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春碶畔话人生

行春碶畔话人生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俞国平:行春畔话人生俞国平,1950年生于鄞县石,1969年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栎社横涨。家乡石,位于奉化江畔,作为宁波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的配套项目,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叫“行春”,阻咸蓄淡,造福乡里。我又组织5位先生着手编写《石街道志》,为“弘扬地域文化,传承百年记忆”发挥作用。其间,还多次承办“宁波市曲艺大会串”等活动。生命在于运动,文化在于活动。
行春碶畔话人生_守望者:鄞地乡土文化传承者

俞国平:行春碶畔话人生

俞国平,1950年生于鄞县石碶,1969年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栎社横涨。1975年入党,1976年参加公社文化站工作,1982年任乡文化站站长,1994至2008年,任石碶镇文化站站长,被聘为群众文化专业研究馆员。现为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浙江省摄影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民间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鄞州曲艺家协会副主席。2011年退休,负责街道老年文化和老龄工作。

家乡石碶,位于奉化江畔,作为宁波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的配套项目,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叫“行春碶”,阻咸蓄淡,造福乡里。三十多年来,在故乡献身群众文化工作,历尽人生甘苦。

身为文化站站长,“跑破脚底,磨破嘴皮”,“多吃半包烟,少盖半夜被”,那种以情动人、上门服务、无偿奉献的精神要发扬光大。如果文化站干部没有这种牺牲精神,要想搞好本区域内的群众文化工作是不可能的。文化站干部要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建文化阵地,开办各类文化艺术业务培训班,培训业务骨干,输送艺术人才,提高文化站文化品位。文化站要组织、指导、辅导基层群众文化组织,以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从而增强文化站的凝聚力。作为文化站站长,长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保持和发扬群众文化工作的这种优良传统,努力做到思想新、策划精、工作细、作风深,“抓环节、挖潜力、抓骨干、建队伍”。在实践中努力按规律办事,尽可能运用好上、下、左、右一切能调动起来的力量,为“目标”服务。工作中,我深感文化站不同于其他行政单位,如果用行政命令方式去做组织工作,那是行不通的。人家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听与不听,文化站的指挥棒灵不灵,威信大不大,关键靠细致的工作去落实,靠深入的作风取胜,靠奋斗精神去感人。群众文化活动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善于抓住领导和群众及关注的焦点、热点,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条件,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天上掉馅饼”式的坐等条件成熟和那种为完成任务才去组织活动的做法,不是我们文化站人的作风和精神。无所事事,不求进取,没有主动出击精神,光是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社会各界各部门人员是不可能来文化站的。

img53

俗话说“打铁还靠自身硬”。刚进文化站,我其实是门外汉。刚当文化站站长,我其实是一知半解的“半爿猪头”,很难适应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事业的需要。我清楚,只有不断刻苦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站站长。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总不轻易放过。省市区文化局人事局组织的培训班、研讨会,从不缺席,的确受益匪浅。学然后知不足,工作时间越长越感觉到学识之浅,尽管过知命之年,我还是下定决心报考高考(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1995年6月,我考取了浙江省农业大学社会文化系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专业证书班,苦读两年,学习18个课题,于1997年7月结业。

之后,我动笔编写宣传资料,如《十唱石碶镇》《弘扬雷锋精神》《歌唱英雄徐永法》《情系希望工程》等,有的还能在刊物上发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9月,《公德教育谱写篇》(快板)在《浙江省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艺演唱资料》征文中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二等奖。在2003—2005年《浙江省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大事记》编辑工作评奖中,我荣获省群艺馆、省群文学会颁发的编辑工作二等奖。2006年6月,文学作品《漂进思索的世界》荣获《中国文化报》主办的“我与群众文化”全国文学作品征文比赛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img54

我还撰写群众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工作体会以及经验交流等文章24篇,于2000年汇编成册,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题为《我爱我的文化站》,这本书是我几十年来群众文化工作经验的结晶。这些论文的写作过程,使我的写作水平更上层楼。2007年,我将2001年后撰写的、在全国级入选、发表、获奖的22篇群众文化学术论文,汇编成册,题为《田野调查》,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我又编写民间文学《瑞光楼》,这是我二十年搜集整理的结果,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古迹遗址和人文荟萃,其中收集民间故事80首,民间歌谣28首,民间谚语880句。2010年,借助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东风,我踏遍了石碶的每一块土地,历经一年风雨寒暑,终于出版了石碶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集锦《风雨狗颈塘》一书。2011年,利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机遇,历经两年时间,座谈,走访,搜集,最后整理为10大类31个小类,总信息量700条,编写鄞州区首部乡镇级规范化的地名典籍《石碶街道地名志》。我又组织5位先生着手编写《石碶街道志》,为“弘扬地域文化,传承百年记忆”发挥作用。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清楚群文工作首要任务是推动区域群众业余文体活动。我长期深入民间,与群众打成一片,知道群众所需,更知道群众中的千里马。因势利导,文化站适时组建符合当地群众审美习惯和兴趣爱好的文体队伍,有腰鼓乐队、时装表演、书法美术、健身锻炼等等,不一而足。至2012年,群众性的镇村二级文体队伍有52支,共有文体骨干2000余人,有文体员、文化指导员、文化市场协管员、网吧协管员、体育工作指导员等100余人。

