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市蚕花庙会的历史历史

新市蚕花庙会的历史历史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清明当天,“拜香会”“扮犯人”等活动最为惹人注目,庙会由此进入高潮。“拜香会”参与者大人、小孩均有,为表示虔诚,事前斋戒数日。寺西有动物园,内有虎、大蛇、熊等,还有魔术以及残疾人操演武术,称“大篷”。新市蚕花庙会这一盛况,延续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停止。恢复后的新市蚕花庙会,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
剥茧做绵_长兴人物风俗

四、剥茧做绵

茧做成丝绵也需要一个过程,大致步骤如下:

1.烧茧子。把茧子放入铁锅中,加水,水浸过茧子,加入碱,菜籽油,一锅大概6—7斤,放两钱碱,三钱油,烧至茧子能撕开,捞出。

2.汰茧子。用清水(冷水)洗净,用手轻轻压半干。

3.浸茧子。用脚盆盛清水,把茧子分开,放入水中。

img78

4.剥茧子。用双手把茧子一头撕开,一边撕一边拉,拉成圆形,厚薄要均匀,越薄越好,但不要拉破,左手五指张开,把拉好的绵绷在右手上,第二个茧子拉的绵再覆盖在上面,一般10个茧子做成一个绵。

5.榨干。把拉好的绵清水洗净,用手压干。现在一般用洗衣机榨干。

6.晒棉。把榨干的绵放在太阳下晒,一般把压去水分的绵甩到干净的墙壁上,待晒干后取下,再按10个绵一捆扎好,供以后拉棉袄绵裤或者丝绵被用。

知识链接

新市蚕花庙会

新市古镇,自古沿袭着一种祭祀民俗活动--蚕花庙会。溯其渊源,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是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越国范蠡送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蚕姑蚕妇送过花,祝愿风调雨顺,蚕茧丰收。此后,方圆百里的蚕农为纪念西施,每到清明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蚕农在清明前后相聚觉海寺祭拜“蚕神”“蚕花娘娘”,祈求蚕茧好收成,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俗。另一说据史料记载,在东晋年间,晋明帝追赠为国捐躯将领朱泗(279—322)为“镇国大巧若拙将军”。其后,镇人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在永灵庙内供奉英雄像,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全镇张灯三日奠祀。南宋后,则每年清明抬朱泗等四神像巡游,以保全鎮平安。传承千年的新市蚕花庙会是中国蚕文化的灿烂亮点,它体现了新市千年古镇深厚的历史和区域文化。

新市蚕花庙会旧时称作“烧香市”,由“促轿”“拜香会”“轧蚕花”等活动组成。庙会自清明前三日“促轿”开始,到正清明的“拜香会”进入高潮,随后是延续半个月之久的“轧蚕花”活动。“促轿”以刘王堂为中心,“拜香会”以东南西北四栅为中心,“轧蚕花”以寺前弄、觉海寺及后面的长生园、东塔院为中心。

“促轿”。第一天,以西栅外横墩村娘母头和钱家村杜家埭农民负责,将西永灵庙(俗称西庙)内左右2尊“监使”神像(菩萨),分别由4个精壮小伙子抬着,以大旗开道,旌旗飘扬,簇拥“菩萨”,向东南西北四栅主要街道“行香”。沿街如有指定祭神之家,则将神像抬入供着,受人瞻仰叩拜。稍后,再行抬出“行香”,约有三四处之多。最后抬至刘王堂前进行“促轿”。所谓“促轿”,即由4个小伙子,抬着神像,由北向南奔跑,跑到街的尽头(约80米),立即反身抬着神像,由南向北急奔,不得稍有停留,往返数次,以“快者”为胜。第二天,由南栅外南坝和高桥方面的农民负责,将东永灵庙(俗称东庙)的紫将军(可能为朱将军)、红将军(可能为洪将军)神像抬出“行香”、“促轿”。第三天有4尊神像。一为东栅清风桥(俗称平桥)戴侯庙中的“戴老爷”,由新市东栅平民负责,其他3尊“总管”神像,则由西栅木行弄“脚班”(即搬运工人)负责“行香”、“促轿”,庙会形成了高潮。

img79

“拜香会”“扮犯人”活动。正清明当天,“拜香会”“扮犯人”等活动最为惹人注目,庙会由此进入高潮。“拜香会”参与者大人、小孩均有,为表示虔诚,事前斋戒数日。清明那天,参与者把重数十斤的石香炉或铁、铜、锡等礼器,用练条将“扎钩”扎入小臂肉内(吊臂香、扎肉心灯),一行数十人,臂上挂着香炉、礼器,到新市四栅“行香还愿”。“扮犯人”,据1947—1948年曾两次扮过“小犯人”,如今年逾古稀的卢达人、胡云龙两位老人回忆,“扮犯人”以2人一组,穿插在扎臂香行列中。“犯人”身穿红衫红裤,戴着手铐,背上插着“宰牌”,被前面的“解差”用铁链拖着往前走。“犯人”时而往街右,时而往街左,身子往后倾斜着,表示不愿赴刑场。是一种“还愿”活动。

