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平军攻长沙

太平军攻长沙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平军攻长沙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太平军遭此伏击,损失惨重,南王冯云山中炮牺牲。8月17日,太平军攻克郴州。次日,太平军进攻黄土岭,清军溃退长沙城内。太平军乘胜进驻城南妙高峰,占领西湖桥和金鸡桥,控制坚固民房和制高点,从12日至18日,太平军炮轰长沙城。太平军两次攻打长沙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仍然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锻炼了太平军队伍,推动了湖南反清革命斗争,奠定了天朝政权的基础。
太平军攻长沙_乡土湖南

太平军攻长沙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9月,太平军在永安封王建制,声势大振。朝廷派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统率各路清军对太平军围追堵截。1852年4月,太平军围攻桂林不克,转攻全州,值湘江江水猛涨,于是顺流而下。新宁江忠源率团勇在蓑衣渡伐木为桩,阻塞河道拒战。太平军遭此伏击,损失惨重,南王冯云山中炮牺牲。太平军乃弃船登陆,由东岸小路驰入湖南,进攻永州。但永州江面宽阔,太平军不能渡江,于是转趋道州。6月12日,攻占道州。太平军在道州发布檄文,铸造火炮300余尊,缝制各色军装,每日前来投军者以千计,[1]军队增至5万余人。经过50天的休整,太平军重振雄风。8月17日,太平军攻克郴州。28日,萧朝贵率军自郴州出发,一路势如破竹,攻克安仁、攸县、茶陵、醴陵等地。

1852年9月11日,太平军在长沙城南石马铺突袭西安镇绿营兵,斩其总兵和副将。驻守金盘岭的副将朱瀚不战而逃,大量军需落入太平军之手。次日,太平军进攻黄土岭,清军溃退长沙城内。太平军乘胜进驻城南妙高峰,占领西湖桥和金鸡桥,控制坚固民房和制高点,从12日至18日,太平军炮轰长沙城。由于江忠源率部抢占了城东南蔡公坟高地,太平军兵单力薄,只能屯集在城南一隅攻城。城内清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能集中兵力据险固守。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执旗督战,不幸为敌炮击中,壮烈牺牲。不久,清军邓绍良部从湘潭开抵城外,太平军腹背受敌,攻城受挫。

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在郴州闻知长沙告急,立即率部兼程赶赴长沙。10月5日,太平军前锋抵达长沙,会合萧朝贵余部,对江忠源蔡公坟阵地发动猛攻,向荣用大炮轰毁近城民房,使太平军失去掩护,不能近城,进攻失利。10月11日,洪秀全与杨秀清抵达长沙,在城南、井湾子、洞井铺等地与清援军交战,亦未取胜。此时,长沙城内清军已增至四五万之众,汇集文武大员有帮办事务大臣1人、巡抚2人、提督4人、总兵8人,还有副将、道府十数人;[2]并有各地援军兼程赶来,自天心阁至新开铺一带扎营结垒,深掘大壕。太平军背水为营,三面受敌,情况危急。洪秀全改变战略,分兵西渡,占领河西地区。10月17日,翼王石达开率部自朱张渡、猴子石一带渡湘江,占领水陆洲、靳江、岳麓山、溁湾镇一带,收获阳湖晚稻为军粮,搭造湘江浮桥,使两岸阵地连成一体。河西为长沙西通常德、北入洞庭湖要道,由此全盘皆活,太平军再次赢得了主动权。

清军十分惊恐,多次遣兵渡江作战,均遭石达开部击退。10月31日,向荣亲率精锐之师进攻水陆洲,年仅21岁的石达开足智多谋,在树林中埋伏重兵,击毙清军数千人,向荣逃脱。经此一战,清军再也不敢轻易渡江作战。城南太平军加紧掘地道攻城。由郴州矿工组成的土营善于掘地道,他们将地道打到城墙下面,然后装填火药引爆,曾四次炸坍城墙。左宗棠时任巡抚张亮基幕僚,他从长沙富商黄冕、孙鼎臣等手中筹措饷银12万两。当城墙出现缺口时,他规定凡向缺口抛石一块者赏钱一千文。顿时石如雨下,在缺口处混战的太平军与清军多被同时埋葬。[3]清军还召集城内的瞎子伏在城墙根“听地”,密切侦探太平军土营的掘地道活动。一发现动静,即用火炮将其炸死于地下。

在此期间,洪秀全一面指挥杨秀清攻城,一面整军建制,设置诏书衙,整编部队,提拔赖汉英、林凤祥、李开芳等将领为指挥、将军和侍卫,并颁制太平天国玉玺。此时,太平军已进攻长沙81天,既不能歼灭城外之敌,也不能合围破城,而清军不断开来,形势越来越不利。洪秀全审时度势,决定由杨秀清率主力渡江与石达开部会合,准备北驱直进,攻打金陵。撤围前,太平军使疑兵计,佯装要掘地道炸天心阁,使清军忙于在城内掘壕防地道。在暴雨初歇、夜色茫茫之时,太平军主力迅速渡江,等清军回过神,追击已来不及了。此后,杨秀清派小股部队向南佯攻湘潭,主力则直趋宁乡益阳、岳州方向。

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顺江东下攻克南京,建立了天朝政权。1854年,太平军为巩固天京政权,又派石祥祯、林绍璋率军西征,先后在岳州、宁乡、湘阴、靖港、湘潭等地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计划在攻取这些地方后再围攻长沙。太平军在靖港痛击湘军水师,曾国藩愧愤交集,三次欲投水自尽,为部下救起,逃回长沙。[4]但太平军在湘潭惨败,伤亡1万余人,在其他各地的胜利化为乌有,被迫撤围,退出湖南。

太平军两次攻打长沙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仍然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锻炼了太平军队伍,推动了湖南反清革命斗争,奠定了天朝政权的基础。同时,清军长沙守城之役的胜利和湘军的兴起,使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以此为契机,崭露头角,成为晚清“中兴名臣”,湖南民风士气亦为之一变,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注释】

[1]湖南省志第一卷·湖南近百年大事纪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23.

[2]梁小进,杨锡贵.长沙历史风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49.

[3]清朝野史大观卷七·邓公之忠勇.北京:中华书局,1936.

[4]曾文正失利于靖港之粤寇.见:徐珂.清稗类钞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