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子不类父太子刘据听说是刘彻的特长子

子不类父太子刘据听说是刘彻的特长子

时间:2022-02-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子不类父太子刘据是刘彻的嫡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卫皇后最受荣宠的时候。可见,刘彻对太子的喜爱溢于言表,父子间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此时的刘彻,实际上正是当时的窦太后,他所能宽容的,仅仅是太子无关大局的动作,一旦太子触及他的威严与利益,刘彻必然会毫不犹豫地摧毁父子之间的亲密联系。可见,太子刘据确实天真,他不仅忽略了刘彻身上存在的人性弱点,同时也高估了他与刘彻之间的父子情谊。

子不类父

太子刘据是刘彻的嫡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卫皇后最受荣宠的时候。

刘彻还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娶了窦太主的女儿陈阿娇,专宠十余年却始终无子。直至遇到卫子夫,她为刘彻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虽然刘彻不说,但心中必然也是有些失望的。一直到刘彻29岁,他的皇长子刘据才出生。可以想象,刘彻在盼望已久之后终于喜获麟儿的那种心情,加之这个儿子还是自己当时心头深爱的女人所生,喜爱之情更是不言而喻。

刘据才刚满7岁,刘彻便已经确立了他的太子之位,并开始令人教导他习读《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刘彻向来是最讨厌臣下私自豢养门客的,当年窦婴与田蚡广招门客的行为就曾令刘彻十分不满。但太子刘据刚满20岁,刘彻便为他建立了博望苑,甚至破例允许他招揽天下贤士为门客。可见,刘彻对太子的喜爱溢于言表,父子间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www.guayunfan.com)

刘彻对太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陪伴太子成长的过程中,刘彻心中也生出了一些芥蒂,他发现太子刘据和自己非常不相像,不仅没有和他一样的才干,连性格都与他南辕北辙。刘彻是个极其强悍霸气的人,但太子刘据却仁慈敦厚,温柔谨慎,这截然不同的个性让刘彻心中甚是不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

“不类己”这三个字在帝王之家是非常严重的,当年高祖刘邦曾存有废长立幼之心,就是因为太子刘盈“不类己”,于是想立“类己”的如意为太子。更重要的是,刘彻对卫皇后的宠爱已经逐渐消退,他有了新的宠姬,而这些新的宠姬也逐渐为他诞下新的子嗣,越来越多的孩子分走了刘彻对太子的专宠。

刘彻的转变引起了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不安,母子二人深刻地感受到刘彻对他们的宠爱已经越来越少。而在这宫廷之中,若是失去了皇帝的宠爱,那么不管你的地位有多么尊贵,最终也可能摔得粉身碎骨,陈皇后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

刘彻逐渐察觉到了卫皇后和太子的异样,虽然此刻的他心中已经对太子越来越不满,但还没有生出废黜太子的心思。于是,刘彻便将大将军卫青给找来了,语重心长地对卫青说道:“大汉建国虽然已经数十年,但许多事情依然没有尘埃落定。加之匈奴侵扰,边境始终不太平,朕作为一国之君,责任是非常重大的,若不对制度进行一些改革与变更,那么后世将无章可循;若不出兵征讨匈奴,那么天下将永远不得安宁。连累天下苍生受苦,朕的心里非常沉痛,同时也在日夜反思,若后世继承人依然如同朕一般,那么汉王朝无疑会步上暴秦的后途,自取灭亡。幸好太子为人温柔稳重,是安定天下的君主。国家需要一个能够守住基业的仁君,太子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朕近来听说皇后与太子心中感到不安,认为朕不再宠爱他们了,这怎么可能呢?你就将朕的意思传达给他们吧,让他们不必为这种事情而感到忧心。”

敦厚的卫青急忙叩头感谢刘彻,并将刘彻的意思转告给了姐姐。卫皇后听说此事之后,特意摘除了身上的首饰来向刘彻请罪。

刘彻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对太子的不满却日益加剧,这主要源于太子与他政见上的不和。刘彻是典型的铁血帝王,对外,他穷兵黩武,征讨四方;对内,他任用酷吏,锐意用法。而太子刘据却走的是“仁义路线”,刘彻要兴兵作战,太子便进言反对;刘彻要严惩官吏,太子便为之求情。虽然太子的宽厚仁慈赢得了众多百姓的好感,但却让刘彻手下那些严酷执法的重臣们日渐感到不安。卫皇后曾劝太子不要自作主张,应该顺着皇上的意思去做事,而不要擅自宽恕臣下的罪责。刘彻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责怪皇后过于谨小慎微,夸赞太子忠直善良。

表面上来看,刘彻似乎对太子极为宽容,但事实上,面对一个总是与自己政见相左的儿子,刘彻心里又怎么可能没有任何嫌隙?只不过在刘彻看来,太子的所作所为还不足以威胁到自己,没必要采取什么行动。实际上,刘彻此时的心态与当初的窦太后正是如出一辙,面对初登基的刘彻,窦太后曾给予了他宽容,任由他在朝廷中大行儒术。但这种宽容却并不是无限的,当触及自己利益的时刻,窦太后毫不留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了他的建元新政。此时的刘彻,实际上正是当时的窦太后,他所能宽容的,仅仅是太子无关大局的动作,一旦太子触及他的威严与利益,刘彻必然会毫不犹豫地摧毁父子之间的亲密联系。

刘彻用法严厉,铁血强悍,因此朝中官员大多是善于用法的酷吏。他们非常担忧与刘彻全然不同的太子刘据成为将来的天子,这显然意味着他们的为官生涯将会走向尽头。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大将军卫青去世了,卫皇后与太子失去了朝廷之中最重要的支柱。卫青死后,这些平日里慑于卫青权势的官员开始争相中伤太子,企图将他拉下高位。

宫闱之中的情况也十分不利,卫皇后的失宠直接影响到了刘彻对太子的态度。而那些曲意逢迎的宦官又大多是趋炎附势之辈,眼见皇后失宠,朝中无人,竟相继在刘彻面前诋毁太子来邀功。

一次,太子到宫中探望卫皇后,母子两人促膝长谈,许久之后太子才离去。刘彻身边的宦官苏文得知后便跑到刘彻面前,对刘彻说:“太子在皇后的宫中与宫女嬉闹。”刘彻听完之后没有说什么,不动声色地令人为太子宫新添了200名宫女。对于刘彻的行为,太子感到莫名其妙,多番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宦官苏文去告状了。卫皇后得知后非常生气,便想要诛杀苏文一干人。但太子却劝阻卫皇后说:“我并不会去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又何必怕他们告状呢?再说了,父皇是如此聪明的人,绝不会轻易被他们的谗言所蒙蔽,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

可见,太子刘据确实天真,他不仅忽略了刘彻身上存在的人性弱点,同时也高估了他与刘彻之间的父子情谊。

宦官们对太子的诋毁并未因太子的宽容而有所减少。有一次,刘彻身体抱恙,便令宦官常融去把太子找来。常融回来之后又对刘彻说:“这太子一听说皇上您病了,就面露喜色。”刘彻依然没有说话,但心里的怒气顿时上来了。结果太子来了以后,刘彻却发现,太子显然一副强颜欢笑的样子,脸上还挂着哭过的痕迹,询问之下才得知,原来太子听说自己生病,担忧出什么意外,所以哭了一场。面对如此敦厚善良的儿子,刘彻顿时有些惭愧,下令斩杀了挑拨离间的常融。

帝王之家的亲情永远臣服于政治之下,刘彻与太子虽是父子,但更是君臣。君与臣之间,永远横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刘彻首先是皇帝,是天子,其次才是父亲,但天真的刘据却始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致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