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同仁堂二厂下属的同仁堂社区

同仁堂二厂下属的同仁堂社区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仁堂社区是以一个工厂为核心、周边布置居住区的典型单位社区,具有两个厂属的家委会,占地约150hm2。图3-2 北京同仁堂单位社区布局同仁堂社区分布在单位厂房和储运站的北侧和东侧,单位生产区和居住区有共同的围墙,并共享部分生活服务设施。同仁堂社区的调查以地方志、企业发展史、单位基建处和房管处内部资料为基础资料,以以上时间为线索,回顾单位生产、居住及其他功能设施的演变。
同仁堂二厂下属的同仁堂社区_城市社区形态与再生

同仁堂社区是以一个工厂为核心、周边布置居住区的典型单位社区,具有两个厂属的家委会,占地约150hm2。同仁堂社区地处丰台区东铁营街道,北部近邻南三环路。它隶属于北京市同仁堂集团,包括西南部建于1973年的同仁堂制药二厂和储运站等两个主厂区,以及东北部分别建于1976—2001年之间的四期单位居住区(图3-2)[1]

图3-2 北京同仁堂单位社区布局

同仁堂社区分布在单位厂房和储运站的北侧和东侧,单位生产区和居住区有共同的围墙,并共享部分生活服务设施。同仁堂社区包括四期单位住房:建于1976年的多层板楼(12号、14号楼)、建于1985年至1993年之间的高层塔楼(16号、18号、20号楼)、建于1996年的多层板楼(10号、11号楼),以及建于2001年的高层塔楼(3号楼)和多层板楼(6号、7号楼)的混合住房(北京同仁堂史编委会,1993)。

这四期单位住房的总住户约为2 100户,总人口规模6 300人。虽然无法得到人口普查数据,但是从家委会和房管处的资料得出,从1986年以来单位社区的住户结构和产权结构来看,单位社区中的单位职工家庭(家庭成员至少有一个在同仁堂集团就业或退休)的比例,已经从100%下降到76%;而单位社区中的住房产权,也已经有5%通过出售的方式在二手市场上转让,另有15%出租(2006年数据)。

为了便于阐述,将从1973年同仁堂前身(北京中药四厂)建厂开始至今的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文革”末期的初建复产阶段(1973—1978年)、改革启动期的分区促产阶段(1979—1985年)、改革探索期的更新集约阶段(1986—1992年)以及改革加速期的开放转产阶段(1993—2006年)。

同仁堂社区的调查以地方志、企业发展史、单位基建处和房管处内部资料为基础资料,以以上时间为线索,回顾单位生产、居住及其他功能设施的演变。同时对单位社区的职工进行深度访谈。

在深度访谈的环节中,选取了10位被访者进行访谈。访谈对象的选取,考虑到平衡干部与工人、在岗与退休、男性与女性、社区中的单位居民与非单位居民之间的差异。这10位被访对象包括单位饮片厂副厂长(男)、退休的房管处处长(男)、保卫科科长(男)、药剂车间组长(女)等4名干部,1名退休女工和2名在岗女工,根据他们对单位生产、居住及其他功能设施演变的回忆,辅以同仁堂的建设档案加以校核。访谈时间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之间,并根据访谈需要,对部分访谈者进行了补充调查(表3-2)。

表3-2 访谈样本的基本情况

【注释】

[1]参考同仁堂集团档案室内部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