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的内容框架

研究的内容框架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对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传统和非传统威胁源进行数据测量和论证,以此评估当前上海的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表明,上海公众城市公共安全感平均得分为3.04分,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有超过六成的公众对未来上海的公共安全感持有信心,认为“肯定会提高”或“可能会提高”。上海公众在应对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上也存在各种社会心理。
研究的内容框架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一)研究的内容框架

1.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现状与问题

我们的研究一是进行了调查设计。选择我国大城市的典型代表——上海,自行编制城市公共安全社会调查问题问卷,从2012年9月至10月,以本地户籍居民为主,兼顾部分外来常住居民,开展包括调查对象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公共安全感的类型、来源、程度及公众需求等内容在内的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调查和研究。共发放问卷1 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793份。

二是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的主要威胁源及其表现。指出,我国城市传统公共安全的威胁源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公共交通、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涉及公众最基本层面的公共安全问题;非传统公共安全的威胁源主要集中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个人信息、群体事件等四个方面。同时,对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传统和非传统威胁源进行数据测量和论证,以此评估当前上海的城市公共安全感。

三是对上海城市公共安全进行了总体评估。调查表明,上海公众城市公共安全感平均得分为3.04分(满分为5分),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有66%的公众表示生活在上海“很有安全感”或“比较有安全感”。其中,公众安全感从高到低分别为社会治安安全、群体事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共交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金融安全、私人信息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从中可以看出,对上海公众公共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因素体现在那些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他们又无力通过个人的努力回避的问题,如毒胶囊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及地铁追尾、动车相撞等事件。从城市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看,公众的安全感是建立在曾经相关经历之上的。另外,不同身份的公众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事件的安全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年龄越大的公众的安全感越高,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众的安全感越低,收入水平、单位性质等因素对公众的公共安全感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有超过六成的公众对未来上海的公共安全感持有信心,认为“肯定会提高”或“可能会提高”。

四是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的社会心理及公众需求,指出当前学术界与网络媒体对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描述,主要有恐慌心理、弱势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等四种观点。上海公众在应对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上也存在各种社会心理。通过问卷调查,课题对公众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态度、对公共安全知识的需求以及对政府角色职能的期待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2.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理论分析

本部分从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根源——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分析入手,探析了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理论基础——社会学习理论,把握满足社会公众安全需要的三个主体——政府、媒体和公众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状态及规律,从而为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是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对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冲击,指出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公众对安全感有着强烈的需求,安全感的缺失是诱发社会个体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根本病因。同时,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安全感作了解析。

二是详细介绍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其包括观察学习论、三元交互论、自我调节论、自我效能论,并运用这些一理论对社会转型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方式作了社会心理学解释。

三是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意义,指出政府诚信度弱化,如政府诚信意识不高,政府行为随意性大;我国政府诚信体系法制化建设仍是空白,政府和公务人员的诚信仍限于“道德”的范畴,遵守与否几乎全系于公务员的道德自觉;政府在其他领域不诚信的行为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诚信形象。政府信用度降低,如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公共意识不强;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则意识不强;个别地方政府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同时,政府公正性不足、服务意识淡薄、民主氛围欠缺,特别是一些政府公务人员的道德有问题,政府一些行政行为不公正,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决策执行透明度低。此外,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多元、文化建设滞后、社会心理脆弱、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对城市公共安全中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作了分析。

四是探讨了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这三个阶段的公众心理过程,利用社会挫折理论和群体心理理论对群众事件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心理干预的对策、步骤与模式。

五是从大众媒体影响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公众风险认知及营造有效风险沟通在引导公众理性应对公共安全事件过程中的重要性。建构了风险沟通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媒体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在公共安全事件不同阶段沟通介入的策略。

3.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对策与建议

这部分强调城市管理必须深入城市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把握公共安全中社会心理的特点、规律,才能形成解决、防范、督导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进而构建完整的社会心理保障系统工作体系。

一是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社会情境、推动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注重社会文化理论的应用、设计与满足社会心理需求等方式,探寻加强社会心理建设、促进社会心理健康的可实现路径及建立相关理论指导体系,为公众提供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构建鼓励自我展示的社区文化和有利于减少社会偏见、增进社会认同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成员更多地被国家、社会和政府所需要。

二是从公众安全感、社会焦虑、社会恐慌、社会愤怒等入手,研究确定若干表征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状况的先导性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把握公众安全感、社会焦虑、社会恐慌、社会愤怒的典型表现及其临界点设置。

三是通过对离婚率、失业率、110求助和报警情况比例变化的持续研究,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社区青少年、社会最低保障人员、暴力犯罪等特定群众或行为的监测,研究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检测模型。

四是通过加快改变社会行为的匿名化现象,有效防止群体极化现象,有效监管传媒和发挥媒体的社会责任,再造专家队伍、政府公关和领袖人物等权威主体,研究提出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干预、修复的工作机制。

五是通过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心理科研与学科建设、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建设、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相关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宣传引导等途径,推动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建设的支持保障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