡如何协调发展_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

2.5.3 城乡如何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其弊端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城乡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关系达到完全融洽,也有学者认为城乡协调的目标不是城乡差别消灭,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许多学者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来定位,认为其目的在于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协调城乡利益和利益再分配,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有人认为城乡协调发展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和给人极大满足;还有人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平等发展,且平等发展的核心是城乡经济利益平等。以上目标可看成城乡协调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只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使城乡得到发展,才能满足人的需求;也只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平等对待,才能最终消除城乡差别。

2)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许多学者都认识到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有2种最基本的模式: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许学强先生在研究沿海开放地区时认为城乡协调的动力因素有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型)和外向型经济。石忆邵先生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是大城市向心力和离心力,也有学者反驳这一论断,认为发展的动力结构是复杂多变的,制度创新才是我国现阶段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有学者根据我国城市化的新动态,特别研究了“自下”的动力:张庭伟在1983年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概念并分析了自“下”的机制。

有学者特别强调外资在城乡协调中的作用。宁越敏从政府、企业、个人3个城市化主体的角度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特点,认为多元城市化动力将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许多学者将郊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分析了其动力机制。有学者归纳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自上而下的扩散力机制、自下而上的集聚力机制、外资注入的驱动力、自然生态动力,或自上、自下、外引、内联动力机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发生了许多变化,无论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还是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组织主体由自上型一元模式变为自上型、自下型二元模式;投资主体除了自上型的政府投资和自下型的乡村基层集体和个体投资外,另有吸引外资的“外联型”和吸引内资的“内联型”,因此中国不同区域有了由2种组织主体和4种投资主体之间组合而成的多种动力类型。

3)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城乡协调发展动力不同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全国范围来看:吴楚材等建议我国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田明认为有4种模式:大、特大城市周围的扩展型模式,农村地域的集聚型模式,外资引进的外向型模式和西部模式。有研究从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入手,认为有先城市后农村模式、城乡分割优先发展城市工业模式、城乡开通协调发展模式。很多模式是针对某一区域的,如江苏的“苏南模式”和“苏北模式”,上海郊区的近郊扩展型和小城镇型及一般城镇发展型模式。

4)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实力总体较弱,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又有限,因此城乡协调发展的实施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不同地区其限制性因素又不一样,许多学者认识到城乡难以协调发展的根源首先是城乡二元结构,其次是从城市的角度来探讨城乡难以协调的原因。这又包括:缺少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发育不协调,城镇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再次是从农村、农业、农民的角度来探讨城乡难以协调的原因,认为要利用国家的公共资源和制度变迁,千方百计地弱化城乡二元结构,防止“三农”这条“腿”过短引起城乡发展严重不协调。作者认为,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挖掘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并分析其制约程度以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