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宫内四时八节多_南宋的历史故事

宫内四时八节多_南宋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6-1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宫内四时八节多_南宋的历史故事隆重郊祭在临安郊祭之礼约起于秦汉或更早,是祭祀天地、祖宗和一切神灵的总祭礼,为求国运昌隆,皇权永固。每到一定时辰,大鼓擂动起来,宣告举行典礼的时刻渐渐降临。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乐声中,后妃、皇子、公主及宫女纷纷用金篦挑菜,同时挖出菜下的小绸卷。此种游戏还为王府贵邸、富户豪门所普遍仿效,成为南宋朝廷一项年年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宫内四时八节多_南宋的历史故事

隆重郊祭在临安

郊祭之礼约起于秦汉或更早,是祭祀天地、祖宗和一切神灵的总祭礼,为求国运昌隆,皇权永固。

重阳佳节,秋高气爽,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三年一次的皇室郊祭就定在这一天。至郊祭日,京城百姓及早置办丰厚酒食和礼物,以“犒荣”路过家门、护送“圣驾”的浩荡人马。届时,亲朋间不能互相走动,否则如遇护送队伍会以保卫皇上安全为名,被驱逐出京城。整个郊祭典礼经长时间准备,分阶段进行:早在春节一过,皇帝就下诏,宣布郊祭决定,令普天下臣民做好准备;夏天到来,即派御林军修筑郊祭“圣驾”经过的道路,使路面平坦。担任先导的大象,须经严格训练,一听口令,就能旋转、列队、跪拜、鸣叫。为使盛典按期进行,有专人负责安排具体事务,如:祭器、祭品、酒食、乐器、御车、郊坛及行宫修饰等。贡院内,集中参加仪式的乐工,日夜练习;准备参加典礼的文武官员,集中到尚书省操练各项仪式。仅整个准备工作,就耗费黄金数百两。九月上辛日,行郊祭礼。此前三日,皇帝即食宿大庆殿,净身心,戒荤腥,以示心之虔城。入夜,皇城禁军增至数万,皆戴盔披甲,执戟荷枪,巡逻小分队往来执勤。皇城南大门外广场上,两百面彩绘大鼓齐架,负责从日落到三更的报时工作。每到一定时辰,大鼓擂动起来,宣告举行典礼的时刻渐渐降临。第一天三更鼓后,皇帝在一长队莲花形底座巨烛及两头大象的指引下,出殿乘车出和宁门,沿御街北上,到景灵宫(今武林门南),率百官向祖宗(各帝后)彩塑行祭,祭祀毕,再沿原路返回太庙。五更后,向各列祖列宗神主牌位行礼。礼毕,皇帝恭敬地捧着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和高宗(赵构)牌位步出大殿,交给皇室成员,送往郊外。第三天三更前,皇帝乘坐华丽的玉辂车,在“万骑千从齐导从”的簇拥下,直奔郊坛端诚殿。此殿实际上只是一座大青布帐篷,布上画着雕栏玉阶,远看宛如宫阙,专供郊祭时皇帝临时休息之用。附近的明净院,也因此改为行宫。

