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不考虑土地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产权属性,目前的中国社会已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统天下,而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占半壁江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大多数从业人员脱离了单位制组织,来到了非单位制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_变迁中的城乡家庭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美国社会学家W.J.古德在他的《世界革命与家庭模式》一书中指出:“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其强大的社会威力影响着每个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在新几内亚、中国、南斯拉夫这些相距遥远,文化迥异的国家中,传统的家庭制度都在变化———这何尝又不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呢?”(赫特尔,1987:6)这就是说要认识当前中国城乡的变迁,首先要把握当前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学者,在最近发表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李培林,2008)中对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中国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的变动做了概括的描述。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产业结构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因为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1978年到2006年,在我国的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从28.1%下降到了11.8%;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3.7%上升到了39.5%;第二产业的变化不大,始终保持在48%左右。

(2)所有制结构变化带来劳动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不考虑土地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产权属性,目前的中国社会已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统天下,而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占半壁江山。来自国家工商管理局的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私营企业资本、个体户资本和外商投资企业资本及港澳台商投资资本之和达到了几十万亿。而根据国资委的统计,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公有制企业三者资产之和将近六十万亿。有关数据表明,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多地集中在非公有制经济,从而使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份额达到了60%左右,这使得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劳动力分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与改革开放前不同的劳动关系,致使劳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种经常性矛盾。与此同时它也意味着,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从业人员的社会角色—地位结构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3)阶级阶层结构出现流动和分化加快的趋势。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的结构构成主要有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一个阶层———知识分子。而阶级阶层的这样一种结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生了分化。结合以资源为基础的阶级分析和以职业为基础的阶层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或可发现十个轮廓清楚的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

(4)分配结构和利益格局出现差距扩大趋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资源占有、起点条件和机遇机会上存在的不平等,城乡分割的二元的社会制度安排,行业垄断,腐败,以及再分配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使我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利益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来自有关部门和学者的数据表明,在我国社会,基尼系数已经从1984年的0.25左右上升到了2005年的0.74。这表明我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受各种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出现在我国社会的这种贫富差别扩大趋势十分难以扭转。首先,我国社会的初次分配十分不合理。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我国GDP的初次再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由1994的51.2%下降到2006年的40.6%,而营业盈余则由23.4%上升到了30.7%。而美国,目前这两个比重分别为56.3%和12.4%。其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学者李实等人认为,如果将福利收入计入在内,现在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的4倍。而造成城乡收入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则是城乡结构变动和经济结构变动不同步与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5)城乡社会仍呈二元化特征。有关数据表明,即使最保守的估计,我国城市化偏差度也在20%以上。这说明我国城乡社会的空间结构变动,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它的结构变动速度。这种滞后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且进而会对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结构调整产生不良的影响。

(6)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异显著,总的变化趋势是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在缩小,而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则在进一步扩大。

(7)就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有关数据表明,1978—2006年,在我国社会,农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之比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曾经有过小幅的下降,但在80年代中期起便转向在小幅振荡中逐渐攀升,在2001年,前者是后者的3.5倍,近年来仍在小幅攀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社会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处于较高层级的脑力类型职业在整个职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而处于较低层级的体力和半体力类职业则在逐步下降。但这种变动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首先是有数亿之众的农民工的职业地位不稳定,其次则是由新的用工制度导致的频繁的工作流动造成的不稳定。

(8)组织结构趋于多样化,差异性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大多数从业人员脱离了单位制组织,来到了非单位制组织。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在中国社会,60%以上的城镇从业人员在“非单位制组织”就职。二是各类社会民间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已有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19.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4万个,基金会145个。

(9)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跨过中年型进入老年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我国人口结构再生产模式已由原来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有关数据表明,在1978年到2006年间,我国人口出生率由18.25‰下降到了12.09‰,人口死亡率则始终保持在6.5‰左右,而人口增长率则从11.45‰下降到5.25‰。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则有了显著的提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使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改革开放时的年轻型,跨过中年型,直接进入目前的老年型。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9%,65岁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9.07%。与此同时,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比重也较改革开放前明显上升,2005年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67.44%。它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至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家庭结构的影响则是不言而喻的。

上面九个方面或可概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变化的主要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我们研究变迁的宏观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