“轧蚕花”。“轧蚕花”为一项群众性的大型蚕俗,与含山的“轧蚕花”相仿。在延续半月之久的“轧蚕花”时期,整个觉海寺内外,蚕花市、戏剧、杂耍、魔术、小吃和买卖商贾等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迎圣桥(也称寺前桥)和觉海寺门前、山门内甬道两边,众多卖蚕花者形成花市,卖蚕花者大都为石淙、千金的年轻农村妇女。蚕姑、蚕妇此时买蚕花、戴蚕花,以期蚕茧的丰收。寺前东的拉洋片,用约30厘米见方的图片二三十幅,架在上下两行柜内,整齐排列,在下面一行装置放大镜,由左右站立的2个拉片者,自左到右、从上排到下排,一张张按顺序推拉换置,在下排放大镜框内,每一个观看者可以看到放大的图片。图片内容有“珍珠塔”“白蛇传”“三星福寿图”,还有“中山先生像”,等等,寺前两边有“木偶戏”(又称八线板戏)。天王殿东西两木栅及灵泉山则为卖图片所在。天王殿接凡桥东边则是“手指戏”,有手指上置人物演出的小舞台,戏的内容有“除三害”“问樵”“游湖”等。觉海寺大雄宝殿中间为茶棚。吃茶用盖碗、茶托,古色古香。寺东有“打拳头卖膏药”卖艺者和小杂技者。寺西有动物园,内有虎、大蛇、熊等,还有魔术以及残疾人操演武术,称“大篷”。长生园、东塔园以演毛儿戏(坤角演京剧)、小京班、的笃班(即越剧)、跑马戏、杂耍等。卖小吃的到处设摊,还有苏州到杭州烧香的,在途中路过新市的烧香客带了绵绸到新市出售,船只均停在南栅南湾到西河口望仙桥一带,出售地点以横街(现宁夏路西侧人行道)为主并波及西河口。

新市蚕花庙会这一盛况,延续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停止。抗战胜利后,曾一度恢复。1993年觉海寺恢复宗教活动,中断40余年的新市蚕花庙会开始自发举办。1999年,镇政府旨在重振蚕文化,促进蚕桑生产,顺民意,兴民风,恢复了前后中断50多年的新市蚕花庙会。

恢复后的新市蚕花庙会,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1999年在策划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蚕花庙会时,新市镇政府组织了民俗专家、资深居民进行了反复论证,提出了“推陈出新,还节与民”的办节方针,并将“烧香会”改名为“蚕花庙会”。

首届蚕花庙会由“蚕花娘娘”大巡游、广场民间文艺表演、觉海寺佛事活动、民间艺术灯展、商品交易会、体育福利彩票发放等活动组成。“蚕花娘娘”大巡游这一主打活动,把蚕花庙会推向高潮。历史上有越国范蠡送西施入姑苏途经新市,西施送蚕花的传说。蚕花娘娘大巡游的创意正出于此。庙会当天中午时分,新市镇出现万人空巷、游人如织的盛况。为睹“蚕花娘娘”风采,万众攒动,翘首以待。

“蚕花娘娘”扮相俊美,她巧梳发髻插蚕花,粉红罗裙绣石榴,楚楚动人。“蚕花娘娘”乘坐的大花轿四面轻纱作簾,流光溢彩,古色古香。16位轿夫头扎红丝带,身穿无袖开衫,煞是雄壮。“蚕花娘娘”在轿中亭亭玉立,手抚花篮,频频挥手向人群撒蚕花。大花轿前,有40位活泼可爱的“蚕花仙子”护送;轿后有40位蚕花姑娘作陪。大轿两侧是16位吹奏《百鸟朝凤》的唢呐手。大巡游长队的前面是8人抬着的蚕花庙会会徽,接着是礼仪小姐队、铜管乐队、龙灯队。长队后面是40人组成的腰鼓队、龙灯队。整个大巡游队伍长50米,浩浩荡荡地迈过早已人头簇簇的新市大桥,进入仙潭路,插入健康路,直至东升公园。沿途人群如海,欢声如潮,拍手叫好。一些老者激动地说,这是他们所看到的新市蚕花庙会人气最旺的一次。据估计,这年清明节的新市蚕花庙会,镇上聚集的人不下8万。

img80

首届新市蚕花庙会不仅使四邻八乡的老百姓过了开心节日,而且有力地拉动了一方经济。会期枫洋路(俗称农民街)商品交易会生意红火,交通路体育、福利彩票突破发放记录,宾馆住客爆满,饭店、食品摊顾客云集。

从第二届新市庙会开始,每届都举办春季商品交易会、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以第四届商品交易会为例,7天时间,营业额达650多万元。招商引资,迎来了沪杭等地的30多家企业前来签订协议,投资总额达1.4亿多元。其间,还进行西郊广场文艺演出和举办了新市在外名人座谈会、中国蚕文化研讨会、蚕事咨询服务等活动。

截至2007年,蚕花已连续举办了九届。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更新。如:蚕花娘娘的选择,从最初的一个到后来的多个,从原来只选新市籍人,后来扩大到全县、全市乃至杭嘉湖地区的优秀少女。花轿从原来的新市1座,扩大到全县10个蚕桑乡镇的10座。民间灯展从路上挂灯到水上放灯,更具水乡特色。“丝路之源”活动,加深了蚕文化的内涵,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觉海寺祭祀以及轧蚕花、赛蚕事等活动则使蚕花庙会的内容更向蚕文化这一主题不断深化。

蚕花庙会使新市镇声名鹊起,《湖州日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和中央、省、市、县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以摄像、图片、文字做了大量报道,被誉为农民狂欢节。同时,浙江卫视专题“河上新市”和“风雅钱塘”的制作、新市古桥个性化邮票的推出以及编辑出版的《古诗咏新市》都进一步扩大了新市的知名度,提高了新市的品味和档次,在人们心中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