1998—2001年,我负责承办由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全省性大型活动四次,即全省“洛兹杯”一日摄影比赛、“浙江省第三届部分特级文化站站际交流会”、“建国五十周年浙江省群众文化建设研讨会”、“2001年浙江省群众文化论坛”等。近年来,又负责承办宁波市“石碶杯”曲艺戏剧作品征文,宁波市“石碶杯”群文论文征文赛,浙江省第二届乡镇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其间,还多次承办“宁波市曲艺大会串”等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文化在于活动。1998—2007年,我负责组织街道文体人员,举办和参加上一级各类文体活动120余次,其中主办和承办大中型文艺(体育)活动30余次,承办省、市、县跨区域联谊活动20余次。2005年,为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7月26日至27日晚上,组织100名腰鼓队员,身披“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腰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展示宁波新形象”横幅标语的引导下,沿街宣传。同时组织100名中学生手拿“我与文明同行,文明从我做起”的小红旗,沿街发放宣传资料,石碶街道热闹非凡。2005年12月,为宣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冒着严寒,我组织业余文艺骨干,采用富有地域特色的器乐演奏、歌曲舞蹈、喜剧小品等形式,开展题为“春满人间”的文艺巡演,在各行政村(社区)巡回演出18场,观众2万余人。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宣传以“八荣八耻”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组织“放歌新农村”文艺巡演,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2007年11月、12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组织举办“宣传十七大,创建和美家园”文艺巡演。2007年开展大小不等的文化体育活动30次,参加活动人员2800余人次,观众达66000余人次,其中大中型文体活动12次(包括广场文体活动6次),街道文化体育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任职以来,我十分重视站际友谊、群文交流。石碶文化站与慈溪市范市镇、北仑区新碶镇等文化站缔结姐妹站已有二十年历史,每年定期举办一次文化联谊活动,如文艺演出,摄影、书法、美术等巡回展览,还经常进行资料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学习共同进取。同时发挥特级文化站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附近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山区、老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推动省东海明珠工程在宁波市普及。经宁波市文化局领导牵头,我们与宁波市四个贫困山区之一的宁海县双峰乡文化站缔结为文化扶贫结对单位。1998年4月,我们驱车200多公里,到海拔680米高的双峰乡,赠给双峰乡文化站新图书1012册,帮助他们建立“曙光书库”,还为他们12个行政村无偿放映电影24场。这项工作得到省市县各级文化局领导的赞赏,为宁波市文化扶贫工作开创了先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自退居二线及退休以来,重点抓实文化养老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和社会资源,为老年人“四就近”(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服务工作注入“文化养老”内涵。主要做三方面工作:

1.老年体育活动年年举办。

2.老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3.加强老年文体活动辅导培训。

在全站同志共同努力下,我所在的文化站,自1987年起连续五次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199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1991年被省文化厅、省人事厅联合评为“浙江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1992年被文化部、财政部联合评为“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并荣获“金马奖”。

我常在行春碶经过,目睹它开开合合。有一天,我顿有所悟,文化站工作不正如这行春碶吗?枯水季节,它把淡水牢牢地蓄在碶内,利于人们生产、生活,人们文化生活贫乏的时候,文化站工作就是挖掘文化人才、组织文化活动,利于人民的文化生活。雨季,碶内淡水满盈,它开闸放水,人们文化情绪满盈的时候,文化站工作就是组织大型活动,使人们的情绪尽情宣泄。涨潮的时候,碶外的咸水想窜进来,它紧闭闸门,使之不能得逞,外来的非主流文化想来石碶为非作歹,文化站工作就将其拒之门外。

行春碶巨石垒就,千百年来,屹立在奉化江边,保卫一方土地平安富庶。我想,这文化站该是铁打铜浇,永保我可爱的故乡石碶父老乡亲安定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