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滚钟口的北方石林

滚钟口的北方石林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方圆4平方公里的滚钟口石林地处戈壁荒漠风沙区的贺兰山绵延250公里,而山势向东突出的位于宁夏境内的滚钟口,由于亿万年来夹带着沙石的大漠疾风的吹蚀,山体如经鬼斧神工精雕细琢,竟被塑造成大面积的风蚀地貌。滚钟口的“北方石林”由八大景观群构成。
滚钟口的北方石林_发现宁夏

2.滚钟口的北方石林

作者:孙力

走进滚钟口深处,眼前的这片石林,让人以为身在南方,这就是蔚为壮观的贺兰山风蚀地貌奇观。

img51

方圆4平方公里的滚钟口石林

地处戈壁荒漠风沙区的贺兰山绵延250公里,而山势向东突出的位于宁夏境内的滚钟口,由于亿万年来夹带着沙石的大漠疾风的吹蚀,山体如经鬼斧神工精雕细琢,竟被塑造成大面积的风蚀地貌。据测算,其方圆达4平方公里。凡到此考察、游览的人士无不为其磅礴的气势、恢弘的场面而惊叹,也为其数量众多、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风蚀造型所征服,难怪人们都称其为“北方的石林”。

img52

贺兰山独特的地貌

其实,在地质构成上它与举世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截然不同。路南石林是石灰石在水的作用下常年淋溶而成的喀斯特地貌,而滚钟口石林,则是花岗岩沉积岩在风沙的作用下吹蚀磨砺而成的风蚀地貌。更为珍贵的是,千年西夏离宫遗址与周围的人文景观和悠久的神话传说使其更富有观赏和研究价值。滚钟口的这种地貌奇观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不多见,而其与人文景观的紧密相连,尤为珍贵,更是不可多得的。

滚钟口的“北方石林”由八大景观群构成。它们是:南部的沉积岩风蚀、蚀余景群和笔架山、火焰山,西部的花岗岩风蚀景群日月庙、磬沟,北部的莲花山、牛角山、大寺沟。

大自然在滚钟口的绝版巨作应数牛角山。古时人称牛角山为万圣峰,是一处典型的垂直节理发育的山体,是在地球造山运动时将水平节理的山体翻成90度的直角,加之山体的裂缝在强烈的风蚀后形成的大量石笋、石芽、石柱镶嵌于整个峰谷之上而成(地质称之为假柱状山体结构)。不仅壮丽雄伟,还渲染出中国山水画之意境,令人神往。翘首仰望,又一块巨大的石卵映入眼帘,此乃“球状蚀体”,山中此类大小、表面球状的山石不计其数。而那山脊上爬行的一块块蟾蜍状的石头,却引出一段故事。据说,当年佛祖在山上讲经,蟾蜍受佛感召,奋力攀登,在此留下了“金蟾朝山”的景象。在这群怪石的上端,有一块宛如含苞欲放的花蕾状奇石,走到近处再看又似一头昂首的巨鲸。在骆驼岭旁的那尊神龟,也曾在山下修炼千万年,一日听到佛祖的声音,义无反顾,便从山底挣扎而出,最后安坐于山中。如果将身边或远处的大小奇石神化、物化,并赋予其灵性和品格,更令人遐想联翩,趣味无穷。那被风掏空呈球形的大“鸡蛋”和那被风吹穿的“大耳环”,令人有一种石破天惊之感;而那开着大嘴,仰天长啸的古兽,又似有气吞八荒之势。至于状如海豹、石臼、石床、佛指印的奇石、怪石,则处处可寻、可见。

img53

滚钟口石林的阳元石

国内一位著名画家在到过莲花山后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一块女阴石,一块阳元石。阴、阳性器具以自然山石形态出现于同一空间,实属罕见,又似非偶然,可谓天作之合,昭示着不可违抗的生命法则:生生不息,繁衍万代。

这两块阴阳合石,恰与莲花圣山顶峰之佛境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天然神龛。

滚钟口人文景观最为久远、价值最高之处,就在莲花圣山上。千年西夏昊王离宫遗址就在山中。相传一日昊王午睡,梦见佛祖乘祥云驾至此处布道,为众神讲经。昊王即被惊醒,忙率众臣依梦中方位前往拜佛。岂料,佛祖及众神见凡人后便隐身而去。昊王虽未见到佛祖面,但依然长跪不起。佛祖念其心诚,即用法力将南海众多奇石移至此处。另有千余小块则化成莲花宝座。在宝座四周散落的石头都化为栩栩如生的生物像石,而那些前来听经的神灵也被化成像石,永远留在了滚钟口,凝固在莲花山深处……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后来佛祖又托梦昊王令其在莲花山上建造殿堂,以理佛事。据载,昊王曾在此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离宫大殿。据著名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离宫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内有殿堂、楼阁等建筑物5~8座。这一处建筑物东依莲花宝座,西傍万圣山峰,背靠麒麟疙瘩,依山顺势,高低错落,辉煌大气,颇显王者尊严。行家认为,西夏离宫是中国西部传统的君权神授的建筑理念与自然山石巧妙地融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当年,西夏党项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离宫落成后,昊王年年在此举行法会,从此莲花山便成为西夏的神山和圣山。袅袅香火绵延千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朝山拜佛活动方才终止。如今人们在这一西夏文化和信仰的物化象征处,不免在生发几丝幽幽思古之情的同时,还深深感佩大自然的伟力以及祖先巧夺天工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滚钟口的一条峡谷长廊深处,还藏着一百多座明代以前的寺庙遗址,大多保存完好。因其中贺兰山大寺最为著名,故此沟得名大寺沟。沟的两侧奇峰千仞,高挺险峻,一条清晰见底的溪流在其间缓缓流淌。进入这通幽的“曲径”,时而见到瀑布从岩石飞泻而下,时而听见从石缝中滴出的泉水叮咚声。而当人们信步闲游时,一具巨兽之首迎面而至。这块奇石,奇在它呈现出特有的地质现象。巨石下半段的岩石是地球内的岩浆侵入地表冷却后形成的火山岩,而上半段的岩石却是变质麻石花岗岩石。不同构造的两种岩石交汇于此,只是贺兰山丰富的地质构造类型的一种典型剖面而已。

还有令人称奇的是,处于戈壁风沙区的贺兰山垂直分布的生态景观中,竟出现了一处与非洲和南美洲雨林两侧稀疏干草原生态类型相同的灰榆干草原景观。据说这在亚洲也是独一无二的生态景观。来到此处,顿感自己已穿越大洋,身在他乡为异客,然而,远处依稀可见的西夏陵墓群又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中国西部的宁夏。

难怪,不论是国内的旅游者,还是海外的观光客,不论是考古学者,还是地质学家,到过贺兰山的,都不约而同地说:“贺兰山之行真是一次艺术之旅,生态之游,也是一次发现之旅。”

img54

古老的贺兰山丰富的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