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奏响移民新区发展的最强音

奏响移民新区发展的最强音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大局,营造浓厚氛围为开发建设开道,为改革稳定鸣锣,为加快发展鼓劲,宣传思想工作与红寺堡开发区的发展始终同频共振。工委宣传文化广电部多次获“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面启动了红寺堡历史文化研究工作。
奏响移民新区发展的最强音_—红寺堡开发区宣传思想工作综述_旱塬播绿

奏响移民新区发展的最强音———红寺堡开发区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万人期盼的太中(银)铁路、盐中高速公路顺利贯穿红寺堡,乌沙塘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里的瓜果蔬菜挂满大棚,盐兴公路两侧的百里绿色长廊连接东西……回眸10年以来,红寺堡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一不体现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务实苦干,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无一不体现出一种为只争朝夕、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无不体现出一种甘冒风险、大胆开拓的创业激情;无不体现出一种慈善普惠、和谐互助的社会风尚。而这一切,无不与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深耕息息相关。

“围绕中心紧密,服务大局主动,引导舆论有力,宣传效果实在。”一位退休的老干部的话,说出了红寺堡广大干部群众对红寺堡过去10年宣传思想工作的共同感受。

服务大局,营造浓厚氛围

为开发建设开道,为改革稳定鸣锣,为加快发展鼓劲,宣传思想工作与红寺堡开发区的发展始终同频共振。

10年来,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树立“服务”意识,在理论武装上紧扣发展的主题,以理论为先导,武装头脑。在工委学习中心组的率先垂范下,建立健全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重点围绕十五大、十六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及党的一系列最新理论成果进行学习。10年来,工委中心组累计集中学习150余场次。共面向全市推介了一批理论学习专题,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作专题讲座200多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大宣讲活动,听众累计达30万余人。组织召开“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理论研讨会,累计有160余篇理论文章在《宁夏日报》《共产党人》《吴忠日报》等媒体杂志公开发表。同时邀请专家教授先后举办思想政治建设培训班、国际形势报告会等,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使推动发展、共建和谐成为广泛共识。

img17

在舆论宣传上紧跟发展的步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方针,紧扣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从移民搬迁安置到培育支柱产业,从漫漫黄沙到绿树成荫,从改善民生到移民增收致富……每逢开展重点工作时候,宣传思想战线都能够迅速行动,及时跟进宣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围绕“生态立区、产业富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战略,按照构建“富民强区”的目标,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封山禁牧、城市化进程、招商引资、“两基”攻坚、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工程”、“两大任务”等重点工作,超前策划,精心安排,组织了一个又一个宣传战役,打好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先后有见义勇为的陈真、辛近年,因公殉职的邵金龙、汤生平,青年创业大赛冠军王振和、师昌吉等等。先后总结推广了红寺堡实施“以案定补”、“阳光村务”、“一帮一联、双挂双创”等经验做法,并在中央、区市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这些重头稿件,规模大、分量重,既有点上报道,又有面上综合,全面显示了红寺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在区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10年来,宣传部门真诚为各媒体服务,累计接待媒体记者1800余人次,在服务接待过程中,以情感人,以诚动人,累计在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宁夏日报》《吴忠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新闻1.3万篇(条)。先后组织开展了30余次大型外宣活动,在中央对外媒体和国外境外媒体发稿80多篇。工委宣传文化广电部多次获“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各项活动实现了新突破。广泛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非公有制企业、文明个体工商户、和谐农家示范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了一批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组织开展了以“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教育、送医疗、送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月活动。按照中宣部等“电视进万家”活动的要求,为红寺堡老红军、老党员、老模范和贫困家庭发放彩色电视机2000余台。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公民道德宣传活动,改善移民生活环境,提高移民综合素质。

激发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衡量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仅要看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看其文化和精神实力。为此,红寺堡攻坚克难,营造后发优势,通过精心打造,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化局面。全面启动了红寺堡历史文化研究工作。邀请各级各类艺术团体来红演出,策划组织开展了“元宵节烟火晚会”“社火展演”“花灯灯谜展”“移民秦腔大赛”等“两节”系列文化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成立了文学、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音乐舞蹈戏剧工作者协会、美术书法摄影工作者协会等组织,发展会员200多名,成立了移民秦腔剧团。编辑出版了《塬之春》文学作品集,主持编纂出版《红寺堡之光》《拓荒者之歌》《红寺堡历史文化研究文集》《红寺堡移民开发史》系列丛书及《荒漠绿洲红寺堡》画册印制工作,开展拍摄了《走进红寺堡》系列专题片,全面记录了红寺堡10年来的艰苦创业史,充分展示红寺堡的建设成就。广泛开展“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普查,共整理采访民间艺人26人,记录民间舞蹈3件、传统手工技艺2件、民间收藏6件、收藏刺绣作品60件,建立了红寺堡民间艺术文化档案。启动了红寺堡广场文化,对红寺堡影剧院进行了维修改造,启用了红寺堡数字影剧院,红寺堡电子图书阅览室投入使用。结合红寺堡实际情况,建立1家农村文化大院,2个村文化室、2个农民文艺团队,丰富了移民群众文化生活。启动了宁夏移民博物馆建设工程,宣传文化中心大楼工程现已全面投入使用,篮球场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红寺堡体育场400米标准跑道及体育场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完成了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大河乡、南川乡综合文化站工程。共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6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8人(次),检查网吧等娱乐场所22家(次),查处违法违规经营点3家,对其进行了整治。主持举办了迎新春“体彩杯”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农民篮球赛、“迎奥运·迎大庆”首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迎奥运·迎大庆”职工趣味运动会、第二届职工运动会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完善对教练员竞聘上岗及季度考核工作制度,不断加强对业余体校、一中训练点的业务指导。加大选才力度,筛选优秀运动员20名,组队参加2008年全区青少年单项体育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img18

中外媒体聚焦红寺堡

提升能力,锤炼一流队伍

红寺堡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战线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0年来,宣传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有力促进了红寺堡宣传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先后出台了《红寺堡开发区新闻宣传奖惩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组建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通讯员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干部外出进行培训,并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开展新闻培训班,培训通讯员累计300多人次,有力地提升了基层通讯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在宣传系统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三项教育”活动、“转变作风、促进发展”等活动。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先进活动,加大宣传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在有声有色的活动中锤炼了队伍,在锤炼队伍中推动了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攀登新高峰。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从春潮萌动的春天,到稻菽飘香的夏秋,红寺堡宣传思想工作谱写了恢弘的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红寺堡宣传文化广电部供稿;撰稿人:刘立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