郊坛设在玉皇山南麓东侧,即今八卦田。八卦田齐齐整整八只角,八种庄稼呈现八种不同的颜色。在八卦田当中,有一圆形土墩,呈现为半阴半阳的一个太极图案。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供皇帝祭祀宗庙用的田产)。宋室南迁后,皇帝昏庸无道,文武百官骄奢淫逸,杭州百姓怨声载道。皇帝得知,为防百姓作乱,召集群臣商议。有人请皇上开辟“籍田”,以减少怨气。不久,圣旨下:“寡人深念民间疾苦,开辟籍田躬耕,与庶民共尝甘苦。”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君王去“躬耕籍田”,只是齐齐整整地摆出了一块“八卦田”掩人耳目而已。八卦田分四层,坛四面有石阶上下,各七十二级。整个外形,与今北京天坛相似。所不同的是郊坛四周石壁上,凿有三十六处神龛,内放七百七十六个神灵牌位,红底金字,标明神号。坛南设有大铜炉一座,供礼毕焚烧祭品之用。(www.guayunfan.com)皇帝一到端诚殿,从玉皇山至钱塘江边,全线戒严,殿前高高矗立的黄龙旗迎风招展。三更整,明净院内景阳钟敲响,皇帝换上祭服,在礼值官引导下走上郊坛。坛顶安放着上天大帝、太祖、太宗和高宗的神位。坛上侍从、禁卫围成一圈,高擎起几百支巨烛,将玉石砌成的祭坛照耀得如同白昼。随着乐曲声,皇帝向上天大帝、祖宗、神灵致礼,至此大礼宣告完成。接着将一切供祭物品放到铜炉内焚烧。拂晓,皇帝还宫后不久,更衣上丽正门城楼宣布大赦天下,早已被押至广场跪倒在地的囚犯,顿时被摘去枷锁,在谢恩声中离去。接着根据参与郊祭人员贡献的大小论功行赏。

郊祭每三年举行一次。另外两年,改在皇城内广场上举行,称“明堂大祀”,但皇帝仍少不了去景灵宫和太庙活动。

芳草青阳喜迎春

周密在枟武林旧事枠中说:“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不游,而春游特盛矣。”南宋以来“三冬靠一春”,西湖春泛,久已闻名,而且应时而异,形成种种春游风俗。

迎春,是临安的传统风俗。南宋时,皇帝于立春日戒斋,并率文武百官到东郊“迎春”。百官着青衣,以合立春为青阳之意。在民间,由职业游民身穿红袍,头戴纱帽,扮成春官,沿街唱舞,叫卖枟春牛图枠以示劝农。吴山太岁庙,还流行过一年一度迎勾芒神和春牛的祭祀活动。农民以纸扎成春牛,牛角上扎旗、头上戴花,身上披红挂绿,组成迎春队伍,前面开锣,鸣炮开道。春官手执鞭子,一路鞭打,游行上山。迎得春牛,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农忙春耕。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经过雨水滋润,江南田野里一片新绿。南宋的临安,此时家家户户都要外出春游,挑野菜尝鲜。常年身居深宫禁苑中的宫女、内眷,也开始了在宫中举行的一种别开生面的挑野菜活动。

据枟西湖游览志余枠记载:每年二月二日,南宋宫中举办挑菜御宴,事前在“朱绿花斛”中置生菜、荠花等多种野菜,菜下预先埋有用绸条做成的小卷,上写各品目的红黑字,系以丝线。比赛开始,奏乐。乐声中,后妃、皇子、公主及宫女纷纷用金篦挑菜,同时挖出菜下的小绸卷。按卷内字样,红字为赏,黑字为罚。但实际上常常是有赏无罚,奖品又十分丰厚:上赏有珠翠、金玉,次赏有银器、绸缎、御扇、笔墨和宫窑瓷器等。人人有份,皆大欢喜。此种游戏还为王府贵邸、富户豪门所普遍仿效,成为南宋朝廷一项年年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万家灯火元宵

自吴越国归降北宋后,朝廷为表示赞许,将原吴越国所在地的元宵节,从唐代沿袭的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增至五日,首尾各增加一天,五日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故称“五夜”;活动以赏灯为主,元宵节因而又称“灯夕”。

“杭州元宵之盛,自唐已然。”白居易就曾作“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诗句加以称赞。至南宋,朝廷视元宵节是“五谷丰登”的兆验,因此采取若干鼓励措施与民同乐,如规定元宵前后免税三天,由官府组织歌班队排练节目,支付灯油钱,皇宫带头定制、采办灯具,这些措施使一年一度的元宵活动越搞越大,并刺激了制灯技术的迅速提高和品种的不断创新。由于丝绸业、造纸业、印刷业的发达,南宋彩灯盛行,品种繁多,制作精巧,这就为南宋相沿多年的狂欢之夜增添了迷人的光彩。

正月十五又是道教的上元节,作为元宵闹灯的高潮,杭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据枟西湖繁胜录枠载:“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光不绝。”时家住临安保康巷的女诗人朱淑真,在枟元夜枠词中,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的诗句,对临安元宵盛景作了贴切的描绘。

元宵活动,从上一年冬至起开始筹办,自清河坊至官巷口一带的茶楼酒肆及大小店铺,一时间成了灯具代销店,形成一个花色品种齐全的灯市,恰似一次灯具展销会。最常见的是荷花灯,南宋诗词中常有“一夜芙蓉开遍”之句,指的就是满城荷灯的景象。

府署前,大型彩灯如山,耀人眼帘,时称“山棚”或“鳌山”,并设道场。“亲王府第、中贵宅院,奇巧异样细灯,教人睹看。”即使幽坊静巷,好事人家也多设五色琉璃泡灯。彩灯以苏州、福州灯为最好,还有以五色珠为网的“珠子灯”、镞镂精巧的五色妆染的“羊皮灯”,五色蜡纸糊制旋转如飞的“戏马灯”,以玳瑁为饰、镂刻金箔的“鱿灯”,以及引人注目的新安(今安徽歙县)“无骨灯”。据枟武林旧事枠载:此灯制作奇特,“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粟,则混然如璃璃球也。景物奇巧,前无其比”。灯上贴谜语,等夜幕降临,华灯竞放,十里天街,五光十色,交相辉映,顷刻间成了光的世界、灯的海洋。元宵盛会从十三日开始,至十五日晚进入高潮,是年“明月打头圆”之夜,灯会上,喷泉飞溅,“水用辘轳绞上灯棚高尖处,以木柜盛贮,逐时放下,如瀑布状”。最为奇异的是禁中的“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又于殿堂梁栋窗户间为涌壁,作诸色故事,龙凤噀水,蜿蜒如生”。

寿安坊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天街茶肆罗列灯球等出售。自旧岁冬至起,就有舞队如傀儡、杵歌、竹马(即马儿灯)、踏跷、划旱船等,不下数十,不时上街戏耍。

入夜不久,“京尹”(相当市长)乘提轿,率随从和庞大乐队,前呼后拥,自远及近,绵延十里,宛如一条蠕动的彩色长龙,丝竹演唱不绝于耳。然后在市四坊(今羊坝头)临时所搭醮台上坐观,京尹会登台,形成市民观灯的高潮。

临街富豪之家,家家门前也争搭舞台,雇人演奏,两旁张灯结彩,富家子弟三五成群,骑马观看,豪族女眷满头银钗金钿,项围罗帕,与月色相辉映,在奴婢的陪侍下,上街观赏这难得的良宵胜景。

元宵之夜,又是青年男女约会的好时刻。陆游曾两次观看临安元宵节,绍兴十三年(1143)他第一次观灯时,年仅十九岁,是个气度不凡的青年,和原妻唐婉就是在第一次观灯时“一见钟情”的。女诗人朱淑贞枟生查子枠词中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是描写这样的男女相约的情景。

这一天,人们的饮食也与平时不同,“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杭人于是有了吃小汤圆的习惯,称之为“灯圆”,俗有“上灯圆子落灯糕”的说法。

为表示“与民同乐”,南宋诸帝都在宫中举行闹灯活动。宫苑内,五彩纷呈,不同凡响。据枟武林旧事枠载:“起立鳌山。灯之品极多,每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又载:“殿上铺连五色琉璃,皆球文戏龙百花。小窗间垂小水晶帘,流苏宝带,交映璀璨。”皇上上鳌山时,“擎辇者皆倒行,以便观赏。……山灯凡数千百种,极其新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中以五色玉珊簇成‘皇帝万岁’四大字”。灯山四周站立数百的小黄侍(太监),皆“巾裹翠蛾,效街坊清乐”。二鼓时分,乐声四起,灯影纵横,皇帝乘小辇一路游赏,登丽正门城楼观看,并设宴招待文武群臣,形成了皇宫中观灯的高潮。十六日夜里收灯,十七日皇帝到景灵宫举行春孟朝飨礼,祭拜祖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